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一個讓人不寒而慄,潛意識自然躲避的最狡猾、最兇殘動物,「東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將狼的「忘恩負義」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人們日常玩的謀略型遊戲「狼人殺」都以「狼」命名,足矣體現了它的奸詐。
然而有這麼一則催人淚下的故事,故事中,沒有貪婪,沒有狡詐,也沒有恩將仇報,只有一人,一狼,一情,一傳奇。這就是書籍《重返狼群》所呈現給大家不一樣的狼。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地道的川妹子,集野生動物畫家和作家等多標籤於一身的美女李微漪,四川成都人。
她筆下的《重返狼群》是一場愛與自由的博弈,是一次美女與野獸的愛戀,更是一場喚醒人性的真情呼籲。
一、我愛你,所以我放過你
2010年4月,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救下失去父母,奄奄一息的狼崽「格林」,喜歡動物的她,大膽地把「格林」帶回成都家裡餵養。
兩個半月以後,隨著「格林」的長大,繁華的都市生活已然不能容納一匹狼,哀嚎的狼聲,孤獨的「格林」讓李微漪意識到:愛與自由是一場博弈,我愛你,所以我要放過你。
李微漪決定帶「格林」回歸真正屬於狼的家園。可被人類撫養長大的「格林」,早已沒有了狼的野性,想要本有的自由談何容易?
不會狩獵,不會覓食,異類般被野生狼群所排斥……李微漪又像當初一樣陪著「格林」,一步步教給它如何在莽莽荒原的生存。「格林,快跑」成為書中頻率最高的一句話。
2011年2月,在歷經險惡環境的生死考驗之後,恢復野性的格林重返狼群。美女與狼就此分別。
亦風對李微漪說:「讓它回來吧,我們養它一輩子。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嗎?」
李微漪回答:「自由。」
沒錯,愛得太滿,未必真的是好事,有時候相反可能是一場災難。「死亡對狼而言並不可怕,但在圈養中死去卻是莫大的悲哀!」
真正的愛,不是自私的佔有,而是傾盡所有為對方考慮,即便愛之入骨,即便最後可能會失去,只要對你好,我都願意放手!
「我給你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李微漪用她的行動,告訴「格林」:讓你活著不是最終目的,讓你擁有自由的傲嬌活著,才是我最大的心願。
二、「母子」之情,是本性更是意外
李微漪收養狼崽「格林」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內心有愛,喜歡動物的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聽聞狼夫婦殉情故事時,既動容又擔憂,心已被狼崽所牽引,她的潛意識告訴自己:她要找到它!
初見奄奄一息的狼崽時,李微漪是心痛的,母愛泛濫的她毫不猶豫的決定收養狼崽,取名「格林」。
年幼的狼崽面對忽然的關愛,把美女人類當成了自己媽媽,撒嬌,賣萌,鑽進她的懷抱,用自己特有的表達表示著對「媽媽」的愛意。
為了給發燒的「格林」治病,她將狼崽從草原帶回了城市。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格林」開始逐漸康復起來。吃東西、排便、活動……兩人度過了一段愛戀滿滿的親情時光。
但狼終究是狼,它有些天然的野性和膽量。它開始變得頑皮,好奇;也開始孤獨和哀怨。綜合考慮後,李微漪決定帶「格林」重返草原,讓它回歸。
都市圈養的狼想要真正適應野外生活,必備技能就是要生存。為此,「狼媽」李微漪可沒少操心。從鼠兔的小動物到羊類等大動物,「狼媽」訓練的不光是搶食、奪食,還有藏食,護食。畢竟在野外,沒有現成的吃食擺在眼前,在捕不到獵物之時,也要有充足的存糧維持生存。
「狼媽」李微漪深知:對孩子最好的愛戀,不是一味保護,給予,還要適當地放手,歷練。在正確的引導下,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自我負責的行為習慣。
當然,狼崽「格林」也用行動為狼族正名,它們也是有感情,知恩圖報的。它會在「狼媽」生病時著急的上躥下跳;它會在冒著被牧民槍殺的危險給腳傷的「狼媽」牽馬,它更會將獵物與「狼媽」一同分享……
寫在文末
《重返狼群》多處情節催人淚下,多處場景溫暖人心。一人,一狼,一情,一傳奇,沒有刻意煽情,沒有故意誇大。逐字逐句是真情實感;相處點滴是紀實表現。
如果你也嚮往自由;如果你也想看看「狼媽」的育兒之道;如果你被這部傳奇故事感動了,那麼,不妨點擊下方連結,買來品讀。相信這部老少皆宜的作品,不會令你失望!
(本文完,圖源於網絡,侵刪)
我是@拾月嶼,願與您品生活,聊共鳴,同成長,看人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