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再不看就看不到了

2021-01-13 網易新聞

今年的國產電影真的很慘,不僅電影院歇了七八個月,而且除了少數幾部,質量整體堪憂。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好電影,結果還石沉大海。比如去年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的《氣球》,從上映第一天起,排片就不受待見,只有1%。

《氣球》這部電影可能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國產電影。我想說它「最好」,不僅是因為片子本身內容質量過硬,還因為這是一部非常純正的藏區電影。

它是真正在講藏區的人和生活——和你我以往看習慣的藏區紀錄片完全不一樣。

電影裡的藏區,不只是用來朝聖的

說電影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氣球》的導演萬瑪才旦,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個人。

萬瑪才旦的作品,藏人的身份意識非常強。拍電影之前,他已經寫了十餘年小說,都和藏地有關。

2002年他去北京電影學院學電影之後,用DV拍的短片《靜靜的嘛呢石》,說一個寺廟的日常生活。30分鐘的短片後來擴充為106分鐘的長片,是2005年新人導演中的熱門作品。

萬瑪才旦的研究生畢業作品《草原》,北京電影學院的謝飛老師讀完他寫的劇本說:「當時我讀了以後就發現,非常小的事,但是非常有意義。不是藏族人,是不會理解這些問題,寫不出這個劇本的。」

萬瑪才旦和其它拍藏區電影的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一直堅持做真正的藏人電影,而不是司空見慣的「香格裡拉神話」。

萬瑪才旦2011年的電影《老狗》裡,小鎮到處都是大卡車、摩託車和鋼筋水泥的隆隆聲

「香格裡拉神話」,就是像《喜馬拉雅》(1999)之類的電影,或者大冰的書那樣,把西藏描繪成寧靜祥和、與世無爭,未開化的世外桃源。

鏡頭避免不了風景空鏡頭,寺廟、僧人、古老儀式,或者藏秘梵音這些神秘元素,試圖去勾外來人對神秘西藏的想像。

比如2017年的電影《岡仁波齊》,上映後的爭議就是,是不是在消費信仰、消費西藏?

它拍的是藏民向拉薩朝聖,但是電影中沒有對這種信仰做任何解釋,而僅僅用鏡頭前的磕頭,讓觀眾自行體會。雖然沒有劇本,但是片子不是紀錄片,鏡頭中都是演員,磕頭都是擺拍。

但《岡仁波齊》是2017年的票房黑馬,以一部文藝片的體量拿下超過1億的票房。


萬瑪才旦的《氣球》,就有意避開這些獵奇的元素。他要拍他看到的藏區,他眼裡這個地方的變化。

比如說,宗教和信仰,在外來者眼裡神聖、神秘,需要用大量的仰拍、全景、特寫和音樂,去凸顯「神」性。

但是在萬瑪才旦的電影裡,這些屬於人物生活的一部分,信仰在他們生活裡的影響,在一些非常小的細節裡。比如村民們聚集在一起超度亡靈時,表情平靜;尼姑卓瑪停止閱讀之後,把佛珠放在經文上。

這些小細節不仔細看根本注意不到,但是在這部電影裡,非常重要。

還有藏地的生活區。遊客照裡的藏區原始,也充滿異域風情。但是在《氣球》裡,達傑去買紅氣球的小鎮,除了建築有一點區別,就是普通的集鎮;電影接近尾聲,達傑送江洋去學校上學,90年代有點舊的校區,跟「異域」沒有任何關係。

電影中還出現了當地保留的交易習俗——兩人在袖子裡出價,旁人看不到到底出了多少錢。交易談妥,給錢的時候,買家把一碟厚厚的百元大鈔數出來,揣到兜裡,剩下零散的綠色、銀色鈔票。


《氣球》之前,萬瑪才旦已經拍了4部短片,7部長片,2015年更是憑藉《塔洛》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獎。這些電影都有同一個主題,藏地傳統在現代文明和商業的影響下的變異和出路。

就像《靜靜的嘛呢石》,即使寺廟喇嘛的誦經依然是日常,但是牧民的生活已經出現鬆動。

不只是家庭和女性生育危機

《氣球》也是這樣一部電影。藏區是背景,重點是裡面的人和生活在慢慢發生位移。

首先要說明的是,目前在豆瓣和社交媒體上,都把《氣球》的重心,放在女性意識覺醒和女性生育權上。

《氣球》確實有女性生育的議題,故事後半段的矛盾,集中在「卓嘎要不要生下孩子」這個問題上。

而且,導演在電影中設置了一對一體兩面形成對照的姐妹關係,姐姐卓嘎和已經出家的妹妹卓瑪。兩個人在某些時刻都表現出了一些女性意識的覺醒;同時又是傳統的捍衛者。

比如說,姐姐把妹妹戀人送給她的書丟到火堆裡,妹妹從火裡伸手拿出來。在知道姐姐懷孕之後,妹妹站在神明的立場上,要求姐姐生下孩子,但是姐姐擔心交罰款,也懷疑神明的話會不會出錯。

所以,這對姐妹的女性意識覺醒很混沌,而且,不完全是這個故事重點。

「卓嘎要不要生下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問題的前提是,她生活在一個大部分人都有信仰的地方。就像導演後來說的:「如果她不是藏族,這個故事就不會成立。」

信仰和神權,在這個地方就跟水和空氣一樣常見,而且跟每個人的生活有直接關係。

小到給寺廟捐錢添油,是飯桌上的日常話題;或者影響到某個家庭成員的地位,比如大兒子江洋,因為背上有和奶奶一樣的痣,受到家裡人的偏愛。大到家裡人去世找亡靈轉世的地方,問上師的意見,而且對上師的話深信不疑。


但是,外來的事物、科技和觀念(政策),在慢慢影響這個地方,最後在一個女性的子宮裡產生一場風暴。

本片的第一個鏡頭,是透過一個「白色的氣球」,看到兩個大人在爭論小孩手上的玩具是什麼;鏡頭拉遠,這是一個保險套。

在電影中,保險套是成年人不用背生育負擔的歡愉;同時也是性羞恥和性禁忌的對象。

性羞恥和性禁忌在電影中非常明顯。電影中的成年人一直避開「保險套」三個字,更避開提及它的用途。比如女主人公卓嘎去衛生所,找熟悉的女醫生說:「再給我一些那個東西」。以及兩個大人在洗羊的水溝,為「白色氣球」吵架時,也閉口不談「白色氣球」是什麼。


然後,在《氣球》裡,再次出現一家人一起看電視的畫面;而且,這次是試管嬰兒成功的新聞。

在萬瑪才旦以往的電影裡,電視機一直用來表現外來物對當地的影響。比如《老狗》裡面出現大金鍊子的廣告,它是現代消費對原始藏區的入侵。

在《氣球》裡,試管嬰兒成功的新聞,是對傳統信仰的入侵。用實驗室裡的培養皿而不是母親的子宮孕育出胎兒,這一點違背傳統,它有可能動搖整個信仰的根基。

所以,試管嬰兒的新聞出現的時候,家裡年歲最高的爺爺,大喊「把電視關掉」,然後說了一句:「科學科學,現在的人都不知道在想啥。」


因為存在這些外來的事物和觀念,當地人又相信傳統,再加上當時的政策,才會出現最後的矛盾,卓嘎的肚子。

在已經有三個孩子的情況下,再生一個就違反政策;不生的話,就是質疑上師的話,違背神權的意志和信仰。而且,藏傳佛教本身反對墮胎。

雖然卓嘎是當事人,但是從來沒有人問過卓嘎自己的意見。


本片最震撼的場景之一,就是卓嘎終於下定決心到醫院打掉胎兒,父子倆衝進醫院,大兒子江洋對著敞開腿躺在手術臺上的母親說:「媽,你把孩子生下來吧,我想讓爺爺回到我們家。」江洋受過現代科學教育,但是在這一點上,他站在傳統和神權的一邊。

萬瑪才旦在《氣球》裡,成功製造了一個只有在特定的傳統和宗教裡才會形成的矛盾。所以,電影最後是一個開放式結局,卓嘎會不會生下孩子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也不可能有明確答案。

這電影離我們並不遠

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裡的都市人,大都會幻想某個沒有996、沒有汽車尾氣,不用擠地鐵上班的世外桃源。

除了童年和故鄉,最熱門的「世外桃源」之一,應該就是西藏了;原始、神秘,還有一點野性。西藏作為「世外桃源」的形象深入到,本來是四川人的丁真,被西藏認領了。因為視頻裡的雪山、草原、馬匹和服飾,和很多介紹西藏的紀錄片實在太像了。

雖然正好科普了一波,藏區不只有西藏,它分為安多、康巴和衛藏,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雲南和甘肅;但是也說明,大部分人對這個地方,幾乎是一無所知。


導演萬瑪才旦這麼多年堅持拍藏地電影,也是想打破外界對這裡的刻板印象。《氣球》是他第一部大規模在院線上映的長片。

可惜,上映不到兩個星期,在院線基本已經絕跡,票房剛剛過600萬——前段時間被全網吐槽、只有3.4分的《喜寶》上映僅12天票房就過億了。

在沒有藝術院線的情況下,文藝片要和商業片競爭,排片確實不佔優勢。而且這還是一部藏語電影,很多人一聽,就直接搖頭了。

但是,刨去它的語言和地域,它講的故事、它所探討的議題,本身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女性的生育權,打開社會新聞就能看到,在2020年,還有女人因為生孩子的問題被夫家折磨。電影中一直在探討的現代文明對傳統生活之間的衝撞,就和很多人過年從一二線城市回到老家,看到家裡那些古老的習俗,家鄉的那些變化,是一樣的。

所以,這個電影離你我並不遠。

但是,它的票房這麼低,讓我非常可惜,不是每一年,都會有這樣的電影出現。

相關焦點

  • 全球「最珍貴」動物,全球僅此1隻,再不看就看不到了!
    全球「最珍貴」動物,全球僅此1隻,再不看就看不到了!全球「最珍貴」動物,全球僅此1隻,再不看就看不到了!這種動物就是白犀牛。據專家稱,這是一種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的生物,可是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它們在短短幾十年裡,就有2000多隻減少到了1隻。
  • 誰說國產沒有好電影?4部高分國產懸疑電影讓你一次看過癮
    其實除了網劇之外,也有很多不弱於國外佳片的國產懸疑電影值得一看,也讓觀眾看到了原來國產不等於爛片!所以,小編今天就來盤點一波國產懸疑推理電影,大家一起來燒腦啊~溫馨提示:找個閒適的周末,拉上窗簾關上燈,擺上薯片和奶茶,看一部懸疑電影再舒服不過了~以下影片記得收藏哦。
  • 為什麼電影《狗十三》被稱為「最好的國產青春片」?
    《狗十三》拍攝於2013年,當時筆者看完就曾經誇下海口:近十年來最好的國產青春片,沒有之一。時隔五年之後,再看這部電影,這樣的評價似乎依舊不過時。原因無他——《狗十三》真得拍出了我們這代人成長中所經歷的「中國式殘酷青春」。
  • 國產動畫電影黃金時代回來了?
    今年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的表現非常搶眼,口碑之作《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簡稱《大聖歸來》)面對《小時代4》、《梔子花開》等熱門影片,實現票房逆襲,連口碑也擺脫以往「山寨」、「低幼」的標籤,真正做到「賣座又叫好」。而即將上映的真人動畫電影《捉妖記》也憑藉萌萌的小妖「胡巴」未映先火。
  • 2019國產精品電影在線
    2019國產精品電影在線是一款有趣的軟體,喜歡的用戶不要錯過。2019國產精品電影在線攻略教程:這麼好玩2019國產精品電影在線,不妨下載體驗一下!
  • 非官方盤點:2019年度十大國產電影
    年度十佳電影,一年不如一年,湊合著看吧,好歹都是自己家孩子,還能送人不成,榜單就給您奉上了。《四個春天》,用單眼相機拍出的年度第一爆款,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極大肯定,並取得了1000萬的票房。導演利用每年春節回家過年的機會,用最樸素的鏡頭描繪了最真實的父母,引起了觀眾的最大的共情。
  • 戲骨雲集的網大電影《毛驢上樹》,院線電影再不努力連網大都不如
    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我平時除了侃侃娛樂,也會聊一聊一些山東的趣事,最近,有一部關於臨沂的大電影上映了,我就來說一下吧!電影的名字叫做《毛驢上樹》,一聽這名字我立馬不困了,這肯定是《親愛的,熱愛的》番外篇啊。講李現的韓商言上樹追妻的事情啊!算了,暑假都過完了,就不要上頭了。
  • 2018年再不了解區塊鏈就真out了,從養一隻國產加密貓開始吧
    2018年再不了解區塊鏈就真out了,從養一隻國產加密貓開始吧   在剛過去的 2017 年,最熱門的科技風口除了「AI人工智慧
  • 盤點今年暑期動畫電影市場
    在2017年6月份上映的61部影片中沒有動畫電影,今年暑期檔第一個上映的動畫電影是好萊塢的進口片《神偷奶爸3》,該片首日就拿下1.33億元票房,首周末4.3億,打破了《小黃人大眼萌》在2015年創造的內地市場動畫片首日票房紀錄(1.21億)和《功夫熊貓3》創造的內地動畫市場首周末票房紀錄(3.39億),截止發稿時《神偷奶爸3》的票房已經接近5億,為暑期檔的動畫電影開了一個好頭。
  • 國產恐怖片終於有鬼了!但你們在院線根本看不到
    這些傳說光聽就讓人汗毛直立,如果拍成電影那應該會更帶感。最近有一部國產恐怖電影,幾乎滿足了毒藥君所有對「鬼」的想像——《紅衣小女孩2》The Tag-Along 2國產恐怖片中,也不乏引用民間傳說的例子。
  • 目前最好的國產拍照手機是什麼?
    目前最好的國產拍照手機是什麼?電子科技更新換代太快,不同時期出品的手機與專業攝像頭配置也有可能不同,要準確說還真的有很大難度。這裡本人以去年11月份至今年國產品牌手機來說說自己的觀點。手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手機的性能也越來越強大,各種手機遊戲也是應運而生,豐富了人們的業餘時間。
  • 可能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產恐怖電影,怎麼豆瓣評分才5.2
    本來想去電影院看黃曉明的新片《烈火英雄》,臨時有事耽擱了,等忙完已經是半夜,為了找點刺激,筆者打開電腦,想找一部恐怖片看,經典的幾乎都看過了,只好隨便找了部最近上線的,就是黃奕主演的這部《碟仙2019》僅看名字我以為會跟
  • 國產寵物電影難覓爆款背後,是誰在看《一條狗的使命》?
    在《一條狗的使命》斬獲6億背後,是接連多部淪為炮灰的國產寵物電影,為什麼國產片遲遲未在該題材出現口碑佳作?而在都市生活壓力及缺乏精神寄託等問題下,治癒型寵物電影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能夠滿足情感缺失的出口。 在普遍具備情感共鳴的基礎上,這類影片對觀眾而言其實也能稱得上是「無公害」電影。頻繁「撲街」背後,為什麼國產寵物電影爆款難覓?
  • 那些值得5刷的兒童國產電影,爸媽看了有啟發,孩子看了受益匪淺
    那些值得5刷的兒童國產電影,爸媽看了有啟發,孩子看了受益匪淺好的電影可以改變你的認知,相信有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因為電影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僅可以給我們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享受,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幫助,
  • 漫威宇宙下一個對手:國產土味怪獸電影宇宙
    而今年過去幾個月上線的網絡電影中,《大蛇2》以3256萬成為2020年單平臺分帳票房最高的影片,總分帳票房僅次於雙平臺聯播的《奇門遁甲》;而由TVB老牌視帝羅嘉良領銜主演的怪獸題材電影《巨鱷島》上映兩天分帳票房便破400萬,最終總分帳票房達到1756萬,成為2020年春節檔表現最為亮眼的網絡電影之一
  • 2019年片單,這些國產電影你們最好不要錯過哦!
    不管怎麼評價,我照單全收,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雖說看電影見仁見智,但好片爛片,經過時間總會有一個整體評價。之前我說希望2019年爛片見到我都能繞著走,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2019年有哪些國產電影值得大家關注,如果不出意外,新一年的個人院線十大華語佳片會從以下這個片單出現。廢話不多說,咱們直接開始。
  • 2018年僅次於《我不是藥神》的國產電影,明明是喜劇卻看哭無數人
    最近一段時間的電影市場反響平平,剛從小熒幕下去的周迅又登大螢屏,《你好,之華》可謂是做足了宣傳,但上映後口碑一般。好萊塢大片《毒液》裡的主角又醜又萌,大家紛紛想集資給它整牙,作為商業爆米花電影,它沒啥大過錯,但也不夠亮眼。至於《神奇動物2》,對於不熟悉哈利波特且沒看過《神奇動物1》的觀眾沒啥吸引力,還是觀眾總結的好:觀影門檻太高。
  • 11月國產電影片單:凜冬將至
    與本月輪番上陣的引進大片相比,11月的國產電影顯得波瀾不驚。值得去影院一看的國產電影不多,倒是有幾部宣傳略低調的文藝電影,或許質量不俗。有心的觀眾最好提早擬定觀影計劃,畢竟在來勢洶洶的進口大片面前,國產電影的排片率恐不會樂觀。
  • 三觀炸裂的國產動畫電影,這竟然是給小孩子看的?
    這事要從上周說起,我外甥的小學班主任,給他們班布置觀影作業——看電影《貓公主蘇菲》寫觀後感。外甥就拉著我跟他一起看,果然電影比我想像中的,根本是兩回事!這種三觀炸裂的電影,怎麼敢讓小孩子看?還得寫觀後感???
  • 盤點|2017國產電影中的「奇葩說」
    2017年的國產電影市場,讓人欣喜地湧現出不少商業上或藝術上的成功之作。不過,也依然有大量粗製濫造的電影。試圖將這些影片逐一鞭屍示眾,無疑是對讀者寶貴時間的浪費。筆者「精挑細選」,擇其要者,為讀者遴選出數部「奇葩」電影,與大家品玩賞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