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首款智能自行車天使用戶測評——基本概念 誠意之作
作為國內首款智能自行車的基本概念.啟孜智能自行車(BiCi)已正式發貨,今天和大家分享首批用戶白冰對的硬體測評。
前方長文,多圖預警!
編號先上場,鎮貼!!!
寫在前面的話:
本人屬性理工男一枚,騎行愛好者,玩得一般,在騎行社裡,我仍舊算是個小白。最初是從一個騎友的朋友圈發現基本概念BiCi的,然後就深深的被吸引住了。感覺很對我的胃口,漂亮流暢的幾何造型,乾淨利落的配色,源於生活的美好騎行態度,還有最近很火的智能自行車的理念等等。於是乎,開始關注,先是參與問卷調查,然後有機會成為首批用戶。最後預定、付定金、付全款,終於在後來期盼的日子裡拿到車啦!(雖然等待是飢餓的,但是見到基本概念BiCi真面目的那一刻還是激動不已)
開始測評正文
綜合來說,基本概念BiCi作為一款新產品,做的還是不錯的。優點很多,缺點當然也有後面我會說,給BiCi中肯的評價:最有誠意的智能自行車。
先說說快遞,中通,速度沒問題,兩天到貨。外包裝雖然已經皺皺巴巴,不過外包裝沒破。基本概念團隊在包裝這方面,做的還是可以的,廢話不多說上圖!
再說說基本概念BiCi露草這個顏色,顏色很滿意,基本無色差,至少我和我妹子還有若干社團的同學覺得這個顏色很漂亮夠騷!車架塗裝為純色,簡潔有逼格,是不是屬於這兩年很火的極簡風?!如此亮眼的顏色也讓整輛車看起來顏値頗高,極具個性的色彩給人一種個性定製的感覺。而且噴漆一反大多單車的亮面塗裝,是啞光的,甚合我意!總感覺啞光的噴漆更為貴氣。
扒一扒基本概念BiCi的硬體配置
車架和前叉這兩個是基本概念獨家的產品,看著不僅漂亮還很輕便,畢竟是碳纖維的,而且內走線,感覺很贊,有興趣的可以去基本概念BiCi官網看看介紹。
451的輪組,大小比較適合市區騎行,長途應該也是沒問題的,畢竟在川藏線上我還見過小輪摺疊呢。競速方面,巡航能力不如大輪組;不過451也有451獨特的優勢,比起小輪摺疊,通過性和巡航能力還是更強的。比起大輪組26/27.5/700C等,在加速方面也是有優勢的,畢竟市區騎車總是要走走停停。(轉動慣量您可聽過?)而且從外觀來看,也是讓人覺得蠻靈活輕便的,這大抵就是BiCi團隊選用451輪組的初衷吧,也是符合基本概念團隊源於生活的騎行態度。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硬體配置了!八婆的我,還去某寶上搜了一下每個零件的價格,想窺探一下基本概念自行車的成本。(某寶上的價格是賣家標註的,一般取銷量最大的那家店鋪,綜合算下來都要2000+未知核心零件的價格)
零件圖閃亮登場!!!
Shimano磨電花鼓,Vuelta後花鼓
Litepro Elite 53t牙盤
Shimano Tiagra飛輪及後撥,Shimano Tiagra剎把及指撥
彥豪C型夾器
WTB Comp Volt坐墊,Wellgo KC003 腳踏
圖片擺好之後,開始點評,純個人觀點,不喜輕噴!
1、 Shimano磨電花鼓
真的很讓人頭疼,因為它是必須的,但是它又沉,阻尼又大,正常力度撥一下前輪,空轉不超過3秒。重量沒有拆下來稱量,網上也沒找到。但是感覺前輪組還是很重的。後來諮詢了社團的大神,他把前輪卸下來之後,轉了轉,表示:這並不是因為發電導致的,而是花鼓的滾珠預壓過高導致的。是Shimano工廠方面的問題,需要拆開花鼓,調一下預壓就能解決。不知道我是不是個案。
2、 Vuelta後花鼓
感覺還不錯,感覺潤度不錯,就是有一點不好,太過於吵鬧,空轉的時候很響而且頻率很高,聽習慣了我原來靜靜的Shimano花鼓,換成這個確實有些不習慣。我記得曾經的配置好像是久裕四培林?
3、 Litepro Elite 53t牙盤
關於這個牙盤,我有太多的想說的了,這裡只是簡單的說幾句,以後再發帖專門探討牙盤的問題!車子沒發貨之前,我覺得53T的牙盤還不算大,我還理論計算了一下。結果,實際蹬了幾腳之後,深感無力。起步的時候要用1、2檔牙盤,蹬起來之後,也就用到4、5檔牙盤,極少用到6、7檔牙盤。
短途的騎行當然怎麼都好,強度低的騎行也可以,但是如果長途或者大強度的話,低踏頻是對膝蓋很不好的吧?所以覺得單盤配合這樣綿密的飛輪,只適合於沒有大爬升的情況,而且這個53T的牙盤仍舊過大。
4、 Shimano Tiagra剎把及指撥
對於這兩個,我個人感覺沒有什麼問題。剎把的手感不錯,線性的感覺挺明顯的,制動力也足夠。指撥手感也可以,變速足夠精確,反應也足夠靈敏。在變速反應這點上,是451輪組的一個優勢吧。
5、 Shimano Tiagra飛輪及後撥
11—25T的飛輪,速度調節起來很綿密,這一點是我很喜歡的。但是之前一直都是騎雙盤或者三盤的單車,對於單盤搭配這樣的飛輪,表示不太適應。顧及到了綿密的速度調節,就難免失去了較為寬泛的速度區間。最近這兩年1×(單盤)系統確實越來越成熟,但往往是中等大小的碟片,配一個寬泛齒數的飛輪(11速),而且適用範圍大多限於山地車。
6、 彥豪C型夾器
個人感覺手感不錯,制動力足夠,調節起來也方便。彥豪的走的是無印良品風?不錯!
7、 WTB Comp Volt坐墊、Wellgo KC003 腳踏
作為一款入門的車款,配備這兩個物件,也算是很有誠意了!坐墊感覺挺舒服的,腳踏也夠潤。足矣足矣!
8、 說一下車把
首先把橫過於寬,把立過於高。這個可能是兩個沒有定論的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偏好,我僅僅表達我看法。個人感覺如果把橫稍短一些會更美觀,希望基本概念BiCi團隊可以斟酌一下把橫的長度。當然,過短也是不適宜的。當速度較高的時候,過短的把橫操控起來會有些飄忽的感覺吧。
還有就是那個車把燈,在夜間車把燈亮起來的時候很贊,還能依據車把燈的顏色知曉自己的騎行速度,但是白天的時候,感覺那個的地方做工還不夠精細,希望能夠在細節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且,沒有副把。我覺得對於遠距離騎行,這是個很致命的問題。
以上的四個問題都是在車把處的,之所以把車把處的問題集中提出來是因為,其他的地方,比如傳動套件、制動套件、後花鼓、腳踏和坐墊等問題,車友們都能較為簡單的自行解決。而車把處有著幾條電子線路,對於大多數車友來說,並不容易處理。常規的自行車,把立過高、把橫過寬,車友們只要自己截管就好了。沒有副把,買一個裝上就好了。
9、 最後說一下我對車架走線的看法。
把組處複雜的走線,對把組的升級改造造成了很大的難度。
總之,我覺得基本概念BiCi團隊在走線方面,還應再多下些功夫,想想有沒有更優的解決方案。
到這裡,我想到的問題都提了,總結一下關於硬體的測評吧。大家可能覺得我說了不少對基本概念BiCi肯定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作為全國首輛智能自行車,回歸到基本概念BiCi本身,他是真正以自行車為原點進行設計和發展的產品。那麼所謂最有誠意的智能自行車,誠意在究竟哪裡呢?
首先,大家不要感覺零配件總是幾十,一兩百的不怎麼貴,加起來也有1400+呢,這還不算各種亂七八糟的小物件,什麼快拆杆,坐管夾,線管等等這些更為零碎的小物件。雖然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些東西工廠大批量的購買和咱們小批量的X寶根本沒得比,但是這些零零散散的小東西的組裝以及調試的人力成本呢?而且,不知各位注意到了沒有,我沒有統計的都是些什麼部件呢?
車架、前叉、把組三件套、輪組一對。大家腦補一下,一輛單車沒有車架,沒有兩個輪子,沒有車把,沒有前叉,那它還有啥?我沒有統計的都是整輛單車的主體部件,是車子的核心。也就是說,我統計的只是整個車子那些零碎的成本而已。而且我隻字未提車子的晶片。這個,我實在是不了解。但我相信,一個電子產品的研發、調試、升級、維護、無數次的迭代,所需要的成本,絕非幾百輛單車就能消化的。
其次,作為一個新產品,從設計到實際生產,用了一年的時間,做到如此,也實屬不易。作為首批用戶之一,我始終關注著首批用戶群的消息,自己也活躍其中。BiCi團隊對於我們反饋回來的每一個問題,都在一個一個的解決。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努力和他們的辛苦。
舉兩個小細節:
1. 記得有一個車友說,不會調後撥。於是,自此以後,基本概念BiCi團隊發的車子應該都是組裝並調試好之後再發車的。反正我的車子從拆箱到騎上的時間,除去拍照的時間,應該也就五分鐘左右。
2. 在五一前後,為了能在工廠放假前把大多數用戶的車子發出去,基本概念BiCi團隊成員凌晨兩三點,還在工廠那邊加班。
綜上這就是我對基本概念智能自行車的硬體測評,我作為首批天使用戶對BiCi本身來說是愛到無法自拔的,不然也會買他對吧,雖然基本概念BiCi美中有不足,但是從很多方面客觀來看,他還是極具競爭力的一輛自行車,加之整個基本概念團隊的態度,他也是最具誠意的一款自行車,也希望基本概念BiCi為屬於這個時代的智能自行車打出市場,讓更多的騎行愛好者享受到生活的騎行態度,這也是我們騎行者最美好的初衷。
**關於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BiCi智能自行車實現了精準數據、安全防盜、智能燈光、地圖導航、自發電系統、組隊騎行;基本概念使用纖細的碳纖維車架及時下較為盛行的22寸小輪徑,體積介於18寸小輪車與28寸普通自行車之間; 8公斤不到的車身重量僅相當於普通自行車的一半;精湛的製作工藝,及專業級別的傳動部件,每個部件之間完美匹配都讓BiCi智能自行車達到了自行車的頂配標準。作為國內首輛智能自行車,現已開放限量預售,官網地址:http://www.bi-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