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史前猛獸王者——刃齒虎,它到底有多可怕?

2020-10-03 小百科探秘

刃齒虎出現於上新世晚期,其祖先是當時進入美洲的巨頦虎。他們有非常誇張和鋒利的劍齒。它們體積巨大,滅絕較晚,化石豐富。此外,由於美國的大量研究和宣傳,它們的知名度和上鏡率都遠遠高於真正的劍齒虎。它們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科普片《與古動物同行》和動畫片《冰河世紀》中的劍齒虎。然而,為了區別,中國學者根據其拉丁名的含義將其譯為「刃齒虎」。它最早的成員是纖細刃齒虎,生活在250萬到50萬年前。它們很小,最多80公斤。

大約160萬年前,更強大的致命刃齒虎出現在北美,其中一些後來傳播到南美洲。它們的外形和它們的名字一樣可怕:馬刀形的劍齒長超過12釐米,上下頜可以張開120度(但最新研究顯示,最大有效角度只有60度左右,與現代貓科動物相似)。它的身體強壯有力,骨骼沉重,並有許多肌肉附著的痕跡;頸部、前腿和背部特別強壯,後腿短,尾巴更是短得可憐。

儘管致命刃齒虎體型與現代非洲獅相似,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比後者重得多,重達270-340公斤,主要來自發達的肌肉,而不是脂肪。在他們面前,現代的獅子和老虎就像普通的武術大師與重量級拳手比拼。然而,在當時的北美,它們只是僅次於巨大的短臉熊和美洲擬獅的第三大野獸,而不是野外最強的動物。

由於刃齒虎不擅長奔跑,一般認為刃齒虎主要殺死大型食草動物,像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伏擊或偷襲獵物,在短時間的追捕後以肉搏結束戰鬥。那麼他們那酷酷的劍齒有什麼意義呢?學術界對此爭論已久。起初,人們認為它們能將劍齒深深刺入獵物體內,使它們流血而死。但後來發現,這些細長的劍齒非常脆弱,在側面用力時很容易折斷,所以只能用於最後時刻使用的割喉殺戮技術。有人甚至認為劍齒只是用來恐嚇的神經利刃,而刃齒虎其實是一個無所事事的拾荒者。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結合刃齒虎特殊的身體結構,短劍齒仍然是一種有效的獵殺武器。它們的前肢異常粗壯,足以與一頭或兩噸重的成年野牛搏鬥,它們強壯的背部和後腿有助於保持摔跤時的平衡。它的脖子比獅子和老虎的脖子長,更有力,更靈活,有助於準確地咬和打擊頭部。而且,劍齒前後邊緣鋒利如刀鋒,側面平整的形狀有利於快速插入和取出,並能以小角度割斷獵物的喉嚨。

一般認為刃齒虎能夠單獨對付成年野牛,但仍應依靠群體力量獵殺如此大型的動物,這也有利於與其他野獸搏鬥。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它們群居,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瀝青坑裡發現了2500多具致命刃齒虎的遺骸,其數量僅次於狼,遠遠超過其他食肉動物。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嚴重受傷後有癒合的痕跡,比如骨折,在小組成員的照顧下可能會存活下來。不過,也有人反對,因為這些化石是逐年累積的,無法解釋種群結構;此外,即使它們單獨生活,也可能在受傷期間起到食腐動物的作用(但在更新世北美,這是非常困難的)。

刃齒虎作為一種美洲土著野獸,從未踏出過新大陸,但在200多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它保持了相對數量和生存範圍,堪稱劍齒家族中的終極刀鋒。直到大約12000年前,最近一次的冰河期結束。環境的急劇變化和人類入侵帶來的過度殺戮和病毒使美國的大型動物滅絕。刃齒虎也和它們的主要獵物和競爭對手一起消失了。

相關焦點

  • 被譽為遠古頂級王者的「致命刃齒虎」,到底有多可怕?
    對於古生物迷們來說,生活在現北美洲的致命刃齒虎絕對是「王者」一般的存在,作為一個特徵非常鮮明的食肉類動物,致命刃齒虎因為一對馬刀形狀的劍齒而得名,根據出土的化石得知,一隻成年致命刃齒虎的牙齒長度超過了12釐米,看起來非常的有氣勢,而且致命刃齒虎體型壯碩,平均體重在240公斤左右,體長在2米左右,肩高1米-1.2米,簡單來說,致命刃齒虎的體型有些類似於熊的體型
  • 被譽為遠古頂級王者的——刃齒虎,到底有多可怕?
    它們長有非常誇張而尖銳的劍齒,體型又巨大,而且滅絕晚、化石多,再加上美國人的大量研究和宣傳,其知名度和上鏡率遠超真正的劍齒虎。英國廣播公司的科普電影《與古獸同行》和動畫電影《冰河時代》中的劍齒虎就是它們。不過為區別起見,國內學界現根據其拉丁名含義將其譯為刃齒虎。
  • 「毀滅刃齒虎」名字聽起來就很霸氣,實力更不容小覷
    劍齒虎雖然很多,但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類應該是刃齒虎(也稱為美洲劍齒虎),根據牙齒大小、身體特徵以及分布區域的不同,刃齒虎又分化出了三個亞種,分別是:纖細刃齒虎、致命刃齒虎和毀滅刃齒虎。而體型最大的刃齒虎就是毀滅刃齒虎(S.populator),也是大眾最開始對劍齒虎的印象。介於它的知名度最高,今天就主要聊一聊它。
  • 消失的史前猛獸王者——巴博劍齒虎,最兇猛的陸地食肉獸有多猛?
    劍齒虎只包括貓科劍齒虎亞科的成員,而其他的劍齒獵手只是與劍齒虎長得較像在正牌的劍齒虎出現前,還曾有一類外表很像它們的劍齒食肉獸廣泛分布在各個大陸,它們就是假劍齒虎科動物,包括恐齒貓、始劍齒虎和祖獵虎等等。到了1500萬年前的中新世初期,大部分假劍齒虎類已滅絕,但比它們更加可怕的頂級假劍齒虎——巴博劍齒虎正於此時開始席捲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其中幾種只有豹子般大小,而晚期的弗雷基巴博劍齒虎幾乎和最大的非洲獅一樣大。
  • 在史前,有哪些與人類共同存在的恐怖猛獸?
    雖然當下的人類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手握大多數生物的生殺大權,但是,人類能夠走到今天並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進化初期的史前時期,人類與其他食肉動物毫無競爭力,甚至會淪為獵物。不過,在優勝劣汰和不斷的進化下,人類也在不斷的進步,最終有了今天的「地位」。那麼,在史前人類時期有哪些可怕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盤點幾種。
  • 史前猛獸 一代天驕 劍齒虎
    嚴格來講,除貓科劍齒虎科的成員外,具備類似長犬齒的假劍齒虎以及有袋類中的袋劍齒虎都不算真正的劍齒虎。更狹義的劍齒虎概念僅指劍齒虎屬的幾個種,它們曾因劍齒較短而被成為短劍劍齒虎,後簡稱為劍齒虎。對劍齒貓科動物頗有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蘭·特納曾撰文指出,非洲的巨頦虎應該具有類似現生獅子的褐色外表,以適應晚中新世非洲大陸的草原環境和季風性氣候。同時它們可能生活在群體中,以保證有能力捕到各種大型獵物,並擊退其他競爭對手的挑釁。
  • 消失的史前猛獸——大鬣獸,北非王者有多兇猛?
    1973年在埃及和比利亞邊境發現發現了一種史前動物化石,它僅頭骨就有1米長,據測算其身長4米,體重在800公斤左右,故而被命名為大鬣獸。大鬣獸和巨鬣齒獸相同,也是肉齒目鬣齒獸科的成員,但它屬於其中的翼齒獸亞科,與各種鬣齒獸屬成員其實沒有太近的親緣關係。
  • 消失的史前猛獸王者——劍齒虎,如何走上食物鏈頂端?
    它們可以像豹子一樣獨自捕獵,爬樹,有厚厚的帶斑點或條紋的毛皮。亞洲和北美後期的劍齒虎四肢較細,說明它們奔跑能力強,可能擅長伏擊和狩獵。它的劍齒相對短而厚,有鋸齒狀的邊緣,但是它的長度仍然遠遠超過現存的所有貓科動物,長達10-13釐米。和其他貓科動物一樣,它們很可能從嘴邊吃東西,用側面的裂開的牙齒咬,這樣長的劍齒就不會干擾。然而,作為早期的劍齒虎,它的牙齒結構仍然保留著一些原始的特徵。
  • 消失的史前猛獸——巨鬣狗,學名巨霸鬣狗,有多兇殘?
    鬣狗科成員體形相似,前腿比後腿長,頭部和體形都有幾分像狗。但它們實際上屬於貓型亞目,和靈貓的關係很近。與現代鬣狗相比,史前鬣狗的種類相當繁多,不過大多數都只是鬣狗家族進化歷史中的旁支,其中之一就是鬣狗演化史上最恐怖、最高大的成員——巨鬣狗。
  • 牙齒脆、咬力低的史前巨獸劍齒虎,憑啥成為霸主級猛獸?
    在談到史前霸主級猛獸的時候,人們總是喜歡把劍齒虎搬出來說事,但是你知道嗎?實際上劍齒虎並不是指某一種動物,而是指某一類具有劍齒特徵的史前動物。也就是說200千克的致命刃齒虎,其犬齒咬力還不如一隻83千克的美洲豹咬力大。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有不少人認為劍齒虎的牙齒過長,擋住了嘴巴,它是如何咬住獵物的?在人們列舉出了種種「缺點」之後,劍齒虎又是憑啥成為史前霸主級猛獸的呢?
  • 如何區分劍齒虎、刃齒虎、鋸齒虎?懂的進來聊聊
    劍齒虎劍齒虎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生活在中新世——更新世時期。劍齒虎是指多種不同的物種,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及北美。我國河北、河南、山西、雲南等地上新統及下更新統中化石很多。主要成員有恐劍齒虎、短劍劍齒虎、半劍齒虎等。特徵是前肢肌肉發達,具有可收縮的鋒利爪子。
  • 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它們有多大?看看它們與人的比例圖
    作為一顆蔚藍色的生命星球,地球在46億年的演化生涯中,孕育出了不計其數的生物,其中有部分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下面是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通過它們與人的比例圖,來了解一下它們到底有多大,它們曾經是怎樣的存在。
  • 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它們有多大?看看它們與人的比例圖
    作為一顆蔚藍色的生命星球,地球在46億年的演化生涯中,孕育出了不計其數的生物,其中有部分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下面是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通過它們與人的比例圖,來了解一下它們到底有多大,它們曾經是怎樣的存在。
  • 北極圈發現殘暴獅,長4米重半噸,獵野牛暴打刃齒虎,不懼短面熊
    更有人發文指出,殘暴獅根本就不是獅子,它和美洲豹的關係更近。目前,大家趨向於:殘暴獅是從非洲獅這一老祖宗裡分離出來的,歸根到底殘暴獅還是獅子。至於到底誰更加合理,還有待於更多的殘暴獅化石出土。但是殘暴獅照樣吃它,殘暴獅之所以不怕比自己塊頭更大的野牛,因為它有自己的絕招,用自己尖銳的牙齒鎖喉,從而讓高大的野牛瞬間喪失戰鬥力。
  • 劍齒虎介紹,劍齒虎和老虎簡筆畫
    我們常說的劍齒虎主要指的是貓科下面的劍齒虎亞科下的史前動物,其中最有名是斯劍虎,刃齒虎 Smilodon,舊稱美洲劍齒虎,音譯斯劍虎,大約生存在距今3百萬至1萬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在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保存了大量的刃齒虎化石,因此斯劍虎成為最為人所知的史前貓科動物。雖然人們都稱之為「劍齒虎」,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老虎。老虎屬於貓科的另一個亞科:豹亞科,劍齒虎則屬於劍齒虎亞科。
  • 史前人類遭遇的10種可怕的動物
    ,不得不打退、獵殺比他們大得多、強壯得多的動物。今天介紹的10種可怕「巨獸」,在人類遷徙到世界各地時發生了遭遇,從此消失在這個星球上。它們的滅絕原因至今沒有定論,但是人類的出現是其中的要素之一。刃齒虎刃齒虎又稱作斯劍虎,舊稱美洲劍齒虎,大約生存在距今3百萬至1萬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
  • 史前動物有多牛?連豬都可以這麼厲害,壯如河馬猛如虎
    導讀:史前動物有多牛?連豬都可以這麼厲害,壯如河馬猛如虎現代的動物體型普遍比較小,最大的陸地動物非洲象,體重也只有4至5噸左右,最高紀錄為10噸,但是史前動物,隨隨便便都能超過這個數字。可能不止我一個人這麼想過,如果史前動物生存至今的話,該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那麼人類又該如何生存呢?就拿老虎來說,現在最大的東北虎平均體重在230-280千克左右,較大者能夠達到300千克以上,但是史前的劍齒虎,能達400千克以上。
  • 消失的史前猛獸——古中華虎,它是不是老虎?
    一般來說,老虎和豹子可以根據它們的大小大致劃分,而老虎和獅子的區別則要麻煩得多。這兩種動物的體型差別不大。然而,根據解刨學家多年的努力,現在已經可以通過頭骨、下頜等細節上的差異來區分它們。1920年在河南省發現了第一個古中華虎化石。瑞典古生物學家丹斯基經過研究認為,它兼有豹、虎、獅的特徵,卻與豹、虎、獅不同。它是一個獨立的物種,因此被命名為古中華虎。
  • 遠古猛獸探秘——鬣齒獸
    紅極一時的「史前巨獅」上圖的動物是不是很熟悉?好像在哪裡見過對不對?我相信喜歡史前動物的朋友都見過它,是的,這個傢伙就是前不久在各大新聞中瘋狂刷屏的新物種——「史前巨獅」。作為最新發現的史前巨型食肉獸,關於它的介紹一時鋪天蓋地。讓我們再重溫一下它的簡介:史前巨獅,獅子的祖先,生存於史前的非洲, 肩高1.5米,身長3米,體重1.5噸。可能是有史以來生存過的,最大的陸地肉食性哺乳動物……
  • 巨鬣狗能打過劍齒虎嗎?為什麼?
    這是兩種史前猛獸之間的較量。在當下,虎與鬣狗是沒有相遇的機會的,因為老虎是亞洲獨有的動物,而鬣狗則主要分布在非洲。那麼,換成史前的「虎」和「鬣狗」它們有相遇機會?二者大戰誰更厲害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史前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