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遠別欺負深愛你的親人
無意中看了一部朋友推薦的電影《外婆的家》,結果哭得不能自已,太好哭了,相信很多被長輩帶大的孩子肯定深有感觸。
小男孩相宇因為媽媽失業,被送到鄉下的外婆家暫住一段時間。他那滿頭白髮的啞巴外婆別提多開心了。
雖然她自己生活也特別艱難,靠種菜勉強餬口,但因為孫子的到來,她更加省吃儉用,儘可能給他最好的。在飯店裡她點了孫子最喜歡吃的炸醬麵,她自己卻喝著飯店的免費白開水。
已經77歲的她沒別的願望,就是希望孫子高高興興、快高長大。無奈孫子不懂外婆的好,一次次傷害了老人家。
相宇像極了少不更事的我們,只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就各種發火、惡作劇,一舉一動讓老人家心寒。
因為外婆沒錢給他買玩具,不會做炸雞,他就往外婆的鞋子裡撒尿,打翻飯碗。最可惡的是,他丟掉了外婆唯一的一雙鞋。
直到外婆病了,相宇才意識到,外婆為了給他做清蒸雞,錯過了汽車,冒著雨走了十幾裡路才回到家。
即便如此,外婆還是深愛著孫子,把悲傷留給自己,把快樂留給孩子。
或許外婆不知道什麼是肯德基,什麼是佩奇,但她知道,把最好的都給你。
二、有沒一個人讓你想一次,哭一次
或許是外婆的默默付出感動了孫子,相宇逐漸明白外婆的良苦用心,在離別之際,他對外婆說:「外婆,如果你病了,就發個空白的信給我,我就知道是你,就會趕過來看你,好嗎?」
這一幕太感人。話不必多,寥寥幾句就足以表達豐沛的情感。
多年之後,當回憶起這些與外婆生活點點滴滴時,相宇肯定會感慨萬千,既為自己曾經的胡鬧而自責,又為自己的真情袒露而找回安慰。
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別讓愛你的親人傷心,因為長大後你會內疚。
我一直沒機會對外婆說一聲對不起,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像小男孩相宇一樣不懂事,曾經覺得老人家的手不乾淨,各種嫌棄,不願吃她親手做的牛肉裸條,可以想到老人家做出一桌好吃後,巨大的失落感。
懊惱沒有回程票,歲月不會回頭。外婆過世也有兩三年的光景了,每每想起這些,就感到遺憾。
三、來日並不方長,常回去看看
曾聽過一句話:成長是一生漫長的且沒有盡頭的告別,是一程溫柔又殘忍的目送。
深以為然。
我們總相信來日方長,以為晚一點,再晚一點,下次,還有下一次。
可就是這樣一次次的,老人家對我們的思念之情變得更加濃烈和悲涼。
有空就常回家看看,陪她聊聊天、幹農活,幫她捶捶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別等到你想要好好孝敬長輩們時,才發現人已不在,只剩下破舊的老房子 在風中獨自嗚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