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5000萬臺幣一個炮塔的「雲豹」 來284輛

2021-01-0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堵開源】10月24日,臺灣媒體報導,臺「軍備局長」房茂宏在「立法院」質詢中表示,臺軍已經完成對4輛安裝30毫米機關炮的「雲豹」輪式步兵戰車的測評。該車將開始投入生產,總計購買284輛。此外,他還首次確認臺軍將編列預算,對安裝105毫米炮的「雲豹」突擊炮進行「研改」,以求未來裝備臺軍。

報導稱,房茂宏稱,4輛「雲豹」步兵戰車已於本月19日完成戰術測評。其中主測62個項目全部合格,次要項目142項,僅2項不合格。而測評的要求是主項目全部合格,次要項目容許8成合格率,因此判定合格。

此外,臺「軍備局」也編列預算針對裝備105毫米戰車炮的「雲豹」裝甲車,就車體、火炮構型進行研改。有「立委」問說目前臺軍計劃採購100多輛M1A2坦克,那麼雲豹突擊炮是否會和M1A2坦克構成互相排擠。臺陸軍參謀長楊海明恢復,在臺軍「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防衛構想下,陸軍重點是海灘殲敵,M1A2配備120毫米炮,和雲豹突擊炮能夠形成高低搭配,不會有互相衝突的問題。

臺軍「雲豹」步兵戰車, 車體正面外面還有陶瓷附加裝甲,號稱可抵禦25毫米機關炮遠距離射擊


臺軍「雲豹」105毫米突擊炮樣車

CM-34「雲豹」步戰型的炮塔為臺「中科院」自行研製

「雲豹」步兵戰車使用美國orbital ATK公司製造的MK.44型30毫米外能源驅動鏈式機關炮,這種火炮具備較高的穿甲性能和精度。

臺軍「雲豹」步兵戰車項目發展前後麻煩不斷,這次通過也算得上「涉險過關」。

據稱,最初的「雲豹」輪式裝甲車項目發展分為步兵輸送車(CM32\33)和步兵戰車型(CM-34),而其中步兵戰車型最初計劃使用美制25毫米「布希馬斯特(大毒蛇)」機關炮,但是該炮價格被認為過於昂貴,安裝該型炮的炮塔一個索價130萬美元,臺當局認為太貴。於是計劃換成島內自製的T75型20毫米機關炮,然而這種源自美制老式戰鬥機機炮的武器,甚至沒有穿甲彈可用,即使面對的是「薄皮」的解放軍裝甲車,也無法造成傷害。

經過長時間的爭吵,最終,臺軍決定使用比當初的25炮更昂貴的30毫米機關炮。美國一度索價10億新臺幣,轉讓該炮製造技術,最後臺軍放棄大部分核心部件在島內生產的要求,才算是達成協議,但作為一門火炮其價格依然不菲,據臺媒的報導,「中科院」製造的炮塔每個價格5000萬新臺幣,約合160萬美元。

CM-34戰車生產分工示意圖

除了機關炮選型的麻煩,「雲豹」裝甲車還遇上過多種問題,包括且不限於,車體製造缺陷,底盤裂縫、遙控炮塔過熱死機,然後裝有40毫米榴彈發射器和機槍的炮塔就原地旋轉不停、製造廠商悄悄採購大陸廠商的超低價零件,導致底盤故障頻發,致使194輛服役的「雲豹」裝甲車動力系統發生缺陷。

這麼多麻煩之下,「雲豹」CM-34型步兵戰車的後續生產,一度出現了軍方發出標書,卻無人願意參加競標的尷尬局面。

「雲豹」的設計水平、工程技術製造水平和實際性能如何呢?

安裝T75型20毫米機關炮的炮塔樣品,這門炮確實……

30毫米鏈式炮,宣布引進時,「聯勤205廠」負責人曾無奈的表示,「全世界只有美國能造這個炮,所以他開再高的價錢也只能找他」

大陸兵工集團表示不服,圖為2014年珠海航展首次展示的UW-4無人炮塔,所使用的機關炮為外能源鏈式30毫米炮,圖中可見其雙路供彈系統,雖然其精度好,射速高,切換彈種快,但因為價格高,且威力也沒有比常規30毫米炮更大,出口難度較大


這種玩意都能賣給禿子騙錢,簡直氣死兔了!

防護力,難以抵禦12.7毫米機槍的射擊,臺媒此前就曾報導稱退役軍官曝光說雲豹的裝甲按設計要求應該能抵禦12.7毫米子彈,但實際上卻被擊穿。臺當局後來以媒體曝光的照片是「無效彈彈孔」為由搪塞過去。但是僅以「雲豹」的戰鬥全重和各部分裝甲厚度、傾斜角度來看,至少可以很確定的說,該車側後方向應當無法抵禦12.7毫米機槍普通彈,而車體正面基礎裝甲也很可能擋不住穿甲彈。

機動性,可靠性落後於同類車輛。「雲豹」量產型使用的是美國卡特彼勒C-12柴油機,功率據稱為450馬力,戰鬥全重22噸(裝甲輸送車型),僅從功率重量比來看似乎是很不錯,但該車的行動機構製造水平導致可靠性難以提高,自裝備以來,臺軍各級吐槽不斷。

火力,昂貴的30毫米MK.44機關炮其實還算物有所值,安裝該型火炮後,發射脫殼穿甲彈的情況下,可以擊穿大部分現役裝甲車目標,可能是該型車最大亮點。不過,由於該型機關炮製造由臺聯勤205廠進行,而非美國原裝,這種外能源驅動鏈式炮涉及的技術相當複雜,其生產質量方面是否能夠達標,還有待現實證明。

總之,「雲豹」是一種理論設計上看起來不錯,但實際操作使用中令臺軍頭痛的輪式裝甲車——這也是正常的,畢竟臺灣並沒有完整的汽車製造工業,尤其是載重汽車製造工業。在這種前提下,「雲豹」更像是臺灣車廠所經常製造的,拼湊改裝型大客車和大貨車,出點車禍和故障那簡直是太正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因「火力強大」 臺軍決定增產21輛「雲豹」裝甲車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26日報導,臺灣防衛部門昨日表示,為加強臺軍防空作戰能力,臺軍自行研發量產CM34步兵戰車型「雲豹」裝甲車,原計劃生產284輛,研發成功後發現「火力非常強大」,為滿足衛戍需求,決定再增產21輛,共305輛,預計2023年完成生產。
  • 臺軍終於找到對抗我裝甲部隊法寶!雲豹裝甲車挑大梁
    雲豹裝甲車早在2001年立項,2001年完成第一輛樣車,2004年經過多次修改推出了成熟的3輛樣車,2005年1月11日正式公開和命名。整個項目研究共花費2200萬美元,並不算高。因臺軍特有的拖沓,雲豹裝甲車直到2007年才開始量產,計劃10年內生產1400輛。客觀來說,雲豹裝甲車是一款性能優秀的裝甲車。雲豹的機動性很優秀,它是8×8車輛,分為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兩種型號。
  • 因承包商購買大陸零件而停產 臺「雲豹」戰車再次投入生產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1日報導:臺灣「陸軍」雲豹榴彈機槍甲車(裝備榴彈機槍遙控炮塔的裝甲運輸車型號,觀察者網注)與指揮車型原預計生產368輛,但車輛所需動力底盤系統卻因招標案舞弊案而延遲交付。 2006年「雲豹」裝甲車量產計劃以「迅馳專案」代號編列預算,預定以9年的時間花費570億新臺幣,用於採購採購652輛自行研製的CM-32「雲豹」八輪裝甲車,後來因鋼板、火力問題延遲到到2011年起才開始進行配置榴彈機槍車與指揮車兩款雲豹甲車的生產工作,至今為止「雲豹」生產了368輛,已陸續撥交給臺灣陸軍機械化步兵旅等各部隊使用,配置30毫米MK44型機炮的雲豹甲車,原預計量產284輛
  • 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這也是大陸的鍋?!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臺軍「雲豹」裝甲車轉不過彎,要賴給大陸零件?鄭繼文稱,(雲豹)這輛車裡面用了不少大陸制的偽劣零件,尤其是方向盤採用的油封可能品質不是那麼合乎規範。 據觀察,這並非是「雲豹」裝甲車第一次與大陸零件扯上關係。2012年,臺灣「軍備局」第209廠舉行326套「雲豹」裝甲車動力底盤系統的公開招標,預算金額為78億6475萬元(約合17億人民幣)。
  • 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2005年1月11日,兵整中心在臺灣中部的南投縣的集集召開了CM32輪式裝甲車命名大會, "雲豹"裝甲車終於從後臺走向前臺。整個"雲豹"裝甲車的研發費用約為7.3億臺幣,約合2212萬美元。採購單價估計在4 000萬~8 000萬臺幣之間,看來這個"雲豹"並不便宜。
  • 連零部件都用大陸產的,「雲豹」變「病貓」 「臺獨」分子哪來的...
    臺「防務部門」於2018年底剛剛發布消息稱,由臺灣自製的30釐米鏈炮型「雲豹」八輪裝甲車已完成戰術驗證測評,將正式量產,預計2023年完成量產284輛,其中都是裝備了30毫米機關炮塔和105毫米反坦克炮的新型號。
  • 馬英九視察臺灣自製「雲豹」裝甲車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11日)視察了臺北的「軍備局」202工廠,在視察期間,正在製造的新型「雲豹」步兵戰車首次亮相。據悉,這種戰車安裝美制30毫米機關炮,取代了此前被批評「威力不足」的臺灣自製20毫米機關炮。目前這種戰車尚在等待臺軍的相關測試,計劃2017年開始生產,預計生產數量為284輛。
  • 臺「二代雲豹」裝甲車曝光 此前曾遭軍內反對
    這是因為由於第一代雲豹裝甲車在研製中曾經傳有弊案,臺立法部門對其研製生產編列預算有意見,加上臺軍內部對大量裝備輪式裝甲車、步兵戰車的政策意見不一,讓臺軍對現階段曝光新型裝甲車態度保守反覆。但從目前看,臺軍的態度應該有所轉變。
  • 中國臺灣雲豹裝甲車
    「雲豹」裝甲車終於從後臺走向前臺。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南投縣就是1999年九二一臺灣大地震的中心。這一回「雲豹」問世,能給阿扁帶來好運嗎?  臺灣軍方對「雲豹」裝甲車寄以厚望,期望在2005年完成P3型樣車後正式定型,2007年正式生產。初期生產852輛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型,加上各種變型車,最終的生產量可能達到1 400輛。
  • 冪談臺灣武器之陸上武器:實力不俗的雲豹戰車
    「雲豹」裝甲車終於從後臺走向前臺。  臺灣軍方對「雲豹」裝甲車寄以厚望,期望在2005年完成P3型樣車後正式定型,2007年正式生產。初期生產852輛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型,加上各種變型車,最終的生產量可能達到1 400輛。整個「雲豹」裝甲車的研發費用約為7.3億新臺幣,約合2 212萬美元。
  • 「雲豹」變「病貓」 蔡英文「逃命裝甲車」藏21項缺失
    圖為「雲豹」八輪裝甲車(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4日電臺灣「防務部門」18年底剛確定增購284輛「雲豹」八輪裝甲車,如今還未正式量產,便傳出消息稱有21項重大缺失,連引擎組件都會漏油,且零件無法更換,網友戲稱「雲豹」變「病貓」。
  • "雲豹"變"病貓" 蔡英文"逃命裝甲車"藏21項缺失
    圖為「雲豹」八輪裝甲車(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4日電 臺灣「防務部門」18年底剛確定增購284輛「雲豹」八輪裝甲車,如今還未正式量產,便傳出消息稱有21項重大缺失,連引擎組件都會漏油,且零件無法更換,網友戲稱「雲豹」變「病貓」。
  • 蔡英文「逃命」的裝甲車又來了,網友:「雲豹」變「病貓」
    近日,民進黨當局不斷進行「戰備任務訓練」,其中「雲豹」裝甲車的出現引發網友熱議。島內媒體表示,10月27日凌晨,一輛被偽裝成工程車的裝甲車現身街道,為達到更好的偽裝效果,甚至在車身標有起重字樣,並且該裝甲車被臺方指定為戰時「逃命」用的裝甲車。
  • 「雲豹」變「病貓」? 蔡英文「逃命裝甲車」藏21項缺失
    「雲豹」變「病貓」? 蔡英文「逃命裝甲車」藏21項缺失   臺灣自製的30釐米鏈炮型「雲豹」八輪裝甲車,日前已完成戰術驗證測評,將正式量產,預計2023完成量產284輛。然而,日前經過品質性能調查發現,「雲豹」裝甲車共有21項重大缺失,讓「雲豹」變「病貓」。
  • 臺媒:模擬解放軍攻臺,臺軍「雲豹」裝甲車凌晨開上臺北街頭
    28日凌晨,臺軍出動「雲豹」裝甲車,在臺北市街頭進行「夜間戰術訓練」,臺媒稱,這是在力圖展現臺軍在防守臺北市時的精實戰鬥力。 臺軍各地面部隊已開始行動,飛彈及裝甲部隊都會參與演訓。27日凌晨,臺陸軍「關渡指揮部」的CM11「勇虎」坦克、「雲豹」裝甲車已從軍營出發,出現在淡水街頭,參與戰備操演。
  • 對岸陸軍的雲豹裝甲車匆匆量產,火力薄弱!
    今天兵哥就給大家來說說曾經呼聲很高的"雲豹"戰車。"雲豹"戰車軍方代號為CM-32,眾所知周的是臺灣軍方一向比較重視輪式裝甲車的發展,該車作為臺灣地區陸軍2005年定型的裝甲車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擁有CM-32之前,臺灣也曾多次向美軍進口過其他的戰車,例如有「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這種類型的戰車一共買了300輛,這也讓臺灣成為了美方這一車型出口訂單中僅次於沙特的第二個大買主。其後臺灣又開始研究製造CM31裝甲車,這是一種6×6輪式裝甲車,戰鬥全重16噸,但製造的最終結果表明這種車型的戰鬥能力不強,因此在戰場上輸送步兵也就成為了CM31裝甲車主要任務。
  • 臺軍裝甲車街頭演練:漆成黃色,偽裝起重車
    海外網10月27日電 臺軍連日來舉行「戰備任務訓練」,不時有裝甲車現身街道,引島內民眾駐足。臺媒稱,27日凌晨,臺軍一輛雲豹裝甲車現身街頭,為達到良好的偽裝效果,車身漆成黃色,偽裝成了起重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27日凌晨,臺陸軍裝甲584旅聯兵3營官兵實施「夜間機動間戰力防護暨隱掩蔽作為」演練,臺軍稱,官兵駕駛CM11戰車、雲豹八輪裝甲車及各式車輛,由新竹湖口機動至桃園地區,「並結合民間資源,完成隱、掩蔽作為,確保戰力有效延續」。
  • 臺軍「勇虎」坦克、「雲豹」裝甲車新偽裝,堪稱世界一絕
    根據臺媒的報導,10月27日凌晨,臺軍兩輛「雲豹」裝甲車現身街頭,為達到偽裝效果,車身漆成黃色,偽裝成了起重車。那麼,具體是怎麼偽裝的呢?看完圖片才發現,就是在「雲豹」裝甲車的車身上搭了些木架、木板而已,那個模仿起重機吊臂的空心長方形木盒,是直接用繩子從中間穿過,然後將繩子拴在車首車尾進行固定,而更搞笑的是,為了讓艙門打開方便人員進出,竟然直接在艙門正上方搭了一個木頂棚。裝甲車上的所有木架子木板,全部塗成黃色。至於車首不便於搭木塊的地方,直接來了一塊黃色披風。
  • 臺軍「雲豹」裝甲車卡殼視頻曝光 臺網友:真要靠這個去打仗?
    臺軍「雲豹」裝甲車卡殼視頻曝光 臺網友:真要靠這個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