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魚的兩面人生:釣魚人對它滿是嫌棄,為何食客見它滿心歡喜

2021-01-08 野釣

古代詩人戴叔倫在《蘭溪棹歌》中寫道: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其大意是春雨一連下了三天,溪水暴漲,魚群在夜深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口淺灘。可見早在古代,魚兒們的一些習性便已被人們認知,同時魚兒們的鮮美也是大家所嚮往的。

我們國家淡水資源豐富,在這些水域環境中也是孕育著各種各樣的淡水魚種。其中鯽魚鯉魚草魚等魚種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最為常見,同時也是大家經常都在食用的魚種,它們營養豐富肉質鮮美,既受垂釣者愛好者的喜歡,也受到廣大食客的追捧。

除了這些常見的魚種外,卻還有一種名為白條魚的小魚,釣魚人見它滿是鄙夷,但食客們見了它卻滿是歡喜。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同一種魚卻有著兩種不同的處境表現。

白條魚的來歷

白條魚對生活的水質有著一定的要求,但也對環境有著一定的適應能力,因此除了在國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外,在國外的一些地方也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1、白條魚的分布範圍

白條魚屬於初級淡水魚,鯉科屬的一種魚類,同時是低海拔常見的魚類之一,它們分布於中國大陸、越南北部、朝鮮半島、俄羅斯及臺灣。臺灣分布於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遊、湖泊及各大水庫,是一種尋常可見的淡水魚種。

2、白條魚的外貌特徵

白條魚體延長而側扁,背緣較平直,與馬口魚和翹嘴魚的外形相似。白條魚體型嬌小,但整體呈流線型,給人一種精神十足的感覺。白條魚的魚肉佔比很高,全身並無多餘的細小魚刺。

小結:白條魚對水質有著一定的要求,整體外觀給人一種乾淨精神的感覺,整體上的感覺給人較為「舒服」。在國內,白條魚又被稱為:條、鰷、子、白鰷、白鱎、藍刀魚等。

白條魚的生理特徵

白條魚體型嬌小,但在水體中有著較快的遊拽能力,白條魚對食物並沒有過多的挑剔性,加上它們有著不俗的繁衍能力,因此在水中見到白條魚時,它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出現。

1、白條魚的適應能力

白條魚屬於低海拔魚類之一,它們常常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中,有著較強的耐寒、耐鹼能力,但白條魚們耐氧性較低,在離開淡水後,一般在5~10分鐘內便會有死亡的情況出現。但在水溫環境適宜的時,白條魚們的生長速度和繁殖能力便會體現出來,以至於它們能快速地「佔領」當前水域。

2、白條魚的進食習慣

白條魚屬於一種具備攻擊性的淡水魚種,它們主要以水體中的藻類、高等植物碎屑、甲殼類及水生昆蟲、河中的小型蝦類等為食,在面對死亡腐爛的動物或魚類屍體時,白條魚們也會將其吞食。

3、白條魚的壽命表現

一般情況下,魚類的壽命表現與它們的體型大小和性成熟年齡有關,體型越大的魚,其性成熟越晚,壽命也就越長。對於白條魚這種小型魚種而言,其壽命一般為1~2年。白條魚屬於一種小型魚種,在生長環境適宜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白條魚一般能長到100g~200g左右,常見白條魚的體型往往都集中在50g左右。

小結:白條魚之所以能在國內大範圍地分布存活,這與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息息相關,在面對不同的生活環境時,它們仍能做到隨遇而安且快速適應,這也為它們種群的繁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為何白條魚不受釣魚人待見

可能對於多數釣魚人而言,體型較大的魚種往往才是他們的目標所在,但在垂釣時的過程中,卻常常會遭到白條魚們的侵擾,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往往讓人手足無措頭疼不已。

1、白條魚如何幹擾釣魚

白條魚體型嬌小,但它們的數量眾多,主要集中在水體的中上層活動覓食,當我們垂釣者將釣餌拋入水中後,白條魚們往往會群起而攻之。在白條魚們的侵擾下,釣餌往往很難順利地到達水底,從而使得我們難以成功地釣獲目標魚。對於我們釣魚人而言,在垂釣時遇到成群的白條魚進窩時,往往是最讓人感到頭疼的一件事。

2、如何將白條魚釣上岸

當我們的窩點中存有大量的白條魚時,有的釣魚人會採取一定的策略,儘可能地去避開白條魚,但也有的垂釣者會自我調整,直接將白條魚作為自己的目標魚種。在面對白條魚這種體型嬌小的魚種時,我們不妨選用較小一些的釣鉤,同時選用葷腥的釣餌,在水體的中上層施釣為宜,從而達到快速吸引白條魚們吞餌咬鉤的目的。

小結:由於白條魚的分布範圍較為廣泛,因此我們在垂釣的過程中,常常都會遇到白條魚的侵擾,若我們實在是退無可避時,也不妨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魚種,退而求其次垂釣一些白條魚,往往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白條魚為何受食客們追捧

白條魚體型嬌小,是一種典型的小型魚種,但它們的整體魚肉佔比較高,具備一定的食用價值。同時在國內食客們精湛的烹飪技術下,也使得白條魚變得更為可口,從而使得白條魚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1、白條魚的食用表現

對於國內的食客們而言,白條魚的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在以不同的方式烹飪白條魚時,製作出的白條魚也有著不同的口感和口味,能有效滿足食客們的不同需求,故而深受大家的喜愛。

2、白條魚的烹飪方式

在烹飪白條魚時,以油炸或紅燒最為常見,往往只需要將準備好的白條魚們清理乾淨,即可進行不同方式的烹飪。由於烹飪方式的不同,最終食用的口感表現自然也會存有差別,至於哪種方式更受喜愛,則因人而異。

小結:在面對白條魚這種體型嬌小的淡水魚種時,國內的食客們也是將烹飪技藝發揮到了極致,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去烹飪製作白條魚,從而使得我們能更好地享用白條魚。

白條魚的衍生價值

常言道「有需求便有市場」,在面對國內食客們的食用需求時,白條魚也隨之產生了一定的經濟價值。白條魚對環境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和顯著的繁衍能力,除了可以在自然水域中進行生產性捕撈外,目前也有一些地區在進行嘗試性人工養殖。在市場上的售賣價格,根據地區的不同,白條魚的售價大致與鯽魚鯉魚售價相近,故此白條魚也有著不錯的經濟價值。

關於白條魚兩面人生的總結

常言道「換個角度去看世界,你會發現更多美好」,在面對白條魚這種體型嬌小的魚種時,由於釣魚人和食客們的出發角度有所不同,他們對待白條魚的態度表現也有所不同,因此也成就了白條魚的兩面人生。

對於白條魚而言,不論我們以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它和以為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它,它們的習性特徵和行為表現終究不會發生任何改變,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內心的想法和態度,這也是決定你是喜歡還是厭惡白條魚的關鍵所在。

「垂釣之趣,境界不同,品味相異。」希望小編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我是野釣,一名有著多年垂釣經驗的釣魚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共探垂釣之趣。

參考資料:《百度圖書館》

相關焦點

  • 這種魚體型嬌小攻擊性極強,卻遭釣魚人討厭,它的鮮美你試過嗎
    在祖國這片肥沃的土地上,不但孕育著豐富的物種,同時也孕育著我們釣魚人最為關心的魚類資源。單單是淡水資源,我們國家便是極為豐富,而在這些江河湖泊中,也是生存著各種各樣的淡水魚種。對於我們諸多垂釣者而言,在外出垂釣時,釣獲大魚應該是最受大家期盼的。
  • 白條魚精?珠江有人釣起「一米長白條魚」,這得長多少年?
    白條魚,又稱餐條、餐魚、白參魚等,可以說是我國江河裡最常見的淡水魚之一,且因個頭小、愛鬧窩,而被許多釣魚愛好者所嫌棄。 然而近日廣州一位市民稱,自己釣起一條「餐條魚精」,個頭驚人,竟接近一米長,讓許多釣魚人目瞪口呆。
  • 我感覺不是白條魚
    黑漂提竿沒魚!送漂提竿沒魚!走漂提竿沒魚!為什麼漂相動作這麼大,提竿沒魚魚?因為這是小魚在鬧窩! 釣魚人對於小魚很反感,因為不僅釣不到魚,頻繁的拋投很累!無形中增加釣魚中很多煩惱,要說釣魚人最反感什麼小魚?有釣友說白條魚最討厭,其實並非白條魚,光頭覺得是這種小魚。
  • 令釣魚人「聞風喪膽」的5種魚,你最討厭哪一種?
    今天實在無聊,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釣魚人在垂釣過程中最討厭的5種魚,也是令我聞風喪膽的五種魚,它們的討厭程度實在令釣魚人髮指,大家猜猜都有什麼魚? 而且一來就是一大群,鰟鮍魚的經典漂相是突然黑漂,一打什麼也沒有,如果是不知情的釣魚人會十分的費解,為什麼有口但是打不到魚呢? 其實鰟鮍魚的嘴特別小,它能拉得動餌料但很少能把餌料吃到口中,所以打不到。 如果要想釣到鰟鮍魚,可以使用1號袖鉤作釣。
  • 這種魚很像白條魚,自然水域中很難見到,能釣到它的人幾乎沒有
    作為一名釣魚人,對於早出晚歸可能早已習慣,小編接觸釣魚也有七八年了,對釣魚這件事的愛好卻一直未曾減少過。有時候就跟日常上班一樣,早九晚五的垂釣時間。有時候聽說離家很遠的地方魚情不錯時,也能在凌晨兩三點就出發去釣魚。也曾約上釣友一起,備上足夠的物資,在孤島上連續垂釣過一周的魚。
  • 簡單聊聊翹嘴魚和白條魚的區別,也來燒一條翹嘴魚嘗嘗
    說到魚類大家很可能都不陌生,畢竟多少魚類也是家中餐桌上的美味,可是對有的長相差不多的魚未必都能分清區別出來,比如白條魚和翹嘴魚,乍看兩種魚還真是相似,不太熟悉魚類的還真分不出哪是白條魚哪是翹嘴魚。不妨從他們的各自體型、生長習性、食物對象和營養價值來看看它倆不同點。
  • 釣白條魚用此方法,會釣到手軟的
    釣魚人真是千奇百怪,什麼樣的釣魚人都有,有的釣魚人,對於白條這種魚躲還躲不及,卻又有很多釣魚人,想去釣白條魚,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啊。筆者在釣底層魚,魚口不好時也會選擇拉餌垂釣白條魚,釣白條魚其實也像釣其他魚種時那樣,是需要誘魚的,但是不需要打窩。
  • 許多釣魚人討厭至極的一種魚,它還可以雌雄切換
    澎湃新聞:長江已到「無魚」等級,全面禁漁迫在眉睫,外來物種羅非魚清道夫最多,剩下的是肉食魚,白條紅眼翹嘴什麼,家養魚,鯉魚草魚鰱魚什麼素食魚,基本沒有,魚卵被清道夫消滅,所謂的藻類,還不夠羅非魚消化的,放殖增養迷信放生,基本活活餓死,養的東西沒有人喂,不餓死才怪。
  • 小小的鰟鮍,宜觀賞宜食用,卻被釣魚人視為「麻煩製造者」
    兒時經常玩抓魚的遊戲,準備一個小瓶子,瓶口繫上繩子,裡面裝上饅頭,拋入村子裡的小水溝中,過一會拉上來,裡面就會鑽滿這種小魚,活蹦亂跳的,好玩極了。不過,它卻總是不耐活,不一會兒就翻起了白肚,因此也被稱之為美麗的玻璃魚。長大後,才知道這種魚的學名叫鰟鮍,是最常見的中華原生魚,數量多達幾十種。
  • 最簡單的路亞 飛蠅釣白條 魚口多上魚特別快
    用路亞飛蠅釣白條是屬於沒魚可路的無法之舉,但是這裡面又表現了釣魚人的聰慧。路亞白條——也是釣魚人是解毒的一種便捷方式。了解對象魚-白條:白條是所有水域中最常見的魚種,並且它也也是所有水域中密度最大的魚種,隨著溫度的日漸升高,受困於寒冷冬季的白條,再次出現在釣魚人的視野繁衍速度較快,嘴饞魚類,此種魚與馬口,翹嘴外形相似,營養價值較高,高蛋白,高營養。在陽光燦爛,較暖的天氣裡最為捕捉,喜腥類麵食。是低海拔常見之魚類,喜歡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棲息深度:0至10米。
  • 一米多長的白條魚?深圳釣魚人河道釣起「白條魚王」
    白條魚,又稱餐條魚,是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經常垂釣的朋友,可以說每次都能碰到。然而,「一米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近日,廣東深圳一位釣魚愛好者在河裡垂釣時,就釣起這樣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米級餐條魚」。以個頭小著稱的白條魚,竟能長到這麼大?魚身細長、鱗片細密,魚鰭呈青黃色,這是典型的餐條魚特徵,然而一條白條魚要長到一米長,豈不是要活幾十年?
  • 讓釣魚人「抓狂」的四大雜魚,每一種都讓人頭疼,每一種都是美味
    等到了寒冬臘月之際,小魚幾乎不鬧,鯽魚也變得難釣,當浮漂一動不動,甚至會懷念為何沒有小魚鬧一鬧,無聊的要命。雜魚伴隨著野釣過程,很是讓人抓狂,嚴重時餌料不能到底,根本就無法下鉤。釣友選擇出公認的幾種很煩的雜魚,看看如何避免這些小魚鬧窩。一、白條白條是中上層魚類,成群結隊進食,氣溫越高越是喜歡在水面活動,對落入水中的任何東西都會「群起而攻之」。
  • 垂釣白條魚的一些簡單技巧,餐條小小也是肉!釣上一盤做下酒菜
    白條可能是釣魚人釣大魚是最恨的一種魚,特別是在夏天!野釣時不論你在哪釣都能輕易的碰上它,餌料不管酸甜苦辣只要一入水一大群就開始搶食,你的餌料完全沒辦法到底,在水上層就被這些土匪一掃而光。白條雖說很討厭!
  • 這5種曾經最讓釣魚人煩的「小雜魚」,現在有些已經絕跡江湖!
    有很多的我們兒時釣魚碰到的一些小雜魚,現在搖身一變就變成了一些珍稀魚種,現在有些於我們居然還一時半會兒難以發現它,因為有些地方這種魚絕種了!今天來盤點一下我們以前經常釣魚人特別煩惱的5種小雜魚。1.溪石斑。
  • 先搞清楚白條魚的釣法,煩惱的遊刁子就能變成下酒菜!
    小白條魚是一種初級淡水魚,對於釣魚人來說都不陌生,喜歡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對很多釣魚人來說最煩惱的一件事情就是經常餌料到不了底,在餌料下墜過程中就被白條搶食,從而無法釣到底層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釣白條的餌料和技巧吧!很多釣友以為白條為上層魚類,其實不然。
  • 說起釣白條,目前還沒有比這3個釣法上魚還快的,每次都能爆護
    釣魚人大多都喜歡釣大魚,但給我的感覺這一兩年資源是越來越差了,有時候釣上一整天也沒幾個正經魚口。在冷天的時候還可以慢慢等魚口,但是入夏後水裡的小雜魚就特別瘋狂,說句不客氣的話,你釣一天它就在你窩量鬧一天,直到天黑為止。
  • 河裡釣了條魚,外觀像白條魚,嘴型像馬口魚,求鑑定,這是什麼魚
    對於我們垂釣者而言,釣魚資源應該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尤其是在聽聞某個地方出魚時,總會生出想去垂釣一番的想法。作為一名釣魚人,隨著釣齡的增加,小編對釣魚這件事也是越發地上心,但凡能有點空閒的時間,總會想著去釣魚。最近小編也是在農村老家待了一段時間,總算也有了一定屬於自己的時間,便趁此良機外出垂釣了一番,沒想到這次外出垂釣,竟還有意外的收穫。
  • 釣魚人又愛又恨的幾種魚,喜歡霸王硬上鉤!
    釣了幾十年的魚,每次釣魚都會碰到這些不怕死的和不要臉的魚。這些魚可謂是釣魚人的剋星,不知道你遇到過幾種,你碰到這種魚是怎麼解決的?
  • 冬季鯽魚難釣,野塘白條爆護,冬季野塘垂釣白條魚的五大技巧
    白條魚是釣魚人常會遇見的魚種,自然水域的白條魚個體比較小,是我們野釣比較常見小魚鬧窩的一種魚。冬季溫度普遍降低,可以垂釣的對象魚除鯽魚外就很稀少,不知道釣友是否在冬季野塘用手竿拉餌垂釣過白條,那麼冬季野塘釣白條有哪些垂釣技巧?
  • 這幾種常釣到的魚90%的的釣魚人會認錯!只有小細節的區別!
    野釣,打龜與收穫並存,最大的樂趣在於: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條釣上來的是什麼魚!哪怕我們的餌料和窩料再有正對性,我們的線組完全與對象魚匹配。在一些釣魚人交流的平臺,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釣魚人會把釣到的魚認錯。除了一些釣友對某些魚類在當地有特別的名字,但是我們經常釣到的一些魚也會有不少釣魚人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