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米未傳媒旗下的公眾號推送了一則消息,「由米未傳媒控股的全新子品牌米果文化即將推出新產品《好好說話》,這是米果文化與羅輯思維的首次合作。「大概就是黃執中、馬薇薇、胡漸彪、邱晨、周玄毅、劉京京組成的奇葩天團每天8分鐘教人好好說話……
米未的搖錢樹還會生搖錢樹!
4月末,米未傳媒宣布其第二檔節目《拜拜啦肉肉》將於9月末上線;一周前,米未傳媒旗下的公眾號推送了一則消息,「由米未傳媒控股的全新子品牌米果文化即將推出新產品《好好說話》,這是米果文化與羅輯思維的首次合作。「
至此,估值20億的米未在外界眼中終於不止《奇葩說》這一個產品形單影隻地呼喚金主,早已播撒好的搖錢樹種子正按著節奏長大成精,邊伸手邊招呼著,「客官快來玩呀!」
而米未這片搖錢森林最神奇之處在於,不同於此前綜藝節目的割裂生長,每個IP獨立而生,它的每一棵樹都相互串聯,所謂搖錢樹生搖錢樹。以下將詳解米未搖錢樹的生產or分娩過程。
第一棵搖錢樹:《奇葩說》
馬東曾說,《奇葩說》就是個讓你下飯的娛樂節目,如果覺得它有教化意義,那就是想多了。
馬東也曾說,《奇葩說》是娛樂節目,也是一個有價值主張的節目。
總之,這檔在2014年底上線,至今已綿延3季的綜藝節目已成為現象級網生節目,似乎是2015年9月馬東帶著《奇葩說》總製片人牟頔、商務總監劉煦出來創辦網際網路內容製作公司米未傳媒的導火索,是米未的原始積累,也因此是後面所有故事的起點。
因《奇葩說》,米未也獲得了一大筆廣告收入,第三季奇葩說招商金額已超3億,雖然因《奇葩說》 的IP屬於愛奇藝,米未僅可以在「保底分成」的模式中抽一部分,但已是足夠。當然,米未也並不缺錢,在成立之初,便獲得了創新工場領投、LP包括馬東、徐小平、王強的娛樂工場跟投的融資,聽說,這是了創新工場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人民幣投資項目,王強也說,馬東積累了太多資源,別說馬東開公司,就連馬東開煎餅鋪子也是要投資的;今年2月,米未又宣布獲得基石資本A輪融資,估值20個億。
因《奇葩說》,米未聚攏了「最會說話」的一批人,但這批人卻不只來參加個節目、拿個出場費,米未傳媒成立之初,就已經籤下了《奇葩說》選手馬薇薇、肖驍、範湉湉和樊野作為旗下藝人,顏如晶現在也是米未的實習生。攬獲這幫「耐撕」的人除了通過藝人經紀搖錢以外,也能創造出新的IP,傳言,米未可能要為馬薇薇打造一款脫口秀節目。
因《奇葩說》,也讓米未之所以成為米未。《奇葩說》的錄製、剪輯、包裝已經讓觀眾為其貼上了有趣迷人的標籤,坊間流傳的每天早上十點基本沒人來,十一點吃飯,隨意吃喝玩樂的工作氣氛好像更讓它變得有點兒性感。
所以,《奇葩說》這第一棵搖錢樹給米未生出了廣告收入、藝人經紀的商業模式,也生出了眾多具有濃厚IP色彩的能說會道的大牛,也生出了米未這一品牌。
生出來的第二棵搖錢樹《好好說話》,還勾搭上了羅振宇
而《奇葩說》聚攏的一批辯論大神已經開始發揮IP的作用。
歷史經驗教導我們,老殭屍們湊到一起必有大事兒發生。
所謂老殭屍,指的是黃執中、馬薇薇、胡漸彪、邱晨、劉京京和林潔瑩。當年這幫辯論大神組成了「活潑老殭屍」隊橫掃馬來西亞星辯。去年,除了劉京京和林潔瑩,老殭屍們又在《奇葩說》聚齊,然而從今年3月開始,似乎由於某種不可逆的力量,他們又開始齊齊往北京的某個公寓移動。
3月15日,馬薇薇發了一條微博「搬家,是對人綜合實力的考驗」;3月19日,馬薇薇微博曬出了她與周玄毅、邱晨的居家照;3月26日,黃執中搬進組織,看到了桌上擺著的先遣同志的問候:歡迎入夥;4月12日,一向被冠以「監工」之稱的胡漸彪加入組織,大家全體工作到凌晨3點多……至此,網友們開始揣測這幫老奇葩是不是又在作什麼妖……是的,這個妖精就是米未控股的米果文化和它的產品《好好說話》,胡漸彪任CEO,他被大家呼為監工的原因也瞬間水落石出。
這個節目大概就是黃執中、馬薇薇、胡漸彪、邱晨、周玄毅、劉京京組成的奇葩天團每天8分鐘教人說話,馬東擔任課程總監,產品還在封測中,知乎上已經有了關於產品的討論,有人說,「有這幾個人,湊在一起鬥地主我也願意看。」無疑,它受益於《奇葩說》帶來的人物IP的價值。
有意思的是,米果文化還勾搭上了羅輯思維,《好好說話》就將在羅輯思維的App上線,在5月7日播出的《奇葩說》下期預告中,亮相的嘉賓也正是羅振宇。左手Papi醬,右手米果文化,羅輯思維似乎正在做現象級網生內容收割機?
搖錢樹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除了藝人IP開發,米未的新節目正在推出,米未的招商金額依舊水漲船高,在最近一期節目中,馬東笑說,「《奇葩說》第四季招商已經開始了,金主們已經給出很高的價格了!「
當然,網際網路領域裡生孩子養孩子並能讓他們贍養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投資。這個圈子裡有個很好玩的現象,借錢、要錢不一定是為了江湖救急或是維持生存,有時就是為了買買買。比如BAT從去年底至今聚齊在銀團貸款領域,其目的之一就是為收購擴張計劃提供資金;而在泛文化領域,如微影時代、樂視體育也在獲得投資後成立微影資本、樂體創投在產業鏈上不斷延伸。
米未傳媒雖如今在體量上無法與以上任何匹敵,但在野心上也毫不遜色。此前,馬東就曾透露,米未傳媒已經在A輪融資之前就開始了投資,主要尋找早期創業項目,投資的前提是價值觀與米未一致、團隊有原創生產能力。
馬東和他的米未趕上了內容創造的風口,或者說跟著製造了這個風口,由一個現象級產品孵化人物IP、聚集原創內容的製造者,或許真正讓米未變成一個搖錢永動機的不是最開始的《奇葩說》,而是人的價值。(來源: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