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3日,旨在為日本侵略戰爭歷史翻案的反動影片《自尊———命運的瞬間》,正式在日本150家影院上映,達到了戰後日本右翼勢力「翻案風」的最高潮,對戰後國際秩序構成空前的挑釁。
影片《自尊》的主角是頭號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出現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場面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自尊》一片以侵略者辯護人身份出現,把東條英機一個靠瘋狂推行侵略政策,血腥屠殺中國人民起家的戰爭罪犯,打扮成一個熱愛日本,熱愛亞洲,致力於解放亞洲人民的功臣。在涉及中國的那場戲中,當檢察長責問東條英機:「為什麼要派兵侵略中國?」東條回答:「你的提問很可笑,我們出兵中國,只是為了保護當地的日本僑民,至於後來戰爭擴大了,也是由不得我們的事。」電影通過東條對美國人的「大義凜然」的態度強調其所謂「自尊」,同時,再著意表現東條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對妻子兒孫的「親切溫和」,以表明他是多麼的富有「人性」和「人情味兒」。
在審問指揮「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司令松井石根時,電影特意安排了如下鏡頭:檢察官傳訊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美國教授貝德士和南京金陵大學醫院外科主任、美國醫生羅伯特出庭作證。影片只安排了一小段貝德士講述日軍在南京燒殺姦淫的證詞後,松井石根的辯護律師伊藤清便「忍無可忍」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審判官前指著他們歇斯底裡地說:「那些被槍決的中國人是軍人,我們不消滅他們,他們便會重新拿起武器打我們。」
影片為了否定「南京大屠殺」,努力表現日本國民對於「強加在日本人頭上的那起大屠殺冤案忍無可忍」的情緒,於是接下去又演到,松井石根的美國律師布魯克斯也責問貝德士教授:你自己親眼看到過幾起日本人屠殺案?影片中的貝德士教授表現得十分緊張,過了好一會兒,才吶吶地說了一句:「只有一次」。布魯克斯則拍案而起:「那怎麼能說是大屠殺呢?」一副「大義凜然」之氣。而奮不顧身保護了幾十萬中國難民並親眼目睹無數起日軍暴行的貝德士教授,在影片中反而成了造謠者、誣陷者。影片還讓東條對他的辯護人清瀨說:「誰會相信我們把不是軍人的支那人、甚至包括婦女、兒童都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殺害 ? 我們是天皇的軍隊呀,我會相信嗎?我才不信呢……」
拍攝這部影片的是日本三大電影公司之一的東映電影公司。該公司以往曾拍攝過《二O三高地》《大日本帝國》《日本海大海戰》等反映日本軍國主義「膾炙人口」的電影。這次該公司投入15億日元巨款,製造出一部迄今為止為過去的侵略戰爭和戰犯歌功頌德的「最大膽作品」。該公司發言人說:「即使脫離了電影本身,人們也不能忽視這樣一個重大議題,即日本人中一直有人想重新認識戰後歷史,所以拍攝了這部影片。」他還進一步解釋到,東京審判目的是為了灌輸一種日本犯有嚴重罪行的意識。迄今日本人一直理所當然地拒絕接受這種意識。
《自尊》由東日本房屋公司出了九億日元的製作費,而該公司的會長中村功,便是企圖刪除教科書中從軍慰安婦等內容的勢力、團體的支持者和贊助人。作為青年自由黨的黨魁,中村功目標是要「改變國民對歷史的認識」。影片另一主要策劃者、製片人加瀨英明是「教科書正常化國民會議」的發起人,又是「日本輿論之會」的骨幹,更是鼓吹修改憲法和教科書的急先鋒。本片為軍國主義招魂力度之大、影響之惡劣,連日本民眾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日本著名電影評論家山田和夫直接表示:日本的電影業界和電影工作者絕對不接受如此邪惡的電影作品 !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