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四大名臣中,李鴻章可謂是最為備受爭議的一個人物。一方面他為慈禧籤訂了數字不清的不平等條約,而一直為人所詬病。另一方面李鴻章也做了許多有益的貢獻,很多現代的化的企業都是李鴻章牽頭開辦的,李鴻章也因此被譽之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事實上李鴻章確實是一個擁有著超前眼光的,在清朝晚期,因為京杭大運河的淤堵,朝廷不得已把原本河道運輸貨物的流通方式改成了走海道的運輸方式。李鴻章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於1872年牽頭督辦了輪船招商局。
這是第一家民用企業,打破了晚清洋務企業純粹官辦的格局,第一次採用了股份制的方式經營。如今市值近萬億的招商銀行,其源頭便是輪船招商局,從這方面來看李鴻章確實為中國近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但是要說李鴻章更為出名的手筆,應該還是他的北洋水師了。北洋水師是1888年建成的,是中國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主要軍艦共有大小25艘,以及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還有官兵4000餘人。
當時李鴻章提出建立這樣一支擁有現代化武器的軍艦很大程度是因為日本,為何這樣說呢?其實早在1874年北洋水師建立之前,李鴻章便曾向慈禧提出過。日本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國家,且在明治維新之後,國力發展壯大。若不早日除去,將來必成大患。
可是慈禧只貪圖眼前的享樂,憂心於自己的權位鬥爭中,那裡聽得進李鴻章的話,甚至還怪李鴻章為何如此的抬舉這麼一個小小的島國。李鴻章無奈,只能通過洋務運動繼續壯大自身,等到日本挑起戰爭之後,也好應對。可是儘管如此,李鴻章還是低估了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國力發展到了多麼強盛的地步。
1894年7月25日,甲午戰爭爆發。這次戰爭日本早已經蓄謀已久,反觀清朝卻是倉皇迎戰。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在交戰之後,清軍便不斷的潰敗。儘管將軍們都死戰到底,可是這早已經不是冷兵器時代了,不是硬抗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最後清廷戰敗,北洋水師也一併全軍覆沒。清朝迫於軍事壓力於1895年4月17日籤訂了《馬關條約》。這份條約便是經李鴻章手籤的。日本人這一下嘗到了甜頭,那裡肯作罷。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時,日本軍隊便佔了其中的大半。當敵人的軍隊打到紫禁城時,慈禧帶著光緒皇帝一路逃到了西安,待敵人燒搶完畢撤軍之後才敢回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又在中國東北發動的侵略戰爭。從1931年到1945年,為時十四年的艱苦抗戰,無數智慧而勇敢的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才將日本人徹底的趕出了國土。而晚清的一系列戰敗也在不斷的提醒著我們,只有自身強大了才無懼敵人,否者只會被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