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上,將生物具有產生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的新個體能力,稱為生殖能力。生殖是生命延續的必要方式,但是由於物種生理特徵、生殖方式也不同。
我們最為了解的是:陸生哺乳動生殖方式,對於哺乳動物來說,一般是雌、雄雙方通過交配方式完成,即雌性產生的卵細胞與雄性產生的精子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逐漸變大,直到產生一個新的個體,這一過程被稱為有性生殖。
目前為止,有性生殖是已知的最高級別的生殖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減少有害遺傳病,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雙方基因互補,從而獲得適應環境能力更強的下一代,這也被認為哺乳動物是高等動物的一個體現。
然而在一些低等植物、低等動物中存在另一種同性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孤雌生殖這一概念是1894年由科學家Owen首次提出,孤雌生殖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直接由卵細胞分裂,這一過程沒有任何精子參與,直接有卵細胞發育成新的個體,這一過程也被成為無性生殖。
孤雌生殖的鯊魚
無性生殖,尤其是孤雌生殖在爬行類和魚類中太常見了,比如在爬行動物類的蜥蜴、青蛙等,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種族的延續,它們會選擇孤雌生殖。
其實在魚類中,也有孤雌生殖,不過在像鯊魚這個級別的大型魚類掠食者還是比較少見,尤其是在自然條件下,曾經動物學家一度認為,鯊魚不會孤雌生殖,然而這一結論很快被打臉了。
一條生活在美國亨利·多勒動物園中的雙髻鯊,它是在1999年在佛羅裡達州海岸被捕獲的,那時候,它剛出生不久,和另外兩條雙髻鯊一起來到了水族館,此後的近三年時間中,它連異性都沒見過,但是卻生下了一條幼鯊,儘管這個小傢伙只看了這個世界幾個小時,但是依然是個奇蹟,科學家剛開始認為是它的媽媽在海洋中與雄性有過交配,但精子在體內存活超過6個月的卻沒有先例,後來,科學家通過對幼鯊屍體研究發現,它的體內根本就沒有父親的DNA,只有母親的,確認是雙髻鯊單性繁殖是無疑的了。這也是科學家第一次在鯊魚中發現單性繁殖。
接下來在2001年和2007年都發生了鯊魚的孤雌生殖,也就是說在魚類級別,比較高的鯊魚也會孤雌生殖。
那麼,高等哺乳動物能否邁過同性生殖的坎呢?
無性生殖太難了
對於哺乳動物來講無性生殖或者同性生殖太難了,要解釋這一現象,先要從基因開始說起。
哺乳動物中,同性生殖受到了表觀遺傳基因印記的限制,有些基因只在母性或者父性基因組中表達,正是這些「基因印記」限制了同性之間的繁殖,說的更直白些就是限制了發育過程中的必須蛋白質。
因此,哺乳動物在基因源頭上就限制了無性生殖或同性生殖。
孤雌生殖
雖然,基因已經決定了在自然條件下哺乳動物無法進行無性生殖,但是科學家並沒有放棄,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已經陸續得到了一些基因突破,科學家在動物基因中發現了一些特殊基因,這些基因能夠記錄因父系母系的來源不同而具有特異性。
通過對這些特殊基因進行修改,或許能夠突破哺乳動物無性繁殖。
2004年,日本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的河野友宏(KonoTomohiro)教授利用未生長的卵母細胞核與成熟的卵母細胞核重建卵母細胞,實驗發現小鼠 7 號染色體上H19 基因、上遊的差異甲基化區 DMR 序列,以及12號染色體上Dlk1-Gtl2基因間的DMR序列,可阻礙孤雌胚胎印記基因的正常表達,從而導致孤雌胚胎發育能力受限。
河野友宏第一次實現了兩個雌性產生的哺乳動物後代。
2018年,Nissim Benvenisty用採用人工刺激卵細胞,讓卵細胞可以像受精卵一樣分裂,Nissim Benvenisty對卵細胞做了幾個處理,包括擦除母體印記和CRISPR-Cas9,刪除單倍體胚胎幹細胞中的一個或兩個父系印記區域 。
Nissim Benvenisty所做實驗中的由單卵細胞發育的幼鼠,因為刪除了部分基因,幼鼠表現出反應遲鈍,在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孤雄生殖
相比較哺乳動物的孤雌生殖,孤雄生殖難度更大,畢竟靠精子分裂產生新個體在生物學上面臨更大挑戰。
2009年,Hiromi Miki首次開展了孤雄生殖研究,科學家將圓形精細胞注入去卵母細胞,讓無核卵細胞和精細胞合併,在適當的條件下培養,合併的精子母細胞可以分裂,並發育到妊娠中期的小白鼠胚胎,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後面幾年科學家一直嘗試孤雄生殖,但是由於技術挑戰太大,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
直到2018年Nissim Benvenisty對單倍體胚胎幹細胞進行基因修改,首次獲得了兩個雄性小白鼠產生的孤雄後代。
那麼首次產生的孤雄生殖兩個小白鼠最後結局如何呢?其實,孤雄後代也和孤雌後代一樣,由於對基因幹預過多,孤雄生殖的幼鼠最終僅活了2天,身體也有太多生理問題。
總結
通過對基因修改實現無性繁殖,讓生殖跨越了性別束縛,科學家之所以不遺餘力的做這件事情,目的不是未來讓人類也進行無性繁殖,畢竟有性繁殖最為高級,而是通過相關研究探索基因和生命的奧秘,從應用角度,對人類健康研究,特別是對基因疾病的研究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同性生殖及其研究進展 孟偉Kono T, Sotomaru Y, Katsuzawa Y, Dandolo L. Mouse parthenogenetic embryos with monoallelic H19 expression can develop to day 17.5 ofgestation. Dev. BiolLee , Kanatsu-Shinohara M, Ogonuki N,etc.Heritable imprinting defect caused by epigenetic abnormalities in mouse spermatogonialstem cells.[J].Biol ReprodJeremy Rehm. Healthy Mice from Same-Sex Parents have Their Own P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