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最近幾天,駐紮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深處的新疆且末縣的武警官兵正在忙著拆架子、搬器材。因為,他們要搬家了。都說革命軍人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對於來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來說,營區就是他們的新家,更是他們的新「戰友」。在這裡堅守了三十多年了,隨著一紙令下,馬上就要與這裡的一草一木告別。
官兵們在搬運物資。徐文軍 攝
現在,離確定的搬遷時間已經很近了,再過兩天,官兵們就要搬離駐守了三十多年的老營區,到七百多公裡以外的新營區。雖然這裡條件異常艱苦,官兵們卻早已習慣了這裡的風沙,習慣了這裡的荒蕪,習慣了這茫茫的沙漠戈壁,習慣了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的生活。突然說要離開,總有太多的不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武警部隊的標兵中隊,走進這群可愛的官兵之中,去感受他們對這個「家」的眷戀,感受他們的離別之情。
● 大漠戈壁不一樣的精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
→堅守一片陣地,守衛一方平安
曾經的崗樓。徐文軍 攝
問候哨兵。徐文軍 攝
「執勤一分鐘,警惕六十秒」。官兵們站在那高高的崗樓上,不論嚴寒酷暑,不論風吹日曬,始終緊握著手中的鋼槍。他們沒有思鄉的淚水,只有剛毅的眼神掃射四方;沒有疲態的身影,只有挺拔的身姿天地徜徉;沒有退縮的念想,只有無悔的誓言守衛邊疆。「執勤就是戰鬥,哨位就是戰場」,他們就是大漠衛士,這片沙漠的守護神。
→訓練為打勝仗。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
嚴格訓練。徐文軍 攝
官兵們說,沒有拼搏過的青春是蒼白的,沒有奮鬥過的人生是無味的,軍人的青春是用汗水與拼搏寫就的。官兵們在這個火熱的警營裡,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訓練場上嗷嗷叫,個個像小老虎。這裡沒有花花世界的豐富多彩,有的只是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的日日夜夜,他們用汗水書寫他們的「多彩」青春!記得有一次中隊組織軍事會操,四班長蔣波帶傷堅持跑完400米障礙,衝過終點的那一刻再也沒有力氣站起,戰友們紛紛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訓練熱情空前高漲。誰英雄,誰好漢,訓練場上比比看!
→練就過硬思想
愛聽的政治教育課。徐文軍 攝
政治學習是我們練就過硬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途徑。在這裡,部隊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軍人。通過開展小課堂、小卡片、小廣播、小節目、小競賽、小點評、小辨析、小故事等活動,使官兵們在活動中學了知識,明了事理。還記得指導員在開展八個教會時,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女孩因為上學沒回家看母親,直到母親去逝都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為了表達對偉大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愛,創作了一首經典歌曲《感恩的心》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一個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懂得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我們要把孝心獻給父母,把關心送給他人,把愛心獻給社會,把忠心獻給祖國,把信心留給自己!
→勞動創造美好
勞動創造價值。徐文軍 攝
中隊自組建以來,通過一代代官兵的辛勤勞動,把夕日戈壁荒灘變成小花園,橄欖綠的存在讓沙漠中有了綠色營區。因為沙漠戈壁鹼性大,中隊的院內和菜地種什麼都活不了,為了改良土壤,他們就把鹼土挖掉,從幾公裡外的老百姓那裡運回良土,經過多年的改良,營區內外綠樹成蔭,菜地豐產又豐收,完全滿足了官兵的生活需求。
→文化活動多彩
儀式活動激發動力。徐文軍 攝
雖然這裡遠離城市的喧鬧,執勤任務繁重,但官兵們以苦為樂,以微笑面對工作和生活,沙漠之中的警營生活依然多姿多彩。每逢重大節日、老兵復員、新兵下點,中隊都要組織文藝晚會,官兵們自編自演的節日總會把大家笑得人仰馬翻。腰鼓隊的演出也是中隊一大特色,官兵們邊跳邊唱,歡笑聲充滿了整個營區。
→最後,一組營區美景圖,讓我們再把這美麗的營區牢記心中!
美麗的營區。徐文軍 攝
營區一角。徐文軍 攝
→讓我再向它敬個軍禮,最後一次再好好看看你的樣子。
最後一次向你敬禮。徐文軍 攝
● 今天就要走了,聽聽官兵們怎麼說
★新兵們感言:我是最後的且末狼。
沙漠中的勵志標語。徐文軍 攝
我是新兵,2016年12月來到且末。剛來中隊的時候,就聽到班長說,我們中隊的人,個個都是殺氣騰騰的且末狼,敢在黃沙地中搶出四季瓜果,敢在訓練場上穿過黃沙氣浪。只有倒下的且末狼,沒有放棄的且末狼。狼,越是在艱苦的地方越是兇猛剛毅;人,越是在艱苦的地方越是堅韌不拔。八個月以來,我一直不知道,我是不是一隻合格的且末狼,我也許不夠迅猛,無法像戰友們一樣風行馳騁;我也許不夠靈活,無法像戰友們一樣躍梯過牆;但是在我最累最痛苦的時候,我不會放棄,如果放棄了,就再也不能成為一隻且末狼。在我以為我的雙腿再也邁不動的時候,戰友默默在我背後推了一把,在我以為我無法翻過那堵高牆的時候,班長耐心教會我,那一刻,我知道了,狼是群居的,人是團結的。在戰友們的幫助提高下,我像是一隻幼狼,漸漸跟上了大家的腳步,我的目光更加精銳,我的意志更加堅定,面對挑戰,我不再退縮,面對挫折,我越挫越勇,因為,我是一隻殺氣騰騰的且末狼。狼群遷徙,改變的是名字,改變不了的是那錚錚鐵骨的品質,我會將且末狼的傳說銘記我的心間,我會將且末狼的精神貫徹我的生活。我自豪,因為我是最後一屆且末狼。
★上等兵們感言:戰友,真沒想到最先離開的是你。
向哨位告別。徐文軍 攝
我是上等兵,2015年12月來到且末。中隊就是我最親的戰友。剛遇見你的時候,我並不喜歡你,席捲而來的風沙,帶給我們的是打掃不完的衛生;難以預測的停電,帶給我們的是數不清的麻煩;唯有在哨位上仰望星空,才能感受到你靜靜的美。
600多個日日夜夜,我發現你變了,迎面的風沙仿佛是你想要更加親近我,突黑的電燈像是你對我的惡作劇,夜晚的星空依舊是那麼閃耀,月光下的你更加神秘。其實我知道,你沒有變,因為我熟悉你的每一寸每一米,這邊的牆皮脫落了,那邊的琉璃瓦褪色了,你只是顯得更加蒼老了。但是,我不願意,再一次給你刷上牆泥,再一次給你塗上胭脂紅,讓我再看看你最真實美麗的樣子,因為,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戰友」,真沒想到最先離開的會是你,你甚至等不及和我們一一告別,你甚至看不到我們從一團火到漫天星,但是請放心,因為當我們再回想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會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與你團聚。
「戰友」,真沒想到最先離開的會是你,再見了,「戰友」,再見了,且末。讓我以一名軍人的身份,向你敬最後一次禮。
敬禮!
★士官們感言:感謝相伴多年的你。
我們獲得的榮譽。徐文軍 攝
我是士官,2008年9月來到且末。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組織需要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當初毅然決然選擇參軍,離開生我養我的家鄉來到且末,然而現在的我,比起家鄉,更了解的是這裡的一草一木——那裡的灌木叢是我當新兵的時候栽下的,那一片埂子田我一年要翻十幾次,籃球場上磨壞的地毯是我當初親手貼好的。當年飛身而過的矮牆,現在已經褪去了那身綠裝,當年和我一同踏上這片土地的戰友,你們在何方。來來往往九個春秋,將老戰友從這裡送走,又將新的戰友迎進這營房,來去不變的,是這且末的沙土地,是這宿舍的門和窗,是且末陪伴了我這九個春夏,也是我陪伴了且末這九個秋冬。從樓門走到營門,64步;從後門到養殖場,52米;從這裡到我的老家湖北有三千三百多公裡;從這裡到我第二個家,只需要我睜開眼,因為,我就在這裡。每天起床集合,學習訓練,開田播種,餵雞養鴨,和戰友一起打打鬧鬧,和戰友一起在哨位上嘹望初陽,和戰友一起在辭舊迎新之際歡笑。然而,這樣的日子還能有多久呢,一個月?一周?還是僅剩這最後一天?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我聽到搬遷的軍令那一刻,我就必須要離開這裡了。且末,在我離開的時候,我希望你能天降大雨,和我一樣,溼潤這片土地。且末,在我離開的時候,我希望你能豔陽高照,和我一樣,以最好的一面,來說再見!
★中隊幹部感言:這裡,是人生最好的課堂。
中隊幹部組織骨幹培訓。徐文軍 攝
我是排長,2017年7月到且末報導。知道我要分到且末時,我的內心是躊躇的,這確實是一次立志邊遠,戍守邊疆的大好機會,但是在面對艱苦五類區的現實情況時,說不猶豫是假的。正是懷著這樣的迷茫,歷時近十個小時,長途七百多公裡,穿越蒼茫無際的大沙漠,品讀著「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的意境,我來到了且末。迎接我的,是慶八一歌詠比賽,官兵們洋溢著激情的歌聲將我的迷茫一掃而光。隨後的幾天裡,我開始熟悉這個地方,這是一群怎樣的官兵啊!在訓練場上頑強拼搏,一股黃沙卷過,擦擦臉,繼續練;在籃球場上英勇矯健,細沙打滑了腳,爬起來,繼續打;在崗樓上風沙迷了眼,揉揉眼,繼續站。休息的時候,我問他們,你們不覺得環境艱苦嗎,你們不覺得累嗎。回答說,當然苦,當然累,但是中隊紮根在這裡,家也就在這裡。老班長和我說,兵團有胡楊精神,且末有且末精神,而我們,就是且末狼,在困境裡成長,在逆境中超越。
本來,我期望著早日搬遷,可以在更舒適的環境工作生活。但現在,我更希望能在這裡多待一些時光,多見識一下中隊的且末精神,多領略一下孕育出這且末精神的且末風光。
奔向新的目標。徐文軍 攝
今天,我們就真的要走了,雖然有一萬個不舍,但我們還有新的使命在召喚,我們將迎著曙光,昂首邁向新的戰位!再見,且末!再見,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