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鯊魚已生崽,雄性老鼠都抱娃,人類同性生殖還要多久?

2020-12-05 趣聊科學

生物學上,將生物具有產生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的新個體能力,稱為生殖能力。生殖是生命延續的必要方式,但是由於物種生理特徵、生殖方式也不同。

我們最為了解的是:陸生哺乳動生殖方式,對於哺乳動物來說,一般是雌、雄雙方通過交配方式完成,即雌性產生的卵細胞與雄性產生的精子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逐漸變大,直到產生一個新的個體,這一過程被稱為有性生殖。

目前為止,有性生殖是已知的最高級別的生殖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減少有害遺傳病,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雙方基因互補,從而獲得適應環境能力更強的下一代,這也被認為哺乳動物是高等動物的一個體現。

然而在一些低等植物、低等動物中存在另一種同性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孤雌生殖這一概念是1894年由科學家Owen首次提出,孤雌生殖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直接由卵細胞分裂,這一過程沒有任何精子參與,直接有卵細胞發育成新的個體,這一過程也被成為無性生殖。

孤雌生殖的鯊魚

無性生殖,尤其是孤雌生殖在爬行類和魚類中太常見了,比如在爬行動物類的蜥蜴、青蛙等,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種族的延續,它們會選擇孤雌生殖。

其實在魚類中,也有孤雌生殖,不過在像鯊魚這個級別的大型魚類掠食者還是比較少見,尤其是在自然條件下,曾經動物學家一度認為,鯊魚不會孤雌生殖,然而這一結論很快被打臉了。

一條生活在美國亨利·多勒動物園中的雙髻鯊,它是在1999年在佛羅裡達州海岸被捕獲的,那時候,它剛出生不久,和另外兩條雙髻鯊一起來到了水族館,此後的近三年時間中,它連異性都沒見過,但是卻生下了一條幼鯊,儘管這個小傢伙只看了這個世界幾個小時,但是依然是個奇蹟,科學家剛開始認為是它的媽媽在海洋中與雄性有過交配,但精子在體內存活超過6個月的卻沒有先例,後來,科學家通過對幼鯊屍體研究發現,它的體內根本就沒有父親的DNA,只有母親的,確認是雙髻鯊單性繁殖是無疑的了。這也是科學家第一次在鯊魚中發現單性繁殖。

接下來在2001年和2007年都發生了鯊魚的孤雌生殖,也就是說在魚類級別,比較高的鯊魚也會孤雌生殖。

那麼,高等哺乳動物能否邁過同性生殖的坎呢?

無性生殖太難了

對於哺乳動物來講無性生殖或者同性生殖太難了,要解釋這一現象,先要從基因開始說起。

哺乳動物中,同性生殖受到了表觀遺傳基因印記的限制,有些基因只在母性或者父性基因組中表達,正是這些「基因印記」限制了同性之間的繁殖,說的更直白些就是限制了發育過程中的必須蛋白質。

因此,哺乳動物在基因源頭上就限制了無性生殖或同性生殖。

孤雌生殖

雖然,基因已經決定了在自然條件下哺乳動物無法進行無性生殖,但是科學家並沒有放棄,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已經陸續得到了一些基因突破,科學家在動物基因中發現了一些特殊基因,這些基因能夠記錄因父系母系的來源不同而具有特異性。

通過對這些特殊基因進行修改,或許能夠突破哺乳動物無性繁殖。

2004年,日本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的河野友宏(KonoTomohiro)教授利用未生長的卵母細胞核與成熟的卵母細胞核重建卵母細胞,實驗發現小鼠 7 號染色體上H19 基因、上遊的差異甲基化區 DMR 序列,以及12號染色體上Dlk1-Gtl2基因間的DMR序列,可阻礙孤雌胚胎印記基因的正常表達,從而導致孤雌胚胎發育能力受限。

河野友宏第一次實現了兩個雌性產生的哺乳動物後代。

2018年,Nissim Benvenisty用採用人工刺激卵細胞,讓卵細胞可以像受精卵一樣分裂,Nissim Benvenisty對卵細胞做了幾個處理,包括擦除母體印記和CRISPR-Cas9,刪除單倍體胚胎幹細胞中的一個或兩個父系印記區域 。

Nissim Benvenisty所做實驗中的由單卵細胞發育的幼鼠,因為刪除了部分基因,幼鼠表現出反應遲鈍,在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孤雄生殖

相比較哺乳動物的孤雌生殖,孤雄生殖難度更大,畢竟靠精子分裂產生新個體在生物學上面臨更大挑戰。

2009年,Hiromi Miki首次開展了孤雄生殖研究,科學家將圓形精細胞注入去卵母細胞,讓無核卵細胞和精細胞合併,在適當的條件下培養,合併的精子母細胞可以分裂,並發育到妊娠中期的小白鼠胚胎,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後面幾年科學家一直嘗試孤雄生殖,但是由於技術挑戰太大,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

直到2018年Nissim Benvenisty對單倍體胚胎幹細胞進行基因修改,首次獲得了兩個雄性小白鼠產生的孤雄後代。

那麼首次產生的孤雄生殖兩個小白鼠最後結局如何呢?其實,孤雄後代也和孤雌後代一樣,由於對基因幹預過多,孤雄生殖的幼鼠最終僅活了2天,身體也有太多生理問題。

總結

通過對基因修改實現無性繁殖,讓生殖跨越了性別束縛,科學家之所以不遺餘力的做這件事情,目的不是未來讓人類也進行無性繁殖,畢竟有性繁殖最為高級,而是通過相關研究探索基因和生命的奧秘,從應用角度,對人類健康研究,特別是對基因疾病的研究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同性生殖及其研究進展 孟偉Kono T, Sotomaru Y, Katsuzawa Y, Dandolo L. Mouse parthenogenetic embryos with monoallelic H19 expression can develop to day 17.5 ofgestation. Dev. BiolLee , Kanatsu-Shinohara M, Ogonuki N,etc.Heritable imprinting defect caused by epigenetic abnormalities in mouse spermatogonialstem cells.[J].Biol ReprodJeremy Rehm. Healthy Mice from Same-Sex Parents have Their Own Pup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都是雄性追求雌性,而人類女性卻會追求男性?
    雄性採取的生殖策略是:將自己的生殖細胞注入到雌性個體的體內,讓雌性幫忙繁殖後代。也就是說,它們不用承擔懷孕、養育後代的辛苦。正因為如此,所以它們後代的成活率無法保證,為了儘可能的讓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雄性會儘可能多的和雌性繁殖。 這樣一來,雄性對於雌性的外貌、體型等特徵均沒有要求,所以雄性不會挑選雌性,但卻要接受雌性的挑選。
  • 為什麼雌性會長著長長的雄性的生殖器?
    斑鬣狗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它們雌性比雄性要大,其實這還正常,很多動物雌性都比雄性要大!但斑鬣狗和其它動物不一樣的是,雌性居然長了一副雄性的生殖器,2014年時韓國贈送給日本北海道札幌円山動物園一對雌雄斑鬣狗,希望能繁殖出一大堆斑鬣狗,結果兩隻斑鬣狗天天打架,動物學家一查,居然都是公的!
  • 鯊魚媽媽逆天了:管它雄性在不在,老娘都能生小孩!
    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對絕大多數有性生殖的動物來說,這句話用於形容生孩子這件事剛剛好。可如果身邊沒有雄性,而雌性還想生小孩怎麼辦?脊椎動物裡,不少兩棲和爬行動物能夠通過孤雌生殖來解決這一問題:她們的卵細胞不需要精子就能繼續發育成胚胎。
  • 動物的交配方式突破人類的想像:寄生在雌性體內只發育生殖系統
    性寄生:雄性寄生在雌性體內一般認為,在交配過程中雌性是處於弱勢地位的,雌性承擔的痛苦比雄性大的多,而且生育對身體的損傷也更大。但是對於這兩種海裡的生物而言,雄性就是為了繁殖而生的。第一個是一種生活在海裡的蟲子後螠,它們生來沒有性別,就在海裡遊蕩,能落到海底的就是雌性。其它沒有性別的後螠在撞到雌性的時候,則會鑽到雌性子宮裡發育成雄蟲,汲取雌性的營養生活。
  • 在自然界,大多數雄性都比雌性要漂亮,為什麼在人類世界卻相反?
    地球是一個物種豐富的智慧生命星球,除了智慧生命人類之外,還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動物。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有陰陽,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雌性和雄性,當然,對人類文明來說,我們稱之為女性和男性。如果你非常喜歡研究動物,你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大多數的雄性動物都要比雌性動物更加鮮豔漂亮美麗。
  • 大部分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但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呢?
    為什麼大部分雄性動物都比雌性更漂亮?你完全可以用稀缺性來理解。鹿群裡的公鹿,都長著巨大的鹿角。甚至,很多鹿角都已經大到誇張的地步。問題是鹿角不僅沒啥用,而且嚴重影響逃生的機會。遇到老虎這種天敵,肯定是鹿角最大的、最先死,不是跑不過老虎而是跑不過同類。人家「光著腦袋」逃跑,你腦袋上頂著「五股烈焰叉」逃跑,誰能逃跑成功,也就不言自明了。
  •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說到物種的進化,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吧。的確,自從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進化論》之後,人類的許多未解之謎都有了答案。比如,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等等。
  • 雌性鬣狗為徵服雄性,竟長出了陰莖,那它們是如何交配和生育的?
    在人們以前對鬣狗不怎麼了解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認識這種哺乳動物是雌雄同體的。因為僅僅從外觀上來看,你就會發現在一個鬣狗的群體中,所有每一個個體體外都外掛一個雄性的生殖器,所以看起來都是雄性。但最後深入地了解以後才發現,鬣狗的雌性已經進化的非常雄性化了,而且比雄性還要雄性。
  • 鯊魚有兩個生殖器官,它們怎麼完成交配
    因此,實驗室確實證實了雌鯊魚能夠無性生殖。鯊魚屬於脊椎動物門軟骨綱板鰓亞綱,大多數生活在海裡,鯊魚屬於中大型的魚類,身體形狀為紡錘狀,兩側有腮裂。通常在海洋館看到的鯊魚都比較大,其實80%以上的鯊魚身體長度不超過1.6米,屬於中小型魚類。鯊魚中最大的當屬鯨鯊,身體長度達到20米,重量為7000千克以上,算是魚中之王了。
  • 不用交配也能誕生幼崽,鯊魚的這項逆天技能卻將引發更大災難
    雙髻鯊與其他鯊魚不同的外觀,為它們吸引了人類好奇的目光,但也帶來了災禍,雙髻鯊成為了許多海洋公園的主打招牌。因為有著形體巨大的魚翅,捕獵價值高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鯊魚,在許多地區都遭到大量捕殺。在香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魚翅交易中心,路氏雙髻鯊的魚翅佔據了4~5%的市場份額。
  • 人類能孤雌生殖嗎?孤雌生殖的雙髻鯊,世界首例!
    2001年,內布拉斯加州一個水族館誕生了一頭雙髻鯊,同一個水族箱的三隻雌鯊魚都可能是幼鯊的媽媽,但是它們在幼鯊誕生前至少三年未曾與雄鯊魚接觸!不幸的是,小鯊魚出生沒多久就被同缸的紅刺死了。佛羅裡達州和北愛爾蘭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它的DNA,證實它是通過孤雌生殖產生的鯊魚。
  • 揭示雌性哺乳動物胚胎清除雄性生殖系統機制
    NIEHS生殖發育生物學小組主任Humphrey Hung-Chang Yao博士研究了雄性和雌性小鼠胚胎如何獲得它們的性別特異性的生殖系統。他說,所有早期階段的哺乳動物胚胎,無論它們的性別是什麼,都含有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在出生後,小鼠或人最終含有一種性別的生殖道,那麼另一種性別的生殖道必須瓦解。
  • 因為人類,鯊魚開始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這頭鯊魚出生於2001年,當時在它出生的那個水池裡只有三頭雌性鯊魚。 之前,母鯊在未與公鯊接觸的情況下生下幼鯊的案例,都被認定是延遲受精,也就是交配後精子儲存於母鯊體內,沒有立即讓卵子受精。
  • 又是因為人類!鯊魚鋌而走險放棄交配生殖,這種進化並不是好事!
    又是因為人類!鯊魚鋌而走險放棄交配生殖,這種進化並不是好事!鯊魚絕對算得上是海洋當中的霸主,它們在地球上的歷史也比較悠久了,比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還要更久一些,大約4.1億年前鯊魚就已經在海洋當中暢遊了,在整個鯊魚的種群當中,年齡相對比較少的也就是雙髻鯊了,2000萬年前開始在海洋當中出現,由於它的長相比較特殊,兩個眼睛都在頭部的兩個突起當中,中間相隔一米左右,就像是古代丫環們的髮髻一樣,因而得名雙髻鯊。
  • 世界上最「醜」的魚:雌性比雄性大100倍,依靠雄性自殘來交配
    很多魚都有喜歡光的愛好,這就是它用來捕食的利器。它們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200米至4000米的深海裡面,這種魚的胃口很大,喜歡吃肉,在它的胃裡面經常會有鯊魚這樣的大型魚類的骸骨。一開始科學家們都以為這種魚是雌雄同體的,經過研究發現,這些醜陋的魚都是雌性的,一個雄性都都沒有,但會在許多鮟鱇魚身上看到一個現象,常常有一條條的小魚用嘴吸附著外表皮,一開始大家都以為這是這些雌性鮟鱇魚的幼崽,只是在靠媽媽養活而已。
  • 探索鯊魚身上的未解之謎——多樣化的生殖方式
    歡迎來到小田說旅遊,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田,小田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鯊魚。鯊魚的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謎,其一就是鯊魚的生殖方式!在美國的一家水族館中,在僅有雌性的環境下飼養的窄頭雙髻鯊居然在3年中依然陸續產下了鯊魚寶寶,一時成為了熱點新聞。人們不禁懷疑,難到雌性鯊魚可以把活著的精子一直儲存在體內嗎?
  • 為什麼自然界必須是雄性追求雌性,男性追求女性?反過來不行嗎?
    其實不光人類是這樣,在自然界中所有有性生殖的動物們,在求偶這件事上,雌性都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也就是它們都有權力挑選雄性,而雄性都在主動的追求著雌性。每年的春季是大多數動物交配的季節,在野外我們會看到同類之間的雄性經常會發生爭鬥,打得不可開交,它們多半是為了在雌性面前表現自己,畢竟成王敗寇在此一舉。
  • 中科院實現哺乳動物同性繁殖:雌性小鼠完全健康,雄性早夭
    印記修飾能夠全跨越同性生殖障礙,孤雌小鼠完全正常、孤雄小鼠能存活但早夭。所謂的孤雌生殖,即即不經過與雄性的交配,雌性個體即可生下後代。作為有性生殖的補充,孤雌生殖能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維持個體的繁衍與種群的更新。實際上,孤雌生殖的現象在動物中並不罕見,例如在爬行類的蜥蜴、兩棲類的蛙,以及多種魚類中均存在。
  • 在動物界,大多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呢?
    其實,根據人類的觀察,動物界普遍存在這種現象:雄性比雌性更漂亮。例如長著霸氣的鬃毛的雄獅,有著美麗的尾屏的雄孔雀,身姿更加挺拔威武的雄雞等。性別二態性與性選擇雄性比雌性好看或相反都意味著雄性與雌性在形態方面具有不同之處,而這一現象在生物學上被稱為「性別二態性」。
  • 沒爸爸也可以生孩子:單性生殖奧秘
    不過,這些孵出來的火雞雛鳥都是雄性的。與哺乳動物不同,在鳥類中,雄性的染色體佔據主導地位。很快,人們選育出了一個單性生殖的火雞家系,其雄性後代都發育正常,而且能成功進行繁殖。過去15年中,出現了一系列關於家養魚類、蛇和蜥蜴等動物單性生殖行為的報導,而且,似乎許多種鯊魚也具有這種行為。2001年12月14日,在養在一起的三條雌性窄頭雙髻鯊中,有一條產下了健康的雌性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