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常見的昆蟲,市集上賣70塊1斤還要搶,你肯定也吃過!

2021-01-08 神鳥知訊視界

相信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對知了這種昆蟲並不陌生,每到夏天,在農村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知了的叫聲,不少農村家庭會把他們做成一道美味的大餐。如今這種在農村常見的昆蟲越來越多地流入了市場,價格還十分搶手。

每年的六到八月,在河南中部小縣城的一條道路,很多商販和村民一大早就會自發的聚集到一起,等待顧客購買他們的知了。

知了又被稱作商販口中的爬叉,因為能做成不可多得的美味,很多人願意購買,因此每年夏天,一些村民和商販都會抓住這個商機,到鄉下收一些爬叉拿到市場上買。據賣爬叉的商販講,賣爬叉也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每晚下村收爬叉到凌晨一點左右不說,休息2、3個小時就要來市場上賣,這是因為爬叉的存放期限很短,一時賣不掉,價錢就會大打折扣。

商販們收到爬叉後,必須及時泡水,否則會導致爬叉極其容易脫殼,脫了殼的爬叉不僅價格很低,還很容易滯銷。在河南的爬叉市場,質量好的爬叉價格一般為六毛錢一個,一斤重量的爬叉能賣到70元。

由於是每年夏天才有的限定美味,爬叉的市場反應普遍良好,不僅每年的價格穩定,來市場購買的人數也不少,遇到生意火爆的時候,購買爬叉的人們甚至需要排隊挑選。對於大部分商販而言,一千隻左右的爬叉能在一天之內銷售一空。

購買爬叉的顧客大部分是餐廳的老闆和員工,他們通常會把這些爬叉做成一道廣受歡迎的美味:油炸知了猴。具體做法是將知了猴清洗乾淨後,用鹽水浸泡十分鐘左右,然後控幹水分,將其倒入熱油中炸,大火油炸五分鐘後撈出,撒上孜然和胡椒粉拌勻入味,一道美味的油炸知了猴就此做成。經過餐廳的加工,一份40個左右的油炸知了猴能買到五十元,價格能輕鬆翻倍。

如今在夏天,越來越多的餐廳會提供油炸知了猴這道菜,據吃過的人反饋,這道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香,是十足的下酒好菜,不過,也有部分人表示,油炸知了猴的做法過於重口味,讓人無法接受。你願意嘗試一道這樣的美味嗎?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和我們交流哦。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見的10種昆蟲,最後1種賣40元1斤還要搶,你肯定見過
    在農村呆過的小夥伴,肯定見過這種昆蟲—「臭大姐」學名是茶翅蝽,這是一種讓人討厭的昆蟲,外表不討人喜歡,一碰還會噴出讓人難以描述的臭味。 這種臭臭的蟲子,十分喜愛蘋果、桃、杏、李等果木的果實,一旦被它們接觸,被害處木栓化,變硬,發育停止而下陷。
  • 北海街及農村樹上常見的這兩東西,有人賣300塊一碟!你敢吃嗎?
    北海街及農村樹上常見的這兩東西,有人賣300塊一碟!你敢吃嗎?今天給大家來點兒好玩的整點小時候的記憶農村的孩子對這貨肯定不陌生450元/斤出錢還不一定買的到現在合浦街邊的龍眼樹都開花了除滿樹的花,還有滿樹的臭屁蟲哈哈哈哈哈據一些地方媒體報導介紹現在正是龍眼、荔枝開花季節使得臭屁蟲的價格水漲船高賣到了450元一斤不等的「天價」臭屁蟲在荔枝
  • 它是農村常見綠色植物,平時不起眼,經過昆蟲處理,100元1斤
    它是農村常見綠色植物,平時不起眼,經過昆蟲處理,100元1斤 這種農村常見植物,經過昆蟲處理後,100元1斤供不應求 導讀:在農村有很多藥用植物,小時候我們農村的集市上經常會有一些收購的商販前來收購,比如過去我們常見的
  • 農村5斤大豆才能榨出一斤油,超市5升油只賣70塊,差別在哪裡?
    對中國的廣大農民朋友而言,農村生活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自給自足。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的知道,農村人在一日三餐方面很少需要另外花錢,糧食和蔬菜是自家地裡種出來的,雞肉,雞蛋和豬肉也是農民自己養殖出來的,就連做每頓飯都需要用到的食用油,也大多是農民自己榨出來的。
  • 10月,北方這種水果正豐收,農村吃不完都餵鳥,城裡1斤賣五六塊
    10月,這種水果正豐收,農村吃不完都餵鳥了,城裡1斤還賣五六塊金秋十月,正是豐收的好時節,各種瓜果蔬菜紛紛成熟。對於吃貨們來說,更是喜歡10月,因為在10月,成熟的水果最多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北方的一種水果,現在10月正成熟,正是豐收的時候,但是農村多的吃不完,都留在樹上餵鳥了,而城裡一斤還要賣到五六塊。因為氣候和環境的因素,這種水果是北方所特有,名字叫做柿子,特別是在農村老家特別多,秋天的時候,很多樹葉都落了,抬眼望去,田間地頭,房前屋後,甚至半山腰上,到處都是紅彤彤的柿子,一個個柿子樹,樹葉都快落完了,只剩下一個個紅紅的柿子。
  • 這種農村常見植物,經過昆蟲處理後,100元1斤供不應求
    導讀:在農村有很多藥用植物,小時候我們農村的集市上經常會有一些收購的商販前來收購,比如過去我們常見的杜仲、黃柏等等,曾經都作為農村的主要經濟作物種植,給農村帶來巨大收益,如今仍然具有一定需求,除了這些我們常見的植物之外,還有很多我們常見的植物也有商家收購
  • 農村常見的馬蜂窩,1斤能賣上百元,卻很少有村民採摘
    導讀:農村常見的蟲巢,1斤能賣上百元,奇怪的是很少有村民採摘農村的野外,物產是相當的豐富,其中有很多貌不起眼的東西,卻價值不菲。除了蟬蛻之外,農村的野外還有一種昆蟲的巢穴,價格也是不低,但卻很少有人前去採摘。在農村的一些老房子或者是樹林裡,最怕遇到的是一種會飛的昆蟲,稍不留意就會給它扎傷,被扎之後疼痛難忍,而且會腫脹難受。
  • 河南大爺路邊賣羊頭40年,從2元1個漲到了70元1斤,沒出鍋就來搶
    蘭考是隸屬河南開封的一個小縣城,是九曲黃河的最後一道彎,在春秋時期已經熱鬧非凡,蘭考的黃河灣風景區、張良墓、請見書院、百花園都值得一看,蘭考地處中原,匯聚了不少民族,大家在這片土地上互相融合發揚壯大,在飲食方面也有了不少的改良和變化。
  • 農村田野這些常見的昆蟲,全部吃過的是大神
    在農村野外的無垠田野裡,有著許多的昆蟲,有的被認定為「害蟲」,有的卻被認為是有益的蟲子,但實際上最大的作用是能吃啊,食用昆蟲不但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隨著環境的改變,有一些昆蟲早已經消失不見,只能成為一種記憶留種腦海之中了。
  • 它是「最醜」海鮮,180塊1斤,不認識的都不想看,吃過的愛不釋手
    它是「最醜」海鮮,180塊1斤,不認識的都不想看,吃過的愛不釋手。海鮮的種類很多,味道非常鮮美,讓人百吃不厭。有的海鮮看起來就很漂亮,讓人忍不住想吃,但是也有的海鮮長得很醜,味道卻非常鮮美。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海鮮,它被稱為「最醜」的海鮮,但是價格卻不便宜,180塊錢一斤。
  • 盤點農村常見的9種昆蟲,小時候的玩具,都玩過的是孩子頭
    說起昆蟲想必在農村生活過的男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吧,小時候農村物資匱乏,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玩的玩具,只能是玩些野草、野花和野果子,有時還會玩一玩蟲子,好多蟲子都能被小孩子開發出新玩法,一玩就是一整天。下面筆者給大家盤點下,小時候最常玩的10種昆蟲,來看看你玩過哪個,都有什麼新玩法……1.蟋蟀俗稱蛐蛐,每年立秋前後它就會突然間冒出來,尤其是花生地裡最多,它們的翅膀通過摩擦能夠發出聲音來,小時候經常尋著聲音去抓它們。蛐蛐的種類有很多,有的很善於打架,鬥蛐蛐在中國還是一種文化,小時候經常抓來幾隻個大的就讓它們打架。
  • 這菜在農村沒人要,城裡5塊1斤,吃1次就給腸子洗次澡,多吃多瘦
    這菜在農村沒人要,城裡5塊1斤,吃1次就是給腸子洗次澡,多吃多瘦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這菜在農村沒人要,城裡5塊1斤,吃1次就是給腸子洗次澡,多吃多瘦!』買菜要趁早,超市還好一點,尤其是去菜市場,一定要去早一些,都是菜農們剛從地裡採摘的,非常新鮮。
  • 農村的一種特殊職業,再過20天就開始忙,有時一天就掙上千塊
    農村不可少的一種職業,再過20天就開始忙,一天就可賺1000塊看到標題的你,肯定很疑惑,這傢伙又開始騙人了,這農村那裡能一天賺1000塊,真有這麼容易賺錢,我們還做什麼打工人呢?在農村殺年豬可不是小事,要知道現在的豬可不比以前,記得小時候家裡的豬,吃的東西不多,幾乎是從小到大都是糧食餵養,雖說健康,但是沒有長得那麼快,一年下來的豬能長得到260斤左右,算得上是大年豬了。
  • 農村果農憂心忡忡,砂糖橘3塊一斤不賣,如今收購商只給1塊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每一年當砂糖橘上市時,都有許多故事發生。有人因為賣房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有人則因為賣房問題鬧到離婚。這其中的原因都是因為糖橘的銷售虧了,比如收購商一開始給果農的價格很高,但最終卻賣了一個低價格。新年伊始的冷空氣來了,果農紛紛給果樹蓋上薄膜,如果晚了有可能果實被凍傷。有些沒有做好果皮覆蓋的果農只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賣出水果,一時賣出的需求大增,糖橘的價格也是一路下跌。冷空氣一來沒有覆蓋的朋友搶著賣水果,生怕賣不出去的水果凍傷更沒人要。
  • 70元/斤!知了猴價高不愁賣
    對此,有商家表示,現在知了猴的價格雖然還比較高,但每天購買的市民不算少,一個攤位每天賣出上百斤不成問題。價高卻難阻市民熱情,一隻能賣至少6毛錢「70元一斤,今天只有這麼多了,要多了也沒有。」昨天上午9點半,在城區紅星農貿市場水產銷售區,一位攤主正在給顧客介紹知了猴的價格。
  • 農村一種名叫「沙牛」的昆蟲,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
    你可能不知道,以前我們玩的小昆蟲,放到現在可以賣到5000一斤,10塊錢一克,這是多麼珍貴的昆蟲呀!但是卻成為我們小時候的玩物。以前80後和90後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大家的娛樂卻不少,因為在農村有各種遊戲,每天一放學,在家煮好飯之後就可以去外面玩,周末的時候時間更加多,有下河抓魚,上樹掏鳥窩等等。以前在農村上學,學校布置的作業非常的少,可以說幾乎沒有作業,所以農村的孩子非常的幸福快樂,每次看到有沙地的時候,很多小夥伴都非常開心,因為沙地有一個小昆蟲非常可愛,而且非常聰明。
  • 在山東農村隨處可見的蟲子,竟然賣到3000塊一斤!有人要發財了~~
    然而,生蠔和螃蟹的風頭還沒過  咱山東有些常見的蟲子  又開始火了,火了……  近年來,隨著豆蟲營養價值的發覺和人們對綠色昆蟲資源食品需求的提高,豆蟲變害為寶,成了餐桌上的美味。而且價格一路看漲,一斤從幾塊錢,幾十塊,現在都幾百塊了。
  • 只會倒退走的地牯牛,不吃不喝能活1年,過去常見如今賣6千元1斤
    導讀:個頭不足30毫米,一生倒退走,曾被農村娃當玩具,如今價值6千1斤文/農夫也瘋狂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現在的孩子,因為有了手機、電視機和電腦,很多都不愛玩了,只要給他們一個手機,一整天不出門他們都願意。
  • 農村出現收狗人,每斤10塊大量買狗,生意火爆,農民為啥要賣狗?
    他們收的狗,不論品種,不論好壞,一律按斤,多數是每斤10塊,也有的地方可能每斤12或者更高,有的地方則低一點。冬季農村處於農閒時間,沒有外出打工的人每天都不離家,當收狗販子到村以後,很快就能吸引不少人。生意好的時候,販子一個月輕輕鬆鬆掙1萬多塊錢。 狗販子這樣大肆買狗,他們買來之後靠啥賺錢呢?
  • 農村常見害蟲「洋辣子」,已賣到百元/斤,甚至成為盤中美味
    提起洋辣子,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更是有好多人都被它「攻擊」過,尤其夏季果樹上特別多,稍不注意就會被蟄,那個酸爽的感覺,我想只有自己才能夠體會到。正因如此,洋辣子也成為人們眼中的害蟲,對其也是特別憎恨。然而,不知從何時起,農村常見的洋辣子,其「身價」已達到百元/斤,更是成為盤中美味,深受許多人的歡迎。為何「洋辣子」成為重口美食,達到百元/斤其實這裡所說的洋辣子,並非直接去食用洋辣子,而指的是洋辣子的幼蟲,也被稱為「洋辣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