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長竹竿一疊吸鐵石 父子「拾幣人」 漂到嘉興

2020-11-24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9月15日訊有人為了住更大的房子奔波,有人為了開更好的車子忙碌,有人為了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心憂。卻有誰能想像,有這樣一對父子,白天在下水溝尋硬幣,晚上睡三輪車。下一頓飯,下一個「家」,他們隨遇而安。

  「實踐」出來的謀生之路

  昨晚8點不到,剛下過雨,市區斜西街上的居民樓裡大多燈火通明。此時,正是一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聊天的幸福時光。

  而在市區覺海寺西邊一個剛能遮雨的小弄堂裡,有對老父幼子也在談笑著。

  弄堂黑乎乎的,連路都看不清,暗角落裡停著一輛三輪車,父子倆靜靜坐在車上。父親身材瘦削,鬍子拉碴,滿臉風霜;兒子皮膚黝黑,不合身的衣褲已髒得不像樣。

  車上沒有什麼物件,只鋪了一層硬板紙,這就是他們的「家」。這裡,顯然也是蚊子的地盤,就記者到達的幾分鐘裡,已經被蚊子圍攻得很「好看」了。

  男人盤腿坐著,開始講述他特殊的人生故事。

  他叫顧龍江,今年53歲,老家湖州長興。曾經的家,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也平靜。然而噩夢相繼到來,大女兒出車禍去世,妻子生下兒子後也撒手而去。只剩下當時已是不惑之年的顧龍江,和剛滿6個月的兒子小雲飛。

  說起自己尋硬幣的經歷,老顧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我做這個18年了,從硬幣剛開始流通我就做了。那時我還在工地上做工,一次去菜市場,掉了兩個硬幣到下水溝裡,撈了半天沒撈著,就拿個吸鐵石去吸,沒想到卻吸出了五六塊錢。當時我就想,專門搞這個倒不錯。」

  老顧拿出一根長竹竿,一端固定著一疊吸鐵石。一角、五角和一元的硬幣往上放,它都能吸起來。這就是他的「吃飯傢伙」,老顧每天靠著它,從城市的下水溝裡吸起人們遺落的硬幣。

  「行業競爭」中艱難維持

  沒想到,顧龍江這個「創新」行業,「生意」是越做越不錯。「以前一天能有200多元,在上海的時候,只要一天工作8個小時,起碼有300塊錢。我曾經去過一個菜場,那下面的兩條溝裡,居然有一萬多塊錢,那時的日子還是挺好過的。」

  就這樣,老顧騎著一輛三輪車,帶著年幼的兒子,走過了江蘇、安徽和浙江的許多城市。「現在這輛三輪車,已經是第八輛了。」說

  著,老顧小心地拿出幾枚特殊的硬幣,竟然是港幣、美幣和牙買加幣等外幣。這是老顧珍藏已久的「寶貝」:「我不換的,我要給小孩留做紀念。」

  然而,自從上了一次電視後,有很多像老顧一樣生活艱難的人,也紛紛加入「城市拾幣人」的隊伍中來。老顧的「生意」很快一落千丈,甚至到了無法餬口的地步。

  老顧要在江浙皖三省的城市輪流轉,幾乎成了這一片的活地圖。老顧以前就來過嘉興,5天前,老顧帶著兒子再次來到嘉興,但這邊的「行業競爭」也很激烈。「今天我去餘新,一整天只弄到27塊。」父子倆經常連飯也吃不飽,附近的好心人看著他們可憐,有時也會給他們送些吃的。老顧說到這裡,便難掩心酸:「實在沒吃的,我們會到旁邊寺廟裡要點吃的,我哪怕不喝水,也要給小孩吃飽。」

  沒上過學靠讀報識字

  老顧的兒子小雲飛今年已13歲,從沒上過學。談話間,小雲飛圓溜溜的雙眼「咕嚕嚕」轉個不停,一直看著記者在採訪本上寫字。每次記者一停筆,他就央求著:「給我看看你寫的字!」但他每次拿過採訪本仔細「研究」之後,都會滿懷遺憾地說:「字太小,我看不懂。」

  「他眼睛不好,但是喜歡看報紙,周末的時候拿著報紙去找一些老人和小孩,一個個去問是什麼字,現在一張報紙上的新聞,他能看懂三分之一。」說起兒子喜歡讀報的事,老顧顯得又愧疚又驕傲,「我沒文化,也沒讓他讀書,這一點很慚愧。他喜歡看報紙,我就算什麼都不吃,也每天給他買報紙。每次來嘉興,我天天都給他買《南湖晚報》。」

  老顧說話間,小雲飛拿出了最新的兩期晚報,「今天的報紙還沒看完,好多字不認識,周末去問人。」

  再過8天,老顧打算去一趟桐鄉,然後再到蘇州去。但是,下一站,其實老顧也不知道在哪裡。他只是略微一笑:「等到冬天,我們還會來嘉興的。」

  據南湖晚報 魯英 葉豐收 沈勤 盛建生

相關焦點

  • 國外網友:獨竹「水上漂」是什麼中國功夫
    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襲古裝,舞姿翩躚,宛若「水中仙子」。她表演獨竹漂的視頻火到國外,外國網友也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近日,她更是被邀請參加央視的《開門大吉》《非常傳奇》等節目。她說:「希望我能一直把獨竹漂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 【紫牛頭條】24歲女孩獨竹「水上漂」火到國外,被贊:這是什麼中國...
    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襲古裝,舞姿翩躚,宛若「水中仙子」。她表演獨竹漂的視頻火到國外,外國網友也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近日,她更是被邀請參加央視的《開門大吉》《非常傳奇》等節目。她說:「希望我能一直把獨竹漂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 厲害了,重慶長壽湖上演「水上輕功」獨竹漂,差點飛起來了
    後來了解到,正在展現的「水上輕功」為,重慶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競賽項目獨竹漂「獨竹漂又稱獨竹舟,俗稱劃竹竿,表演者赤足站立在一根直徑大約15釐米,長8米以上的筆直楠竹上做水載體。手握一根直徑約5釐米、長約4米的筆直小竹竿當槳。表演倒退、轉身、繞彎、換竿等絕技。」
  • 貴州女孩獨竹「水上漂」 國外網友: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24歲女孩獨竹「水上漂」火到國外外國網友又驚又喜又贊又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
  • 「輕功水上漂」走紅國外,老外看後驚訝,難道中國人都會功夫?
    那麼在貴州廣西一帶,直到現在還流傳著「輕功水上漂」的絕技,許多老外看到後都表示讚嘆不已,甚至以為我們中國人個個都會功夫。1.仿佛失傳已久的「武功秘籍」這個所謂的「輕功水上漂」就是盛行於貴州廣西一帶的「獨竹漂」,遠遠看過去,你會發現整個水面上只有一根竹子在漂浮著,而當地的居民只需要用一隻腿就能穩穩地站在竹子上面,不會下沉也不會出現任何晃動,並且最神奇之處在於這些居民還能夠控制整根竹子的移動方向,仿佛掌握了什麼武功秘籍一般,難怪老外看到後會表示驚掉了下巴。
  • 24歲女孩上演「獨竹水上漂」,外國網友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1月6日據媒體報導,今年24歲的楊柳,從7歲開始練習獨竹漂技藝,如今她能站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襲古裝,舞姿翩躚,宛若「水中仙子」。她表演獨竹漂的視頻火到國外,外國網友也驚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她說:「希望我能一直把獨竹漂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 24歲女孩苦練17年,「水上漂」驚豔世界:這是什麼中國功夫?
    比如下圖,一個24歲的妙齡女子,不需要任何防護裝備,就能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表演各種舞蹈動作。一字馬,說來就來。但少有人知的是,從站上獨竹漂到能夠在竹竿上跳舞,她練習了整整17年。「你這小女孩,能在一根水面飄動竹杆上,能跳出如此唯美的舞蹈,讓人太驚訝了。」因為獨竹漂,她找回了自信。
  • 24歲女孩苦練17年,「水上漂」驚豔世界:「這是什麼中國...
    比如下圖,  一個24歲的妙齡女子,  不需要任何防護裝備,  就能在一根漂浮的竹竿上,  表演各種舞蹈動作。  一字馬,說來就來。    但少有人知的是,  從站上獨竹漂到能夠在竹竿上跳舞,  她練習了整整17年。
  • 釣魚人垂釣怎麼選擇合適七星漂,七星漂有哪些特點?
    以前釣魚一根竹竿,大線單鉤,自製浮漂,帶上一個小板凳就出門釣魚了,那時候一上午就掉上好幾條魚,我們都非常開心了。以前很多釣魚人都是自己做浮漂,釣魚人做七星漂很多,也有很多種做法!以前我就很喜歡用七星漂垂釣,自製七星漂,用公雞尾巴上的羽毛,把空心尾,細頭剪掉,然後把中間部分剪成1CM的樣子,用細針穿過魚線,就成了我們釣魚的浮漂,這種自製的浮漂吃鉛很輕,買的那種圓形的鉛用不了,我們都是用自家的牙膏皮做的鉛條,釣魚相當管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釣魚回憶呢?釣魚人現在用的七星漂都是商品漂,就到市場購買的。
  • 3.5 用戶吸鐵石(Lead Magnets)
    在這篇文章中,光頭強用「用戶吸鐵石(Lead Magnets)」這個工具,去獲得用戶信息。本文介紹了用戶吸鐵石的概念,為何重要,如何創建,如何使用等內容。 讀完本文您可以:學到一套完整的獲得用戶郵件信息的玩法。
  • 一根磯竿走天下——手海磯通用線組的製作方法
    隨著釣魚事業的發展,各種新的釣魚裝備不斷出現,釣竿也從最初的一根竹竿釣天下,到現在的手竿、海竿、磯竿,長竿、短竿、炮竿,竹竿、玻璃鋼竿、碳素竿、鈦合金竿等等,林林總總、各式各樣,有的釣友數數魚竿已經有幾十根了(默默數了一下,自己竟然也有二十五根了)。
  • 發揮黨支部的吸鐵石作用
    本刊這一期刊發的凌源市宋杖子鎮範杖子村黨委、宋杖子鎮宋杖子村黨委、大王杖子鄉小劉杖子村黨支部、牛營子鄉郭家店村黨支部等農村基層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做法,生動地展示了基層黨組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看到,無論是哪種經營和組織方式,黨組織的作用都舉足輕重。
  • 不識水性的她憑一根竹竿把落水者救上岸
    她立刻從岸邊找來一根木棍,伸向河中,試圖讓對方爬上來。但由於落水者體力消耗過大,已經爬不動了。盛玉蘭向前邁了一步,用木棍將落水者不斷往岸邊撥,大約過了五六分鐘,落水者終於靠近岸邊,盛玉蘭用盡渾身力氣將她抱上岸。落水者身材比較高大,盛玉蘭累得氣喘籲籲,衣服和鞋子也溼了大半。落水的女子因驚嚇過度,被救上岸後抱著盛玉蘭大哭起來。盛玉蘭一邊拍著她的背,一邊安慰:「沒事了,沒事了。」
  • 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吸鐵石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吸鐵石 2012-02-22 17:39 來源:[標籤:來源]
  • 浙江父子3人開空調吃火鍋,媽媽回家後發現3人全都倒在床上
    浙江父子3人開空調吃火鍋,媽媽回家後發現3人全都倒在床上浙江海寧父子三人開空調吃火鍋後昏迷,媽媽回家才發現異常的事情引發關注。當時這父子三人吃完火鍋之後渾身不舒服,躺在床上休息之後很快昏迷過去,直到媽媽回家後才將三人送往醫院搶救。
  • 海上漂來一根「爛木頭」,看上去挺噁心,卻讓老漁民發了大財!
    文/駿馬奔騰有一天,海上漂來一根爛木頭,衝到了沙灘上,走近一看上面長滿了無數奇怪的生物,看著十分噁心。不少遊客嚇得毛骨悚然,紛紛逃走,唯獨一位老漁民喜上眉梢。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事實上,這些看起來有些嚇人的生物,其實是一種昂貴的海鮮,叫做鵝頸藤壺。
  • 陰溝吸金王月入四千元 憑一塊吸鐵石走遍全國
    38歲的宿遷人張超在南京摸爬滾打十多年,終於找到一條生財之道——在長杆頂端裝一個吸鐵石,伸進水裡撈硬幣。半年多來,他跑遍十多座大城市,專揀人口流動量大的車站、菜場等處的陰溝、下水道裡撈錢,月均進帳4000多元,最多的一天撈到1000多元硬幣。他越撈越有癮,越撈越有甜頭。這不,昨天在南京火車站買票的間隙,他就從玄武湖裡撈出了50多元硬幣。
  • 嘉興一婆婆長年臥病在床 兒媳打地鋪精心照料
    前幾天,嘉興海寧黃灣閘口村的一個村民打電話向記者報料,說他們村裡有位好媳婦,希望採訪報導一下。熱心村民所說的這位好媳婦,就是海寧市黃灣鎮(尖山新區)閘口村村民董建琴。好媳婦親似女兒讀者報料的第二天上午,記者來到海寧市黃灣鎮(尖山新區)閘口村採訪。
  • 3位"馬家浜人"重見天日 無聲訴說史前嘉興景象
    2處仰身墓葬呈疊壓關係,上具遺骸的頭枕在下具的腿上,「這兩人的埋葬時間應該不一樣,上層的比較晚。」身為考古隊長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芮國耀介紹說,但具體晚多久,還有待鑑定。據推測,這2位「馬家浜人」應為男性,身高約1.70米。  「側身屈臂的墓葬遺骸,此前在馬家浜各遺址中從未發現過。」芮教授表示。目前,這具遺骸只露出上半身,只見其右臂彎曲,以手託腮,仿佛在沉思。
  • 為什麼吸鐵石的磁力不會消失?它的能量來自於哪裡?
    然而對於吸鐵石,為什麼它的磁力不會消失呢?它的能量到底來自於哪裡? 在大自然界,小到原子,大到宇宙,不同的空間和介質都存在著磁性,我們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