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拍個照就能知道是啥害蟲,進而快速匹配殺死這種害蟲的藥物和防蟲害方法,農民伯伯自此除害蟲不再難!記者從11月14日召開的河南省網際網路大會上獲悉,繼「拍照識花」之後,「拍照識蟲」登陸江湖!
這是怎樣一款神器?記者現場體驗。在微信小程序裡搜索「見蟲」,進入拍照頁面後,記者對著牆上的蟲子照片拍照,2秒後這個怪怪的小東西就「原形畢露」,頁面呈現出它的大名「稻棘緣蝽」,這隻蟲的昆蟲檔案、生活習性、形態特徵也同時呈現在頁面上。「好厲害!有了這個東西,以後防治病蟲害就方便多了!」一旁湊過頭來看記者操作的新野縣農民王康定驚呼。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想使用這款神器除了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搜索,還可以下載一個「見蟲app」,就能輕鬆擁有「識別蟲害小能手」。浙江拓普雲農科技公司夏光明經理告訴記者,這款神器目前能識別出稻田、茶園、果園的七十餘種害蟲,全國目前有害蟲1000多種,「客戶使用量越大,資料庫也隨之變大」,更多稀奇古怪的害蟲將被「一照看穿」。
夏光明介紹,傳統的昆蟲分類與識別是依靠少數昆蟲研究者、植保科技工作人員通過手工檢查,肉眼觀察來完成,識別效率較低,識別率不穩定。同時,由於植保科技人員有限,而且有些區域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許多病蟲害無法及時現場識別,只好根據種植戶的描述來識別,而許多種植戶專業知識有限,無法提供準確描述,常導致誤判,於是公司就開發了這款神器。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這款神器利用細粒度圖像識別算法和大數據中心將拍攝的蟲子圖片進行圖像識別,在確定蟲子種類後給出其相關資料,包括蟲子的名稱、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防治要素等。用戶還可確認識別結果並曬到朋友圈,當數量到達一定規模後即可看出蟲害的區域分布情況,幫助農戶提前開展預防措施,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昆蟲識別應用場景智能化、網絡化。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徐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