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馬羚
早在冰河世紀,藍馬羚就出現在地球上,這是一種只會在南非出現的羚羊。一般而言,藍馬羚的體長為2米,體重為160公斤。它們的毛髮主要是青灰色,之所以名稱中帶有「藍」,科學家認為是因為黑色與黃色混合後所帶有的輕微顏色。藍馬羚是一種像馬的羚羊,其吻部較長,頸部很是強壯,四肢細長且呈白色。藍馬羚離不開水,嚴重一點來說如果不喝水的話。藍馬羚可能難以存活。
原本,藍馬羚在非洲大陸上生存良好,直到歐洲殖民者的到來。17世紀,歐洲殖民者在入侵了非洲大陸後,便開始大面積開墾荒地變為農田。因此,藍馬羚的生存空間便遭到了嚴重的威脅。此外,殖民者覺得藍馬羚身上的皮毛很是難得,因此便展開了大規模的獵殺。科學家估計,在1799年到1800年之間,世界上最後一隻藍馬羚消失在地球上。如今,我們再也不會見到藍馬羚的身影。
裏海虎
裏海虎,曾經是老虎的第三大亞種。雄性成年裡海虎的體重可以達到240公斤,體型僅次於東北虎和孟加拉虎。其體毛為黃褐色,尾巴上會有多個黑環,面部存有鬃毛。獵人是裏海虎滅絕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1980年,在加斯比奧叢林,世界上最後一隻裏海虎死去。1981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向全世界宣布里海虎滅絕。根據官方通報的數據,世界上最後10隻裏海虎,只有兩隻是正常死亡,其餘8隻都倒在了獵人的槍口下。
此外,裏海虎的滅絕也和環境的變化少不了關係。我們知道,樓蘭位於羅布泊西北角,曾是西域的古城。但隨著人口快速增加、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廣闊的草原被過度放牧等原因,導致土地沙漠化越發嚴重,繁榮昌盛的樓蘭古城也逐年衰敗。樓蘭是裏海虎的故鄉,樓蘭衰竭後,裏海虎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沒有了森林生存的空間,加上捕獵不到食物,於是一隻又一隻裏海虎走向了死亡。
斑驢
斑驢,曾是非洲大陸上最為特別的物種。一般斑驢的體長為2.7米,重量達到410公斤。它們的前半身像「斑馬」,而後半身像「馬」。正常的斑馬全身都會布滿白色條紋,但斑驢的條紋僅僅分布在前半身,甚至它們脖頸上方的棕毛也帶有斑馬紋。斑驢的後半身為黑色,沒有條紋,但它們的腹部和四肢是白色的。斑驢的脖子和頭部都比較長,眼睛在腦顱的後方,如此一來,它們所看到的視野就會比其它動物更為廣闊。而且斑驢的視覺很是厲害,完全不輸貓頭鷹或者是狗。
首先發現斑驢的是霍屯督人,他們將斑驢馴服後,不僅可以看門看家,還可以幫助人們搬運貨物。因此,斑驢的生存並沒有受到什麼威脅。但英格蘭人來到這裡後,他們使用當時最有殺傷力的槍枝瞄準斑驢,得到斑驢後的他們會將皮毛割下售賣,而大塊的斑驢肉會用來煮或是燉。在沒有限制的獵殺下,斑驢消失了。1860年,生活在倫敦動物園的一頭斑驢撞牆死了,原因是難以忍受長期的牢籠禁錮。1883年,世界上最後一隻雌性斑驢在阿姆斯特丹動物園裡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