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降水的九大影響因素和四大類型

2020-12-07 騰訊網

譚師出精品

降水是指大氣中水汽凝結、降落的過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條件是三個:充足的水汽供應、氣流上升達到過飽和狀態、足夠的凝結核。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考慮凝結核的問題,只考慮有沒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氣流上升的機制就可以,歸納起來,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

01

海陸位置

一般來說,離海洋越近的地區,受海洋的影響越大;距海越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就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規律是沿海多,內陸少。

比如我國的降水分布規律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以及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從東部向西降水逐漸減少等,都是受到海洋遠近的影響。

02

地形

1. 山脈走向與降水

山脈走向對海洋水汽有阻擋作用和引導作用,如果山脈走向與海洋水汽來向垂直,就會阻擋水汽的進入,使大陸內側降水明顯減少。

如北美大陸西部,由於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縱列,與來自太平洋溼潤的西風氣流垂直,阻擋了西風的進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東部地區就難以受到西風的影響。

歐洲西部地區,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與西風氣流來向一致,有利於海洋溼潤氣流的進入,降水的分布較廣泛,海洋性特徵明顯。

我國西北地區除了深居內陸外,也因為受到山嶺的層層阻擋,海洋水汽難以進入,使其更加乾旱。

2.迎風坡、背風坡與降水

海洋溼潤氣流在運行過程中,如果遇到山脈的阻擋,就會沿著迎風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卻達到過飽和狀態,出現凝結降雨,即地形雨。當該氣流越過山頂後,在下沉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飽和水汽含量不斷降低,出現乾熱的天氣,即雨影區。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 ,就是因為山地有促使氣流上升的條件,而平地沒有,因此降水較少。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氣候;東部位於背風坡,降水少,形成獨特的沙漠氣候。我國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東部沿海地區多,臺灣東部比西部多,海南島東部比西部多。

3.地形類型與降水

不同的地形對氣流的運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

平原地形有利於海洋水汽的進入,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的機率較大,如我國的東部平原地區、歐洲中部、美國中東部。

山地的迎風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河谷地帶由於地勢低,溫度高而降水少,如橫斷山區。

盆地由於地形封閉,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也較少,如塔裡木盆地。

高原因為地勢高,海洋水汽也難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東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03

氣壓帶

全球的氣壓帶不管是熱力原因形成的,還是動力原因形成的,高氣壓帶盛行的是下沉氣流,在下沉過程中氣溫不斷升高,水汽的飽和含量不斷降低,空氣越來越乾燥,很難形成降水,多為晴朗天氣。

如熱帶沙漠地區,全年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氣流,炎熱乾燥;我國長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氣的形成;而在低氣壓控制地區,盛行上升氣流,上升冷卻容易達到過飽和狀態,往往會凝結降雨,形成多雨區,如赤道地區,全年處在低氣壓控制下,終年多雨。

04

風帶

全球的風帶包括極地東風帶、西風帶、信風帶,而對降水影響較大的是西風帶和信風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把海洋水汽帶到大陸形成降水。

根據風帶與大陸的關係,又可以分為迎風岸和背風岸。迎風岸常常受到風帶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的影響,降水較多;而背風岸的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空氣乾燥,降水較少。

中緯度的大陸西岸是西風的迎風岸,降水多,如歐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緯度的大陸東岸是信風的迎風岸,降水多,如馬達加斯加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

巴西高原東南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都與信風有關,而西部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則與信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有關。

05

季風

在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的性質不同,對降水的影響也不同。

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帶到了陸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氣;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性質是乾燥的,一般不會形成降水,天氣晴朗。

如東亞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南亞季風區,在西南季風影響的季節形成雨季,在東北季風影響的季節形成旱季。

06

氣旋、鋒面

特殊的大氣運動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氣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轉上升氣流,往往能達到過飽和狀態,形成降水,如中緯度地區就多氣旋雨,颱風、颶風也帶來大量的降水。

在冷暖性質不同的氣流交匯地區,往往會形成鋒面雨,在鋒面附近暖空氣上升也會達到過飽和狀態,從而形成降水。在副極地也會因為東風和西風相匯而形成極鋒,形成鋒面雨。

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就是以鋒面雨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鋒降水,6、7月份在長江流域形成準靜止鋒降水,7、8月份在華北、東北形成冷鋒降水。

07

下墊面

下墊面在局部地區也會對降水產生影響,主要是通過改變大氣中水汽含量。如果地表植被覆蓋率高,或者水面寬廣,就會增大蒸發量,空氣中溼度增大,從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壞,水面減少,空氣就會變得乾燥,導致降水減少;沿海地區如果海岸曲折有暖流經過,降水也會增多。

如沙漠地區地表乾燥,增發量小,降水也很少;在排乾沼澤和湖泊的地區,降水也減少;而在森林地區,湖泊和大型水庫附近,降水明顯增多。

08

洋流

洋流分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溫增溼的作用,寒流有降溫減溼的作用。歐洲海洋性氣候的形成,馬達加斯加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都與沿岸暖流有關,而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都與寒流關係密切。

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瑪沙漠成為世界上最乾燥、最狹長、分布緯度最低的沙漠就是秘魯寒流的功勞。

09

人類活動

人類活動主要是通過改變下墊面的狀況來影響降水,如植樹造林、恢復植被、修建水庫和水利工程、退田還湖、擴大水面和溼地,都將會使空氣的溼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亂砍濫伐、過度放牧、破壞植被、圍湖造田、開墾排乾沼澤,會使空氣溼度減小,降水減少,氣候的大陸性增強。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乾旱季節增加局部地區降水的有效形式。

當然,影響某個地區的降水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各個因素之間相互發生作用使當地的降水更加複雜,我們在分析的時候要找到其主導因素,還要從綜合的角度全面分析,才能搞清某個地區的降水類型和特徵。

如歐洲西部的海洋性氣候降水特徵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陸位置、西風、北大西洋暖流、平原與山脈東西走向、地勢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四種降水成因類型

01地形雨

概念與分布

概念:地形雨是溼潤氣流遇到山脈等高地阻擋時被迫抬升而氣溫降低形成的降水,

分布: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風的一面,故而這上面,就是迎風坡。迎風坡的降水量多於背風坡。

雨量在迎風坡的分布,先是隨著高度的增高而遞增,達到了最大降水高度後,隨高度的增高而遞減。

地形雨的特徵

特徵:地形雨常隨著地形高度增高而增加。地形雨如不與對流雨或氣旋雨結合,雨勢一般不會很強。

一般說來,山區的降水量往往多於鄰近的平原地區,迎風坡的降水量多於背風坡。

02鋒面雨

概念與分布

概念:暖氣團和冷氣團相遇,暖氣團被抬升,在抬升的過程中,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的降水就是鋒面雨。

分布:溫帶地區,我國夏秋季節的降水。

鋒面雨的特徵

特徵:水平範圍大、降雨時間長、含水量和降水強度小。

03對流雨

概念與分布

概念:近地面層空氣受熱或高層空氣強烈降溫,使得低層空氣上升,到了高空後,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的降水就是對流雨。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下對流雨之前常常會颳大風,並伴有雷電。

分布:赤道地區全年以對流雨為主,我國的對流雨多見於夏季的午後。

對流雨的特徵

特徵:範圍小、強度大、分布不均勻、持續時間短、隨時間變化迅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04颱風雨

概念與分布

概念:颱風雨是熱帶海洋上的風暴帶來的降雨。

分布:中國東南沿海,是颱風登陸的主要地區。

颱風雨的特徵

特徵:颱風區內水汽充足,上升運動強烈,降水量常常很大,強度很大,多屬陣性。颱風登陸常常產生暴雨,少則200~300毫米,多則在1000毫米以上。

我國鋒面雨的推移規律:

每年的4、5月,夏季風在我姑南部沿海登陸,雨季開始;6月,暖空氣推動雨帶北移到長江中下遊地區,這時候冷暖氣團勢均力敵,雨帶在此徘徊,陰雨連綿長達一個月之久,此時正值梅子黃熟的時節,人們又稱之為「梅雨季節」;7、8月鋒面雨帶推移到華北、東北地區,而此時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梅雨季節剛過,出現晴朗乾旱的天氣,這種在伏天發生的乾旱稱為伏旱。到了9月,鋒面雨帶南撤到南部沿海;10月則完全退出我國大陸,由此,我國東部地區雨季結束。

對於我國鋒面雨的推移過程,也可以用口訣來加強理解掌握:4、5月份南嶺南,6月靜止江淮間;7、8月份華東北,長江中下遊是伏旱;9月又回江南岸,10月退出南海邊。

對於颱風,我們知道:颱風有過也有功,就是颱風過境時帶來的降水可以緩解長江中下遊的伏旱天氣。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影響降水的9大因素
    降水指大氣中水汽凝結降落的過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條件是三個:充足的水汽供應,氣流上升達到過飽和狀態,足夠的凝結核。通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考慮凝結核的問題,只是考慮有沒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氣流上升的機制就可以,歸納起來,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
  • 【專題突破】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氣候判別(高中地理),務必...
    影響因素  對氣候(氣溫、降水)的影響  太陽輻射(緯度位置)  決定熱量帶  影響因素  對氣候(氣溫、降水)的影響  大氣環流  氣壓帶  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乾燥的天氣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
  •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高中地理屬於文科範疇,所以在學習上需要背的知識點就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1、判斷依據: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
  • 【專題整理】關於高中地理最全的氣候類型及判讀整理,學霸收藏!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氣候類型及判讀    (3)定量法:根據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氣候類型。大陸東岸主要是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大陸西岸主要是受三圈環流影響(氣壓帶風帶)。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影響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例如大陸西岸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幹的地中海氣候;中緯度大陸西岸常年受西風帶控制,形成冬不冷夏不熱、全年溼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 【考點透析】高考地理答題要點:影響地理事物的各種因素
    2、影響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氣、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 (1)位置:主要是海陸位置對降水的影響,通常大陸內部乾旱少雨。 (2)大氣:主要包括大氣環流、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因素對降水的影響。大氣環流包括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
  • 80個高中地理高頻考點
    (3)讀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溫差、風力、空間差異等等)  (4)讀凸起方向——這也是命題的重點,「凸高為低、凸低為高」「凸高為高、凸低為低」往往成為考試比較青睞的東西  (5)讀延伸方向——通過等值線這個載體,來考查影響某地理要素的影響因素,這也是一種考法。
  • 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
    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高中地理答題中,氣候類型可謂是高考必考的一個知識點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具體內容如下。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若最冷月為1月、最熱月7月,則該地處在北半球;若最冷月為7月、最熱月1月,則該地處在南半球。第二步,確定最冷月的溫度值範圍,即>15。第三步,判斷降水的季節分配類型,少雨型(<250)。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 初中地理《溫帶的氣候類型》說課稿
    本節課為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四節「世界的氣候類型」裡的內容,本課運用了大量圖片和文字介紹了溫帶的氣候類型,主要體現在溫帶氣候的類型、分布、特點、景觀等幾個方面,是對前面所學氣候、氣溫與降水以及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知識的進一步鞏固與理解,有利於學生結合氣溫降水等分析方法進一步認識溫帶各個區域的氣候,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 最強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總結和知識點匯總
    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做如下努力: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於這一點,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繫。抓「共性」重「個性」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
  • 高中地理許多組易混概念辨析
    光照的多少主要取決於日照時數的多少,而影響日照時數的因素主要與晝夜長短、天氣、海拔高度有關。通常太陽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時數越長,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區,農作物光合作用強,單產高,比如新疆的長絨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 【考點歸納】一文講盡高中地理氣候所有考點
    (2)大氣環流  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氣環流在海陸間、高低緯間進行熱量和水  分的輸送、交換,對全球降水分布產生最重要的影響;空氣運動過程中溫度降低(上升氣流或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氣流)水汽易凝結,降水多;從海洋吹來的氣流因為水汽含量豐富,降水多。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塔裡木河、蒸發、河流分布、西北地區)
    01知識點1、蒸發的影響因素蒸發的影響因素主要有5個,分別是光照、氣溫、風速、溼度、水域表面積。圖1 蒸發的影響因素2、我國河流的分布我國的河流、湖泊分布圖如下所示,其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有:①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②兩個名字的河流: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
  • 【重磅整理】高考地理18種大題,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模板,收藏!
    只做最有用的地理  高考地理18種大題  高考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地理大題題型和答題技巧就必須要掌握,下面是高考地理必背18種大題,希望大家能認真琢磨,理解性背誦。
  • 十二種氣候類型及特點高中地理知識點
    十二種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等。  1.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律:赤道兩側,(南北緯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呈上升氣流.
  • 高中地理|世界氣候的總結大全
    今天博佳在線的老師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世界氣候吧一、氣溫的影響因素1、太陽輻射:氣溫由低緯向高緯 降低 (低緯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大、晝長較長)2、大氣環流:2二、降水的影響因素1、大氣環流:(1)氣壓帶:低壓控制地區氣流 上升 ,水汽易冷卻凝結形成 對流 雨。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⒊這裡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有臺灣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匯,使水流攪動,養分上浮;除此外,漁場形成原因還有上升補償流帶來深海養分(冬季會有)等。4.周圍島嶼眾多,為魚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人文因素:市場、技術、政策等。
  • 【地理探究】想知道天有多高,先問大氣有多厚!附高中地理大氣知識...
    各種天氣變化影響著生物的生存和行為,是大氣層中與人們生活和生產關係最密切的一層。  平流層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
  • 【地理視頻】熱帶草原帶(薩瓦納氣候)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趣味地理】關於馬達加斯加的地理考點,小夥伴們準備起來了!!!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 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大陸的東南海面上,為僅次於格陵蘭島、紐幾內亞島(也稱伊裡安島)和加裡曼丹島的世界第四大島嶼,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面積為62.7萬平方千米,是臺灣島的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