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並不是一接觸到致病的微生物就一定會生病
牙刷上有細菌的說法並沒有錯。也有廠商研發用於牙刷消毒的產品以及抗菌牙刷。不過,目前的臨床證據並不能說明牙刷上的微生物會對口腔健康、人體健康造成大的影響。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暴露在充滿潛在威脅的微生物環境中。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擁有抵抗這些威脅的機制。所以,人們並不是一接觸到致病的微生物就一定會生病。
用14周的牙刷和新牙刷沒大區別
3個月換一次牙刷的依據是,使用了一段時間以後,牙刷毛會捲曲、破損,這樣的舊牙刷的清潔能力就變差了,不能很好地保障牙齒的健康和衛生。而3個月的時間期限,則是依據大多數人的牙刷損毀情況得出的。
舊牙刷在有效控制牙菌斑的生成方面並不遜色
這個說法早期是有一定的依據。不過1996年,一篇發表在《臨床牙周病學雜誌》上的文章再次討論了這個問題。研究者將同一個實驗對象使用同一個牙刷在不同階段的牙菌斑情況進行對比。實驗進行了9周,隨著牙刷磨損情況的加劇,牙菌斑的數量反而是降低的。同樣,對於不同的人,相同時間後牙刷的磨損情況也是各不相同。即使根據牙刷磨損情況,將志願者分成「嚴重」和「輕微」兩個組,組間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清除牙菌斑的能力差異。各項實驗得出的結論是:舊牙刷在有效控制牙菌斑的生成方面並不遜色。
類似的結論在2000年、2002年的兩項研究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儘管實驗方案不同,但這兩項研究都考察了使用3個月的牙刷與新牙刷的清除牙菌斑的效果。在清除牙菌斑方面,使用了14周的牙刷和新牙刷並沒有統計學上的差別。
【結論】牙刷上確實可能會有許多的微生物,目前的臨床證據並不認為這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脅。至於3個月就要換一次牙刷的說法,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一說法。
儘量保持牙刷的清潔衛生當然是更好,提供幾條來自美國牙科協會的建議:
1.不要和別的人共用牙刷。共用牙刷的人之間會帶來體液和微生物的交換,使得交叉感染的風險提高。
2.刷完牙以後,要將牙刷上的牙膏、汙垢徹底洗乾淨。用完以後的牙刷頭也儘量朝上放,保持乾爽有助於減少細菌。多支牙刷應該分開放,避免交叉感染。
3.避免將牙刷放置在密閉的容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