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號丨110接警員:陌生的傾聽者 群眾的守護者

2021-01-13 騰訊網

凌晨五點接到求助簡訊,她一邊安撫和指導報警人,一邊調派附近警力趕往現場;她將生活經驗融入工作,站在一個普通妻子、母親的角度,保護事主安全……她每天在電話、電腦前傾聽著群眾的聲音,一堅持就是14年,兢兢業業,從無怨言。她就是北京市公安局指揮部110接警中心三科民警範超。

「走火入魔」的接警員

2006年,範超從北京體育大學畢業後進入公安隊伍並從事接警工作。剛接觸這個工作的時候,背地名、背電話號碼是很多人都覺得犯難的事情。範超也不例外,但是她會抓住每個可以記憶、鞏固的時間去增強業務能力。

從警的14年裡,範超對工作的投入程度可謂「走火入魔」,她常常將工作帶到生活中,是朋友眼中的「工作狂」。同時,她對工作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將生活經驗融入工作中,是同事眼中的「好同志」。

範超說,自己乘坐公交車時會東瞅瞅西看看,注意路名,看看路邊有什麼顯著標誌,然後記在心裡。等車的時候也不會閒著,總要把站牌上的地名全部都背一遍才踏實。有時候在家裡看電視,新聞上只要提到跟接警有關的事,範超都會去記。這時候如果旁邊人跟她說話,她也恍若未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工作痴迷到這種程度,可以算是『職業病』了。」範超自嘲道。

有一次,範超和朋友們外出,路過一個小區,範超突然驚呼:「原來小區的名字是這麼寫的啊。」聞言大家都詫異地看著她,有人打趣問她:「你平時還研究這個啊?是不是要在這買房?」範超也只是笑笑。因為接警的時候需要快速地做記錄,迅速派警,若在特別緊急的情況下還要去詢問地名怎麼寫,無疑會浪費寶貴時間。所以如果在外面看到自己曾寫過的地名,範超就會一筆一畫記下來,加深記憶。

工作便是要為他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因為細心認真,經驗豐富,年輕同事們接到一些棘手的電話時,都會向範超求助。曾經有一次,範超接到一位男士的報警,稱自己妻子接到一個自稱是「公安局的人」打來的電話,說她涉及經濟詐騙案,必須要給他們匯錢。妻子深信不疑非要給騙子匯錢,怎麼都勸不住。這可急壞了全家人,實在沒辦法,只好向警察尋求幫助勸勸自己妻子。

範超讓其妻子接過電話,一面穩定住事主的情緒,一面從專業角度向她耐心解釋,「如果您有違法行為,警察是不會打電話提前通知您的,這種做法不符合程序……」女子還是聽不進勸,情緒仍舊激動。範超見狀尋思了幾秒後一轉風格,換了種「老百姓聊天」的方式,站在一個普通妻子、母親的角度,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引起對方的共鳴,最終情理結合贏得了事主的信任和理解,及時勸阻住了即將匯出去的十萬元。

正是因為自己也有孩子,所以範超對孩子們的報警特別敏感。據了解,接警中心經常能接到小事主報警,家中有自稱是送快遞的,或是自稱是查水錶的人在敲門……

有一次值班的範超接到一個特殊的電話:警察阿姨,家裡就我自己,我爸爸媽媽不在家,我非常害怕。說完後,孩子就哭了起來。報警的是一名七八歲的小男孩,身為母親的範超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告訴他:「孩子你不要害怕,阿姨幫助你找爸爸媽媽,你千萬不能碰家裡的電器、燃氣,你能回想起你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嗎,你還記不記得爸爸媽媽出門之前跟你說過什麼。」範超一邊穩定孩子的情緒,一邊幫助他回想起家人的電話。在範超的不懈努力下,孩子想起了爸爸的電話號碼,範超立即與孩子父親取得聯繫。原來,孩子父親看孩子睡著後,就去附近的超市買菜去了,沒想到孩子中途醒了。

陌生的傾聽者 群眾的守護者

「接警員只能通過電話這個信息傳播渠道與群眾進行溝通,無論是什麼報警電話,也只能用言語去傳達,所以語言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工作方法。一定要將這門技藝練得『爐火純青』。」 範超說,「但除了撥打110報警電話以外,還有12110簡訊報警和北京110手機網際網路APP。」 2012年12月11日和2016年10月1日,市公安局先後推出了12110簡訊報警服務和北京110手機網際網路報警APP,作為原有110電話報警方式的有益補充。

「十分感激半夜幫助處理求救簡訊、接聽電話,以及出警的各位警官,很慶幸是虛驚一場,但當警察叔叔到來的那一刻,真的感到整個生命都被拯救了,這真是一份很偉大的職業。」

這段文字是2019年11月26日8時42分,北京110報警服務臺的「12110」簡訊報警平臺上出現的一條信息,而發送這條信息的正是當日向北京警方求助的一名女事主。據範超介紹,當日凌晨5點多,「12110」簡訊報警平臺收到一條信息「自己聽到客廳有異響,懷疑家中進人又不敢出聲音,只能通過簡訊向民警求助」。

接到報警後,範超一方面通過簡訊安撫報警人,指導其注意人身安全並把手機調至靜音,另一方面第一時間調派附近警力趕往現場,最終經民警核實只是虛驚一場。面對這位女士的簡訊求助,範超和一線民警用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高效規範的處置,再一次讓群眾感受到了平安。

接警員們很難像刑偵民警那樣有衝在前線的機會,也很難像派出所民警那樣跟社區群眾打交道,他們每天只是在電話機、電腦前傾聽著無數百姓心聲、家長裡短,守護著首都千萬人的平安。

首個警察節這天,範超依然會坐在電話機前,用她的聲音,陪伴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實習生 桑旦白姆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感受110接警員的故事
    直到走近後記者才發現,110報警臺並沒有警匪電影中的喧鬧,有的是清脆的鍵盤敲擊聲和輕聲細語、此起彼伏的對講機回復;直到走近後記者才發現,110接警員的工作遠不止是接聽電話和在電腦上錄入警情,他們承擔著每宗警情的全面協調、指揮、發布指令、落實督促等重要職責。
  • 接警員麥穗林:我們要對每一位報警群眾負責
    在這裡,16位接警員日夜堅守,在接警臺的方寸之地,守護人民群眾平安。麥穗林,就是其中一員。1988年出生的麥穗林在110接警員工作崗位上一幹就是6年,即使是帶著眼鏡,也常常能看到他臉上掛著深深的黑眼圈。聊起接處警工作,麥穗林說:「指揮中心並沒有電影中描述的那般喧鬧,更多的時候是連續的鍵盤敲擊聲和此起彼伏的對講機問答。」
  • 方寸接警臺是戰場 小小電話機是武器——光明公安110接警員背後的...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戚金城 通訊員 蔣靖暉 向佳佳 文/圖)「您好,光明110,請講。」在公安戰線,每一個警種都有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眾多警種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不像刑警一樣常年戰鬥在破案一線,雷厲風行打擊犯罪;也不像社區民警那樣紮根公安工作最前沿,走街串巷服務群眾。
  • 男子辱罵110接警員,肅寧蜀黍給你5天時間面壁思考
    日前,肅寧縣公安局梁村派出所經縝密偵查,快速出擊,抓獲惡意撥打110報警電話、辱罵接警員的違法行為人張某。7月6日下午3時許,肅寧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接一男子報警稱:家中玻璃被砸。接警員在詳細詢問該男子具體情況的過程中,該男子開始無故辱罵接警員,詆毀公安機關形象。「您需要什麼幫助?」「請尊重我們接警員,請您文明用語。」電話中,接警員始終保持冷靜、平和態度,勸說該男子文明用語,並詳細告知其惡意撥打110報警電話、辱罵接警員要承擔的法律後果。但是,該男子對接警員的勸說不予理睬,言辭反而愈加惡劣。隨後,該男子再次電話報警,繼續辱罵接警員。
  • 聲波裡的天使——110接警員原衛娟
    沒錯,說的就是110接警中心。接警民警就是在這裡通過手中的電話,用聲音服務著群眾。原衛娟,是延津縣公安局情指快反處置中心的一名接警民警,已在這個崗位工作5年了。「您好,延津110!」是她每天說的最多的話,「雖然我不用出警處警,但是接聽的每一通電話傳達的每一條指令,仿佛我都身處在現場。」
  • 默默做生命線上的守護者——記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110報警服務臺...
    請問是110嗎?」市民遇到急事難事,第一時間會想到撥打110報警電話求助。110報警服務臺是出警指揮的中樞,是信息中心、通訊中心、調度中心、監控中心的匯集,區別於派出所接處警民警,情報指揮中心接處警民警肩負著接警、指揮調度、信息報送等工作。不管是太陽升起還是夜深人靜滿天星鬥時,110接警員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接聽來自市民群眾的求助電話,用奉獻和擔當守護著這座城市。
  • 王婧:「110生命線」的忠誠守護者
    王婧接聽報警電話時緊盯屏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董楠通訊員範進通任雙波文程昊攝影    本報訊「喂,您好,110,請講」一句簡單的話,洛陽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輔警王婧說了10年,已養成習慣的她,甚至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也會隨口說出這句話。
  • 北京110接警員日接電話800個 響鈴3聲內須接聽
    「110」接警員日均接電話800個喝水上廁所要「打報告」響鈴3聲內須接電話「110」這個號碼,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作為首都警方的「神經中樞」,北京市公安局110勤務指揮部報警服務臺,從90年代設在刑偵部門只負責接聽刑事案件的匪警電話,發展到現在可提供多部門一站式救助、多語言警務援助、簡訊報警業務,日均接報警超過2萬餘個。
  • 70分鐘營救,泉州晉江110接警員通過「狗叫聲」挽回一條生命
    110用接警員的語言民警堅定的反覆尋找最終,挽救生命。接警員斯敏迅速接起:「你好,晉江110!」五秒停頓後,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粗重的大喘氣:「……我想死。」「在哪裡?」 「我在河邊。」「我想死,但是對不起女兒。我好痛苦。」「為什麼想死?」
  • 110接警80%做了諮詢引導工作,如何報警才正確?
    今天是全國第34個、北京第24個「110宣傳日」。在北京市公安局今天開展的主題宣傳活動現場,110接警中心的接警員向群眾介紹了不耽誤事、正確報警的小技巧。據介紹,目前北京110接警中心日均接警量在1.8-2萬件,但最終派一線民警出警處置的只佔20%,110接警員在線為報警群眾做了大量疏導、諮詢工作。民警現場與群眾互動110報警電話為社會所熟知,但什麼情況下該打110,怎麼報警才事半功倍卻不是人人都知道。
  • 「韶關110」劉春霞:春來花開有聲——記2020年度全省110工作優秀接...
    「一天工作下來,累得腰酸背疼,可每當看到撥打110的群眾得到及時幫助,心裡感到特別欣慰和鼓舞。」說這話時,韶關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輔警劉春霞語氣堅定。她在110崗位工作近15個年頭,處置的重大警情數不勝數。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豪言壯語,但她將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110事業。
  • 110警察節②丨「您好,這裡是重慶110」 危急時刻 總有一個溫柔聲音...
    這裡一年365天24小時從不「缺席」,接線員值守三尺接警臺,溫柔堅定地傾聽民聲,讓110成為與時間賽跑,守護人民群眾的一條永不間斷的生命熱線。從小就有從警夢 從商業接線員變110接線員1月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進了重慶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見到了110接警員王小鳳,她梳著一個「丸子頭」,穿著幹練的輔警服,笑容甜甜的,因為職業習慣,她的語速偏快,吐字清晰。王小鳳是雲陽人,她從小就有一個警察夢,但由於體能上有所欠缺,所以最終沒能如願從警。
  • 「阿姨 我想自殺…」110深夜接警,一段95分鐘的「生命通話」
    5月2日晚,瀋陽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中心的電話鈴聲響起,接起電話之前,當值的接警員秦萱沒有想到,這會是一通長達95分鐘、關乎一個年輕女孩生死的對話
  • 溫州110接警臺常遇騷擾電話 有人稱要借衛生紙
    這裡主要承擔鹿城、龍灣、甌海和開發區四個城區24小時群眾的報警、求助、舉報、投訴電話,擔負重大突發案事件的先期指揮處置及社會應急聯動、有獎舉報等工作。一個大辦公室裡,18個接警員的座位分布在多個區域,「110、122專區」、「120、金融報警專區」、「簡訊報警專區」、「指揮調度區」等等,每個區域都擺放著兩臺電腦、一臺電話機。
  • 打110要求介紹女朋友,安排工作?警察蜀黍:安排!
    110,眾所周知無論何時何地撥打這個電話,警察蜀黍都會第一時間給您解決困難,在遇到「急、難、險、重」等眾多突發情況時,這通電話便是綠色通道甚至成為維繫數百上千群眾的生命屏障,然而仍然有人惡意佔用公共資源,甚至辱罵110接警員。
  • 【走進益陽公安110】覃丹:三尺報警臺綻放精彩人
    編者按 「你好,110。」 這句話耳熟能詳,但110接警室,卻是離群眾最近也是最遠的地方。近,不論是報警還是求助,一通電話,縱然天涯海角,就會聽到那句「你好,110」。遠,不論電話兩端是千言萬語還是片紙隻字,都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今天起,我們帶你走進益陽公安110,體驗電話那頭的人間煙火,近距離感受接警員的苦辣酸甜。 覃丹,女,生於1979年9月,本科在讀,從警校畢業後,在南縣「110」創建那刻起,就一直堅守在「110」接警員崗位,24年不變初心。
  • 110報警服務電話是怎麼來的?
    上世紀80年代初,地處祖國南大門的廣州,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滾滾春潮,人、財、物加速流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治安情況日益複雜,犯罪的流動性、突發性、暴力性明顯增強,對廣州社會治安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對警務改革的呼喚尤其迫切。 廣州市公安局1986年發布的一號紅頭文件,宣告了廣州110報警服務臺誕生。
  • ...男子接連報假警300餘次,肆意辱罵警員,持刀追砍民警瘋狂到頭終...
    民警擒拿嫌疑人 本報記者 李金璽 攝不到一個月時間,邊某就撥打110報假警300餘次,不顧接警員的勸告,肆意辱罵接警員。當民警上門進行調查時,邊某不僅不配合執法,反而持刀想追砍民警,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瘋狂到頭終落網,民警合力拿下他。
  • 110:用耳朵站崗,用聲音出警
    「你好,這裡是110指揮中心,有什麼可以幫你?你現在的位置在哪?我們馬上跟你聯繫。」1月5日晚,梧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依舊燈火通明,電話鈴此起彼伏。值班長、110接警班輔警隊長梁曉雯在十幾個接警席間來回穿梭,指導接警員有條不紊地詢問、記錄和處理警情。「是110嗎,剛才有一名男子在白雲山一廁所旁邊放火點燃茅草後跑了……」「收到,謝謝你!」
  • 1月10日這天,重慶110為您講述
    「110」是一個老少皆知的電話號碼。作為公安機關受理報警求助的第一平臺,110在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服務人民群眾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10不僅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一環,還是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窗口。 所以,有人把110稱之為反映社會治安狀況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