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說過,甚至看過網上上流傳的日本人說英語的視頻,大家都信以為真。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在我過去的文章裡面,曾經說過一次,我那個在四川外國語大學擔任過口語老師的朋友,來中國之前,是學習英語專業的,一點中文不會的情況下,抱著中國誒尾巴滴都會英格利什的心理衝到了中國,這也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可是要知道,人家剛來中國的時候,可真是一句中文不會,只會日語和英語,如果英語很糟糕,如何渡過前期沒有中文加持的日子的呢?
網上現在很多人為了證明日本人不能好好說英語,寫了很多的佐證比如:
日本人無法發【R】的捲舌音?又有人說日本人無法發輔音【F】和【H】【ING】
因為日語裡沒有捲舌音r,所以他們只能發成類似於【L】的音。
比如:restaurant(餐廳),讀作「レストラン」(音:雷死頭郎恩)
curry(咖喱),讀作「カレー」(音:卡雷-)
但實際上,看過日劇的人都會很驚奇的發現,很多日本演員,特別是年輕演員,在日語裡面【ら行】單詞的時候,有時候竟然會發出彈舌的技術,然而日語裡面有彈舌嗎?沒有。
就是因為他們英語發音很困難,才有那麼多片假名外來詞
別開玩笑了,之所以有那麼多片假名的外來詞,並不是因為他們發不了那個音。
而是作為一國語言,新的東西進來,總要收入國語辭典吧,
就和中國的外來詞一樣。
比如中文裡:咖啡 - coffee,沙發 - sofa
難道是因為中國人不能發coffee的英文發音,才發明了一個【咖啡】的漢字寫法?
當然不是了,只是需要在漢語裡面收錄這個東西,而不是在漢語詞典裡面加英語單詞。
老一代日本人英語發音不好只是習慣問題
其實我們看到的所謂《日本人讀英語困難》的視頻,不過是節目的搞笑成分而已,那種讀英語的方式,在中國,你到老年社區隨便抓一個沒有學過英語的人,錄一個視頻,效果一樣酸爽。
因為那一代的人,英語沒有普及,也沒有社會需求必須講英語,加上那個年代人們還在為了生計奔波,哪來的閒工夫全民學英語。
但是到了新世紀,幾乎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語了,日本人的舌頭又不是有缺陷不能卷,捋,裹,有什麼音不能通過練習達成。
想想當年80後是從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的學習的,但是到了90後普遍在小學就有正式課程了,再到了00後,聽說幼兒園就在學英語了,而現在10後,還沒讀幼兒園,家長們就在報早教班學習英語了,甚至聽說有些幼兒園不收沒有英語基礎的小孩(道聽途說,沒有確認)
你到街上找一個70、80後,讓他們讀一段簡單的英語,只怕很困難的。
可是當你找到一個小學生,讓他讀同樣的文章,只怕出口就十分標準的發音。
總結
所以日本人英語發音很困難,不過是社會習慣問題,而不是日本人舌頭有問題,而當今社會,日本人為了發展問題,遍布全球。
當然也有部分日本人是為了旅遊,只要你在歐洲美洲旅遊的時候,遇到日本人,你和他們交流,你會發現,雖然他們帶有一點口音,但是人家的英語也是標準的。
口音:英國人相較美國人,有口音,澳洲人相較英國人美國人也有口音。
就是中國本土,東北人說普通話,有口音,北京人說普通話也有口音,四川人說普通話也有口音。
口音這東西誰沒有呢,所以不要孤陋寡聞的說日本人英語很差了,人家社會在進步,別拿幾十年前的老新聞當恆定常態。
最後,祝大家英語、日語都有突飛猛進的大跨步,have a good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