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主要作用就是幫助我們認清時間。其實不單是在生活中,小學學習中也會出現時鐘,只不過是以習題的形式出現而已。時鐘問題是小學五年級一道難解的存在,讓很多學生「惜敗」。那麼,面對時鐘問題,我們要怎麼解答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時鐘問題,所謂的時鐘問題,就是研究時鐘上面關於時針跟分針的關係的問題,比如說兩針重合、兩針垂直等等。
時鐘問題是有著所謂的數量關係的,它們的數量關係是:時針的速度是分針的1/12,兩者的速度差則是為11/12。遇上時鐘問題,我們可以用這個數量關係來進行解答,下面我們就來一道例題測試下結果。
例題:在四點跟五點的中間,時針還有分針會在什麼時候成為一個直角?
解答:大家都知道,一個小時有60分鐘,因此有60個小格子,那麼它的四分之一便是15個格子,所以時針跟分針想要形成直角的話,需要相差15個小格子。當時間剛剛好是4點整的時候,那麼分針就在時針後面(5×4)個小格子的地方。
假如說分針在時針的後面跟它形成了直角的話,那麼分針就必須要比時針多走上(5×4-15)個小格子。但是分針是在時針之前跟它形成了直角的話,就要比時針多走(4×5+15)個小格子。
由於每一分鐘分針都要比時針多走上(1-1/12)個小格子的原因,那麼我們直接就可以求出兩針形成直角的時間了。
(5×4-15)÷(1-1/12)≈6分
(5×4+15)÷(1-1/12)≈38分
因此這道題目的答案就很明顯了,在4點06分鐘還有4點38分鐘的時候,時針跟分針就會形成直角出來。
上面就是關於時鐘問題以及解法了。其實這種題目雖然大部分都出現在小學習題裡面,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小看它,很多時鐘問題往往都是從生活中演變過來的,了解時鐘問題同樣也是在了解生活。
本文編輯:學生
(圖片來源網絡 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