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迪士尼半年報| 除了吃吃吃、買買買、玩玩玩,迪士尼還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明天,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就將滿半年。而最新消息顯示,北京環球影城將在2019年開業,深圳則有望迎來派拉蒙主題公園。一座城市,在其發展過程中,為什麼需要一個主題樂園?
「城市主題樂園化」,近年來正成為中國城市化運動一種新的趨勢。與過去由工業化金融化主導的城市化進程不同,新型的城市化以一種休閒、娛樂、浪漫的形態,在城市的經濟產業、城市文化和人們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作為迪士尼進入上海的親歷者,同時也是一名資深迪斯尼迷,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諮詢專家何建民日前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專訪,解讀開幕半年來,迪士尼除了吃吃吃、買買買、玩玩玩,究竟還給我們這座城市帶來了什麼?
城市品質:從生產型城市到生活型城市
圖片說明:上海迪士尼開幕前夜搭建起的主看臺,準備迎接第二天開園狂歡。黃尖尖攝
周日下午三點,一輛從上海開往北京的高鐵車廂裡坐滿了孩子和家長,一路上喧鬧聲不斷。一問才知,這些都是周末到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的家庭,他們有的從南京下車,有的從山東下車,最後一批在北京下車。
「Give a Day, Get a Disney Day.」從迪士尼的廣告詞裡就透露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在一年365天裡,需要有一天是「迪士尼日」。何建民指出,迪士尼在全球遊客中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度假生活模式,這種模式的本質是「兩雙小手牽著兩雙大手」,即家庭的假日娛樂生活,而今天,迪士尼將這種模式帶到了上海。
我們做一道數學題:一年有52周,每周休息兩天,加上全年的12天公眾假期,城市人每年有116天的假期。「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城市規劃不再只關注於生產和工作,還要關注到這116天的假日生活。」何建民認為,迪士尼對上海最大的轉變是讓上海從過去生產型的城市轉化為生活型、生態型和生命體驗型的城市。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分類標準,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標準是人均年收入達到4126到12735美元之間,高於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上海目前的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1.5萬美元,已經進入發達社會水平,城市的發展更應考慮如何滿足人的需求,這些需求就包括休閒娛樂和生活享受。」
城市化的進程是由需求推動的。人們有娛樂消費的需求,如果主題樂園的建設能滿足這些需求,並由主題樂園擴展到上下遊產業鏈的發展,延伸到整個產業環境的營造,就能使主題樂園成為新型城市化的增長點。
拉動經濟:17年回本還需防止滲漏
圖片說明:迪士尼總裁羅伯特·艾格在上海迪士尼開幕前接受記者採訪。黃尖尖攝
從2016年6月16日到10月16日,上海迪士尼接待遊客400萬,每天接待遊客3.27萬。「最初預測上海迪士尼開園第一年的迎客量是730萬,但按照前4個月的數據,第一年的迎客量至少達1000萬。」何建民指出,如果以目前測算的人均消費1300元的標準來算,上海迪士尼開園第一年能為上海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130億元人民幣。
參照東京迪士尼的營業收入利潤率是15.46%,這130億元能帶來的營業收入利潤為20.1億元。而上海迪士尼的總投資為55億美元(按匯率6.5折合成人民幣357.5億元),需要17.79年才能達到用淨利潤來還本付息。
「但這只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要合理地擴大迪士尼對上海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就要合理地防止滲漏。」何建民指出,上海迪士尼有約1000名外籍管理人員,薪資成本約是國內人員的9倍,這是造成經濟收益滲漏的一個體現。
「要防止滲漏,就要使迪士尼的文創產品、演職人員、工程設計承包商都在合理的範圍內由國內提供,讓產業的供應鏈儘可能地維持在國內。」
旅遊業態:從自然風光轉入人造主體功能區
圖片說明:迪士尼樂園帶給遊客的是一種浸入式的園區體驗。黃尖尖攝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旅遊景點一直是以自然風景、歷史文化為依託的。而今天,上海在浦東拿出4平方公裡的土地,以迪士尼樂園為核心建設了一個24.7平方公裡的國際旅遊度假區。這種做法是過去從未有過的。
「迪士尼的落戶對上海和中國的旅遊業帶來的最重要影響是:從自然歷史旅遊景點,轉入一個人造的綜合型旅遊主體功能區的新業態。」
上海迪士尼從一開業就有米奇大街、奇想花園、探險島、寶藏灣、明日世界、夢幻世界6個園區,每一個主題園區都有多個娛樂項目,全新的「玩具總動園」園區計劃於2018年向遊客開放。主體功能區和遊客的食、住、行聯動,並配套修建了11號線迪士尼地鐵站。
目前,中國旅遊業正面臨著發展的歷史性時刻。據統計,2015年中國出境遊達到1.2億人,在海外花了2922億美元。何建民指出,面對大熱的旅遊市場,如何通過人造的創意和綜合性的主體功能區來吸引更多的遊客,是迪士尼帶給上海和國內旅遊業的一次契機。
消費習慣:尊重高品質的服務價值
圖片說明:上海迪士尼乾淨整潔的園區環境。黃尖尖攝
上海迪士尼開園半年來,引起遊客爭議最多的是價格。65元一桶的爆米花,被遊客調侃「裡面到底有沒有65顆」。
何建民指出,來迪士尼的遊客是多元的,而樂園本身也通過多元的方式來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按照樂園的規定,遊客可以自帶原包裝未拆封的食品入園,你可以在樂園裡買爆米花,也可以自帶方便麵,樂園為你提供熱水。」
更重要的是,顧客到樂園裡享受的是環境價值。「你為什麼要到迪士尼裡去吃爆米花而不在別的地方吃?因為迪士尼是一個體驗式的主題公園,在這裡消費的65元中,環境價值遠大於爆米花本身的價值。」何建民認為,顧客應看到迪士尼高品質的環境和服務價值。
圖片說明:玩具總動員酒店普通客房內的設施。黃尖尖攝
樂園內乾淨清爽的衛生間,便捷的兒童車租賃,這是設施價值;迪士尼的環境優美,湖水能達到飲用級標準,這是環境價值;還有無處不在的微笑,經過專業培訓的演職人員全天候提供服務,這是服務價值。
「中國市場長期用過度低價的誘導方式,使中國受眾養成了對低廉的追求,實際上這樣的服務業是有問題的,低品質的服務不應該被接受,來迪士尼的體驗能幫助遊客形成對高品質服務設施的認可和追求。」
產業升級:文創產業連結起設計型城市
圖片說明: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中文版在上海迪士尼首演當晚,導演茱莉·泰默出席首映式。
迪士尼是一個文創品牌。開園半年來,上海迪士尼涉及媒體廣播、主題公園、電影娛樂、周邊產品、互動遊戲等領域。迪士尼用其強大的IP使各業務板塊之間形成良性循環,這是迪士尼樂園的核心競爭力,也對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娛樂服務業和設計產業有啟發作用。
一個新的文化旅遊娛樂創意產業,背後要有創新的企業家。迪士尼喜歡用magic(魔力)這個詞,魔力的最大特點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迪士尼的經歷給了上海一個神話:一個工匠的兒子,高中都沒有畢業,但他熱衷畫畫,設計了米奇和米妮,一個創意的產品變成了一部動畫片,一座主題樂園,登上文化創意產業的頂峰。
「這種創新的理念對於正在建設全球科創中心和全球城市的上海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助推引擎。」在文創產業的帶動下,上海正在向一個設計型的城市轉型,這種轉型早已超出了單純的樂園開發,而是整個產業鏈的全要素整合,與區域經濟、文化、創新創業形成一體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