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農業一大害蟲,人稱「土狗子」,如今4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

2020-12-05 禾木報告

導讀:曾是農業一大害蟲,人稱「土狗子」,如今4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

現在正是春季耕種的時節,很多農民朋友已經在田間地頭忙活起來了,除了種植農作物之外,還要做2件事,那就是除掉田邊的雜草以及害蟲,畢竟這些東西對於農作物危害都十分的大,不過相較而言,害蟲的危害更大一些,因為很多害蟲直接是吃掉作物的根,從而導致作物枯萎而死。

然而有些害蟲雖然對作物危害很大,卻在人們的合理利用之下,成了價值不低的食材或藥材,比如蝗蟲、知了猴就是如此,現如今人工養殖已成規模。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昆蟲,它也曾是農業一大害蟲,人稱「土狗子」,如今4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

若不說它是昆蟲,估計很多沒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還會以為土狗子是農村裡那種看家護院的土狗,實際上這土狗子並非真正的「狗」,而是一種十分小的昆蟲,其學名叫做「螻蛄」,長得有些像蛐蛐兒,它在民間還被稱作蝲蝲蛄、拉拉蛄、地拉蛄、天螻等,很多農村娃在兒時那會兒,經常把它抓來當玩具玩。

土狗子看著小,卻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農業害蟲,它的食性非常的廣,可採食菊科、藜科和十字花科、禾本科等多個科的植物,不僅採食植物葉片,還採食根、莖,尤其是玉米、水稻、花生等,都是它禍害的對象,在南方農村地區尤為的嚴重。

土狗子一年的生活分為六個階段,分別是冬季休眠、春季甦醒、出窩遷移、猖獗危害、越夏產卵、秋季危害。其中在出窩遷移、猖獗危害、秋季危害這3個階段對於農作物的危害最大,這幾個時期的土狗子為了滿足生長發育及產卵的需求,會大量取食,特別容易造成秧苗斷根、斷條的現象。

而土狗子主要生活在15釐米的土層裡,若不把田地的土壤深挖一遍,很難除掉它,故而在以前農業不發達的時候,土狗子也就成了農業一大害蟲,讓很多農民朋友痛恨不已。

不過現如今隨著農業技術越來越好,土狗子已經無法對農業構成危害了,再經過人們的挖掘,使得它成為了市面上一種價值不低的食材和藥材。

其實土狗子能夠作為藥材使用並不稀奇,早在我國古代時候,土狗子就是民間一種常見的藥材,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螻蛄生於東城平澤,夜出者良,夏至日取,暴幹。入藥為雄。自腰以前甚澀,能止大小便;自腰以後甚利,能下大小便。」

而作為食材,也是古來有之,只不過以前多作為饑荒時的充飢食物而已,而現如今人們研究之後發現,土狗子本身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富含13種胺基酸以及鈣、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食療價值,故而將其發展成了一種昆蟲類美食。

不過現如今隨著農藥、殺蟲劑等東西的使用,農田附近很難見到野生的土狗子了,再說即便是見到了也不能抓來吃,畢竟被打過藥的,所以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人工養殖土狗子也應運而生,也只能靠養殖才夠吃。

而隨著土狗子越來越受人們喜愛,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作為藥材,一般曬乾的在40元左右一斤,作為食材,一般在60元左右一斤(註:食材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土狗子的吃法很多,炸、煎、煮、蒸等均可,味道也十分的棒。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土狗子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靠養殖才夠吃
    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及野生植物資源,尤其是在農村野外及山林裡更是多,而在這些野生動植物當中,不少在如今都變的十分珍貴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不少野生動植物價值太高,並且可以食用,因此成了人們所追捧的野味,導致不少野生動植物被人們濫捕濫採變的瀕危,以至於如今靠人工養殖才夠吃。
  • 農村這種「土狗子」,曾是田間地頭的害蟲
    春耕時節,隨著犁地翻土,藏在地下的「土狗子」也被從地下翻了出來,尤其是土壤肥沃的農田,「土狗子」的數量就更多了。農村這種「土狗子」,學名叫做「螻蛄」,有的地區也叫做「拉拉蛄」,曾是田間地頭裡的害蟲,有俗語說「聽拉拉蛄叫,就不種莊稼了」,意思是「聽見拉拉蛄的叫聲,就因為害怕它毀壞莊稼而不敢種地了」。
  • 人稱「土狗子」,過去是農田裡一大禍害,如今十分珍貴60元一斤
    想必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種過地,或者是自己有菜園,在菜園裡種過菜吧,在夏季的時候,農田或是菜園裡常出現一種類似「狗」一般的小蟲子,筆者家鄉這邊被人們稱為「土狗子」,這種土狗子過可是農田、菜園裡的一大禍害,而筆者在藥店裡看到的奇怪藥材就是土狗子,並且還十分珍貴,要60元一斤。那麼這土狗子又是什麼呢?
  • 藏在地底的「土狗子」,人工養殖回報高,害蟲變美味一舉兩得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如今各地迎來了春耕,很多人則是來到了農田裡,及時的進行鬆土深耕,這樣才能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更好的環境,種植作物的時候很快就會發芽。不過在花生生長的時候,需要注意好很多的害蟲,最常見的就是「土狗子」,這種害蟲可以造成作物的減產。藏在地底的「土狗子」,害蟲變美味,人工養殖回報高。它的學名叫做螻蛄,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抓過一些,畢竟它對作物的種子和幼苗的危害很大,因此大家都會在鬆土的時候採用各種藥劑進行殺除,這樣就可以確保農作物的更好生長。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
  • 曾是國內產量第二,以前沒魚才吃它,如今一斤40元,成養殖新貴
    但此後有些水產品的行情波動也是十分劇烈,像牛蛙在年初低至2元一斤,到了8月份一度漲至19元/斤,如今又跌落到8元以下;而金鯧魚經歷了5月份的24元高價後,一路跌至如今不足10元;而大部分蝦類水產品,一直低迷至近期才逐漸上漲。但是水產品的養殖,仍是很多漁民的選擇,同時也有不少人會去探索新的養殖項目。有一種魚,曾位居國內產量第二,以前沒魚才吃它,如今一斤40元,成養殖新貴。
  • 人稱「賴尿狗」,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一斤200元,還供不應求
    在這裡,你將會了解到更多有趣的農民,農村,農業故事,喜歡春香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關注成功後,每天都可以看到新的分享,接下來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人稱「賴尿狗」,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一斤200元,還供不應求。
  • 人稱冰水魚王,野生的300元一斤,如今被大量養殖,成高檔美食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冰水魚王,野生的300元一斤,如今被大量養殖,成高檔美食。
  • 曾是農民口中的「害蟲」,現如今市場售價400元一斤,養殖風口?
    在今年夏天的時候,走在市場上可以看到藥販子在收購各種草藥,還有人在「高價」收購打屁蟲,當時好奇詢問了一下,一斤臭屁蟲售價高達400元,據藥販說打屁蟲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加之近幾年農民種地都是使用農藥,從而使的打屁蟲逐漸減少,這也應證了物以稀為貴,那麼打屁蟲有哪些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呢?
  • 寧鄉農村常見的「土狗子」,竟有人賣3000元一斤?
    記得那時小編還是小鮮肉的,每個周末都會和一幫小夥伴跑去捉土狗子。每到下雨天,它們就被悶得爬出地面,小編我還聽講有人抓回去吃,拿來當下酒菜,反正我是沒有吃過的!甚至前些日子有媒體報導出,有的餐廳一斤螻蛄竟然要賣到3000元一斤,還經常賣斷貨!
  • 農村叫它「土狗子」,過去田裡多到沒人要,現百元一斤還成稀罕貨
    摘要:農村叫它「土狗子」,過去田裡多到沒人要,現百元一斤還成稀罕貨。如果要說到真正的農村生活,也許還要在過去的時候,因為現在的農村已經與城裡在不斷的縮小距離,換句話說,除了人口比較稀散外,沒有像城裡那麼的集中,車流也會偏少一點,其餘的方面基本都快趕上城市了。
  • 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有一年的夏季,在海灘邊發現不少像蜈蚣一樣的蟲子在石頭上爬行,炙熱的石頭上,它們卻可以肆意的爬行,看著它們十分的害怕,但一些南方的朋友卻說,在他們那兒也有一種類似的蟲子,它可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曾經的農村還是十分的常見,如今卻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供應市場,而且價格還非常的貴。
  • 此物被農村人稱為「土狗子」,水陸空三棲,曾是孩子們的「玩伴」
    在農村人們叫它「土狗子」,不知道你那裡有沒有這種東西呢?「土狗子」是老農家鄉對它的稱呼,還有的地方叫它「雨公」、「拉拉蛄」等。它的學名叫做螻蛄,長相比較溫和,有隱形的小翅膀,也有圓滾滾的身子,身長也就3釐米左右。關鍵是頭上長著好幾根觸角,一碰就會給你「抖機靈」。長相很萌,掉水裡淹不死,還有飛翔的能力,幾隻腳也很強壯,所以它還有個外號叫做「海陸空」。
  • 俗稱「土狗子」,過去沒人吃,抓來餵鴨,如今端上桌成稀罕美食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俗稱「土狗子」,過去沒人吃,抓來餵鴨,如今端上桌成稀罕美食!
  • 它靠吃竹筍長大,過去農民見到就踩死,如今卻大量養殖2元一隻
    竹子可以說是不少農民朋友都喜愛的一種植物,它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價值實在是太多了,比如以前的竹筐、竹筏、竹籤、竹簍子、竹筷子等東西都是用竹子製作的,而竹子不僅可以用來製作各種工具,每年春季從竹子根處生長出來的竹筍,還曾是不少年年必吃的食物之一。
  • 它曾是池塘的一大禍害,因富含膠質,搖身一變成一斤18元的稀罕貨
    曾經在農村是一大禍害,如今因某種價值成了稀罕貨,價格節節漲,令人跟不上。說到這種野草,農民說什麼都想不到,它曾是池塘的一大禍害,只因其富含膠質被發現之後,搖身一變就成了18元一斤的稀罕貨。如果是懂得信息變化的人,對此可能就見慣不慣了,舉個例子,曾經都拿去餵豬的地瓜葉,如今不也成了高檔飯店餐桌上的一道珍貴時蔬了。這種野草,只要是搞過水產養殖的農民都遇到過。
  • 李時珍稱它像蝮蛇,曾是水中一害,如今20元一斤,被大量養殖
    對於人們來說,魚可以用來吃,也可以用來觀賞,但對於養魚人來說,有一些魚卻會帶來很大的危害。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魚類,李時珍稱它像蝮蛇,曾是水中一害,如今20元一斤,被大量養殖。這就是黑魚,也叫做、鱧魚,它是科魚類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魚類資源。曾經看到李時珍說黑魚的介紹,李時珍說:「有七星,形長體圓,頭尾相等,細鱗、色黑,有斑花紋,頗類蝮蛇,形狀可憎,南人珍食之。」
  • 一年捕殺1萬隻蝗蟲,卻被當成美味大量捕捉,如今靠養殖才能吃到
    隨著人們對食物的需求越來越千奇百怪,過去許多人們不敢碰的植物、昆蟲,在如今卻被端上了餐桌,成了人們口中的美食,尤其是那些對農業有害的一些昆蟲,在如今更是被大量養殖,就筆者所知道的就有蝗蟲(螞蚱)、竹象鼻蟲、大田鱉等一些對農業有害的昆蟲,在如今就被大量養殖,作為奇特美食出售。
  • 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導語: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曾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對農村都比較了解。特別是幾十年前下鄉的參加勞動的青年,體驗過農村生活,享受過農村美好的環境,如今回味起來依舊會津津樂道。
  • 水產業一大害蟲,性情兇猛專吃魚蝦,如今「變害為寶」成熱門寵物
    導讀:水產業一大害蟲,性情兇猛專吃魚蝦,如今「變害為寶」成熱門寵物在水產養殖行業,能對魚蝦造成傷害的昆蟲並不多,但有一種水生昆蟲卻被視為「水產一害」,它就是大田鱉。大田鱉和鱉(甲魚)其實並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在農村老家,村民們稱呼它為「吃魚鱉」,因為這種看似平常的昆蟲,在池塘中可是響噹噹的霸主,它只吃葷食,平時以捕食小魚小蝦為生,性情特別兇猛。正因為它的攻擊力強,對蝦苗、魚苗的殺傷力大,所以水產養殖戶們都怕它出現,導致魚蝦減產。近些年來,大田鱉卻成功「翻身上位」,變害蟲為寶貝,成了寵物界的一大熱門,備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