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第1殺手!醫生詳解警示信號和2步自檢法,儘早預防

2021-01-13 周燦醫生

數據顯示,乳腺癌是女性最易罹患的癌症中位列第一的惡性腫瘤。因此,如果到醫院檢查乳腺,醫生說你有乳腺增生,估計很多女性患者會第一時間想起癌症、囊腫等不良詞彙。

但實際上,乳腺增生是正常生理狀態,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另外5種警示信號。

本文,周醫生為你詳細羅列,並介紹2步自檢法,幫你及早揪出危險信號。

乳腺增生:女性正常的生理變化

乳腺增生聽起來嚇人,但事實上它不是疾病,而是乳房的正常狀態之一。女性出現月經前乳房脹痛的現象,就是乳腺增生,但這種狀態會隨著月經來潮後自行緩解,這是一個生理表現,不是疾病。這是乳房受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調控的結果。

而乳腺增生病,則是月經來潮後,乳腺組織仍然繼續增生,不能恢復之前的狀態,或者恢復不全,這就出現了病理性增生,這時候才有可能稱之為「病」。醫學上稱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組織生理性增生復舊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乳腺增生病?主要看這2類症狀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乳腺增生病,主要從症狀上來判斷,可分為2類:危險症狀和輔助症狀。

3大危險症狀:乳房腫塊、乳腺皮膚異常改變、乳頭溢液。

2大輔助症狀:主要是月經的變化和情志變化。而月經的變化則有:經期紊亂、經期提前、經期錯後、經量偏少、月經淋漓不盡、經色淡或紫暗,可伴有痛經。情志的變化則通常包括胸悶不舒、心煩易怒、脾氣急躁等。

如果你感覺自己的乳腺有增生病,且出現了上述症狀,建議儘早去醫院檢查。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癌信號嗎?

很多確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一旦發現自己經常乳房不適,常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擔心自己會患上乳腺癌或以後會變成癌。

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無需擔心。乳腺增生症有多種病理類型,如單純性小葉增生(佔乳腺增生症的大部分),只要注意調整心態,緩解壓力,就可能逐漸緩解。

極少部分患者,會出現乳腺小葉增生伴非典型增生,且呈現重度外觀改變,則要考慮是乳腺癌的癌前期病變。此時,建議儘早治療病定期檢查。如果是這種情況,則患者通常會出現以下5種警示信號:

乳房腫塊乳頭溢液乳頭和乳暈有異常乳房局部皮膚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大2步法,初步排查乳腺癌

除了要留心以上5種信號之外,醫生還建議你日常堅持「2步法」自檢乳房。

第一步:觀察

在洗澡前、後,可對著鏡子觀察自己兩個乳房的大小、形狀等外觀是否有改變,是否出現乳頭一高一低、乳頭凹陷的問題,乳房皮膚有沒有局部的凹陷或出現橘皮樣的改變。

如果有,則需要擔心。

第二步:觸摸

可用自己的指腹或者手掌心對乳房進行觸摸。在摸的過程中,要特別留心乳房中是否存在硬。之後,再用手指擠壓乳頭、乳暈,看是否會溢液。這2處檢查完正常後,還得留心腋窩那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

如果有任何一處異樣,特別是近期自檢在逐步變大,千萬別忽視。

建議二三十歲以上的女性每月進行自我乳房檢查。自檢的時間最好選在月經後的一周左右,此時身體裡的雌激素水平最低,乳房呈現出鬆軟的狀態,非常有利於發現乳房本身的病變。

最後周醫生要特別強調一點

乳腺癌並非女人專利,男性也可以採取以上同樣的方式進行自檢。

特別是年齡較大的男性,如果自檢的是否也發現了上述警示信號,也需要儘早去找醫生排查。女性要提醒自己的愛人,讓他別害羞。

關注@周燦醫生,為你提供專業的健康指導!

相關焦點

  • 乳腺癌一確診就是晚期?專家:乳腺癌自檢有3招,「看、摸、捏」
    但是不久後,陳熊的乳房越來越痛,甚至在哺乳的過程中出現滲血,這個時候陳熊和家人才隱約覺得不對勁。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陳熊去當地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出來,陳熊確診乳腺癌晚期,癌細胞已經多處擴散。在抗癌的那4年裡,陳熊經歷了67次化療,10次放療,癌痛的時候恨不得把鐵欄杆都咬斷。可儘管如此,陳熊還是於去年離世了。
  • 乳腺癌很可怕,除了定期檢查,3個症狀可自檢
    乳腺癌是女性的第1殺手,女性朋友除了定期去醫院做乳腺檢查之外,也要學會自檢。早期乳腺癌要通過手術或者放化療的方式就能夠提高生存期,多觀察乳房異常。 1、乳頭溢液或者乳房腫塊 早期乳腺癌患者會出現乳頭溢液,溢液呈現黃色咖啡色或者血性。若是癌細胞侵犯了乳腺韌帶部位,會讓乳房出現類似於酒窩樣的物質。另外乳房也會出現腫塊,雖然不會有明顯的疼痛和瘙癢,但是摸到有腫塊時要及時去醫院做鑑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 女性如何避免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身體信號反應
    隨著社會發展,環境改變,乳腺癌作為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女性健康的殺手。不經意間已經越來越多的的女性患了乳腺癌,降低了自身生活質量。早期的乳腺癌其實並沒有這麼可怕,身體出現出現這十個症狀就要多注意,可能就是乳腺癌。 1、橘皮樣改變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皮膚表面容易像橘皮一樣凹陷,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乳腺癌皮下淋巴管受侵犯導致淋巴回流受阻所致。
  •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易被忽略,醫生提醒高齡女性孕前仔細查乳腺
    接診沈海濱醫生仔細詢問後,根據兩位媽媽的症狀,建議她們都做了乳腺B超檢查,兩位媽媽乳房裡都有不小的腫塊,還伴有腋下淋巴結轉移,再經穿刺進一步確診,都是晚期乳腺癌。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是在妊娠同時發生或產後1年內哺乳期間發生的原發性乳腺癌,每年全球新發大約2.5萬例妊娠相關乳腺癌,佔45歲以下乳腺癌病例的2.6%~6.9%。
  • 女性乳房自檢從青春期就開始,教你3個措施,讓它獲得更好保護
    乳腺癌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因此每個年齡段的女性都要好好呵護,除了定期去醫院做乳腺鉬靶檢查外,也要時不時的做次乳房自檢,簡單而且不花費任何金錢,能及時發現乳腺問題。    如何做乳房自檢?  1、觀察  脫掉上半身的衣服,站在鏡子前仔細觀察乳房外觀,看看兩側乳房大小和高低是否對稱,顏色是否發生改變。
  • 乳腺癌第一個信號是什麼?提醒:不痛不癢,摸到這樣的東西要當心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報告顯示,乳腺癌發病率位列女性惡性腫瘤之首。全球平均每年約有140萬人患乳腺癌,我國每年約有20萬新發患者。而且,乳腺癌並不只是女性的專利,男性的胸雖然「一平如地」,但也不能忽略不是,男性乳腺癌患者約佔乳腺癌患者的1%。但是,乳腺癌也被譽為目前世界上,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種之一。
  • 25歲得了乳腺癌,3個壞習慣很常見,她提醒:別「作」出癌症!
    後來去拍了B超,醫生定了4a;接著去做了鉬靶,醫生定了4b。小周預感結果不太好,果然,術中快速病理顯示浸潤性導管癌,只能做保乳切除手術。 等到病理結果出來,小周才知道自己得的是三陰性乳腺癌,屬於乳腺癌中最難治的一種。做好了預期準備,小周雖然難受,但也努力打起精神,準備開始化療、放療,與乳腺癌打一場持久戰。
  • 女性得了乳腺癌,早期身體會出現疼痛,具體是哪幾處呢?醫生講解
    對於女性來說,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免疫力不斷下降,她們不僅要重視保養自己的卵巢,預防婦科疾病發生,同時還應當注意乳腺健康,因為乳腺癌的在女性中的發病率達到了24.4%,成為所有女性高發癌症中的第一位,因為乳腺癌嚴重威脅全球女性的生命健康,這種癌症也被稱作「粉紅殺手」。
  • 乳腺癌患者就醫延遲的研究進展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每年乳腺癌發患者數達16.9萬,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處於比較低的水平,但呈迅速增長的趨勢,尤其是農村地區近10年來上升趨勢明顯【1】。腫瘤患者的預後與臨床分期相關,Ⅰ期乳腺癌治癒率可達90%,Ⅱ期與Ⅲ期僅為70%和40%,然而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為中晚期。
  • 我院外二科給一位慕名而來的乳腺癌患者成功手術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腫瘤疾病 , 每年有超過30萬的新發患者 , 中國乳腺癌年平均增長率約為3.5% , 且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 , 有年輕化傾向 , 它已成為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
  • 生二孩促進乳腺發育 六個方法預防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的頭號殺手,因此預防乳腺癌就是珍愛生命。那麼怎麼預防乳腺癌呢?  近期,一則關於「生二孩能預防乳腺癌」的消息在朋友圈中不脛而走,該文稱生二孩能促進女性乳腺發育,從而預防乳腺癌。單獨兩孩政策對女性預防乳腺癌來說是個好消息,生二胎的確有利於預防乳腺癌的發病。  國內外科學研究均表明,大齡未婚或未育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研究表明,有過兩次以上哺乳經歷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很低,一年半的哺乳期是最優的。」金宗浩表示,「生二胎之間間隔2年到3年最好,而且最好是自己哺乳,人體器官如果不能正常發揮功能,其出現問題的概率就會增大。」
  • 新手媽媽哺乳期間發現腫塊以為堵奶 一查是乳腺癌
    ,這和越來越多的女性晚育有一定的關係。 在妊娠哺乳期女性乳房增大,乳腺腫塊容易被掩蓋;並且妊娠哺乳期的女性體內分泌微環境特殊,免疫系統改變,乳房毛細血管增多、擴張、充血,這些條件還會導致腫瘤增長快、惡性高、易轉移。生理階段的特殊性導致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診斷延後,並且預後差。據文獻報導,約有 1/2的 PABC患者被延誤診治達 6個月甚至更久。
  • 乳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腫瘤科醫生忠告,四個症狀別再一拖再拖
    據國家癌症中心和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發病數據顯示:全國腫瘤登記地區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粗率)全國合計為42.55/10萬,城市為51.91/10萬,農村為23.12/10萬。
  • 乳製品會引起乳腺癌嗎?內衣能防下垂?這10個關於乳房的小知識!
    1、乳腺增生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7成以上的女性伴有乳腺增生,又害怕會發展成癌變,其實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多數乳腺增生屬於良性病變,跟乳腺癌沒有直接聯繫,但也不能太大意,還需定期去醫院做體檢。但這並不代表著不能自檢,每個女性都需了解乳房情況,定期檢查乳房大小、看看兩邊是否對稱以及質地,一旦有異常需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4、豆製品是否會引起乳腺癌豆製品中含有植物雌性激素,有人認為吃豆製品會增加患乳腺癌機率,然而這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乳腺癌更青睞這9類女性,你中招了嗎?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數據顯示:在中國,女性發病首位的癌症為乳腺癌,每年發病逾30萬,並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對於乳腺癌來說,預防重於治療,今天我們給大家總結一份乳腺癌高危人群名單,給所有女性朋友提個醒。哪類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關於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 預防乳腺癌的最佳食品有哪些?
    ,那麼哪些食物能夠預防乳腺癌等乳腺方面的疾病呢?   日常生活中有價格低廉的食物,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享受美食中就可以達到調理乳腺健康,預防乳腺疾病的目的,下面就和大家說說乳房保健的五佳食品。蘋果  蘋果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中的花色素苷能有效的阻斷癌症的新陳代謝路徑,研究發現,果皮的抗癌能力是果肉的十倍,所以我們要記得吃蘋果不要去皮哦。番茄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它有著很強的消炎和抗血管生成能力,特別是加熱以後吸收率會更高。
  • 乳腺癌診治小心陷阱
    「紅顏殺手」乳腺癌,常年位於申城女性癌症發病首位。數據顯示,至2021年,我國乳腺癌患者數量將可達到250萬人。目前,我國城市乳腺癌發病率約達34.3/十萬人,是農村發病的兩倍。乳腺癌患者平均發病年齡較歐美地區提早10年左右。「乳房保衛戰」裡,眾多謠言甚囂塵上,釐清科學觀念,女性朋友小心步入乳腺癌防治的三大「陷阱」。
  • 乳腺癌偏愛這9類人,希望沒你
    BI-RADS後面的數字為4以上,要儘快找專業乳腺醫生諮詢,做進一步檢查,如乳腺ABVS、乳腺鉬靶等,必要時穿刺活檢明確性質。一旦檢查出乳腺結節,即便是良性的,也要引起重視,一定要根據醫生建議定期複查,觀察好其生長速度和變化很重要!
  • 乳腺癌喜歡「啃骨頭」,如何預防骨轉移?
    本文綱要 1、沉默「殺手」——骨質疏鬆 2、骨關節炎: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的防治;服用氨糖軟骨素有用嗎? 而乳腺癌患者群體由於年齡和用藥的特殊屬性,更使得骨相關問題「雪上加霜」: 中國乳腺癌的高發年齡在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包括卵巢功能抑制、芳香化酶抑制劑等療法,會帶來骨相關副作用,進一步加劇骨量丟失,增加骨折風險。
  • 醫生樹登陸咪桃APP,攜手為女性用戶保駕護航
    女性健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最近,醫患溝通服務平臺醫生樹與女性乳房健康管理APP咪桃完成平臺對接,專門為女性用戶提供病症諮詢等服務。這也是繼與笑臉社區、看廈門、在成都、在重慶等平臺合作之後,醫生樹再次登陸第三方移動應用平臺,將優質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帶給更多的用戶。時下已進入晚春季節,冷暖空氣頻繁交匯,容易引發疾病。特別是對於現代都市女性來說,不僅要相夫教子、打理家庭瑣事,還要承受來自工作等方面的多重社會壓力,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免疫力比較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