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隆匯·充和
泰凌醫藥(1011.HK)於2018年4月19日早間發布公告,公司與美國Pfenex Inc.公司籤訂開發許可協議,公司將擁有Pfenex新藥「特立帕肽」在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的商業運營獨家權益。特立帕肽是禮來的Forteo的生物類似等效藥,目前在美國進行臨床III期的研發階段。
繼2017年剝離出裡葆多業務後,公司全面結束了代理業務,轉而集中精力,專注於創新藥的研發和銷售,那麼在這個時間點,該如何重新認識轉型後的泰凌醫藥呢?
一、
縱觀產品線,神經系統、骨科、血液及腫瘤領域為泰凌醫藥重點覆蓋的三大領域,2017財年三大板塊合計佔到總收益的88%,目前三大板塊的布局是:
(1)舒思:精神領域,作為目前市場上最少多巴胺能拮抗劑的新一代非典型抗精分藥物之一,對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各種症狀和雙相情感障礙的躁狂發作均有顯著的效果。舒思為蘇州第一自主生產的產品,2003年5月獲批,2003年7月正式推出上市。舒思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上升,分銷渠道的存貨管理也有所改善,2017年舒思錄得營收2.16億元,同比增長5.2%。
(2)喜滴克:血液及腫瘤領域,國家1.1類新藥,作為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磅產品,2017年4月開始上市銷售,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上市僅8個月,為公司帶來了810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作為自費產品,銷量非常可觀。喜滴克之前已經取得湖北省醫保,今年4月9日,公司又順利進入江蘇省醫保目錄,有望加快放量。
喜滴克,目前主要是用於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治療低中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的新增適應症也在順利推進中,已經進入II期臨床階段,並獲得了CFDA批准進入創新藥品綠色快速審批通道,臨床研究正在全國15個臨床研究中心(醫院)進行。MDS作為四大血液淋巴系統惡性腫瘤中的一種,市場規模巨大,國內每年新增血液瘤的市場空間總計約185億元,中國每年MDS新發病人數接近7萬人,低中危就佔到60%,目前國際上並沒有理想的MDS的治療方法,只能靠著輸血,輸血小板維持,不能根治,伴隨著生活質量較差,脹氣、輕熱等問題都會出現。目前的實驗結果,喜滴克(尿多酸肽)可以使MDS克隆改變,可以使不能造血的細胞恢復正常造血,抑制克隆,血液學症狀和骨髓症得到緩解,是治療低中危病人很好的藥物。MDS目前已經進入創新藥品綠色快速審批通道,預計2021年於國內上市,若順利上市,不僅是MDS治療領域的一大突破,也將會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增長。
(3)密蓋息:骨科領域,用於治療骨質溶解或骨質減少引起的骨痛、骨質疏鬆症、Paget氏骨病、高鈣血症及痛經神經營養不良。2017財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長至人民幣2.32億元,其中:密蓋息注射劑品牌授權使用費收入同比增長178.8%至人民幣1.27億元,密蓋息注射劑收入為人民幣0.97億元,密蓋息鼻噴劑收入為人民幣750萬元。
密蓋息(通用名:鮭魚降鈣素)是諾華開發的治療骨質疏鬆的多肽藥物,最早在鮭魚中發現,主要能起到鎮痛作用,有注射和鼻噴劑兩種劑型。泰凌醫藥在2016年7月完成了向諾華收購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密蓋息注射劑,收購價合計1.45億美元,在2017年10月完成收購密蓋息鼻噴劑,代價3400萬美元。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鼻噴劑收購進來2個月的時間,為公司帶來了750萬元的智慧財產權、營銷及分銷權授權費的收入。注射劑需要按周去醫院進行注射,而鼻噴劑可以實現方便的在家使用,鼻噴劑的市場容量還有很大的空間在。
二、
去年年末(2017年12月15日),公司宣布,為了戰略的原因,雙方經友好協商公司於2017年12月31日後將不再代理及推廣復旦張江(1349.HK)旗下醫藥品裡葆多 (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隨著業務的終止,泰凌徹底放棄CSO業務,轉型為研髮型製劑公司。剝離掉低效的業務後,將公司的核心資源投放在主營的三大板塊上,利潤增長空間比守著舊的CSO業務大的多。
所以今日的公告,更像是泰凌新模式揚帆起航的號角。
泰凌在三大板塊,不管是渠道上,還是研發上,都有了一定的積累沉澱。這時候,最聰明的劇本,專注在三大板塊,通過不斷豐富產品線,進行擴展,骨質疏鬆領域就是泰凌擴張的第一塊。
Pfenex公司(PFNX)早期是陶氏化學公司的一部分,2009年12月從陶氏分拆出來,Pfenex離開陶氏時,連帶著先進的Pfenex Expression Technology(重組DNA蛋白質製造平臺)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一併帶了出來,該平臺能有效的生產生物依制遴選藥品、同等療效遴選藥品、以及遴選疫苗等。而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道瓊研發機構,以及支持相關業務的整個團隊也都留在Pfenex。擁有專業技術平臺和研發團隊的Pfenex開始專注做生物科技研發,並於2015年正式登入紐約交易所。
這時候,泰凌攜手Pfenex,一方面,Pfenex的專業研發團隊可以快速的幫助泰凌彌補在研的空缺短板,大力加強泰凌生物科研實力;另一方面,Pfenex也需要一家具備銷售實力的藥企,把其特立帕肽產品推出市場,幫助其快速的打開亞洲市場的銷售渠道,形成互利互贏。
公司此次與Pfenex合作的產品,是目前Pfenex的主導遴選藥品PF708。PF708是禮來的Forteo(復泰奧)的生物類似物,用於治療骨質疏鬆。合約的代價,公司目前只需支付前期的250萬美元獨家專利權的費用,隨著後期研發、監管及銷售相關的裡程碑達成,公司再進行額外的支付,最高達到2500萬美元,另外公司也會就產品銷售淨額支付兩位數的特許權費。
特立帕肽是第一個被證明有成骨作用的抗骨質酥鬆的藥物,目前市場是主要是原研--禮來的復泰奧(Forteo,注射用特立帕肽),一支在1000美金左右,價格昂貴,又未進入醫保目錄,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一直較少,但是上市之後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速,根據禮來的年報,復泰奧2017年全球銷售額達到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從2005年至201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3.3%,市場空間還是巨大的。
然而根據美國橘皮書(Orange Book)顯示,復泰奧的相關的所有專利將於2019年8月過期,隨著專利期的到期,仿製藥的上市,銷售額和銷售版圖也會迎來新的拐點。Pfenex表示將於專利期過後宣布上市,預計最早將於2019年Q3實現商業化。
而隨著專利期到期將至,各大藥企也開始蠢蠢欲動,國內市場,上海聯合賽爾的珍固在2017年3月已經獲批上市,聯合賽爾的屬於凍乾粉針,目前銷量不大,信立泰的重組人甲狀旁腺1-34(rhPTH1-34)凍乾粉針的上市申請已經於2017年11月獲CFDA受理,預計今年獲批。信立泰、翰宇藥業也在研發階段,但剛拿下臨床階段,還處於臨床早期階段,不構成太大的威脅。
注射劑型都有注射周期性,若每次去醫院注射,對患者來說較為麻煩,所以Pfenxe特別設計了隨附針管,像胰島素一樣,可以自行在家完成,大幅增加了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未來,隨著專利期過期後,單價的下調,特立帕肽的市場份額擴容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泰凌的密蓋息已經有非常成功的銷售經驗,加之都為骨質疏鬆領域,銷售團隊和科室,都是現成的資源,在骨質疏鬆藥物升級的浪潮中,泰凌也將會受益於其中。
三、
這次與Pfenex開啟了良好的合作先驅,之後合作的想像空間應該就很大了。回看Pfenex目前的研發管線,速度最快的除了PF708,還有PF582。PF582是雷珠單抗的生物類似藥。
溼性老年性黃斑變性(AMD)是50歲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國內的市場份額就達到500萬人,雷珠單抗一直是該領域的重磅產品。2017年,諾華的雷珠單抗注射液、和康弘藥業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都進入了醫保談判目錄,這兩個都是全球現在暢銷的眼科藥物,兩者本就是競爭關係。康柏西普上市後,增速不減,2016年全年營收4.76億元、同比增長78.02%,佔公司總營收的12.89%升至18.74%,但康柏西普一直都未能進入國家醫保,這次願進入談判目錄,也促使了諾華的雷珠單抗注射液同時進入降價的環節。最後康博西普的降幅僅有17.47%,降至5550元;雷珠單抗降幅達到20%,降至5700元,兩個藥品的價格不相上下。
康柏西普和雷珠單抗之所以要以價換量,是因為雷珠單抗的專利期即將到期,而目前國內市場上只有雷珠單抗、康柏西普和再生元的阿柏西普三家,市場份額這麼大,若泰凌與Pfenex再攜手開發的生物類似藥若能對注射頻率和價格進行優化,對市場份額還是很有競爭優勢的。按目前泰凌建立起與Pfenex戰略關係,或許未來也不排除引入這一重磅藥。
結語:
泰凌轉型至今,從2017的業績已反映公司已經成功搭建了骨科、精神科、腫瘤科三大領域的管線以及強大的銷售團隊,一步步的實現硏發、生產及銷售的全產業鏈布局。而這次與硏發實力強大的Pfenex合作,進一步的創造骨科團隊的協同效應,為公司儲備了接近審批階段的重磅生物藥類似的高質高效骨科藥品;將貢獻豐厚的收入和利潤的同時,更為泰凌涉足生物科硏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所以泰凌後續的發展空間,以及其他極具潛力的生物科硏後續項目的引進都令人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