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國流行「舌頭整形」 稱只為學好英語(圖)
韓國《亞洲經濟》網站截圖
韓國《亞洲經濟》報導23日稱,或許是韓國人骨子裡對英語教育的「極端需求」,英語風潮愈刮愈猛,經濟不景氣下的囊中羞澀仍無法阻擋韓國人學英語的熱情。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韓國父母可謂煞費苦心:大手筆送孩子上各種英語培訓班、請家教,或是送到國外留學,準媽媽們開始熱衷英語胎教課,甚者還下狠招讓孩子做「割舌」手術,氣勢絕不亞於女星整容為上鏡加分。
首先是在教育方面,據韓國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近年來韓國有子女的家庭在教育上的開支大幅增加,遠超其他各項開支。去年有兩個及以上未婚子女的家庭在教育上的月均花費為49.5664萬韓元(約合452.04美元),佔家庭月均支出293萬韓元的16.9%。
這和韓國政府對未來人才接軌國際的期待息息相關。根據韓國明年高考的改革方案,英語所佔比重明顯變大。此次改革將考試科目縮減一半,由目前的八門縮減為語文、數學、英語和探求4門,這也意味著政府對英語人才的重視程度高漲。
如此官民結合下的學英語熱情,卻拉動不了應試成績。縱觀全球非英語國家的外語水平,韓國人在英語學習,尤其是口語方面幾近墊底。一項調查顯示,在參加雅思(IETS)普通培訓類考試的20個國家中,韓國排倒數第二。而在最為火熱的託福(IBT)考試中,韓國人的成績排名也是倒數,僅稍高於朝鮮和日本。由於前兩大類英語考試涉及有口語試題,這樣一來,韓國人扎堆「機械式筆考」託業(TOEIC)也是情有可原。
排除韓國強烈的民族保護情緒不說,韓語的發音結構、語序與英語差別較大,分辨字母「R」和「L」、「V」和「B」、「P」和「F」等輔音時難度較高,這使得韓國人在學英語時無形中失去了先機條件,尤其是相對中國,毫無優勢可言。韓國人也在潛意識中認為,中國人的英語水平普遍要高。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韓國,英語在念中學、升大學,乃至進修研究生時都有著或大或小的決定性作用,更是進入大企業的敲門磚。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韓國父母可謂煞費苦心:大手筆送孩子上各種英語培訓班、請家教,或是送到國外留學,準媽媽們開始熱衷英語胎教課,甚者還下狠招讓孩子做「割舌」手術,氣勢絕不亞於女星整容為上鏡加分。
「割舌」手術在醫學上被稱作「舌小帶切除術」,具體手術過程就是通過將連接舌底部和口腔底部的舌小帶切除一點,使舌頭變得靈活自如。早在前幾年,便有許多韓國家長想要藉助「割舌」手術來為自己的孩子消除韓語口音,擺脫先天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