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上飛躍的銀鱗精靈——大眼海鰱

2021-01-18 路亞中國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夏季是一個令人期待的季節,因為路亞大眼海鰱的「旺季」到來了!


說起大眼海鰱,可以說它們是「易釣難起」的路亞對象魚種,因為它們的口部構造十分脆弱,再加上它們的洗鰓功力了得,所以在釣獲它們之後,常常會因洗鰓或裂嘴而跑魚。因此,依照我的經驗來看,只有當著鉤部位在魚的下顎時,我們才可以成功起魚;如果著鉤部位在魚的嘴側,結果很可能是以洗鰓後裂嘴而收場。

大眼海鰱的族群很龐大,而且掠食性相當明顯。無論是水面系擬餌,還是淺潛型擬餌,它們都照咬不誤,所以它們真的算是新手入門及老手練竿的優良對象魚種。


在我國臺灣省,許多路亞釣者的啟蒙魚類就是大眼海鰱。在我國臺灣省沿海地區的一些溪流注入海水的河口區域,以及大大小小的排水溝渠中,大眼海鰱都是比較常見的魚種,它們經常組成龐大的族群在水面遊弋。大眼海鰱不僅能在純淡水環境中棲息,還對汙染有極強的耐受力。

在我國臺灣省許多城市中的河流裡,它們也能自由自在地生存。由於它們的掠食性相當明顯,所以大多數擬餌都能很輕鬆地吸引到它們。不過正如前文所言,要釣到它們很容易,但要成功起魚上岸就需要些技巧了。因為它們有一個脫鉤的絕招——「風火大車輪」。


下面,我將按照生態習性、適合釣具、作釣手法及注意事項四個方面將路亞大眼海鰱的攻略分別加以介紹。

大眼海鰱和海鰱科的其他魚類在外形上極其相似,差別僅在於大眼海鰱科魚類的體形側扁而高,眼睛大,鱗片也較大,呈現金屬般的明亮光澤。此外,大眼海鰱的背鰭上最後一根鰭條還呈絲狀延長。大眼海鰱對鹽度的適應力很強,成魚在外海產卵後,孵出的幼魚會遊入河口或潟湖中生長。

大眼海鰱科的魚類在全世界僅有1屬2 種,我國臺灣省現有1屬1種。它們屬於底棲、胎生、肉食性魚類,還可以利用鰾來輔助呼吸,所以它們在缺氧的水域中也能直接到水面呼吸空氣。


大眼海鰱科的魚類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兩種,分布在大西洋的大西洋大海鰱體型特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可達160千克。雖然大西洋大海鰱的刺較多,而且肉質不佳,但它們在中鉤時掙扎的力量非常大,甚至會躍出水面瘋狂洗鰓,因此是遊釣者的最愛。


而在我國臺灣省可見的、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的大眼海鰱則體型較小,它們常被沿岸漁民用流刺網、圍網、定置網、「一支釣」或拖網所捕獲。漁民通常將這種大眼海鰱作為下雜魚(即飼料之用),鮮少食用。


海鰱目魚類同硬骨魚中較為原始的鰻鱺目魚類及囊咽鰻目魚類一樣,均具有身體薄而透明、頭小體大、如同一片柳葉般的幼生時期,所以又有「狹首幼生」或「柳葉幼生」的專門說法。生活在海水中的海鰱仔稚魚以有機物為食,它們會隨洋流漂送至河口沿岸區域,然後變態為稚魚,最後回到大洋中繼續成長。

1.釣竿:1.98米或2.1米的L調直柄路亞竿為最佳,釣線負荷為尼龍線4~10 磅,適投餌重在4~10克。

2.漁輪:1000~2000型的紡車輪為首選,線杯能容納120米2.0號尼龍線便足夠。

3.釣線:1.5~2.0號的尼龍線或0.6~0.8號的PE線為最佳選擇。


4.擬餌:

①3~7克的勺形亮片可同時針對15~40釐米長的大眼海鰱,但建議將亮片上的三本鉤換為單鉤。

②1.5~3克的汲鉤頭搭配1~1.5寸的軟餌可以專攻體長在30釐米以下的大眼海鰱。

③5~7釐米長的魚形擬餌可以主攻30~60釐米長的中大型大眼海鰱。

1.大眼海鰱的洗鰓功力堪稱一絕,而且爆發力超強。它們常常在中鉤的瞬間就從水中躥起,並在水面上翻騰。而釣者往往會敗在這一瞬間,因為大眼海鰱在洗鰓的時候很有可能把鉤子甩出口外。

實際上,大眼海鰱的爆發力夠強,但卻沒有耐力。這種所謂的「風火大車輪」的洗鰓方式最多只能持續兩三分鐘,然後魚體就疲軟了。要想抵擋住大眼海鰱的洗鰓,就要記住三個要點:輕餌、單鉤及釣線緊繃不鬆弛。


只要能掌握這三個要點,基本上就能化解掉大眼海鰱的瘋狂洗鰓,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說中鉤位置在魚的上唇骨板與口腔之間的薄膜位置,因為此處極為脆弱,稍微用力拉扯就能將其撕裂,所以如果中鉤位置在此處,釣者基本會被大眼海鰱的「風火大車輪」給秒殺掉,這一點毋庸置疑。

2.當主要目標魚為體長30釐米以下的大眼海鰱時,我建議大家將鉤子換成細骨柄的單鉤。這樣做不但可以增加成功起魚的機會,還不會傷害魚體,可謂一舉兩得。我們在路亞大眼海鰱時,這點細節是不容忽略的。


3.大眼海鰱的體型越大,它們就越傾向於往海水裡移動,在河流中很少能見到體長超過40釐米的個體。在內陸河流中,體長在15~25釐米的大眼海鰱最為常見。而近海的港灣周邊及防波堤附近的大眼海鰱個體就大得多,常見個體均在40~60釐米。我們在選取對象魚個體的時候,可以依照此標淮去尋找適合的標點。

4.永遠將擬餌維持在水體的中上層,即讓擬餌在貼近水面的泳層或水面上遊弋,這是路亞大眼海鰱的不二法門,尤其是針對中小型的大眼海鰱。它們幾乎都在水面上活動,就算我們使用汲鉤頭加軟餌作釣時,也要採用拖拽的手法控餌,而非跳底式操控。

1.大眼海鰱的活動與潮水是有關聯性的,哪怕是深入內陸數十公裡的河流中的大眼海鰱也是一樣。它們吃餌多是在漲潮七八分時,那時是它們活性最好的時段,可以說是見餌就咬。等漲潮過後,它們的活性很快就降低了,甚至對擬餌都不理不睬了。


如果我們的目標魚是封閉式水域或者潟湖之中的大眼海鰱,它們通常在一大清早的時候捕獵,再者就是傍晚。路亞大眼海鰱時,抓準出釣時機十分重要,否則你只會看到一大群在水面戲耍的魚兒,但是它們根本不會碰你的擬餌。

2.要找到大眼海鰱的蹤跡很容易,因為它們在水面上換氣時常常會激起一絲絲漣漪或者一朵朵水花。這種現象此起彼伏,十分顯眼。此外,它們也常將背鰭露出水面,尤其是在淺水區域,所以我們根據這兩點能夠很容易地發現它們。


3.大眼海鰱對水面系擬餌的反應不錯,有時我們在使用其他擬餌無果的情況下,可以換上水面系擬餌試一試。但是,我們要謹記一個原則,那就是擬餌越大越重,失敗率也就相對越高。因為大眼海鰱在中鉤之後會瘋狂洗鰓,它們會利用洗鰓時劇烈的動作將擬餌甩出口外,而越重的擬餌慣性也就越大,所以擬餌重量與脫鉤率是成正比的。

4.雖然大眼海鰱在水中十分兇猛,但是它們的生命力真的很脆弱,離水後很快就會死亡。所以當它們出水之後,我們要趕快拍照,而且不能將它們置於酷熱的地面或沙土之上,以免過度傷害它們的體表。當大眼海鰱的體表受到傷害之後,我們無法將其重新放流,只會平白無故地斷送一條無辜的生命。此外,這種魚類真的很難吃,它們的肉質粗糙,刺又多,所以最好還是隨釣隨放吧!

相關焦點

  • 路亞釣法:海鰱路亞技巧和路亞裝備選擇
    路亞大眼海鰱常用的裝備大眼海鰱雖然可以長到一米長,但是在我國淡水或者海邊作釣到的大眼海鰱,正常都是比較小個體的,所以裝備的選擇會相對容易。但是要是選擇了錯誤的裝備,也是很難釣到大眼海鰱的。正確的裝備可以使你事半功倍。一、路亞竿,由於大眼海鰱經常在遠離岸邊的水面跳躍,所以推薦使用遠投路亞竿來作釣。
  • 淺解泰龐海鰱
  • 【Rapala】XRP07激浪遊俠波爬-水面炸裂海鰱
    波爬類型:擊泡型波爬,跟其他吐水式波爬(撞擊產生水花)的區別在於,激浪遊俠在撞擊水面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圓形水泡本次探釣的心情真的是經歷了各種起伏第一天,釣得並不好,沒有釣到大體型的海鰱,只上了兩條體型小的,第一天作釣的天氣非常不穩定
  • 擁有火箭般爆發力的夏威夷海鰱
    夏威夷海鰱常被沿海地區的漁民用流刺網、圍網、定置網或拖網捕獲,由於它們在中鉤之後掙扎的力量很大,而且在快被拉出水面的時候經常憑藉快速跳躍的本領脫鉤逃跑,所以它們也是海釣愛好者喜釣的魚種之一。一般來說,夏威夷海鰱喜歡棲息於淺海,它們喜歡在潟湖、近海的河流以及人工溝渠中活動,而且通常是群體活動覓食。無論在哪種水域中,只要有夏威夷海鰱存在,我們就常常能觀察到它們集體獵食的場面。它們會分工合圍將獵物驅趕到埋伏圈中,然後衝入其中大肆獵殺。由於這種捕獵活動多是在水面進行的,所以釣者通過肉眼就能觀察到這種瘋狂的場面。
  • 侵略如火,生猛如風 ——挑戰夏威夷海鰱
    如何抵制夏威夷海鰱的「30秒絕殺技」呢?這可以從用餌之道、標點選擇及操竿手法三方面說起。夏威夷海鰱是一種極為兇猛的掠食性魚類,它們經常成群在水下追逐獵殺餌魚,行動異常迅速,而且毫不留情。在釣場中常常能看到它們在水面上圍追堵截獵物並大開殺戒的景象,由於它們生性兇猛,所以它們對水中的擬餌極為敏感,只要看到就會撲上來。
  • 邁阿密手釣大海鰱,海釣人手中拽餌,用手當竿釣起身長過米的海鰱
    邁阿密手釣大海鰱,海釣人手中拽餌,用手當竿釣起身長過米的海鰱有這麼一群海釣人,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到安達曼海域再到巴布亞一路走來,所釣獲的大體型魚數不勝數,這些海釣人不斷的刷新著自己的紀錄,從十幾斤的小金槍,到幾十斤的GT,再到上百斤的石斑,以至於後來幾百斤的馬林,挑戰上千斤的鯊魚等等
  • 野河釣上「大白條」,翹嘴魚還是海鰱?難以分辨,有認得的嗎?
    野河能釣上什麼?在很多人眼裡,一些很寬大的野河應該能釣上大魚。不過我覺得都是看運氣吧,有的人經常在野河裡釣魚就沒遇到呢。但在國外一些地方就有人釣獲什麼巨鯰啊,鱷雀鱔,大鯉魚等等,看到別人的收穫,真心眼紅。
  • 海鰱真的很刺激--釣友心得分享
    釣友Keven心得分享:有人說我瘋了,說七月半晚上還去廈門釣魚。洗腮的場景簡直是其他魚種無法可比的,跳起來,甩兩下,普通,接著又來幾下,刺激啊,不過跑魚很多,大概十多條吧。至於有多暴力,包鉛魚尾巴都咬斷了,魚身也爛了,功勳米諾,一下水,五連杆,跑了四尾,上魚一尾,身上傷痕累累啊,三本鉤都拉直了,最愛海鰱洗鰓場景,特別刺激!
  • 邁阿密生存著能「魚釣人」的大海鰱,為何巨大的海鰱都棲息在此?
    ,與北梭魚有著很近的關係,因此也有很多地區稱海鰱為梭魚或者是爛肉縮,這種大型魚種不僅生活在美國,在全世界每個海域都有分布,是種熱帶海產魚,且在淡水和鹹水中都能生存,生命力頑強,性格兇猛,優速極快,身體細長,身披銀色「鎧甲」,牙小而鋒利無比,是種食肉性海洋魚類此魚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力氣很強,爆發力驚人,尤其是在邁阿密海鰱釣場生活的野生海鰱更是力大無窮,為什麼說此處的海鰱能「魚釣人」就是這裡的海鰱個頭比一般的海域都要大上很多
  • 翹嘴的親戚,海鰱,瘋狂擺頭洗鰓的那種.
    「翹嘴魚頭是往上翹的,鱗片明顯更大,身體也更闊一點,所以這個不大可能是翹嘴魚」周先生在社交媒體上驚奇說,他認為這條「怪魚」,更像是一條極為罕見的「巨型白條魚」.——從其外形特徵看,這條魚身體細長,魚頭尖小,珠江裡的常見魚種,除了白條魚,確實沒有其他魚「長成」這樣...
  • 科學家首次捕獲:蜜蜂中唯一的「暗夜精靈」,大眼的它才有這好處
    可最近,福林德斯大學的昆蟲學家多雷 Dorey及其團隊,興奮地宣布:他們第一次捕獲蜜蜂的一個獨特的種群,也觀測到由蜜蜂種群進化出的另一個異類——「暗夜精靈」,在黑暗的野外覓食時的場景!
  • 高清:成千上萬"魔鬼魚"凌空飛躍墨西哥海灣
    來自墨西哥的41歲攝影師奧克塔維奧·阿伍爾託近期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沿岸的普爾莫角國家公園內拍攝到了成千上萬隻蝠鱝(又稱「魔鬼魚」)集體凌空飛躍的超壯觀場面。 據阿伍爾託介紹,這群「魔鬼魚」躍出水面3米多。成千上萬條「魔鬼魚」集體凌空飛躍,下落後擊打在水面上,水花雷動,宛如暴雨降落。作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和自然資源保護者,阿伍爾託自1994年開始拍攝記錄墨西哥沿海水域,他的作品致力於關注保護類物種、保護海洋生態。 據悉,蝠鱝身體扁平,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因其形狀嚇人而被稱為「魔鬼魚」。
  • 美國碼頭巨型海鰱成群結隊都泛濫了,敢不敢挑戰徒手釣大海鰱
    因為上魚太多也太快,你們看到的一集更新只是我們釣魚過程中一個小片段而已。因而大家不要抱怨,每釣一條魚都要給你算半天的重量你也會煩,無形中吧視頻拉長了。本來20集的紀錄片硬是拉長成50級,也會錯失很多精彩。美國碼頭大大海鰱,確實像是變大了的翹嘴或者白條。這傢伙很兇猛。真為這些鵜鶘擔心,會不會捉魚不成反被魚捉呢。
  • 國潮品牌「飛躍」陷管理困境,4個「飛躍」誰真誰假?
    文| 《財經》記者 馬霖 吳瓊編輯 | 餘樂「國潮」概念製造了千億級消費市場,也帶火了一個沉寂多年的民族品牌--飛躍牌帆布鞋。然而,就在這個老字號品牌重新起飛之時,圍繞其商標和市場的利益爭端也漸漸浮出水面。 白帆布鞋面、黃色硫化橡膠底、紅藍雙勾logo及帶有上世紀色彩的FEIYUE二字拼音,組成了經典飛躍鞋的全部元素。
  • 伊洛瓦底江豚,瀕危的微笑精靈
    不過,雖然生物血統上伊洛瓦底江豚歸於殺人鯨同類,但它們卻非常溫馴。伊洛瓦底江豚嘴角輕微上揚,似乎永遠在微笑伊洛瓦底江上的微笑精靈伊洛瓦底江水悠悠,貨船往來穿梭,當地人劃著小船在江上撒網。運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伊洛瓦底江豚在深水水域靈巧地划過水面,撲騰起一片水花,遠處金色佛塔閃爍,有著烏託邦一般的美麗。伊洛瓦底江豚大部分時間都在覓食,雖然它們不似特別活躍的雜技海豚,但偶爾也會飛躍出水面。伊洛瓦底江豚通常潛水不到 2 分鐘,但當它們受到驚嚇時,潛水時間會更長些。
  • 開機無廣告,大眼橙投影X7pro,全畫面無感智能對焦
    以超高性價比獲得用戶一致喜愛和認可的大眼橙投影儀,成為了這個行業中的一股新勢力。 ——大眼橙X7pro。 外觀 細節 核心功能: 先從外觀說起,相比起前面推出的大眼橙投影儀,這次的外觀綜合升級,顏值質感有飛躍的進步。新升級的X7pro採用Metal Mesh金屬網材質做整個投影機身,材質質感優秀,方正錆色機身,盡顯高檔工藝。整體看起來非常的簡約,也符合了現代人對於投影儀的外觀審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