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2021-01-14 曉聲評說

端午節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秦滅楚後,他悲憤欲絕,不想做亡國奴,便抱石縱身一躍,投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每到端午節,每個中國人不免都要想起屈原,讓我們崇敬和懷念的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在中國,愛國主義精神從古至今綿延千年,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象徵。

2006年5月,國務院將端午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的習俗

1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時值仲夏,蚊蠅開始繁殖、百病滋生,也因此古人認為五月是毒月,而五月中的第五日就更是毒月中的毒日。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據說能驅邪避毒。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端午節的諸多習俗都注入了夏季時令「祛病防疫」的理念,除掛艾草菖蒲,還有佩艾草香囊等習俗。

2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3粽子文化

端午節這天吃粽子傳統習俗是為了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對於各地的粽子口味更是不勝枚舉,也素有南北鹹甜黨之爭。

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我們同包端午粽,帶著對時光的期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仰,對祖國的熱愛,祈禱大家端午安康,平安喜樂!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由來50字100字400字 端午節的來歷起源歷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端午節和運動的關係由來已久,如果說古代中國有什麼大型體育節日的話,那絕對非端午節莫屬。那麼為什麼會有端午節呢?端午這個節日從何而來?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由來及歷史故事,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
  •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民間習俗
    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前後的節日,以端午節最為有名,端午節也是一年中的三大節之一,「端」是「初」的意思,所以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稱為「端五」後來又稱為「端午」「端陽」又因為月日重疊為五,也稱為重五。臺灣南部習慣稱為五月節。北部叫做五日節。
  • 端午節的由來來歷50至100字左右 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傳說介紹
    那麼在2018年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就讓小編為你整理端午節由來來歷50至100字左右,還有關於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傳說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來歷50至100字左右(一)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
  • 端午節的由來你一定認為是這樣的
    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今年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6月18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中西方兩個節日不期而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故事呢?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
  •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會有很多風俗習慣。但是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節日,對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去,卻知之甚少。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看看你知道多少呢?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紀念,但是為啥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和屈原又有什麼關係呢?它的由來是這樣的,公元前278年,在農曆的五月初五,秦國大將白起,率兵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後(安徽省壽縣)。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今年6月25日為端午節,想必老師也會布置手抄報,小編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端午節的手抄報的資料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 端午節,可以祝別人節日快樂嗎?了解這6個小常識讓你不再出洋相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大家又有了一個三天的小長假,而且還吃上了香噴噴的粽子,相信此時此刻,大家從嘴裡到心裡都是甜的。既然是端午節,那我們今天就聊一聊端午節的那些事。關於端午節,有」4個小常識「,你應該知道。要不然,你很可能出了洋相還不知道。
  • 端午節的習俗和由來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要吃什麼食物?
    端午節習俗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 【有聲黨課 紅色記憶】杜雨澤同志帶你了解端午的由來
    【有聲黨課 紅色記憶】杜雨澤同志帶你了解端午的由來 2020-06-25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是如何由來的呢?
    端午節,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有包粽子的習俗,不過也有部分地區存在差異。除了包粽子,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喝雄黃酒,懸艾,賽龍舟,佩香囊,掛鍾馗像等等。這些習俗流傳範圍比較廣,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這樣的習俗。可是也有少數地區的端午節習俗與眾不同一些。
  • 2018年端午粽的來源/由來_端午節常識
    一、端午習俗【端午看船不如來備戰公考,點擊看看政府鐵飯碗有哪些】1、端午節是農曆幾月初幾( C )八月十五 B、正月十五 C、五月初五 D、九月初九解析: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陽節、龍船節、詩人節,名稱甚多,在農曆五月初五。
  • 愚人節知識大全 愚人節來歷起源由來你知道嗎?
    愚人節知識大全 愚人節來歷起源由來你知道嗎?時間:2020-03-31 23: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愚人節知識大全 愚人節來歷起源由來你知道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喜歡過起了外國的節日,先不說聖誕節,就是外國的愚人節也備受到人們的推崇。
  • 惠東人,元旦的由來你知道嗎?
    大家知道元旦的由來嗎? 不知道就一起來看看吧! 元旦的由來 關於元旦 需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首先要從三個人開始說起 堯、舜、禹
  • 端午節的五彩繩,端午節的甑糕
    端午節到了,放假三天,計劃回趟老家,因為突發的病毒,不得不退掉車票滯留在外地。老家一切都好,幾乎未受到病毒的影響。鄉親們的端午節就是蒸甑糕綁五彩繩。早上醒來,閒來無事翻手機,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大新聞網站,滿屏都是粽子香,賽龍舟,還有紀念屈原在江邊朗誦完詞跳江的。
  • 2018父親節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父親節和端午節是同一天嗎
    2018父親節是幾月幾日  6月17日父親節和端午節是同一天嗎  不是,父親節在端午節的前一天,端午節是2018年6月18日關於「父親節由來」,有兩個說法:父親節由來第一個說法: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麼不能有個父親節呢?
  • 端午節的風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8個端午節傳統習俗習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想必有不少人想知道。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節日。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今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端午節的風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演變及風俗文化嗎?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和演變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春節的由來、演變、風俗文化。春節,古稱元旦,指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辛亥革命後,為了便於和世界各國計時一致,規定了公曆一月一日為新年,通稱「元旦」,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於是春節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