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蘋果汽車,賈伯斯連PPT都沒寫,庫克卻試圖將它開上高速公路

2021-01-08 電科技

賈伯斯的父親是一名稱職的汽車技師,從小耳濡目染的賈伯斯在事業成功後,每六月就會換一輛嶄新的銀色奔馳SL55 AMG。尤其是當iphone徹底改變了手機行業,被無數讚賞包圍的賈伯斯也曾許過如此宏願「我們有平臺去設計好一輛車,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打造一款汽車」。

相比較讓賈伯斯揚名天下的PC、手機,也許造一輛汽車才是賈伯斯人生清單裡最想達成的那個目標,而且賈伯斯一度認為造汽車很容易,他說「汽車有電池、電腦、發動機和機械結構,iPhone上也有這些東西,它們甚至都有發動機」。

是的,從來沒有人低估過蘋果想要造一輛汽車的決心。2014年,蘋果在推出CarPlay的同時,還開展了「泰坦計劃」計劃,想要憑藉自身的力量打造出革命性的「iCar」,不過遺憾的是,蘋果低估了汽車行業的門檻,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有見到蘋果汽車的影子,哪怕是一張PPT。

1、

現在,庫克接過了賈伯斯的汽車夢。和賈伯斯更多是發軔於父輩,融入至血液的熱愛,把造汽車當成一種夢想的願景式規劃相比,庫克的汽車夢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對蘋果自身前景的積極拓展——在庫克看來,汽車和夢想無關,和財報戚戚相關,蘋果需要找到手機之外的另一條長久賽道。

據IDC報告,在2019年Q1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同比下跌了6.6%,這已經是第六個季度的連續下跌。以2018年Q4季度為例,即使乘著新機上市的東風,iPhone對比去年同季度的銷量也下滑了11.5%。

簡單來說,蘋果的營收支柱iPhone已經呈現出了萎靡之勢,縱觀蘋果公司的歷史,幾乎每次都能在當紅產品勢頭正盛的時候找到下一條車道,開創下一段傳奇——從Mac到iPod,從iPod到iPhone無不如此。

iPhone至今已經誕生十餘年,蘋果依然沒有找到下一條道路,雖然在這期間蘋果也曾推出Apple Watch、iPad等產品,但是從財報可以看出,iPad的營收不過總營收的1/12,iPhone卻總是佔據了總營收的一半以上。

蘋果的慌亂是顯而易見的,去年蘋果史無前例的發布了三款iPhone,價格從6000到10000不等,但是由於消費者的換機欲望低迷,iPhone也不得不走上了打折促銷這一中國品牌慣用的招數。

為了刺激銷量,蘋果首次對尚未進入迭代期的iPhone進行了降價處理,其中iPhone XR最低時僅售四千多元。毫無疑問,iPhone在市場上的溢價能力正在變弱,長此以往,反映到財報上一定會是慘不忍睹的景象。 因此,蘋果急需轉入到下一個賽道。在特斯拉、谷歌已經證實過的無人駕駛汽車賽道上,庫克用一場收購,頓時成為了這個行業極具份量的選手之一。

蘋果距離實現賈伯斯的汽車夢從沒有這麼近過。

2、

6月26日,蘋果與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創立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Drive.ai達成收購協議。

Drive.ai成立於2015年,公司主要業務是為使用深度學習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開發AI軟體。2017年,一段被公開的Drive.ai無人駕駛汽車3分鐘視頻引得業界連連驚嘆。瓢潑大雨的黑夜,Drive.ai無人駕駛汽車行駛在狹窄且車輛交匯的街道,結果卻比人類的駕駛還要穩定。

熟悉無人駕駛的人都知道,雨天是無人駕駛技術最大挑戰,因為雨水會與路面障礙物混淆,迷惑無人駕駛汽車的傳感器,而Drive.ai的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在雨天行進,從側面印證了Drive.ai的技術實力。

2018年5月,Drive.ai迎來了高光時刻。Drive.ai在美國德州弗裡斯科市投放了3~4輛自動駕駛廂式車,開啟了無人駕駛商業化試點運營服務。同年10月,Drive.ai又面向德州阿靈頓市居民推出了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僅僅成立3年,Drive.ai的產品就正式落地,對比蘋果憋了5年卻連個PPT都沒有的「泰坦計劃」計劃,Drive.ai的進化可謂神速。

妥協一詞從來都不存在於賈伯斯的字典中。庫克卻是從善如流的高手,他甚至會為了銷量去打價格戰。從庫克的實用至上出發,蘋果收購Drive.ai絕不會是一場豪賭,頂多會與2010年收購Siri類似,從軟體入手,以最小代價的穩妥姿態去打造屬於蘋果自己的無人駕駛系統。

3、

對於無人駕駛汽車,庫克曾如是表示:「這是一種革命式的進步,不用在加油站排隊等待的感覺真好。」

收購Drive.ai是蘋果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蘋果真正的意中人一直是特斯拉。早在2013年特斯拉出現交付危機的時候,就有消息傳出蘋果想要收購特斯拉;6年後,特斯拉股價暴跌,蘋果又一次對特斯拉狂拋媚眼,但是均被馬斯克擋了回去。

蘋果之所以對特斯拉窮追不捨,完全是因為它知道造一臺手機和造一臺汽車之間的難度有著雲泥之別。特斯拉Model S在2008年6月發布,直到六年後的2012年6月才正式交車。另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熟悉的賈躍亭先生,他於2017年7月抵達美國專注造車,兩年過去了,現在連個車的影子都沒見到。

無人駕駛汽車難造,主要還是因為技術門檻過高,相關業界技術的積累極其淺薄。對比手機,蘋果推出iPhone的時候,基本就是集成了產業鏈上的新技術,而汽車卻需要深厚技術底蘊,以特斯拉為例,它的鋰電池、電機、電控系統是其耕耘了十年之久的安身立命之本,想繞過去或者填平護城河又談何容易。

在軟體方面,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更是需要大量的測試和計算。從美國加州車管局(DMV)公布的48家獲得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公司2018年的路測數據,我們可以一覽各大公司在無人駕駛方面的技術底蘊。

排名第一的谷歌Waymo,MPD值(Miles Per Disengagement:自動駕駛汽車每次幹預能夠自主行駛的裡程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1017.5英裡,將其他企業遠遠甩在了身後。

反觀蘋果,它僅排在第28名,1.1英裡的MPD值基本和兒童汽車處於同一水準。硬體沒技術,軟體差太多,因此,「泰坦計劃」成了一紙空談,隨著裁員200多人,蘋果放棄造車,重回收購的老路,收購Drive.ai就自然成為了蘋果次優選擇中的最佳操作。

電科技相信,蘋果收購Drive.ai並不完全是為了這家公司的現有成果,更多是為了它的人才儲備和專利累積,通過軟硬體的高度整合打造出有著獨特蘋果霸權風格的產品。

4、

賈伯斯曾經將iphone的優勢形容為「一款裝有iOS系統的精美盒子」。換句話說,蘋果賣的是用戶體驗,而這個體驗的靈魂就是iOS系統。

如果將此理念平移到汽車行業,結合種種動向,電科技猜測蘋果很有可能從作業系統角度切入,打造無人駕駛汽車。

收購Drive.ai後,蘋果在軟體層面有了充足的競爭力,以Drive.ai的技術和人才儲備再加上蘋果恐怖的現金流,相信蘋果在無人駕駛的軟體層面會輕鬆實現躍遷。

另外,由於汽車不像手機,硬體整合的成本太高,蘋果的首款無人駕駛汽車大概率會選擇與傳統汽車廠商合作,前期通過授權,後期通過收購推出符合蘋果霸權規則的無人駕駛汽車。

事實上,業界早有消息透露,蘋果與寶馬、奔馳,甚至比亞迪、麥拿輪均有過接觸,不過最終並沒有達成合作。據悉,合作失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蘋果極強的控制欲,蘋果希望從設計到數據全部都由自身掌控,而車廠僅僅扮演「富士康」的角色。

雖然目前「iCar」連PPT階段都沒到,但是從行業和蘋果自身考慮,有三大因素對蘋果十分有利。

首先,得益於特斯拉等電動車廠的拼搏,市場和消費者對於電動無人駕駛汽車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市場目前還沒有出現寡頭,因此,蘋果只要掌握好時機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其次,蘋果手握2000美金的現金流,這是任何一個新勢力造車廠商都比不了的——沒有槍,沒有炮,但是我有錢,因此,硬體也不會是困擾蘋果的大問題。

最重要的是,蘋果在全世界2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06家Apple Store,這些銷售網絡可以直接將它的汽車與消費者連接起來。

未來,我們真的會坐上蘋果牌汽車嗎,賈伯斯也沒能完成的事情,庫克有能力實現嗎?一萬個疑問在等待著答案,不過,好在這一切終於有了一個看上去還算不錯的開頭。

相關焦點

  • 蘋果鮮為人知 10 件事:賈伯斯是阿拉伯人後裔,沃茲尼亞克仍是蘋果...
    (1)蘋果公司有三位創始人蘋果公司有三個聯合創始人,除了大家熟悉的賈伯斯和沃茨尼亞克,還有羅納德·韋恩(Ronald Wayne)。韋恩被賈伯斯從 Atari 以 10% 的股份招募而來。韋恩不僅寫了第一份用戶手冊全部 10 頁的內容,還繪製了那個複雜的、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的封面標誌。
  • 蘋果CEO庫克是個什麼樣的人?
    」寫的是賈伯斯之後的蘋果以及新CEO庫克的為人。她花了兩年的時間,訪問了超過200位跟蘋果有關人士,匯集成了這本書。2011年8月,蒂姆 庫克接任賈伯斯成為蘋果CEO不久,他告訴一位密友,每天起來他都告訴自己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行,不要去想賈伯斯會怎麼做。然而兩個月後賈伯斯死於胰腺癌,他的「靈魂」仍然在各個地方浮現,以另一種方式影響著蘋果帝國。
  • 《蒂姆·庫克傳》揭秘庫克:我原本可以救活賈伯斯
    【CNMO新聞】2019年4月16日,《蒂姆·庫克傳》在美國發售,說它是2019年上半年最為重量級的傳記也不為過,因為書中主角正是現任蘋果CEO蒂姆·庫克。這本書不是一本自傳,它的作者利恩德·卡尼,是蘋果首席設計師傳記《喬納森傳》的作者,也是美國《連線》雜誌的資深記者,跟蹤報導蘋果公司已經超過了二十年時間。
  • 賈伯斯辭去蘋果總裁職位 對蘋果前途充滿信心
    資料圖:史蒂夫·賈伯斯中新社舊金山8月24日電(記者 劉丹)蘋果共同創辦人、總裁賈伯斯24日宣布辭職,首席營運官庫克接任。賈伯斯24日在給蘋果董事會和員工的辭職信中表示,他早有準備一旦不能履行總裁職責時,將在第一時間告訴大家,沒想到這一天還是來到了。他同時力薦庫克接任他的總裁職位。賈伯斯在信中對蘋果的美好前途充滿信心,並感謝蘋果員工的貢獻。蘋果董事會今天立刻選舉賈伯斯為主席,同時任命庫克為新總裁。56歲的賈伯斯2004年罹患胰腺癌,其健康備受外界關注。
  • 賈伯斯逝世九周年:蘋果還是原來的蘋果嗎?
    但其實如果仔細的回望這九年時間,我們會發現,蘋果從未放棄創新和改變。9 年的時間,足矣讓一個人完成高中到研究生的學業,也足以讓一家公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有些改變是賈伯斯永遠都不會做的。今天小探就來回顧一下,後賈伯斯時代的蘋果都有了哪些重大改變。
  • 蘋果CEO庫克小鮮肉男友曝光 37歲亞洲小夥
    庫克說:「多年來,我向許多人公開了我的性取向。蘋果的許多同事也知道我是一個同性戀者,但他們對待我的態度沒有什麼不同。」  當然,我有幸能在蘋果工作。這家公司熱衷於創造和創新,能夠接受人們之間的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  我從未否認過我的性取向,但我也從未公開承認過,直至現在。
  • 蘋果應用商店去年賺了680億,賈伯斯效應為啥還能起作用?
    來源:江瀚視野一直以來,幾乎在手機界就有一個觀點,這就是蘋果手機自從賈伯斯過世之後已經越來越平庸了,但是雖然我們承認蘋果的平庸卻不得不承認這就是蘋果的市值是一路向好,如今是世界少有的萬億巨頭,庫克雖然沒讓蘋果的創新力進一步提高,但的確是讓蘋果成為了一家偉大的公司,如今蘋果應用商店宣布去年盈利
  • 不做「賈伯斯第二」,我就是「蒂姆·蘋果」
    蘋果公司的現任CEO就並不喜歡別人這麼形容他,他只願意做自己,並不想成為站在其他人成就下的「第二」。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賈伯斯為蘋果公司創造的輝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蘋果公司現任CEO蒂姆·庫克從接任蘋果公司執行長以來,從沒有人會用「賈伯斯第二」來形容他。因為在他任職期間,蘋果接連推出了眾多飽受用戶喜愛的產品,使用蘋果產品的用戶也在不斷增加。
  • 賈伯斯最珍貴的遺產是蒂姆·庫克
    他改革蘋果的供應鏈以減少庫存,投資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組建負責市場需求預測的核心團隊,協調產業鏈上下遊各個環節,簡化蘋果的生產流程,提高蘋果的生產效率……這些都發生在賈伯斯的視野之內。庫克對供應鏈管理、生產運營周到的掌控能力,正好是賈伯斯這樣的設計和產品天才的短板與盲區。
  • 蘋果CEO庫克傳記下月出版:13.99美元
    作為蘋果CEO庫克,在賈伯斯去世之後,他帶領蘋果公司走向了新輝煌。這本書的作者是Leander Kahney,其在之前已經推出了Jony Ive(美國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官)的傳記,書名是《Jony Ive:The Genius Behind Apple's Greatest Products》。據了解,這本庫克的傳記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賈伯斯走後,庫克是如何掌管蘋果的,特別是一些內部新品的推動的。
  • 賈伯斯合伙人沃茲尼亞克自曝:我至今仍是蘋果員工,周薪50美元
    「我仍然是蘋果公司的員工——自從公司成立以來,我是唯一一個每周都有薪水的人」,沃茲尼亞克在周三發布的播客採訪中說。沃茲尼亞克說,「蘋果公司每周都會向我的銀行帳戶裡存50美元左右」。沃茲尼亞克說,雖然數額不大,但「出於忠誠」,他一直留在蘋果公司工作。「我能做什麼對我的生活更重要?」沃茲尼亞克說。「現在沒人會炒我魷魚,我對蘋果的感情一直很強烈。」
  • 科技界十年風雲:蘋果告別賈伯斯時代 阿里完成兩地上市
    2010年1月:賈伯斯發布iPad2010年1月27日,在iPhone取得成功後,蘋果公司(AAPL.US)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推出了公司的下一款移動計算設備:配備觸控螢幕的平板電腦。據蘋果營銷總監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回憶,iPad的開發完全始於賈伯斯在1997年回歸蘋果。
  • 蘋果為啥要造車,意在特斯拉,還是鼓搗自家市值?
    在此之前,蘋果造車的事情已經多次「傳言」:2015 年 2 月,一則關於蘋果從事電動汽車項目的傳言擴散開來,傳言蘋果公司為造智能汽車組建團隊。2015年10月,蘋果 CEO 蒂姆·庫克談及汽車行業時曾說到:「這個行業似乎將發生巨大變化,我們拭目以待。本人確實認為該行業正處於發生巨大變化的拐點。」庫克強調未來汽車的整套體系架構中,軟體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 蘋果CEO蒂姆-庫克淨資產已超10億美元
    IT之家8月11日消息 根據彭博社億萬富翁指數的計算,蘋果 CEO 蒂姆 - 庫克的淨資產已經攀升至超過 10 億美元。庫克的淨資產雖然達到了 10 億美元,但並沒有排在世界 500 富豪榜上,這個榜單由亞馬遜 CEO 傑夫 - 貝佐斯和微軟前 CEO 比爾 - 蓋茨領銜。
  •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的傳奇人生:造就了蘋果的巔峰,其實沒那麼完美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的傳奇人生:造就了蘋果的巔峰,其實沒那麼完美 縱觀全球的科技生活領域有幾個非常厲害的巨型企業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蘋果就是一個。這個品牌用自己獨特的調性和出色的工業設計,其實從誕生之初開始就給世界帶來了一次又一次驚喜。
  • 蘋果CEO庫克2020年薪曝光:比去年高300萬
    相信大家肯定對蘋果CEO庫克的個人年薪非常感興趣,不過庫克的薪資是跟公司的業績有一定關聯的,比如iPhone大賣、股價上漲等等,都會變相刺激其薪水。雖然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手機廠商的節奏,不過蘋果這塊的影響正在慢慢恢復,比如iPhone 12系列全球熱賣,還是讓庫克感到很滿意,畢竟目前iPhone 12 Pro系列的供貨都還異常緊張。近日,蘋果公布了公司高管去年的薪酬,其中CEO蒂姆 · 庫克 (Tim Cook) 2020年的總薪酬為 1477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超9500萬元。
  • 庫克傳記作者:論做CEO,庫克比賈伯斯更優秀-虎嗅網
    已故的史蒂夫賈伯斯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天才發明家,但並不是一位偉大的執行長。在研發新產品方面,或許沒人比得上賈伯斯,但經營公司並不是他的特長。相比賈伯斯,繼任者蒂姆·庫克更適合擔任蘋果公司執行長一職,甚至可以說庫克是蘋果公司歷史上六位執行長中最出色的一位。
  • 執掌蘋果五年:蒂姆·庫克究竟改變了什麼?
    而在繼任者接任這家公司的歲月裡,遭遇質疑、變數、甚至挫折,也都是在所難免——如果把這樣的境況再用這家公司的市值進行「放大」,我們自然也能理解蘋果公司從「賈伯斯時代」到「庫克時代」的過渡,緣何會成為一個千億美元級別的大案例。本周,距離蒂姆·庫克從史蒂夫·賈伯斯手中接過蘋果公司整好五年。這個時間點或許正是我們梳理思路的好時機:庫克的五年究竟幫助蘋果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 賈伯斯和蘋果拒不道歉的20天
    來源:新財富雜誌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事情鬧大了,追責和道歉都於事無補。最後,他還是沒有道歉。01北京時間2010年6月8日凌晨,美國Moscone West會展中心,黑色毛衣藍色牛仔褲的賈伯斯邁步登上舞臺。整整45秒,由於觀眾一陣陣掌聲和口哨,他都沒辦法說出一句完整的開場白。
  • 蘋果公司上市了,但是與此同時賈伯斯也喪失了蘋果的控制權
    「我們第一次散步,我就告訴他要多洗澡,」斯科特回憶說,「他說,作為交換,我必須看他的關於果蔬飲食的書,並且將其視為減肥的一種方法。」斯科特一直沒能接受果蔬飲食,也沒減輕多少體重,而賈伯斯在個人衛生問題上也只是做了一點小小的改變。「史蒂夫堅持每周只洗一次澡,他堅信,只要自己還在堅持果蔬飲食,一周洗一次就足夠了。」斯科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