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被告誡野外的蘑菇不要採,越鮮豔的蘑菇越有毒。一種全身雪白的蘑菇,看起來應該人畜無害,甚至還頗具美味吧?但其實,這種號稱「毀滅天使」的蘑菇才是最致命的一種。
這種蘑菇屬於鵝膏菌,俗稱白毒傘。菌如其名,呈現白色和身藏劇毒都是它的屬性。在對鮮豔蘑菇的提防和恐懼下,白毒傘其實才是所有菌類中毒性最強的大boss。
每年5月到10月,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闊葉林裡會廣泛長出一種白色的蘑菇。這種蘑菇和平常的蘑菇不太一樣。除了渾身只有單一的白色之外,還在菌帽下長出了菌環和菌託。三個層級分明的菌體結構讓人深感誘惑和好奇。
發病初期也只是普通的腹瀉嘔吐,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幾乎無藥可救的活死人。它的毒素直擊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大約50g的白毒傘中釋放的毒素就可以毒死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造成食用者致死率高達95%。
並不是只有鮮豔的蘑菇才有劇毒
有些朋友說了,不就是毒蘑菇,腹瀉幾次不就熬過去了?還真不是。它的致毒效果獨特,食用者往往狀態良好的情況下,突然就中毒身亡了。
在這過程中,毒素已經悄悄進入細胞,直接對RNA造成了幹擾。於是,維持人體生命最基礎的物質蛋白質,就這樣面臨著它的主人不小心引進來的巨大威脅。毒素層層深入地破壞了遺傳物質,對食用者造成致命的打擊。
毀滅天使並非浪得虛名。它的美味被人類品味的同時,人類也需要承受它釋放的一種鵝膏多肽毒素。
鵝膏多肽毒素作用過程
而極具誘惑力的外表掩飾了劇烈的毒性,這也造就了一樁樁人們食用後中毒的新聞。從2000年以來,超過300人因為毒蘑菇而中毒。而毒性劇烈以至死亡的案例,就不下45起。其中的頭號殺手白毒傘,就佔了這裡面的95%。
也就是說大多數毒蘑菇不會造成死亡,而造成死亡的「兇手」基本都是白毒傘。在飽食一頓鮮美的白毒傘菌鍋大餐之後,等待著人們的是痛苦、煎熬,更是死亡。最怕的是食用劇毒蘑菇的人反應,味道還鮮美,而在之後的8-24小時內,人體還不會出現異常反應,有一個潛伏期,像新冠一樣,當這個毒素摸索到適合的位置時,開始發動攻擊,引起劇烈的嘔吐和腹瀉。同時還可能發揮讓人產生幻覺的致幻作用,嚴重時還會陷入昏迷的狀態。
廣西一名誤食白毒傘男子的進食體驗
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莫名其妙的病情好轉。先前的病狀完全消失,身體似乎逐漸康復了起來。難道自身的免疫系統已經把這傳說致死率95%的毒素清除了?
當你洋洋得意地想著毀滅天使的毒素也不過如此時,更嚴峻的災難其實還在後頭。
「嶺南毒蘑王」與白毒傘
隨著一段時間的「迴光返照」,3~4天後,身體將再次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這時候鵝膏多肽毒素到達肝臟附近,準備開展新一輪的猛擊。
而這頓攻擊也在深藏不露地進行著,毒素將從根本入手,破壞蛋白質的合成。根據遺傳物質表達的中心法則,DNA會經過轉錄成RNA,再翻譯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除了預防之外,更多時候是在誤食了之後才醒悟過來。如果不小心誤食了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嗎?實際上,現代醫學對鵝膏多肽毒素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在中毒早期,一般採用硫辛酸、葡萄糖和青黴素組合治療,或者將血液通過炭過濾器處理就可以成功治癒。在院方的觀察中實時治療,毒素也能有效清除。
我國還有首例通過肝膽囊穿刺引流成功救治的案例。
引流出的有毒膽汁
但致死率如此之高,不全是因為臨床治療方法的落後。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中毒者往往沒能清楚意識到病情的嚴重。「假愈期」完美地欺騙了受害者,讓人放鬆了警惕,從而落入死亡的深淵。所以及時確診與治療,待完全治癒後再停止治療才是穩妥的做法。
因為現在也算是食入毒蘑菇的高峰期了,化浪也是為了讓一些不知道這些知識的朋友有所了解,我們現在都只注重城市的鋼筋森林,而對野外卻是很陌生,在神秘莫測的自然環境中,我們在探索美和感嘆其鬼斧神工之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文章來源:化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