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識蟲」駕到!河南農民幹這事再也不做難

2021-01-08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拍個照就能知道是啥害蟲,進而快速匹配殺死這種害蟲的藥物和防蟲害方法,農民伯伯自此除害蟲不再難!記者從11月14日召開的河南省網際網路大會上獲悉,繼「拍照識花」之後,「拍照識蟲」登陸江湖!

這是怎樣一款神器?記者現場體驗。在微信小程序裡搜索「見蟲」,進入拍照頁面後,記者對著牆上的蟲子照片拍照,2秒後這個怪怪的小東西就「原形畢露」,頁面呈現出它的大名「稻棘緣蝽」,這隻蟲的昆蟲檔案、生活習性、形態特徵也同時呈現在頁面上。「好厲害!有了這個東西,以後防治病蟲害就方便多了!」一旁湊過頭來看記者操作的新野縣農民王康定驚呼。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想使用這款神器除了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搜索,還可以下載一個「見蟲app」,就能輕鬆擁有「識別蟲害小能手」。浙江拓普雲農科技公司夏光明經理告訴記者,這款神器目前能識別出稻田、茶園、果園的七十餘種害蟲,全國目前有害蟲1000多種,「客戶使用量越大,資料庫也隨之變大」,更多稀奇古怪的害蟲將被「一照看穿」。

夏光明介紹,傳統的昆蟲分類與識別是依靠少數昆蟲研究者、植保科技工作人員通過手工檢查,肉眼觀察來完成,識別效率較低,識別率不穩定。同時,由於植保科技人員有限,而且有些區域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許多病蟲害無法及時現場識別,只好根據種植戶的描述來識別,而許多種植戶專業知識有限,無法提供準確描述,常導致誤判,於是公司就開發了這款神器。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這款神器利用細粒度圖像識別算法和大數據中心將拍攝的蟲子圖片進行圖像識別,在確定蟲子種類後給出其相關資料,包括蟲子的名稱、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防治要素等。用戶還可確認識別結果並曬到朋友圈,當數量到達一定規模後即可看出蟲害的區域分布情況,幫助農戶提前開展預防措施,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昆蟲識別應用場景智能化、網絡化。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徐華美

相關焦點

  • 拍照識蟲 園林部門邀市民上報「蟲情」
    「拍照識花」,市民們大概都不陌生。「拍照識蟲」您試過嗎?近日,北京市林業保護站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拍照識蟲平臺,邀市民上報「蟲情」。關注「北京市林業保護站」微信公眾號,即可見拍照識蟲平臺入口。不同於「拍照識花」主要側重植物知識的普及,「拍照識蟲」除了傳遞科普知識,還是林業部門搜集「蟲情」、預防林業病蟲害的手段。
  • 河南網際網路用戶全國第四!網際網路大會勾勒未來美好生活
    這是一臺河南公安自助智能服務終端機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書貞 郭兵 陳沛 文 吳國強 攝影  智慧城市系統時時感知整個城市的實況、智能掃地機器人代替環衛工「巡掃街頭」、國外的醫療專家通過網絡
  • 超有趣的情侶創意拍照大全,男朋友再也不會是拍照「小白」
    超有趣的情侶創意拍照大全,男朋友再也不會是拍照「小白」你和你男朋友拍的最好看的照片是怎樣的?最近有朋友向我吐槽說自己男朋友不愛拍照,每次拍出的照片都一個動作而且每次都假笑,這讓人很生氣。今天小編寄來解決你們這個問題,叫你們情侶間拍照的小姿勢。第一個我們可以讓男朋友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放在地上,然後兩個人離得遠一點,手機稍微往下,體現一種遠近,這樣拍出的照片就像是你們兩個是在鞋裡出來的一樣,你們還可以配上可愛的動作,這樣是不是很有創意呢?對了,鞋子要儘量選擇高一點的這樣不會穿幫哦。
  • 「全國十佳農民」喬文志——一輩子幹好一件事
    「我就是一個農民,一輩子就想幹好一件事,就是把五常大米種好、賣好。」47歲的喬文志說,「2020年東北地區遭受三場颱風侵襲,我們新品種的抗倒伏性得到了驗證,品種的改良為稻米豐收奠定了基礎。」提起喬文志,糧油行業以外的人可能不熟悉,但提起五常大米,幾乎是家喻戶曉。
  • 農村這一水果迎豐收,農民卻不高興,3毛一斤難賣動,農民太難了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頻道》,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今年農村「橘子」大豐收,為何農民卻高興不起來,到底咋回事?不知不覺之中2020年已經進入12月份,今年餘額已經差不多見底了。
  • 河南濬縣麥田裡走出「農民兄弟」搖滾樂隊 用音樂記錄身邊的小人物
    從2002年成立至今,樂隊已走過了17個年頭,最終確定的風格是做流行鄉村音樂、鄉村搖滾,把歌唱給身邊人聽。不做口水歌,也不刻意另類,不寫愛情。「音樂沒有貴賤之分!」蔣立煒說,成立樂隊之初,他就想告訴世人,農村的孩子也可以玩搖滾,也可以做出很棒的音樂作品。
  • 代表委員做河南商報「特約記者」,帶著你的聲音上兩會
    目前,已經有六位「特約記者」上崗,伴隨省兩會的召開,將有更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加入河南商報特約記者的隊伍中。(註:「特約記者」介紹,排名不分先後) 同時,即日起,河南商報開通徵集渠道,面向社會徵集「好聲音」。 關於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市民有什麼好點子,不妨跟我們說說。
  • 河南農民用樹上這種東西做蒸菜,看著像毛毛蟲吃著卻很香
    陽春四月,在河南鶴壁山區姬家山村,今年49歲的村民姬有良正在楮桃樹上摘楮桃穗。這個時節的楮桃穗不老不嫩,正適合蒸蒸菜吃,所以他就擓上筐子來村邊找楮桃樹,準備中午用這個做點好吃的。楮桃樹在河南很多地方也叫構樹,因為構樹算是用不上「材料」的鄉土樹種,長的不高也不粗,所以蓋房做家具都用不上。如果非要找點用途的話,那它的枝柔韌性比較強,過去人們常用它的枝來做糞筐的提把兒。楮桃樹長的不高,姬大叔不一會兒就摘了一筐子,眼看夠兩個人吃了,他就提著籃子回家了。
  • 不乾膠漬難去除?教你一招快速去除不乾膠印的小竅門,簡單又實用
    產品上的不乾膠久了難撕?不知道怎麼去除撕不掉的不乾膠?總是撕不乾淨產品貼著的不乾膠?別著急!教你一招去除不乾膠妙招,簡單又快速!快速去除不乾膠小妙招平常我們看到產品上貼著不乾膠會覺得很醜想直接把它撕掉,但怎麼撕也撕不乾淨。別著急!小編教你一招去除不乾膠的小妙招。只需找一臺吹風機,插上電源,打開熱氣按鈕往不乾膠上吹一吹。
  • 《豫見》128期:河南農民養蛇 年掙百萬大揭秘
    當然,這或許只是人們害怕蛇的外在因素,因為有很多人,對蛇的不寒而慄和敬而遠之只是下意識的生理反應。而對於河南省新野縣沙堰鎮的農民朱令善來說,蛇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並給他帶來了財富。二十年來,蛇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與蛇結緣】 現年66歲的朱令善看起來面色紅潤,身體非常硬朗。
  • 被如雷的鼾聲吵得睡不著?有了這款黑科技神器,再也不怕打鼾
    被如雷的鼾聲吵醒,然後再也睡不著,這樣的事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吧。以色列的Quiet Life技術公司就推出了止鼾神器Silent Partner,它能有效消除鼾聲噪音,還你一夜香甜睡眠。這個止鼾器類似於一個鼻貼,只要把它駕到鼻梁上,打開開關,就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 家裡有車的農民可以做這三件事來賺錢!
    從春節到現在,許多農民回到家鄉時都被困在家裡。他們無事可做,只能在家給國家分擔困難。他們希望克服困難,儘快回到工廠和企業的正常工作。目前的情況被認為是每個人都已經知道通過各種主要網絡全國疫情的改善。然而,一些農民不禁感到,即使情況有所改善,他們也無法立即重返工作崗位。他們甚至計劃在2020年停止外出工作,在家找些工作,但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麼。今天的小編來說一樣。可為農民朋友作為參考。
  • 改變中國歷史的10大農民軍領袖,河南,河北,山東人佔據十分之六
    縱觀歷史全局,強大的秦朝、漢朝、唐朝、明朝等,它們中後期的改朝換代的兆頭,無不與農民起義軍有關。接下來,我們簡要回顧一下歷史上10大有名的農民起義和其領袖人物。陳勝起義陳勝,秦末陽城(今河南商水)人。秦末農民軍領袖之一。
  • 城市招工「遇冷」,高薪請工人,農民卻不願去
    但經驗豐富的農民,大多不會錯過2月的這個時間點。中國人講究萬事開頭難,進城打工也不例外,每年二月是外出打工的高峰期。這段時間,城市就業的缺口比較大,所以大部分農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碰碰運氣,也許還能找個工作輕鬆,待遇還可以的工作。但是今年,農民們基本上都沒能趕上這個時候,至於原因,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農民也不會拿命賺錢,如今這幾類農民生活最苦
    ,而且農民在社會的底層位置也永遠沒有變,對於農民來說,這些已經不重要了,最重要的還是生活的艱難,隨著物價不斷上漲還有人情世故的花費,農民也不得不外出打工,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農民也不會拿命去賺錢,有的農民甚至是幹著高危的工作,工資雖然可觀,但是發生意外也將是用命換來的錢。
  • 當拿鋤頭的農民變身小提琴製作師:不識譜不會拉琴的他們也有夢想
    從農民轉行制琴,確山縣「琴一代」制琴師傅幾乎都不認識五線譜,不會拉琴,更不懂西方文化,但是他們也有夢想。 幾年前進入河南昊韻樂器有限公司,李繼珠從最初的學徒幹起,如今已是車間的熟練工人,工資收入也進入確山當地第一梯隊。 「以前外出打工,每月也就兩三千元。自從進了家門口的制琴廠,計件工資能拿到五六千,生活水平直線提高,還能陪伴在父母孩子身邊,家裡也脫了貧。」李繼珠說,進到小提琴廠,是她這一輩子最不後悔的事。
  • 貓為什麼都喜歡做「農民揣」這個動作呢?
    貓為什麼都喜歡做「農民揣」這個動作呢?天氣冷了,大家是不是發現喵主子會常常出現揣小手的動作呢?這萌萌的動作俗稱「農民揣」就是把小手壓在身體下面,看起來很舒服的樣子。那貓咪為什麼會揣手呢?貓咪身上的汗腺不發達,不像人的汗腺那樣積極參與體溫的調節。因此,貓咪散熱主要靠它爪子上的肉墊,在天氣寒冷的時候,貓咪就會把肉墊放在身子下面,避免體溫散發出去,所以貓揣手的原因之一是為了保暖,就像人天冷時候把手揣兜裡一樣。貓咪揣小手也說明它們很放鬆,充滿了安全感,同時也說明,它們很信任你,所處的環境也讓它們感覺舒服安全。
  • 遊客跳入花海拍照,這張照片一點也不美
    近日,河南鄭州網紅溼地公園粉黛亂子草盛開引遊客打卡拍照。園內雖有一名保安和一名清潔工負責看管,還有一個喇叭不斷提醒遊客,但仍有遊客趁保安不注意跳進圍欄裡凹造型拍照、拍視頻,導致多處亂子草倒伏。比如:景點裡明明懸掛著『禁止攀爬』的警示標語,但還是有人視而不見,爬到山石或者塑像上去拍照;公共場所的牆壁上張貼著「嚴禁吸菸」字樣的警示,但還是有人置若罔聞,仍然在旁若無人地大口大口地吸著香菸;在不允許拍照的博物館裡,一些人偏偏就喜歡「任性」地舉起相機,這裡拍幾張,那裡照幾張;在景區裡,一些遊客不按規定停車,想停哪裡就停哪裡,導致景區裡停車無序,道路擁堵;走在景區裡,一些遊客邊吃東西邊扔垃圾、隨地吐痰
  • 河南小縣城藏千年巨寶北方最大,農民趕會必拜只因其特別寓意
    在河南濬縣的一個小山中就藏著許多的歷史文化寶藏。而最有名的當屬山中的一尊雕像,經歷了千年仍然屹立在這裡,而知道這個地方的農民們只要上山來,都會來這裡拜下,這就得從這尊雕像當時修建的初衷說起。這尊雕像是一尊摩崖雕刻 而成的大佛像,只見這尊大佛依山而鑿,面向黃河。別小看這尊巨佛像,據相關資料顯示,佛像是北魏時期依山鑿刻而成,高達八丈,魁偉莊重,安穩而坐,面容慈祥,形像逼真。
  • 華佗駕到:O2O時代的中醫推拿領航者
    師者尊嚴,百年願景  該公司創始人在會上闡述了商業模式O2O, 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電子商務,華佗駕到通過建立網際網路平臺,用戶在平臺上直接選擇技師,技師上門提供服務,華佗駕到不收抽成,為消費者享受中醫按摩保健提供最大化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