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州元陽縣逢春嶺鄉:野石蛙帶來了致富路

2021-01-16 水產養殖網
雲南紅河州元陽縣逢春嶺鄉:野石蛙帶來了致富路2012-06-29 23: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雲南網        瀏覽量: 4110 次 我要評論

經過馴化的石蛙

石蛙養殖基地


  記者&nbsp楊之輝&nbsp通訊員&nbsp佟忠義


  「想不到野生石蛙能給我們村帶來這樣大的經濟效益,以前人們連碰都不愛碰一下,更不用說進行規模化養殖了,現在卻變成了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搶手貨」,這是紅河州元陽縣逢春嶺鄉獨家村委會副主任蘇發富的心聲。

  獨家村委會是逢春嶺鄉轄下南部的一個高寒山區村委會,距鄉政府駐地12公裡,有7個自然村,370戶,總人口1675人,世居有漢族和哈尼族,國土面積8.5平方公裡,最低海拔1300米,最高海拔1700米,森林覆蓋率達72%。以前,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部分林下經濟作物和外出務工為主,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特困村。

  小石蛙大價值

  窮則思變。

  近年來,逢春嶺鄉獨家村委會農戶結合地方實際,以開發生物資源為主,經過多年探索,把山間溪流中的野生大型食用蛙「石蛙」進行馴化繁育,現已初見成效。2012年3月成立了石蛙養殖合作社,現有社員103人。該鄉還依託境內溪流眾多、溝壑密布,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的自然環境和生態資源優勢,以「政府引導,適當扶持,農戶參與,示範帶動」的發展思路,通過發展集中連片規模化養殖的方式,在吉居坡河流域,建設一個原生態石蛙馴養繁育基地示範項目,該村委會以此為契機,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大力引導村民發展集體經濟,引導農民增收致富。

  「石蛙的人工養殖,可以對野生種群資源得到保護,保持生態平衡。石蛙喜食活餌料,農戶可以利用生活垃圾、畜禽糞便等飼養、生產蚯蚓、蠅蛆等高蛋白餌料,這樣即降低養殖成本,又處理了生活垃圾,淨化農村人居環境。野生石蛙讓養殖戶得到了實惠,養殖戶的積極性非常高。」&nbsp在石蛙養殖基地,蘇發富高興地向筆者介紹到。

  據《本草綱目》《中國藥用動物志》記載:「石蛙有滋補強壯功效,主治小兒癆瘦,疳疾、病後虛弱等,產婦尤佳」。其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均非一般,具有較好的食補和美容功效。由於其特殊性,如今,餐桌上已很難見到,野生資源已快要滅絕。

  該鄉於2011年起開始馴化繁育石蛙,通過一年養殖、觀察,已掌握了石蛙的飼養技術,馴化種蛙400餘對,繁育蛙苗近萬隻。目前投資12萬餘元,建設了種蛙、蛙苗繁育基地。建有種蛙池12個,幼蛙池32個,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分期養殖的社員有5戶,建有養殖池22個,飼養種蛙150對。

  野石蛙助農奔「錢」途

  成立經濟合作社,建設一個原生態石蛙馴養繁育基地,不僅可以保護快要滅絕的野生石蛙資源,且可以帶動元陽縣高寒山區群眾飼養,以哈尼梯田旅遊為契機,以自己獨有的品牌,象「三文魚」、「甲魚」一樣充實我縣高端消費市場,讓群眾多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食用蛙「石蛙」養殖基地正常運作後,年能繁育幼蛙20—30萬隻,創造經濟收入30萬餘元,並能帶動有條件的農戶飼養。獨有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原本就是野生石蛙的生活之地,適宜石蛙飼養。近幾年農戶的零星馴養、探索,已掌握了飼養技術。有畜牧獸醫師指導防治病害。下一步,該合作社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培殖石蛙產業,建設100畝原生態商品蛙養殖池,年繁育蛙苗30萬尾以上,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繁殖蛙苗25萬隻以上,蛙苗年產值25萬元。年可生產商品蛙20萬隻,產值300萬元。扣除工人工資、飼料成本,項目年獲利200餘萬元。項目建成以後可帶動縣內海拔在1300米以上,有清潔水源的農戶參與養殖,修建蛙池的成本30—50元1平方米。普通農戶只要修建20—30平方米的養殖池,就能為其年創造近萬元的收入,利潤可達70%。

  2011年該村經濟總收入701萬元,人均純收入2633元。野「石蛙」真正讓群眾走奔上了脫貧致富的「錢」途。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雲南紅河州在脫貧攻堅中幫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
    雲南紅河州在脫貧攻堅中幫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 原標題: 紅河州委、州政府堅定有力地發出了「精準脫貧,務實脫貧,不落一人」的動員令。  初夏,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訪組走進紅河的村村寨寨。在脫貧攻堅最前線,一個個新氣象、新變化令人振奮。
  • 雲南省京劇院文化大篷車惠民演出走進元陽縣
    雲南網訊(通訊員 普健梅 周杰)11月26日,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文化大篷車·千鄉萬裡行」惠民演出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人民廣場舉行。此次活動是雲南省京劇院「文化大篷車·千鄉萬裡行」2020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惠民演出活動在元陽縣的首場演出。演出活動在傳統京劇《天女散花》中拉開序幕。《戲曲變臉》《梨花頌》等精彩京劇節目輪番上演。整個晚會歷時兩個小時,演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紅河州這些活動將取消 不要撲空!
    進入8月,就迎來了雲南少數民族規模盛大的火把節,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雲南紅河州多地的火把節活動將取消。取消舉辦2020年元陽縣新街鎮彝族「火把節」活動7月28日,紅河州元陽縣新街鎮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取消舉辦2020年新街鎮彝族「火把節」活動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
  • 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雲南鄉村老師這支vlog看哭網友
    …… 這幾天 一位雲南鄉村教師 為學生們拍的vlog火了! 網友專門為此開設話題 #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 閱讀量達2億!
  • 第六屆雲南道德模範及提名獎公示 36人為道德模範人選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廣福路8號;郵編:650228;聯繫電話:0871-63992077)。五二文 (傈僳)怒江州瀘水市地方稅務局副主任科員沈 梅 (女)雲南農業大學校友會辦公室主任二、見義勇為模範(6人)吳明德昭通市天鶴保安有限責任公司保安張 富 (彝)楚雄州武定縣環州鄉環州村居民楊玉洪 (彝)文山州文山市小街鎮者底村委會下寨村居民蘇應清 (白)大理州大理市國家稅務局副主任科員
  • 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揭曉,紅河州佔6個,快來看看你的村...
    近期,國家民委發布《關於做好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相關工作的通知》,紅河州共有6個村寨上榜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分別是瀘西縣午街鋪鎮水塘村委會小河邊村、元陽縣新街鎮愛春村委會阿者科村、紅河縣迤薩鎮勐龍村委會勐龍村、紅河縣樂育鎮然仁村委會格伍村、屏邊苗族自治縣灣塘鄉牛碑村委會人字橋村、屏邊苗族自治縣玉屏鎮姑租碑村委會刺竹林村
  • 紅河州6地上榜「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有你家嗎?
    紅河州6地上榜「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有你家嗎?雲南省有93個村寨上榜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其中紅河州有6個。紅河州6個村寨分別是:瀘西縣午街鋪鎮水塘村委會小河邊村、元陽縣新街鎮愛春村委會阿者科村、紅河縣迤薩鎮勐龍村委會勐龍村、紅河縣樂育鎮然仁村委會格伍村、屏邊苗族自治縣灣塘鄉牛碑村委會人字橋村、屏邊苗族自治縣玉屏鎮姑租碑村委會刺竹林村。
  • 雲南出現怪異現象,紅河州突現上億隻蝴蝶,場面極其壯觀
    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被稱作為「中國紅河蝴蝶谷」。每年的六月這裡都會有上億隻蝴蝶集體破繭成蝶。草叢間、林間、溪邊.....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漫天翩翩飛舞的蝴蝶,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麼,為什麼在雲南這個地方會出現「蝴蝶大爆發」這樣一道奇觀呢?
  • 刮目「鄉」看:羅源龍蝦螯舞出致富路
    刮目「鄉」看:羅源龍蝦螯舞出致富路 2020-10-21 17:22:17  來源:新華社
  • 昆明人,2020年度城鄉醫保繳費時限延長了|昆明|張貴周|紅河州|雲南...
    感謝關注云南網微信公眾號,今天是2020年3月2日,星期一。歷史上的今天1876年3月2日,「京劇」之名在上海《申報》誕生。經審理查明,2月6日18時20分許,馬建國駕駛一輛小型麵包車載人行至紅河縣石頭寨鄉麼索村委會通往阿扎河鄉洛孟村委會之間名為「咪卡」的卡點時,同行村民馬克龍(另案處理)下車搬除路障,並不服從卡點工作人員的管理。
  • 雲南紅河州漁業再添新亮點 重點培養建鯉羅非魚等品種
    雲南紅河州漁業再添新亮點 重點培養建鯉羅非魚等品種2013-07-08 23: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紅河州水產工作站        瀏覽量: 2110 次 我要評論   經過招商引資,紅河縣建立了大多科休閒漁業養殖園,截止6月15日,該養殖園投資200萬元,完成土地徵用300畝,建成休閒餐飲房屋2幢30間,休閒垂釣房1幢,佔地1.12畝。
  •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供圖 春天的梁河,處處鋪滿綠色。順著彎曲的公路,走進曩宋鄉龍營村大勐藏村民小組,上百年的皂莢樹正使勁的發芽、開花。村民們翹首以盼,等待著從樹上採摘「綠寶寶」,生態、綠色、無汙染的皂角米,來增收致富,奔向小康。
  • 和靜縣:鄉村公路建設「鋪就」旅遊致富路
    和靜縣克爾古提鄉治國橋至克爾古提村公路在山谷中蜿蜒向前。從高處俯瞰,嶄新的公路穿梭在山中,蜿蜒迴轉,這條21.6公裡長的「青絲帶」不僅串聯起克爾古提鄉的美景,還成為貧困村落與外部世界的便捷通道,更是一條農牧民通向美好生活的旅遊致富路。  「現在的路特別好走,開車從庫爾勒到克爾古提村只需要兩個小時。」7月15日,和家人去克爾古提村遊玩的庫爾勒市民雷雪梅說。
  •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走出脫貧路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 走出脫貧路。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 走出脫貧路。     雲南會澤大井:念好「山字經」 走出脫貧路。大井鎮通過脫貧攻堅工作的推動,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狠抓精神扶貧,對準消極的觀念和心態定點滴灌、靶向治療,幫助貧困群眾找準貧困根子,解開思想扣子,激發起致富信心。
  • 雲南建(個)元高速豹子衝1號大橋順利合龍
    經過了近15月的艱苦奮戰,日前,雲南建(個)元高速公路豹子衝1號大橋超前完成合龍任務。豹子衝1號大橋橫跨豹子衝溝,全長736.08米,主跨120米,地處深山峽谷,環境惡劣、地質情況複雜,是建(個)元高速公路項目技術難度最大、安全風險最高的重點控制性工程。
  • 農村電商,拓寬遵化農民致富路!
    農村電商,拓寬遵化農民致富路!網上銷售成了我市農村群眾致富增收的一條新途徑電商帶來的巨大收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西楊家莊村村民的加入。通過培養電商市場主體,我市引導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和農村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全市特色產品對外銷售打開了一扇新門。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