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 我想自殺…」110深夜接警,一段95分鐘的「生命通話」

2021-01-17 央視新聞

5月2日晚,瀋陽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中心的電話鈴聲響起,接起電話之前,當值的接警員秦萱沒有想到,這會是一通長達95分鐘、關乎一個年輕女孩生死的對話。這95分鐘裡,發生了什麼?

父母離異  奶奶去世  花季少女悲觀厭世

5月2日晚22時15分,當值夜班的003號接警員秦萱和往常一樣,守候在瀋陽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中心的電話前。這時電話鈴聲響了。


電話那頭的女孩哭得特別厲害,已經泣不成聲。這個以自殺為開頭的報警電話,讓秦萱的神經一下緊繃起來,但6年接警員的豐富工作經驗,讓她迅速冷靜下來。「我希望能陪著她,她可以一直哭,我只要能聽她說就可以,像這種情況下我們平時的培訓就是需要耐心。」


秦萱

妹妹你幾歲了?現在沒事,你想說啥就說啥.你想哭我等你,等你哭完聽你說,行嗎?

從女孩哽咽啜泣的講述中,秦萱了解到,原來女孩的父母離異,從小是奶奶把她帶大的,可不久前最疼她的奶奶卻因病去世了。「奶奶去世後,我就覺得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對我好的人也走了,再也沒有人愛我了。」談到傷心往事,女孩悲從中來,放聲痛哭。秦萱在電話中慢慢安撫著對方的情緒,通過交談得知女孩剛剛17歲,讀高二。

瀋陽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中心接警員秦萱:

她需要一個傾聽者,想有一個人來聽她說說話。首先我得安慰她,我得讓她覺得我是傾聽你說話的,她慢慢放心,哭過之後就開始跟我說一些自己的事情。

女孩告訴秦萱,這些悲愴的情緒在心中憋了很久,始終無人可以傾訴,原本想撥打在網上找到的「自殺熱線」傾訴,結果沒想到電話佔線。「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打的110,沒想到還有姐姐肯耐心聽我說話。」

秦萱

打110就對了,你看你遇到姐姐了,姐姐還陪你說話呢!

女孩

我真的受不了,最後才打了110,我覺得110會有人聽我說話的。


耐心勸導後女孩打開心扉 民警獲取女孩位置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電話那端女孩的情緒仍然反覆波動,而110報警服務中心內的秦萱和同事們,卻急需確定出女孩所處的位置。在秦萱竭力穩定女孩情緒的同時,一場地毯式的搜尋救援迅速展開。秦萱在同事的協助下,按照工作流程把具體的警情上報給班長臺。瀋陽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中心立即將這起報警升級為重大警情,啟動了相關的工作預案。

瀋陽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長繼旭:

我們首先讓接警員跟她在話語交流中收集點滴線索,進行深層次研判,然後固定了一個位置,這個位置雖然十分模糊,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第一時間派周邊的三個分局進行全方位搜尋。


接下來秦萱面臨的工作就是給警官們的搜尋爭取足夠的時間來處置這件事,她告訴自己,一定要耐心不能讓女孩掛斷電話。

女孩

我的第一想法是想去投河的,我就覺得死了就死了,我覺得挺好的。 


秦萱

你有沒有想過奶奶,如果說現在能看到你,看到你現在的心情會不會很難過?

秦萱

你每當想到這個的時候,就多想想奶奶,就會覺得生存還是挺好的。姐姐希望你好,以後會是一個陽光快樂的小姑娘,而不是天天以淚洗面。奶奶也不希望你這個樣子。

秦萱的耐心和真誠,漸漸打開了女孩的心扉,也取得了女孩的信任。

女孩

我就只想有一個人聽聽我說話,和我聊聊天而已。我也希望有一個人聽我說話。

通話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個小時,派出搜索的三個分局警員仍然沒有找到女孩,110指揮中心裡所有人焦急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萱手中的電話上。

女孩

我在一個小區,有一個小樹林。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就是有一個鐵軌,後面是鐵路。

終於確定了準確位置,指揮中心立即調整警力分布,最終和平分局110出警民警在轄區內找到了打電話的女孩,並將其平安護送回家。

民警錄製視頻  鼓勵女孩樂觀生活

直到出警民警找到女孩,秦萱和女孩的聯繫都沒有中斷。最終,女孩轉危為安。而這95分鐘,是003號接警員秦萱參加工作以來接過的最長一通報警電話。輕生被成功勸阻了,但「110姐姐」對女孩的關心卻並未結束,秦萱自己錄製了一段視頻,想送給這個未曾謀面的妹妹。

央視短評:用溫暖的情感融化絕望的心

以前,我們報導過多次120接線員不間斷通話指導急救的案例。但打120的是出於強烈的求生意願,但這次這個女孩是要輕生,所以這個時候,對她最重要的是情感,用溫暖的情感融化女孩絕望的心。

女孩能撥打110,包括其他自殺幹預熱線,說明女孩還是有猶豫的,這個時候其實就在一念之差,跟她對話的人就起著關鍵作用。看完女孩和秦萱警官的對話,我們發現其實很多人想不開就是沒有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所以,傾訴和傾聽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而那些女孩曾經撥打的自殺幹預熱線的存在當然也很重要。希望有更多資源的投入,讓這些熱線儘可能保持暢通。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在工作生活中產生大大小小的情緒,情緒是需要出口的,今天正好聽了一個詞叫「情緒外掛器」。一個高中女孩子覺得現實中沒有人可以傾訴,換句話說,可能她覺得別人不能理解她或彼此間沒有足夠的信任,所以才選擇撥了110。這也在提醒我們,主動去關心身邊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關心他們說出來的,更要觀察他們沒說的。人與人心靈的走近,可能就是從付出時間和耐心開始的。

監製/唐怡  主編/李浙 王元

記者/裴奔 姜楠 熠非 光宇 榮達

編輯/文雅 王義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70分鐘營救,泉州晉江110接警員通過「狗叫聲」挽回一條生命
    3月17日凌晨4點,一男子因家庭問題撥打110稱要自殺。因其不肯透露位置,接警員耐心聊了一個多小時,安撫對方情緒。最後根據通話中的「狗叫聲」研判出位置。民警前往成功救下男子。晉江110接警員蔡斯敏一言一行總關情12次有效通話70分鐘生死時速一個多小時的尋找
  • 2020年河北省110報警服務臺接警1323萬餘起
    2020年,全省公安機關110報警服務臺共接警1323萬餘起,與2019年基本持平,快速妥善處置刑事警情11萬餘起、治安警情147萬餘起、交通警情152萬餘起、群眾救助55萬起,為確保全省社會治安穩定、廣大群眾安居樂業作出積極貢獻。
  • 北京110接警員日接電話800個 響鈴3聲內須接聽
    「110」接警員日均接電話800個喝水上廁所要「打報告」響鈴3聲內須接電話「110」這個號碼,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作為首都警方的「神經中樞」,北京市公安局110勤務指揮部報警服務臺,從90年代設在刑偵部門只負責接聽刑事案件的匪警電話,發展到現在可提供多部門一站式救助、多語言警務援助、簡訊報警業務,日均接報警超過2萬餘個。
  • 「打110就對了!小姐姐會一直陪著你……」
    電話中,女孩泣不成聲,抽泣嗚咽著說「不想活了」。秦萱溫柔地安慰女孩,「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別著急,姐姐等著你」,還輕聲細語地問她,「手邊有沒有紙巾或毛巾,把臉擦一擦,女孩子臉哭花了,可就不好看啦。」從女孩哽咽啜泣的講述中,秦萱了解到,原來女孩的媽媽在她小時候改嫁離開,爸爸對她不聞不問,從小把女孩帶大的奶奶今年3月因癌症逝世。「奶奶去世後,我就覺得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對我好的人也走了,再也沒有人愛我了。」談到傷心往事,女孩悲從中來,放聲痛哭。
  • 110:用耳朵站崗,用聲音出警
    「你好,這裡是110指揮中心,有什麼可以幫你?你現在的位置在哪?我們馬上跟你聯繫。」1月5日晚,梧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依舊燈火通明,電話鈴此起彼伏。值班長、110接警班輔警隊長梁曉雯在十幾個接警席間來回穿梭,指導接警員有條不紊地詢問、記錄和處理警情。「是110嗎,剛才有一名男子在白雲山一廁所旁邊放火點燃茅草後跑了……」「收到,謝謝你!」
  • 聲波裡的天使——110接警員原衛娟
    沒錯,說的就是110接警中心。接警民警就是在這裡通過手中的電話,用聲音服務著群眾。原衛娟,是延津縣公安局情指快反處置中心的一名接警民警,已在這個崗位工作5年了。「您好,延津110!」是她每天說的最多的話,「雖然我不用出警處警,但是接聽的每一通電話傳達的每一條指令,仿佛我都身處在現場。」
  • 方寸接警臺是戰場 小小電話機是武器——光明公安110接警員背後的...
    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堅守不平凡的使命,接警臺的方寸之地是他們的戰場,小小的話機是他們守護群眾平安的武器。他們,就是110接警員。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進光明公安110接警員這支隊伍,探尋110背後的故事。深夜「守候」走失女孩回家2020年12月19日21時許,光明派出所110接警員譚耀福接到市民報警稱,他6歲的女兒不見了。
  • 感受110接警員的故事
    直到走近後記者才發現,110報警臺並沒有警匪電影中的喧鬧,有的是清脆的鍵盤敲擊聲和輕聲細語、此起彼伏的對講機回復;直到走近後記者才發現,110接警員的工作遠不止是接聽電話和在電腦上錄入警情,他們承擔著每宗警情的全面協調、指揮、發布指令、落實督促等重要職責。
  • 110接警80%做了諮詢引導工作,如何報警才正確?
    今天是全國第34個、北京第24個「110宣傳日」。在北京市公安局今天開展的主題宣傳活動現場,110接警中心的接警員向群眾介紹了不耽誤事、正確報警的小技巧。據介紹,目前北京110接警中心日均接警量在1.8-2萬件,但最終派一線民警出警處置的只佔20%,110接警員在線為報警群眾做了大量疏導、諮詢工作。民警現場與群眾互動110報警電話為社會所熟知,但什麼情況下該打110,怎麼報警才事半功倍卻不是人人都知道。
  • 【110警察節】2021 | 您的平安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激勵全警以強烈的擔當精神更好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具有重大意義。2021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也是第35個全國110宣傳日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場景一:接警員接到自殺警情(電話鈴聲響起--)「您好,順義110xx號,您有什麼事兒請講。」「您好,我女朋友剛剛給我發微信說她不想活了,我又沒在北京,求求您幫幫我!」
  • 溫州110接警臺常遇騷擾電話 有人稱要借衛生紙
    一個大辦公室裡,18個接警員的座位分布在多個區域,「110、122專區」、「120、金融報警專區」、「簡訊報警專區」、「指揮調度區」等等,每個區域都擺放著兩臺電腦、一臺電話機。身著工作服的「80後」、「90後」接警員們帶著耳麥,迎接「鋪天蓋地」的報警電話:「你好,110接警臺,請問您有什麼事要報警?」
  • 110接警中心去年接警近38萬起
    瀏陽日報訊(記者謝鵬)1月10日下午2時許,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裡鈴聲響起,民警接過電話,那頭傳來的卻是一個孩童的聲音:「110真的能打通啊,我就是想試一下。」 對於這類電話,接線民警已不陌生,當即對孩子進行了批評教育。
  • 孩子不肯上學爹就打110 寧波去年110接258萬個報警
    原標題:孩子不肯上學,當爹的打了110類似電話,寧波110去年接了258萬個有困難打110,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可是有些問題,警察叔叔也解決不了啊。去年一年,寧波110接到的報警電話中,有258萬個是無效報警,比如兒子不肯上學老爹報警,等不到公交車報警……內容真是五花八門。
  • 警察節|110指揮中心帶你感受別樣「警」彩!
    有事要找「110」 遇到困難找「110」 心情不好也找「110」 110真的是萬能的嗎? 2020年,瀘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共接警96400餘起,其中有效警情26500餘起,無效和騷擾報警69900餘起。如此龐大的非警務類求助和無效騷擾報警量,已經嚴重影響了110報警平臺的正常接警。
  • 長情的陪伴 安心的守護 聽湖南公安民警講述「我與110的故事」
    案犯殺害前妻後逃之夭夭,民警正緊鑼密鼓織「天網」時,我在接警臺接到了一通意外的電話。 對方承認自己殺害了前妻,並詢問自首是否能從輕發落?我想說「我馬上派警」,又覺得措辭不當。就在我說都不會話時,教導員一把奪過電話,溫柔的說:「好,我們現在馬上來接你啊。」一個「接」字就消除了案犯再逃的隱患,穩定了對方的情緒。為偵破案件提供了線索,也爭取了時間。
  • 35年受理報警求助過億宗,每分鐘10個電話打進廣州110
    上世紀80年代廣州110臺成立之初的接警員建立社會治安巡邏防控機制1986年1月10日,廣州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在全國率先正式開通,配備了轉接、錄音以及無線電臺等設備。1996年,廣州110報警服務臺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式確認,載入「中華之最」榮譽大典。1998年,廣州率先建立以110為龍頭的社會服務聯動機制。
  • 用微信小程序可視頻通話報警 「廣東110」網際網路智能報警平臺開通
    晶報訊(記者 謝敏 通訊員 張奎/文、圖)10日下午,深圳市公安局在全市統一開展了「110宣傳日」活動。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省公安廳「廣東110」網際網路智能報警平臺當天也正式開通,該平臺可快速向警方提供報警人準確的網絡位置,並可通過音視頻通話、圖文交流等多種方式進行交互。
  • 你好,110 | 雁塔分局指揮中心:崗位上的堅守,執著您的平安
    他們用一起起尋常的接警、一道道平常的指令,幫群眾脫離危險、為群眾排憂解難,用自己默默的奉獻串起了轄區的平安符。元旦小長假期間,分局指揮中心接各類警情同比下降2%,轄區社會治安大局安全有序。  一根線連著萬家:  那邊急如星火,這邊有警必應
  • 「雲南十佳接處警民警候選人」鄒雲:用青春和責任詮釋110
    110,看似簡單的三個數字,卻承載著公安的職責使命,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指揮中心民警鄒雲在三尺接警臺上度過了3000多個日日夜夜,不斷重複著接警、處警的工作,他憑藉充足的幹勁與精湛的業務,詮釋著一名青年民警的朝氣與抱負,用實際行動書寫著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 我是110,快來幫我抓蛇……
    今天,@中國消防 發布了一條視頻,把正在吃午飯的小編給笑噴了:戳視頻get今日份歡樂↓視頻來源:封面新聞這是一段電話錄音,119接警小姐姐,接到公安局警察蜀黍的報警電話,對方用顫抖的方言自報家門,接警小姐姐一臉懵:努力保持鎮定的警察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