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的表情包,不應成為父母斂財的工具。
正解局出品
文字不夠,表情來湊。在尬聊中,沒有什麼是一張圖所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一堆。
表情包的流行,自然也帶火了不少人,比如說「假笑男孩」Gavin Thomas。前兩天,小米CC手機正式發布,選中的代言人中就有9歲男孩Gavin Thomas。
雷軍甚至還在微博上和Gavin Thomas互動起來。而在Gavin Thomas的假笑之下,是其緩緩鋪開的商業化之路與表情包經濟的蓬勃向前。
1. 瘋狂的孩童表情包
Gavin走紅,完全可以說是一場意外。而這場意外的主導者,是Gavin的舅舅Nick。
大概5年前,Nick在全球最大的圖片分享平臺Instagram上傳了一張Gavin頭頂壁虎的視頻。視頻中,Gavin既有直面鏡頭的尷尬,也有頭頂壁虎的驚恐,更搞笑的是,還有強裝出不失優雅的微笑。
一下,千千萬萬網友被Gavin的微笑逗樂了,年幼的Gavin逐漸被大眾熟知。
伴隨著表情包的火熱,Gavin也開啟了商業化的路途。
2017年末,有中國經紀人找到了Gavin,與其達成了商業合作。2018年7月12日,Gavin正式進駐微博,並且發布了一條自我介紹和一段視頻,把自己的假笑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
微博開通不到2個半小時,Gavin的粉絲就直逼30萬。一天下來,吸粉上百萬,點讚近50萬,評論量破10萬,轉發量也達到了20萬,連林更新都成為了他的鐵粉。
如今,Gavin微博粉絲達到了247萬,單篇閱讀數也是百萬級別,這一共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Gavin還吸引了大量商家,品牌合作從時裝、牙膏擴展到手機、寵物用品等,甚至還有不少的娛樂節目。
在開通微博一年多後,Gavin第一次來到中國,就是為和國內品牌服裝太平鳥合作。
除了為品牌商代言和參加娛樂節目之外,Gavin還開了自己的淘寶店,出售帶有自己形象的服裝、包包、手機殼等。
表情包火熱,獲益的不僅Gavin,另一個來自韓國的表情包女孩權律二也在今年5月31日開通微博,並且出了自己的書《律二七歲》。
短短一個月,權律二的微博粉絲達到了70餘萬人,距其大規模的商業化,怕也不遠了。
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由讓人感嘆,表情包之下,孩子也瘋狂。
2. 風生水起的表情包
社交平臺興起,為表情包興起提供了土壤。而當代人對新溝通方式的追求,進一步促進了表情包的發展。
人們最先開始接觸的表情包,嚴格意義上說是表情字符,1982年時由梅隆大學的一名教授創造。此後,符號表情和顏文字逐漸流行於BBS、貼吧等網絡社區,這是表情包1.0時代。
(第一代表情包)
而表情包2.0時代,則是表情符號Emoji,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大黃臉,2003年被QQ首次使用。
後來,隨著QQ、貼吧、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興盛,表情符號逐漸演變成表情包,種類和數量急劇上升,並且出現了動圖,表情包3.0時代到來。
但表情包在國內真正開啟商業化,就比較晚了,大概是2015年。那一年,微信推出了表情包製作平臺。
最初參照國外的模式,採用付費模式,後來因為國人的付費意識尚弱,改成了打賞模式。
(表情包的打賞界面)
2016年,搜狗輸入法推出了一個全新功能,只要輸入關鍵詞,系統就會自動彈出一系列的表情包,這一舉動使得表情包的傳播量大大增加。
初代表情包製作者,收穫了人生的一大筆「意外之財」。
一位叫鍾超能的廣州小夥,就是第一批的獲利者,其在微信平臺上的表情包「乖巧寶寶」下載量兩年內達到了1.5億次,發送量高達50億,超過15萬用戶打賞。據他說,兩年用戶讚賞和表情付費的收入已經超過50萬。
(鍾超能花3個月做出了乖巧寶寶)
在更廣闊的商業領域,同樣風起雲湧。
作為國內表情包行業的領軍者十二棟文化,推出了長草顏糰子、製冷少女、小殭屍等原創表情形象。
據創始人王彪說,2015年十二棟文化所有表情發送量突破200億,下載量突破8億,粉絲突破500萬。
以此相對應的是,據騰訊《2016年全球年度表情大數據》,2016年全年8.77億QQ用戶累計發送聊天表情3187億次。
據教育部、國家語委員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表情包入選了2016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
表情包經濟,已然在中國展露崢嶸。
表情包經濟的火熱,引來了資本的一片驚呼,不少風投機構聞風而動。
(部分表情包製作公司融資情況)
而資本的入駐,也意味著更大的野心。表情包原有的付費、打賞、廣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表情包IP化,成為了一個被資本頻頻提及的詞彙。
這正是表情包背後的大生意。說起IP,並不是一個新名詞,像神奇寶貝、米老鼠、火影忍者等就是著名的IP,只不過它們是動漫IP,而表情包是表情IP。表情包的所有者與某些商家合作,授權他們在商業活動中使用本公司的表情包,用於實物生產、營銷或者電影、遊戲開發等。
就拿十二棟文化來說,其已經同周大福、騰訊、萬達集團、廣發銀行等公司進行過形象授權活動。
2017年,十二棟文化創始人王彪就曾透露,僅IP授權一項,每月帶來的收益就達到了1500萬元。
還有衍生品消費,表情包的所有者自己直接生產和經營表情包衍生的消費品。早在2015年,十二棟文化就開設了淘寶官方旗艦店,推出了以長草顏糰子為核心的毛毯、手機殼、充電燈等。
在線下,十二棟文化還陸續開設了抓娃娃機,其位於三裡屯的LLJ夾機「佔」,日均進店人次達到了6000次。
(LLJ夾機佔前排隊的人群)
3. 問題也不少
在表情包的快速發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版權。
相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國人的版權意識還比較薄弱,在表情包方面也如此。
2016年12月,葛優把「藝龍旅行網」告至法院,稱藝龍網在微博擅自加工、使用其肖像圖片做配圖,帶有明顯的商業屬性。並要求藝龍網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費共計40餘萬。
雖然藝龍網很快在微博上向葛優發表了致歉信,但仍被法院判定為侵權,要求其公開發布聲明,支付葛優經濟損失及維權支出共計7.5萬元。
除了在遊走在版權的灰色地帶,表情包還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即由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
表情包的技術含量較低,決定了其門檻也低,良莠不齊的製作者爭相湧入,造成了供給的急劇增長。
表情包這片藍海逐漸成了廝殺聲陣陣的紅海。
有關數據顯示,微信平臺每月新上線的表情包有上千個,隨著微信表情審核標準的放鬆,這一數據還有加大的趨勢。
而據微信表情團隊透露,目前在微信表情平臺,像「乖巧寶寶」和「小劉鴨」這樣的表情包專輯已經超過2.1萬套。而用戶打賞的熱情不高,對於同一套表情包,只有初代能獲得較好的打賞量,往後更新的表情包,打賞率基本上都是一再遞減。
據有關數據,表情包的平均打賞率只有0.01%,1萬個使用者只有1人打賞,實在是低得可憐。
已經佔領了頭部資源的表情包製作者,可以憑藉著原有的粉絲和形象,來進行廣告營銷、IP化等模式。
而作為中低層的表情包製作者,卻只能花費大量的功夫不斷創新,以應付用戶的審美疲勞。
強者恆強,二八分化,在表情包行業已見端倪。
4. 出問題不僅是行業
表情包行業,難說未來如何。但孩童表情包過度的商業化,就需要問一句路在何方了。
網際網路時代有一個特點,就是英雄不問年紀,只要能力和運氣到了,哪怕年齡再小,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公眾人物。這在表情包行業亦然。
Gavin和權律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可否認,出名之後,給Gavin等孩童帶來了更多的金錢滿足感和榮譽感。
但伴隨而來的是他們幼小年紀難以承受的負擔。
今年1月份,Gavin不遠萬裡來到北京參加微博之夜。在1月份的北京城裡,穿著白襯衫和藍色西裝馬甲的他,一整天都在疲於「假笑」、合影,凍得縮手縮腳,最後,累倒在躺椅上睡著。
這一幕令許多人寒心,也許Gavin在背後操作者眼中真的只是表情包,裡裡外外透露著商業的價值。
(中國網友對Gavin表示心疼)
另一個表情包孩童權律二,同樣也有不少苦惱。去年,權律二的媽媽因為國內的商家擅自使用權律二的肖像,發了一條ins,在裡面反覆提到了厭惡中國,一時間激起了網友巨大反彈,連權律二也卷了進去。
也許有一天,表情包的生意不在。
Gavin和權律二等表情包孩童,將會逐漸失去他們的賴以成名的標籤,或者因為觀眾的審美疲勞,網紅效應褪去,被商家拋棄。
不知到時候,他們得花多大的力氣才能走出這巨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