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看時間的時候,習慣於看到時針和分針,而常常忽略那個一刻不停忙忙碌碌奔跑的秒針。直到有一天,我在聽到了李老師關於秒針的提醒後,才開始真正關注到秒針。
有這樣一則關於時針,分針和秒針的小故事,非常值得我們反思。
時針望著忙碌的秒針說:「你每天都轉呀轉的,把我都轉迷糊了。能不能別總是在我眼前轉,好煩哪!」
分針也幫腔說:「是呀,是呀,你一天忙個不停,也沒見忙出什麼名堂來,你看我總是一小步一小步走,多自在!」
秒針沒有時間理他們兩個,跑了一圈又一圈。
睡了一大覺的時針伸伸懶腰,說:「哈——哈欠,我說老兄,你怎麼還沒停下來呀,你暈不暈哪!」
分針湊過來說:「唉!他就是勞碌命,不忙,他憋得慌。」
秒針無暇顧及他們兩個的閒言碎語,他只知道時間老人給他的使命就是一圈一圈不停地跑。
我感覺在這個故事中,時針,分針和秒針分別代表了人的幾種不同的生活狀態。以前的我就如同分針,甚至時針,常常睡一大覺起來伸個懶腰,覺得無所事事,業餘時間常常沉溺於閒聊、追劇,當然也會花時間健身、種花、種菜,時間以天計,以周計。
如今,我感覺被積分附體的所有的優秀老師都如秒針一樣在不停的奔跑,他們無暇顧及他人的閒言碎語,只知道肩上有使命,心中有動力,不知疲倦且毫無怨言的一圈一圈奔跑。
如今的我不知不覺間竟也做了數月的秒針,每天都精神抖擻的有許多事要做,忙忙碌碌,感覺好像一天24小時根本不夠用,不敢以天計,開始以小時計,分鐘計,甚至那滴滴答答的每一秒都時常響徹在我耳邊,時刻警醒我時間易逝。
回顧一天的工作,往年這個時候,學生放假回家,老師閱完試卷,本該輕鬆沒事兒做啦,而我依然做了許多事。
晨起讀論語,做筆記半個小時。打掃衛生,照顧小寶。
早飯後送小寶去幼兒園後,我到辦公室開始處理學生期末考試成績。認真比對分析一學期來幾次考試中每個學生考試成績的起伏變化,制定出詳細的分析報告計入期末積分統計表,設計和用大紅紙列印出學生個人成績一覽條,並用剪刀一條條裁好已備發放給家長,這是每次考試後我必送給家長的禮物,也是一種考試成績的順向公開模式。
考試期末成績處理完成後,開始處理本學期班級學生積分統計表,在前19周積分累計的基礎上,又將第20周(包含期末考試兩天)學生表現情況、班幹部和課代表學期工作職務分、期末考試優秀及進步獎勵分、期末考試完成後留下整理宿舍和教室衛生的勞動獎勵分一併統計在積分表上,生成本學期最終的學生積分排名榜,準備用於家長會上表揚、反饋。
兩項工作完成,還餘一點兒時間,又對當月份的《雪蘭日誌》進行了簡單整理、列印。
中午去婆婆家共進午餐,午休。
下午時間,先是對明天家長會需要匯報的內容進行了梳理、準備。然後拿出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進行了晚上旗袍舞隊排舞的備課。
時間過得飛快,不覺間到了接小寶放學的時間了。接上小寶,開心逛街,去廣場打鞦韆,他爸爸負責做晚餐。
晚餐後,小寶在爸爸陪同下去廣場玩樂,我則開始廣場舞蹈指導,然後是旗袍排舞訓練,一直堅持到九點半。
健身回家,洗漱整理,學習強國答題,寫反思日誌(如果當晚累了,未完成,則不勉強,會在第二天早醒後續寫完成),快樂充實如秒針的一天就此度過。
有同事會關切的問:「你怎麼有精力做這麼多事?累不累呀?多注意身體。」是的,沒有誰做許多事還能輕輕鬆鬆,當然會累。但是,只要心裡踏實,有目標,有動力,有收穫,就不會真的覺得累,因為忙碌而充實的自己心中會更多的充滿幸福感。有句話叫「累並幸福著」,說的就是這種感覺吧。
其實,真正的累源於心累,而非身累。其區別在於心累的人休息的效率極低,晚上難以入眠,白天精神不振,身累的人休息的效率極高,晚上睡眠質量極好,體力恢復很快,每天都精神抖擻,充滿活力。
做不停奔跑的秒針是否勞累,其關鍵在於是否是主動自願和真正用心的在做事。就如同孩子的學習,被動接受當然會累,因為心累,心累則會倍感疲憊。主動學習即使更加辛苦,也不一定會感覺到累,因為那只是身累,睡一覺體力就會恢復,依然充滿活力和動力,從而不知疲倦。
我要為不停奔跑的秒針點讚,為如秒針一般心有使命、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實踐學生積分管理,用愛心澆灌祖國棟梁,圓夢天下教育的優秀老師們點讚!
拼搏不一定會成功,但忙碌一定會有收穫。只要能如秒針一般淡泊名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奔跑,便不負此生。
【聲明:《雪蘭日誌》所有文章均為個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