中風很可怕 但我們絕非束手無策

2021-01-09 秒聞視頻

你知道在中國造成損失最嚴重的疾病是什麼嗎?不是醫學暫時無法攻克的癌症,而是生活中時有耳聞的中風!據統計,在中風的兩大類別中,我國的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36 倍,出血性腦卒中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

很多人認為中風主要困擾老年人群體,這也是個認知誤區,在 15到49 歲的青壯年人群中,中風是僅次於交通事故的死因,每年有近 27 萬青壯年因中風離世。因此,我們都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關於中風的知識。

中風有兩大類型,缺血性腦卒和出血性腦卒。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是血管被堵住了中風,另一種就是血管破裂導致的中風。

儘管近年醫療條件有所改善,在與110多個國家的橫向比較中,中國仍是中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被中風困擾?從病因上分析,中風的主要風險因素是高血壓和高血脂。

按照美國心臟病學會的高血壓標準,中國有46.4%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將是中風和心臟病患者的後備軍。

高血壓普遍存在,原因之一是我們的飲食偏鹹。研究者發現,過多的鹽攝入,會使血壓提高5mm汞柱甚至更多。而世界上最愛吃鹽的人口,幾乎都集中於中亞和東亞地區。

中亞國家的人們極愛吃鹹,是因為長久的畜牧傳統,需要用鹽醃製肉類和奶製品,增加食物的保質期。而在中國、日本等東亞地區,則因為相反的原因愛上了吃鹽。歷史上動物食材的稀缺,使得東亞的人們依賴大豆發酵製品和味精,來為食物提供蛋白質風味。

所以,無論是醬油,黃醬、豆瓣醬、豉油還是味精、雞精,都含有很高的鹽分。大部分中國人本就有愛醬喜鹹的飲食習慣,再加上現代食品加工和快餐產業傾向用鹽保質和調味,這讓我們的鹽攝入量居高不下。

世衛組織建議每日鹽攝入量在5克以下,但據統計,中國人平均每天吃了9克鹽。所以除了少放鹽,還要少吃加工食品。

中風的另一個原因是吸菸,菸草釋放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破壞血管,促成血栓,增加中風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項目統計,中國人對吸菸與中風關係的不知情率居世界之首。

此外,持續勞累和精神壓力也會增加中風風險。有研究顯示,當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心腦血管問題出現的可能性就會升高。因此司機和信息通信行業的風險最為嚴重。

還有被傳統審美看做「富態」的胖,也是中風的原因之一,特別是肚子鼓鼓的那種「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者的內臟脂肪堆積更容易滲入血管,引發腦血管疾病。

那要怎麼才算腹部肥胖呢?根據針對中國人的WGOC標準,中國成人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屬於中心型肥胖。

對照上面這些中風的潛在誘因,不難發現,中風離我們並不遠。不過,也不必過於慌張。現代醫學對於卒中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及足夠多的應對辦法。關鍵還在於我們能不能做出針對性的改變。

醫生介紹,如高血壓和高血脂,可以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加以扭轉;血壓血脂持續居高的患者,也可以長期服用降壓降脂藥物來控制病情。所以,正經吃藥才是正道。

現實生活中,除了中風導致的死亡,還有大量中風引起致殘、致癱的案例存在,給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痛苦。據介紹,缺血性中風佔所有中風的85%,病因是心房顫動和頸動脈狹窄所產生的血栓進入腦部,導致大腦神經缺血,繼而引發大腦功能喪失。

好消息是,關於心房顫動和頸動脈狹窄都有了成熟的治療方案。不過,我國針對缺血性中風的手術治療還有待改善。眼下,國內房顫患者採用手術治療的僅有2%左右;頸動脈重度狹窄患者的手術率也不足 10%。

有分析認為,手術率低是因為中風高危患者在病情發作前沒有劇痛症狀,患者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另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中風後急救的重要性。中風需要在3小時內進行急救,對缺血性中風進行溶栓、取栓操作,對出血性中風進行逆轉抗凝、清除血腫處理。然而,由於患者和家屬不了解中風,僅有 16% 的缺血性中風發作患者,能在發病後 3 小時內被送到醫院。

敲黑板, 如果發現口角歪斜、吐字不清、肢體無力,若滿足其中一項,就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爭取時間。

我們對於中風的恐懼,很大程度上源自對中風預後的悲觀,中風導致的殘疾和癱瘓,任誰都難以承受。但我們也要看到,現代醫學對於卒中並不是束手無策。在實際操作中,缺血3至6小時以內,通過治療使血管再通,部分腦細胞可恢復到正常狀態;此外,一般中風病人經過系統康復治療,大部分可以做到生活自理。

相比於治療,更重要的是預防,我們需要掌握足夠的知識,需要有管理血脂、血壓和體重,改善飲食和作息的科學手段,這是我們對抗中風最好的武器。

相關焦點

  • 狗狗的中風到底是指什麼?中風分為幾種類型?又會有怎樣的症狀?
    中風在狗狗身上雖然不像在人身上那麼常見,但也可能會造成同樣嚴重和可怕的後果,而且更麻煩的是,識別狗狗中風的跡象是很困難的。狗狗都很有忍耐力,不能通過語言來與我們溝通,所以診斷中風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下面,我們將討論一下中風的類型和如何識別狗狗的症狀,以及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它們戰勝困難。
  • 幹細胞療法或能讓中風病人自己走路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該療法還需更大型的對照研究,才能證明其是否有效及有無可怕的副作用。  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雜誌《中風》上的論文稱,試驗原本只是想測試一下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療法是否安全,這一結果提升了醫生的信心,有望最終將其變成真正的治療方法。醫學院神經外科醫生格裡·斯坦伯格說:「不僅是以往不能動大拇指的病人現在能動了,以往坐在輪椅上的現在還能走路了。」
  • 中風一般是多大年紀 什麼樣的人容易中風
    中風是常見病,以突然倒地、意識喪失、言語不利、認知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風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很大,那麼中風一般是多大年紀呢?一般都會覺得是中老年人易患中風,真的是這樣嗎?什麼樣的人容易中風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風一般是多大年紀?
  • 中風以後才知道,原來房顫是「真兇」
    [摘要]事實上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劉先生很疑惑,他從未聽說過房顫這種病,也沒想到中風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醫生告訴他,房顫的全稱是「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之前發生在劉先生身上的狀況是房顫導致的血栓阻塞了腦血管而引起的「中風」。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心內科廖德寧教授表示,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顫,大多是在中風後才被告知患有房顫。事實上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
  • 南京二度中風老人遭女兒棄養 多方協調仍未果
    57歲的陳家元因為二次中風,講話已經含混不清,但當問起是否想念女兒,他卻能一字一句清楚地告訴記者。這個曾經把女兒當作心肝寶貝的男人,如今只能孤獨地躺在五老村養老院的床上,30歲的女兒已經很久沒有來看他了。「我想女兒,但是想女兒又有什麼用呢?」57歲的陳家元因為二次中風,講話已經含混不清,但當問起是否想念女兒,他卻能一字一句清楚地告訴記者。
  •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從古至今,中風都是常見病、多發病。究竟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今天就來聊一聊「中風」這種病。  中風又叫腦卒中、腦血管障礙,是由於腦血管異常引起的。血管運輸血液至腦,為腦提供氧和營養物質。當腦血管破裂或堵塞血液,無法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達腦部,就會導致腦細胞死亡,這就是腦卒中。因此,臨床上常常把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兩種。
  • 可治中風的安宮牛黃丸真的那麼神奇?醫生表示……
    中風已經成為我國第一死亡原因,也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中風的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中風很可怕,但也不是不能康復。今天,直播君就請來了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中醫師聶斌來為我們傳授一些中風康復的秘方。對於中風患者來說,應該如何康復是一個大學問,那中醫在中風康復這方面又有什麼特色呢?
  • 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 病人突發中風該如何應對
    核心提示: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但對於體質偏差的老人而言,尤其是那些已經確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夏季也很容易出現中風,需要大家引起注意。尤其是中風後3分鐘內所採取的急救是很關鍵的,能夠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
  • 莫名其妙的中風了?中風有哪些前兆?提前知曉,及時就診
    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中風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中風後都會出現行動不便等這樣嚴重的後遺症,據統計,中國腦中風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中風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中風,這個恐怖的詞語,讓我們一想到它就會變得惶恐。中風的引起原因眾說紛紜,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中風?腦中風引起,主要是腦部的血管出問題了,腦部的血管出問題了。
  • 中風的這幾大徵兆,家裡有老人的都必須知道!
    中風的這幾大徵兆,家裡有老人的都必須知道!中風是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中風是一種常發於中老年人群的突發性疾病,並且危害非常大,輕者會出現面癱、半身不遂等症狀,重者可能會導致死亡。同時,中風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很多中老年朋友對於中風都會談之色變。
  • 市中醫醫院中風腦病科——中風防治,綜合調理效果佳
    作為湘南地區第一個省級重點專科,市中醫醫院中風腦病科在防治中風病、腦動脈硬化等中風腦病專科病上取得了顯著療效,得到了廣大病友的好評。    中風病通常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簡單地說,缺血性中風就是腦血管阻塞了,出血性中風就是腦血管破裂了。中風後會出現突然昏倒,口角歪斜,偏癱,一側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我國是中風病的高發地區。中風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位死因。中風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及經濟負擔重的特點。
  • 愛吃蝸牛的法國人,在它面前也是束手無策,網友:這次我們認輸了
    愛吃蝸牛的法國人,在它面前也是束手無策,網友:這次我們認輸了如果去到法國,那麼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國大餐(西方人的觀點)肯定是不能錯過的。不過這裡可不是讓你去品嘗什麼鵝肝或者是黑松露,而是另一種讓很多法國人自豪的美食——蝸牛大餐。記得有這麼一句話:在法國,沒有一隻蝸牛能活得下去。
  • 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
    推薦語:世界上的可怕病毒還有很多,人類未知的東西還太多,雖然人類的科技已達到如今的水平,然而面對這些可怕病毒的時候依然手足無措。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文/行走天涯伊波拉病毒有多恐怖?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新冠病毒自從2019年底從我國擴散之後,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也被新冠病毒所困擾著,尤其是美國每天與日俱增的患者人數讓他們非常的頭疼,這一度引發了網友靈魂的質問,那就是何時新冠病毒才會消失?但其實這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經歷的唯一一次病毒的大型擴散,而且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比新冠病毒還要恐怖的病毒,人類同樣也熬過來了。
  • 輕微的中風是什麼症狀
    核心提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各種因素會出現腦中風這種現象。腦中風是屬於腦血管疾病,在剛剛發生時,如果能及時治療控制病情,基本上不會給患者留下什麼後遺症,若腦中風這種症狀發現較晚且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比較大。那麼輕微的中風是什麼症狀表現?
  • 中風偏癱≠在病床上「等死」 中風康復勿入三個誤區
    據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中風的病人超過200萬,其中80%以上的患者會留下一側肢體癱瘓的症狀,給其身心帶來了雙重傷害。但是由於康復知識的缺乏,很多患者在醫院進行完急性形期治療後,就會回家休養,後半生也只能在床榻上度過。然而臨床研究證明,接受早期康復治療的中風患者,基本治癒率是未接受早期康復治療的3倍。
  • 輕度中風的症狀有哪些
    核心提示:輕度中風的人會出現肢體、口唇、面部麻木,聽力下降,耳鳴等這些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視力模糊或偏盲這些症狀,還有的患者會頭痛、頭暈伴噁心嘔吐,其中頭痛表現固定位置疼痛,就是頭始終一處疼。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 女性中風後
    國外一項研究顯示,約1/3的中風患者發病後會患上抑鬱症,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 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對75000名患者(女性患者12000名)的研究顯示,在女性患者中,中風後患抑鬱的機率在6%-78%之間,而男性的患病率在4.7-65%之間。
  • 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原標題: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小中風是什麼?它跟中風有什麼聯繫與區別?大家都聽說過中風,但是卻對小中風不甚了解,那麼到底什麼是小中風呢?為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小中風,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東省中醫院腦病科大學城醫院主治醫師許浩遊,他就此做了詳細的回答。
  • 1200萬腦中風患者:這3招可以檢測你離中風還有多遠?
    我們都知道,這水管用久了就會出現結垢,通水困難或爆裂的問題。因此一旦不幸中風,絕大多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後遺症,如常見的肢體麻木,嘴歪眼斜、失語;嚴重的甚至還會智力下降、半身不遂、昏迷不醒等狀況出現。據統計,我國中風病人一共有1200多萬,發病率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若不加控制,到2030年,全國將有3100萬中風病人。
  • 中風的三個先兆,一定提醒長輩注意,別等半身不遂再後悔
    如果有比死亡還可怕的事情,大概就是半身不遂了。 比起一瞬間的解脫,大多數半身不遂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從之前利落整潔的活力老人變成連翻身都做不到的病患,除了身體飽經摧殘,心理上也是飽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