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家打電話,母親問我,最近能不能抽些時間和表嫂家的孩子小卉聊聊天。
我忙問怎麼了,母親說是小卉成績下降得很厲害,表嫂急壞了,每次過來串門提起孩子的成績就嘆氣,想找人開導開導小卉。
印象中,小卉成績一直不錯, 雖然不是特別拔尖,但是也算是親朋好友的孩子中,比較勤奮和努力的了。
之後給表嫂打電話問怎麼回事,表嫂便開始大吐苦水。
「上四年級以後這就不好好學了,以前我看著盯著還好,現在看不住了有點。特別是英語,以前讓背單詞都背的挺認真,現在背單詞,就不用心,看著也是幾十遍十幾遍的抄,不往腦子裡面進,一考試,回回都60多分70多分,老師找我多少回了……」
表嫂越說越氣,通話的近一個小時,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數落小卉的不是之處。心疼表嫂的付出,可是想到小卉每天就這樣被媽媽盯著罵著,又心疼小卉的處境。她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媽媽不斷的責罵和壓力之下,在一遍遍的抄寫和重複之下,正在一點點消磨殆盡。
學習,永遠離不開勤奮和努力。但是小卉這種情況,是方法和態度上出了偏差。如果不趁早及時糾正,以後的整個學習階段,都會異常費力。
小卉的狀態,讓我想起了朋友的女兒小芒果,只比小卉小一歲。
記得幾年前,朋友帶著小芒果去參加了一次全英語教學的幼兒園的面試,回來之後叫苦不迭。
朋友說,幼兒園除了給孩子做智力測試,還要做家長面試。三四歲的小孩子,要用英語說出來小卡片上的圖形才行。以小芒果的英語,肯定是花錢都送不進去那家幼兒園了。
她跟我們抱怨,難道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剛生下來就去補課了嗎?還說還好自己出生早,換了現在連幼兒園都不收,怕是要在動物園過童年了。
其實小芒果那時候也不是很差的孩子,也就不到4歲,已經會背不少古詩了,而且還很愛聽故事和給其他小朋友講故事。只是英語方面家裡一直沒有教太多,停留在認識字母,會唱字母歌而已。
朋友的想法很簡單,自己英語雖然過了4級,但是還是啞巴英語,自己的發音都不標準,再說畢業後就沒用過,教孩子教錯了更麻煩。想著多花點錢,把孩子送到好一點的雙語幼兒園,讓老師從頭開始教,這樣孩子基礎也打好了,以後上學也不怕了。
沒有想到,孩子之間的競爭這麼早就開始。之後朋友把女兒送到了一所離家近的普通幼兒園,但是給孩子報英語培訓班。沒事兒的時候,她就蹭著去聽各路名校的新生說明會,想著再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聽名校說明會的結果就是,發現幼升小比高考競爭小不了多少,學校要求孩子英語方面會基本的自然拼讀,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漢語能流暢自我表述等等。
朋友又趕緊給孩子找英語機構為孩子補習英語,帶著孩子讀英語繪本、看英語動畫片,總算如願考上了名小學。
現在孩子上3年級,英語一直是班級前幾名,其他科目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用督促自己就會找原版英語讀物看,跟外教交流也沒什麼壓力,當初考不上幼兒園的故事,已經成為玩笑式的插曲了。
兩個差不多大的孩子,一個厭學一個愛學,有父母重視程度的差異,最大的還是方法上的差異。無論孩子幾歲,只要他要學習英語,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幫孩子移除障礙,尋找捷徑。
學英語不是死記硬背
有句話叫做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很多孩子在學英語的問題上,都走過死記硬背的彎路。
見過不少父母,把學英語的戰線拉得很長,要求孩子每天學習英語多少個小時,或者把每個單詞每篇課文抄寫多少遍,結果收效甚微。也有不少父母迷信題海戰術,不停的做題做題,但是做的越多錯的越多,一直都沒有多少提高。這樣的學習英語的方法,看起來勤奮、努力,甚至可以說是拼命,父母累,孩子更累,效果卻不盡理想。
多數時候這是因為整個學習過程中,父母似乎一直沒有有意識的去思考究竟應該怎樣去讓自己的學習更高效,讓自己的時間分配更合理,每一步該怎麼走,完全沒有清晰的概念。也忽視了認真的檢視、思考自己通過這樣的學習,到底有沒有進步。對於沒有進步或者進步不大的情況,也沒有足夠用心的去反省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到底應該怎樣改進。
這種死記硬背,靠蠻力提升英語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偶爾有成績不錯的,多數也是啞巴英語,聽說讀寫全都過關的孩子,微乎其微。
學英語不能只靠「磨耳朵」
學英語需要多聽,多輸入是所有教育專家們的共識。在這個「多聽」的影響下,很多父母會經常在家裡面播放英語朗讀和對話,給孩子們「磨耳朵」。
不能說這種做法完全是錯的,磨耳朵的確能讓孩子們熟悉英語特有的語音語調和韻律節奏,但其中有個很關鍵的問題是,父母給孩子們所播放的聽力素材,孩子們到底可以理解多少,又能輸出多少?
英語是一種工具,而不是背景音樂。單純的聽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孩子大膽的開口去說,去朗讀。孩子們讀的越流利,說的越流利,他的信心也就越強,當學英語這件事能讓孩子有參與感和成就感,他的興趣自然也就上去了。
學英語也有敏感期
從理論上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是具有終身可塑性的。只要想學習第二語言,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也都有可能學得會。
但是並不是每個年齡段開始學習英語,難易程度都相等。曾經見過一個孩子,因為當地小學條件有限,孩子從初中,也就是12歲才開始第一次接觸英語。他肯努力,也很用心,但仍比較吃力。
這是因為這個孩子錯過了學習第二語言的敏感期。對於孩子應該多早學英語,目前還存在幾種爭議。不過學者們普遍認同的觀點是3-6歲之間是啟蒙孩子第二語言的黃金時期。
孩子們越接近12歲,對新語言的敏感程度越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也就是說,幼少兒學習第二語言,越早開始越容易,越晚開始越困難。趁著孩子沒到12歲,鼓勵孩子去學英語,會比過了這個階段再學容易很多。
正確啟蒙最有效
中國把英語納入孩子們受教育階段必修課的時間已經不短,這期間我們不斷總結和引進的英語學習經驗、英語啟蒙方法也層出不窮。自然拼讀法,就是最近幾年比較受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
自然拼讀法,前面提到的知名小學入學要求中也提到過。它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的教學法,自然拼讀對於英語來說,類似於漢語拼音對漢字的作用,同時在國際上也十分流行。主要是讓孩子們了解和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律,讓孩子們達到看到單詞就會讀,聽到單詞就會拼的程度,也能很大程度減少孩子們的學習壓力。
學習英語的第一步,需要率先認識字母,繼而才能展開層層遞進。快酷英語零基礎字母課程就是以自然拼讀為核心專門研發的幼少兒英語啟蒙課程。課程經過大量調研和反覆試驗,完整結合全球廣受認可的自然拼讀教學方法,內容貼近中國幼少兒的語言學習習慣,將複雜的啟蒙教育精煉化、立體化,全面打開孩子對第二語言的興趣和認知窗口。
零基礎字母課程教材展示
零基礎字母課程由快酷英語專家教研團隊自主研發,從孩子接觸英語起,便以純英文學習環境為起點,紮實構築英語思維和理解力,通過外教一對一啟蒙輔導,比同齡人語感建立更早一步、起步臺階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