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年在我國滅絕的16種最驚豔的野生動物

2020-08-10 微風執杯煮酒上西樓

黃河之水天上來,東流到海不復還!每當讀到這句詩,我都會想起那些曾經馳騁在中華大地上可愛的野生動物。

它們有一些也如同奔流到海的河水一樣,永遠的消失在了中華大地上。


第一名,白暨

被譽為「長江女神」、「風暴晴雨表」、「生命古化石」、「長江大熊貓」等等一系列頭銜美譽的白鰭豚,身長約2-2.5米左右,屬於哺乳動物,體形呈紡錘形,為鯨科-齒鯨亞科-白暨豚屬,豐潤修長,有「中華美人魚」的稱號,體重在80到220千克,是我國的最大型淡水豚類,由於長期生活在渾濁的江水中,視聽器官都已經退化,眼睛很小視力不佳,聲納系統特別發達,頭部可以像雷達一樣掃描周圍環境,主要吃小魚小蝦,遊泳速度很快,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和與洞庭湖、鄱陽湖。

白暨豚通常成對或成群在一起,在春天交配季節,通常會十餘頭在一起活動,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伴隨著漕運、經濟發達、非法捕撈等多種災難後,於2006年宣告滅絕。

第二名,中國犀牛

曾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各省,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唐朝時,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甚至青海都有分布。

,犀牛革制甲是春秋、戰國武士的裝備,史書記載越王夫差成千上萬的兵士都身穿犀甲作戰。軍隊對犀甲的需求量的增加,對犀牛進行長期的濫肆捕殺。西漢晚期,犀牛在中原地區已經基本絕跡。從宋代開始,犀牛已成為一種神物,稱為「異獸」,把它和麒麟和天祿聯繫起來,認為它是水牛和蛟龍的混血兒。明清時期,中國犀牛的生存環境已經被壓縮到雲貴高原一帶。清朝,只許官方獵殺。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殺濫捕牛。民國初期的戰亂,導致白犀牛被獵殺殆盡,1922年宣告滅絕。

第三名,普氏野馬

大型有蹄類,整體外形像馬,但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體長220~280釐米,肩高120釐米以上,體重200多千克。頭部長大,頸粗,其耳比驢耳短,蹄寬圓。

曾經廣泛生存於新疆,蒙古等地區,科技的進步和野外狩獵的興起,讓野生普氏野馬滅絕,解放後,從德國動物園引進個別種群,然而,基因的單一性讓它們不再強大。半依賴飼養生存。

普氏野馬是世界唯一的野生馬種,今年上半年,新疆準噶爾盆地累計誕生41匹野馬馬駒,大部分產於非人工圈養的野放種群。

第四名,高鼻羚羊

他們曾經遍及歐亞大陸,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過度捕殺和環境破壞 一度瀕臨滅絕,由於羚羊角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半公斤的羚羊角價格高達2000美元,不少偷獵人為了利益紅了眼,另外由於人類數量的暴增,和對草原養殖的規模擴大,侵佔了高鼻羚羊的生存空間。雖然近年來由於環保人士的保護,數量已經有所回升。

在2015年,卻有超過20萬隻高鼻羚羊突然暴斃曾經草原上馳騁數千年的生靈,因為感染了細菌,引發了出血性敗血症或血液中毒,這種細菌,由於當時的氣候, 剛好能誘發良性的細菌轉變成致命的病菌 。但由於當時的羚羊角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半公斤的羚羊角還一度炒到2000美元。不少偷獵人為了利益紅了眼,想盡辦法捕殺羚羊,最終導致高鼻羚羊在我國境內徹底滅絕!

第五名,新疆虎


又稱裏海虎,1916年滅絕,新疆虎主要分布在新疆中部,由庫爾勒沿孔雀河至羅布泊一帶,天山南北一帶也有生存,具有明顯沿水源分布的規律,而塔裡木盆地的東南緣很少有新疆虎分布。伴隨樓蘭古國的發現,裏海虎被同時發現,但也加速了它的滅絕,狩獵活動和皮毛,骨骼交易讓這種僅次於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的世界第三大虎滅絕了。

新疆虎體積龐大,擁有發達的鬃毛,黃褐色的長體毛,腹部及四肢內側為白色,背面有雙行的黑色縱紋,尾上有許多黑環。

雄性虎體長約2.7至2.95米,體重170至240千克;而雌性虎則體長2.4至2.6米,重85至135千克。一般壽命在10至15年之間。

第六名,直隸獼猴

進入20世紀後,大量居民湧入霧靈山地區,砍伐和棲息地的侵佔使獼猴越來越少,1977年,六裡坪雙林村一位村民打死一隻獼猴,皮剝下來,釘在自家的牆上。此後,再無獼猴的消息。

不過2008年,有當地人發現了5、6隻獼猴在活動,人類活動和對經濟發展的無數,讓這種生存於中國最北方的獼猴滅絕了。1960年後基本沒有再現。

第八名,鐮翅雞

西伯利亞松雞,因翅膀上的羽毛形似鐮刀而得名。只存在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和小興安嶺,多棲息在海拔650-1500米高的森林中和坡地上。以植物的根莖果實和小型昆蟲為主要食物。

2001年,鐮翅雞被公布在中國境內滅絕。

第九名,貴州蠑螈


頭長大於頭寬,瞳孔圓形,四肢細弱而較長,前肢4指,後肢5趾,全身光滑,體尾兩側有細溝紋,雄性平均全長11釐米,雌性14釐米。

1970年滅絕,森林的砍伐和環境的汙染,讓這種對自然環境要求極高的動物滅絕了。

第十名,白頭鸛

曾經廣泛生存於長江中下遊,泛洪區等地區。1950年後由於農業發展,這種笨拙鳥類逐漸消失,具體年份沒有記載。正是由於它的消失。人們對朱䴉的保護開始重視。

第十一名,紅腿白臀葉猴

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雄性體長大約為61-76釐米,尾長約為56-76釐米,體重7-10千克。

又稱白臀葉猴,僅在海南島生存。70年代滅絕。

第十二名,中國豚鹿

中國豚鹿夏毛稍淺,有白色毛尖,皮毛為黃褐色,腹部和尾巴底部為白色,背部沿脊椎有一道深色條紋,上世紀七十年代滅絕,森林裡的精靈,南方地區生存,經濟發展導致生存空間壓縮。

第十三名,異龍鯉

異龍鯉為我國特有種,分布於雲南異龍湖。歷史上稱為異龍湖的習見種類。異龍湖1951和1972年兩次放水,造成湖中水位下降達4米以上,水面大為縮小,湖岸大面積的淺灘、石礫場及湖灣乾涸,魚類棲息和繁殖場所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異龍鯉魚生存空間壓縮,急劇減少,1981年滅絕。

第十四名,冠麻鴨


冠麻鴨是世界上一種珍貴、稀有的瀕危鳥類,迄今為止全世界僅保存有三個標本,其中一個雌性標本保存在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另外兩個為一雌一雄,保存在日本山階鳥類研究所,1950年前後滅絕,農業發展和獵殺讓本來不大的種群滅絕。

第十五名,長江白鱘

2005到2010年間滅絕,上一次有記錄是16年前,2020年正式宣告滅絕,在長江流域生存了1.5億年之久,有長江活化石之稱。

說到滅絕動物,我們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恐龍、猛獁這些史前動物,然而,更多的動物都是在近現代滅絕的,據統計,每天有75種物種滅絕,每小時3種動物滅絕,相當於每二十分鐘就有一個物種滅絕,滅絕了的動物雖然不再存在,但是仍然值得我們去反思,它們的滅絕大多是人類活動導致的,可以對我們人類作為一個警醒,讓我們重視環境的保護,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相關焦點

  • 近百年來,在我國滅絕的16種典型的野生動物
    很多物種從來沒有出現在人類視野之中就永遠從這個星球上消失了,近百年來,中國亦有大量野生動物滅絕,華南虎捕盡,滇螈,犀牛、羚羊絕跡,這些都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幾個典型的案例可以看出,野生動物經歷的艱難歲月。1、虎豹:50~80年代,遭到各地有組織的大規模捕殺,被看作是「害獸」。
  • 幾百年來,我國滅絕的九種著名的動物
    最近幾百年來,中國也有很多野生動物滅絕,比如野生華南虎、中國犀牛、華北虎、新疆虎、藍虎、白頭鸛、部分種類的金絲猴、普氏野馬、白臀葉猴、小齒靈貓 、臺灣雲豹、中國豚鹿、鐮翅雞等等。特別是進入21世紀,我國兩種重要的野生水生動物被滅絕,就是白鰭豚和長江白鱘,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在上個世紀,由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原因,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不是特別重視,有幾個典型的案例可以回憶當時的情況。
  • 在我國,除了白鱘,百年來還有犀牛等十種著名野生動物已經滅絕
    根據2015年5月環保部公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數據顯示,中國境內的脊椎動物共有17種被列為「滅絕」,即4種滅絕、3種野外滅絕、10種區域滅絕。其中較著名的有中國犀牛、高鼻羚羊、白鸛、鐮翅雞、滇螈等。
  • 近幾十年來在我國野外滅絕的12種動物
    然而,由於近現代,我國人口數量增長很快,人類對自然的需求加大,很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人類破壞和侵佔,或者改造成農田,造成了大量野生動物數量銳減,包括麻雀、蜻蜓這樣常見的小動物,數量都比幾十年前少多了,還有一些像褐馬雞、朱䴉、大熊貓、金絲猴、老虎、豹子、野驢等等都已經成為瀕危保護動物。
  • 在我國滅絕的九種稀有動物,大熊貓曾經可狩獵,霸王猇猶如傳說
    最近幾百年來,中國也有很多野生動物滅絕,比如野生華南虎、中國犀牛、華北虎、新疆虎、藍虎、白頭鸛、部分種類的金絲猴、普氏野馬、白臀葉猴、小齒靈貓 、臺灣雲豹、中國豚鹿、鐮翅雞等等。特別是進入21世紀,我國兩種重要的野生水生動物被滅絕,就是白鰭豚和長江白鱘,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在上個世紀,由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原因,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不是特別重視,有幾個典型的案例可以回憶當時的情況。
  • 百年來,在我國差點被滅絕,最終被拯救的七種珍稀動物,國雞在列
    ,尤其是近200年來,工業革命以後,人類科技迅速進步,經濟發展的代價就是物種的滅絕速度比自然選擇加快了1000倍,有最新研究發現, 在未來二十年內,也許將有500多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報告稱,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破壞、過度狩獵、有毒汙染物、外來物種入侵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在整個20世紀,已經造成了至少543種陸地脊椎動物滅絕。而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幾乎相同數量的物種很可能滅絕。
  • 世界上僅留下最後影像的六種已經滅絕的國寶級野生動物
    自從人類登上地球新紀元的歷史舞臺,人類對自然界萬物特別是野生動物有著日益加重的影響,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因人類活動而造成的野生動物的滅絕速度也在加快,特別是近二百年來,野生動物的滅絕速度達到了每一刻鐘滅絕一種的速度,堪稱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 一百年來,中國人滅絕了多少種動物?
    研究人員在分析數萬種脊椎動物和哺乳類動物的數據後,發現約50%的物種滅絕,發生在近幾十年內。過去一個世紀裡,物種的滅絕速度,是人類出現前自然狀態的百倍左右。在同一時期,中國亦有大量野生動物滅絕,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 近代以來,我國因人為原因而瀕危的16種最美野生動物
    工業革命以後,經濟快速發展讓人類整體上解決了溫飽問題,人口數量的劇烈增加,讓人類不得不侵佔更多的自然資源,隨之而來的代價就是更多的野生動植物,因人類而面臨滅絕或者瀕危。據科學研究發現,在近代,物種的滅絕速度比自然選擇加快了100到1000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報告稱,在整個20世紀,人類已經造成了至少543種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 百年前我國曾有五種野生老虎,如今只剩三種,每種都可能隨時滅絕
    我國是擁有野生老虎種類最多的國家,在我國廣袤的國土上曾經生活著華南虎、東北虎、新疆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等至少五種老虎,但是如今形勢不容樂觀,不單是野生老虎種類減少,數量也少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而我國最著名的虎種,也是我國特有的虎種華南虎,被認為在野外已經滅絕了。
  • 全球近期滅絕的12種著名的野生動物,小齒靈貓很可愛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有很多新的生物出現,也有數不清的生物滅絕,有很多物種因為人類的影響而滅絕,其中有一些從來沒有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就永遠的消失了,除了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以及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今天,我們就了解一下,最近世界上滅絕的十二種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希望喚醒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 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滅絕!保護野生動物,我們要行動!
    新疆獨特的地形地勢、氣候土壤等環境,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王國!新疆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經滅絕!
  • 看圖說話:百年間中國已滅絕的十大動物
    科技的迅速發展,讓人類在百年間迅速擺脫了飢餓的困擾,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從而面向更高層次的發展,有了更深的追求,特別是經濟的發展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同樣伴隨著很多野生動物的滅絕,它們或者因為棲息地被壓縮,或者因為農藥的應用,或者因為人類的捕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十大近百年來在中國已滅絕的動物,希望喚起更多的人對保護自然環境的熱愛和意識。
  • 五種迫近滅絕的野生動物,其中圖三僅存我國,曾消失一個世紀
    北方白犀牛,是現今最瀕危的犀牛種,世界上僅存兩隻北方白犀牛,而此前唯一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去年就已經去世,僅存兩隻雌性的北方白犀牛,雖然經過多次人工繁育,但結果大多不盡人意,這一物種的滅絕命運或已成定數。
  • 中國最近滅絕的幾種動物,個個都是「國寶級」
    【中國最近滅絕的幾種動物高鼻羚羊於20世紀60年代滅絕,由於羚羊角是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原分布於俄羅斯南部、蒙古國及中國新疆北部,現僅見於俄羅斯。屬於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齒靈貓於20世紀80年代滅絕,小齒椰子貓也叫小齒靈貓、小齒狸等,是體形較小的一種靈貓科動物。
  • 三百年來人類滅絕的十大野生動物,如今只有圖片
    在人類進化成高等生命後,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與日俱增,特別是對野生動物的影響越來越大,如今除了蚊子、老鼠、蒼蠅等無處不在的有害蚊蟲人類尚不能有效應對外,像獅子、老虎、大象等大型動物都面臨著人類的威脅,如今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日益變得瀕危,它們的種群數量幾乎面臨著絕種的危險,在人類的影響下,地球正面臨著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過程。
  • 我國近代有哪些動物滅絕了?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地大物博,因此孕育了多種多樣的野生動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野生動物的種類正在逐漸的變少,而這種現象並不是中國獨有的,而是世界性的。據統計,在二十世紀的一百年內,從世界上消失的哺乳動物種類就超過了110種,也就是說平均每年都有1.1種哺乳動物因為種種的原因滅絕。
  • 世界最「孤獨」動物,即將走向滅絕,我國僅剩一隻雄性個體
    如果提到珍惜動物,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就拿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有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大熊貓,因為大熊貓不僅長相可愛,並且數量也極少,在我國目前僅有1000餘只大熊貓,而世界上的熊貓除了少數租出去展覽的以外,大多數也都位於我國境內。但是實際上大熊貓並不是我國最稀少的動物。
  • 我國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現狀
    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為寶貴的可持續資源,實施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和建設,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確保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一)我國野生動物資源面臨的威脅     我國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人口眾多是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
  • 我國五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最少的僅存一隻,滅絕或成定數
    伊利屬兔,這一物種首次於1983年在我國天山山脈中被科學家所偶然發現到,屬於我國特有的小型山地哺乳動物,其外貌憨態可掬像兔子又像老鼠。實際上,伊利屬兔的野生種群數量僅有不到三千隻,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華南虎,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在野外環境已經滅絕,先僅有少部分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而在上世紀,華南虎還是我國野生環境中分布較為廣泛的虎類亞種之一,因為人為捕殺才將華南虎逼至瀕臨滅絕的的處境。斑鱉,是目前龜類物種中最瀕危的物種之一,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僅存三隻斑鱉,其中有兩隻分布在越南,在中國僅有一隻分布在蘇州動物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