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號丨工作時突發疾病 從警29年的「東生哥」走了

2021-01-08 北青網

單位需要修修補補大家隨時能看到他的身影,同事深夜需要幫忙身邊會出現他的身影,管理輔警隊伍活躍著他的身影,可是,2019年7月27日後,在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再也見不到王東生的身影,他當天突發疾病,兩天後因公犧牲,年僅49歲。

王東生管理的小庫房 就像一個五金店

在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天安門站派出所樓道裡,總有一個人每天早早地出現,東敲敲,西看看,找找哪處需要修補,然後笑迎每個人的到來。在輔警晚報備微信群裡,每晚例行11點群內就寢點名,8個輔警分隊全部報備後,總有一個人用一句「收到」來結尾,和大家道晚安。所裡的民警輔警嘴邊總掛著一句「東生哥」,「東生哥」這個稱呼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符號:有困難,找東生哥。

「東生哥,衛生間水管壞了!」

「東生哥,我家裡有點兒事!」

「東生哥,我們想吃您包的餃子了!」

「東生哥......」

29年前,王東生脫下軍裝,穿上警服。那年他剛滿20歲,來到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天安門站派出所工作。

糾紛調解、安檢督導、突發警情處置,他都做得扎紮實實;每一個站的客流規律、治安特點,地鐵站區職工、安檢員乃至保潔員的信息,他都詳細記在了腦海中。

2009年國慶期間,王府井站成了大客流衝擊的重點車站。那時王東生是警長,他帶領警區同事穿梭於各站口、站臺間,在嘈雜的人群中疏導客流。一連七天,王東生的嗓音由洪亮變得沙啞。就是那一年,王東生獲得了二等功。王東生非常珍惜自己的榮譽,他把獎章珍藏在宿舍柜子最裡面,別人想「瞻仰」也只能遠遠地看一眼。

2012年,由於身體健康原因,王東生辭去警長職務,選擇所內後勤保障工作。這意味著所內近200人(民警和警輔人員)的衣食住行都將由他負責。

最令王東生驕傲的是他的小倉庫,也是他的「百寶箱」,走進去就像一個五金店,裡面的工具分門別類,排列整齊。這個小倉庫為民警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保障。

「牆上掛著的,工具箱裡碼好的,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都是東生哥自掏腰包購置的,哪裡跑水了,管道壞了,燈不亮了,找東生哥,一準沒問題。」一名民警表示,就是小小的螺絲釘,他也按照不同型號裝在木盒中,並用他的便條印表機印出標籤貼在上面,方便尋找。王東生自己動手做的電臺架,各條線路不會纏繞在一起。雨季,他帶著大伙兒把一個一個防汛沙袋分裝好,紮緊實,碼整齊,以備緊急情況時使用。

後勤方面有問題 他都能第一時間解決

王東生也是負責輔警工作的主責民警,這意味著近100名輔警的隊伍管理和日常瑣事都由他負責。他建立了檔案機制,根據分隊、中隊等劃分,為每名輔警建立一個檔案。

他還創造了「一點名兩報備」制度:每天早晨9點白班主班輔警集體點名,通報一天工作;5點到6點的飲酒報備、 22點到23點在崗留宿報備,掌握輔警崗位情況。

在後勤保障方面,所有人只要提出問題,王東生都是第一時間解決。

一次晚上11點,輔警在微信群裡反映站內警務室空調壞了,不到一個小時王東生就騎著電動車從所裡趕來,聯繫站方值班的機電工作人員修電路,忙完已經是第二天凌晨3點多了。

派出所每天夜班民警收車回所後就到晚上11點多了,大鐵門關門時會哐啷啷地響,胡同裡有居民跑到所裡反映情況。王東生怕刺耳的聲音擾著胡同裡的居民,當天中午就頂著大太陽,他用內胎廢料包裹在鐵門栓上,使得關門時有了緩衝,噪聲也控制在了最小。

前不久有同事說看見院裡有老鼠,他便買來貓糧吸引附近流浪貓「進所擒賊」,還說就算不抓老鼠也權當餵小動物了,目前單位內還存放著不少沒有拆封的貓糧。

打擊隊警長孫震與王東生一起工作多年,有一次他的腿受傷去醫院,不知道王東生在哪兒得到的消息,凌晨4點趕到醫院。身高1.8米、體重180斤的孫震治療後回所,王東生二話不說把他背到二樓。

每個輔警的生日 他都起得清楚

對待輔警,他就像一個父輩,工作上嚴格要求,生活上悉心照顧。

輔警隊長登倫回憶,「在輔警層級晉升考核中,他專門掏錢買了跳遠測試毯,督促我們每個輔警練習。7月20日那周我休假,他就專門挨個打電話囑咐,說登倫難得休假,有什麼事兒直接打我電話…...」

過年那幾天,好多外地的輔警回不去家,王東生就為大家包餃子,從和面到調餃子餡,從初一到十五的全都包好。他自己買打氣泵充節日氣球,給輔警們送賀卡、送福字。他記得每一個輔警的家庭情況,清楚每一個輔警的喜好,留意每一個人的想法。

暑伏天王東生會熬好綠豆湯,開車送到每個人手中,從復興門到建國門,一趟下來一個多小時,上下地鐵站的樓梯讓他氣喘連連,衣服背後溼了一片;有點「老古董」的他,為了記住90多名輔警的生日,專門跑去問劉政委用的什麼生日提醒軟體,還自己下起了APP;他的小冰箱永遠為大家備齊冷飲,自己卻從來不喝一口......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王東生生前所在單位了解到,王東生1969年11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1985年10月參軍入伍,1990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天安門站派出所一級警長。

2019年7月27日上午在派出所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兩天後的19時27分,王東生同志終因搶救無效,因公犧牲,年僅49歲。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傑 通訊員 晏兆明

責任編輯:侯慧雪(EN081)

相關焦點

  • 東生哥,一路走好!
    因為,東生哥,走了。2019年7月27日上午,東生哥在派出所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7月29日因搶救無效,因公犧牲,從警29年,享年49歲。王東生,男,1969年11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1985年10月參軍入伍,1990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天安門站派出所一級警長。2019年7月27日上午在派出所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 這條路,你走了幾個十年?
    細細回想 我們還記得為何從警麼? 一路走來,我們是如何從警的呢? 我們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 又是為誰從警?
  • 你好,警察節 | 從警永無悔 榮光照丹心
    2021年1月10日,我們迎來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南通分局隆重舉辦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系列慶祝活動,深刻見證人民公安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光輝歲月,見證長航公安人與祖國同步伐、共奮進的忠誠歷程。
  • 劉偉:奔赴身著「藏青藍」的從警之路
    藉此機會,我也收集了幾張僅存的往昔著裝工作、訓練以及外出的照片,利用抖音平臺進行編輯推廣,蹭蹭熱度、回憶往事,慨嘆時光過得真快呀!從警之路——首張門票高考臨近,同學們都在紛紛議論填報志願情況,大家一邊各抒己見,一邊展望與憧憬著自己的美好大學生活。而當同學問我將來有啥打算,我隨口而出想當一名人民警察。最終,我的高考志願從提前批次到專科批次都選擇警校。
  • 法官突發疾病辭世 常年藥罐不離身鐵面無私好法官
    那個背著藥罐出差的鐵面法官倒在案情分析會上巴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何齊工作中突發疾病,搶救無效不幸辭世「有一種信念,可以統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種追求,可以鍛造靈魂,改變歷史。」――摘自何齊筆記本扉頁1月10日,何齊走後第49天。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抗疫一線犧牲英烈群像:英雄,正是這般模樣
    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2020年2月18日上午10時54分,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走了。他生命的刻度,永遠定格在51歲。2個小時內改造門診部;3天內完成全院既有其他疾病患者轉移;對西院區整體改造並建好300張隔離床位……疫情突襲,劉智明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一刻也顧不上休息。
  • 這算「突發疾病」嗎:員工被派遣至國外,染上當地瘧疾死亡
    (三)原審法院認定李和平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未超過48小時錯誤。首先,某船舶維修公司與鍾某、李某1、李某2在原審庭審中均對李和平初診時間為2016年4月9日不持異議。鍾某、李某1、李某2隻是主張《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48小時應當從進入重症監護室開始計算搶救時間。
  • 北京29隻警犬赴派出所上崗 投入日常巡邏防控工作
    北京29隻警犬赴派出所上崗 投入日常巡邏防控工作 2016-09-昨天上午,29隻警犬在朝陽警犬基地進行了結業匯報表演,表演結束後29隻警犬被發放到朝陽公安分局25個派出所,投入到日常的巡邏防控工作中。  「表演開始!」昨天上午10點,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警犬技術匯報表演開始。10隻德國牧羊犬和10名訓導員一同出現在訓練場,每一隻警犬緊隨訓導員的步伐。  「坐、臥!」每一隻警犬,按照訓導員的指令,快速完成每一個動作。
  • 從警百日 他犧牲在辦案途中 瑞昌26歲公安民警朱冬冬因公殉職
    1月24日凌晨5時許,在執行公務途中突發意外,朱冬冬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一天,是他從警的第100天;這一天,距離他訂婚的日子僅剩8天。朱冬冬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現場  當警察僅百日 犧牲在辦案途中  1月23日,和往常一樣,26歲的朱冬冬早早來到辦公室。
  • 【初心·使命】當初入警為什麼,如今從警做什麼,今後為黨留什麼
    從警30多年的老民警代表:鄭立彪「責任在身,使命在心,面臨挫折、挑戰時,組織、家人給我無比的信心和力量」。面臨挫折、挑戰時,組織、戰友、家人給了我無比的信心、力量。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我們迎來了第一個人民警察節,作為一名黨員、人民警察,我更感覺歸屬感,使命感倍增。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訓詞精神為指引,更精、更準、更深、更系統的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煉技能,不斷増鬥爭本領,聽黨話、跟黨走未來可期!
  • 警探號丨110接警員:陌生的傾聽者 群眾的守護者
    凌晨五點接到求助簡訊,她一邊安撫和指導報警人,一邊調派附近警力趕往現場;她將生活經驗融入工作,站在一個普通妻子、母親的角度,保護事主安全……她每天在電話、電腦前傾聽著群眾的聲音,一堅持就是14年,兢兢業業,從無怨言。她就是北京市公安局指揮部110接警中心三科民警範超。
  • 「範偉」突發腦梗塞,心腦血管疾病有多可怕?
    範偉演的教授突發腦梗塞造成痴呆導致產生了後續一系列事件讓小編不禁思考,人老了疾病纏身到底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 「範偉」的疾病是傷害老年人的「第一殺手」 (以下輕微劇透) 《我和我的家鄉》裡「最後一課」單元的主角是範偉飾演的一位大學教授在教學時突然腦梗塞暈倒。
  • 每經11點丨突發!山西一煤礦發生瓦斯爆炸,致4死1傷;9月70城房價...
    每經11點丨突發!山西一煤礦發生瓦斯爆炸,致4死1傷;9月70城房價降溫!2020-10-20 11:00:00 每經編輯 張喜威 1丨突發
  • 紮根小站20年 「泛黃日記」陪伴從警之路
    紮根小站20年 「泛黃日記」陪伴從警之路 法治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3月05日 18:59 A-A+ 自1997年黃村站派出所成立起,作為元老的吳華勇就在黃土坡站警務區工作,這一幹就是20年。  黃土坡火車站地處北京市大興區蘆城鄉,作為京滬鐵路沿線的一個四等小站,黃土坡站看似普通其實很有來歷,從1928年啟用至今已經有90年的歷史了。隨著鐵路日新月異的長足發展和周邊環境的不斷變化,昔日人來人往的小站從2005年起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 我的警察故事⑦ 從警十八載,我一直在派出所工作
    作者 /黃穎  從警十八載,我一直在派出所工作。那時警力少,沒輔警這一說,派出所的女同志都是戶籍民警兼內勤民警,白天在窗口坐班辦戶籍業務,晚上派出所抓了女嫌疑人的話,還得搜身、協助詢問,搞到半夜也不矯情。總之,除了抓捕、辦案,其餘都是女民警的事。
  • 河南長垣:最美長垣人田建偉,四十年如一日,平凡鑄就從警路!
    從警四十年,始終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感和職責感,大公無私地戰鬥在平凡的基層工作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譜寫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今天的【最美長垣人】播出——田建偉:四十年如一日 平凡鑄就從警路。從警四十年間,田建偉雖然多次調換警種,變動崗位,但不變的是他對公安事業的熱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尤其是2017年8月田建偉主動申請調至工作業務繁忙、剛剛起立不久的長垣市公安局食藥環大隊。
  • 遊客突發疾病,景區快速救援
    望城融媒9月16日訊(通訊員 夏蕊)9月15日下午,有遊客在欣賞美景時,忽發腿疾無法行走,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救援隊和橋驛鎮派出所工作人員迅速出動救援,最終該遊客得到了及時救治。當天下午,來自長沙市區的遊客陳女士在黑麋峰景區遊玩時,突發身體不適,體溫下降、雙腿無力,同行遊伴一時手足無措,只好撥打110報警求助。橋驛鎮派出所民警在接警後,立即出警並通知了景區工作人員上山救援。景區工作人員在20分鐘內趕到陳女士所在的養真亭,發現陳女士已接近半昏迷狀態,無法獨自行走,救援隊工作人員便輪流背著陳女士下山,成功將陳女士轉移至山下的森林公園管理處。
  • 【銀川交警獻禮警察節】退休民警韓廷林-無悔從警路 丹心映忠誠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幾十年從警生涯即將結束 1980年11月,韓廷林同志參加公安交管工作,無論在秩序科、車管所還是興慶區一大隊,都勤勤懇懇,努力鑽研業務,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群眾。
  • 告白110 基層民警心聲 從警無悔 初心不變
    臨夏縣公安局政工室輔警郭玲2021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這不僅是一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更是一種儀式。給平凡日子賦予的深厚意義,這是黨和國家對人民警察隊伍的關懷與期望,也是人民群眾對新時代公安工作寄予的厚望。從警無悔,初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