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全身麻醉後啥感覺? 年輕麻醉醫生親身體驗並記錄

2020-12-05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病人全身麻醉後啥感覺? 年輕麻醉醫生親身體驗並記錄

對話麻醉師

書本上學再多病人心理學 也不如「全麻」一次感同身受

更懂患者的託付:

「我的命交給你了」

在體驗的同時,他想到了自己為那些打過麻醉的人,特別是有的患者麻醉臨睡過去的眼神告訴醫生:「我的命託付給你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身參與實踐,感覺才會不一樣。」昨日下午,在常州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記者見到了體驗麻醉過程的醫院醫師高操,這個帥小夥笑著說,自己體驗麻醉的初衷就是為了做一個合格的醫生,做一個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的好醫生。

他認為,為患者治療,就該設身處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病人手術前是什麼樣的狀態?自己作為一個麻醉師卻從未有過相關體驗,書本上學的都是理論知識,比如,麻醉過後,可能會出現疼痛、嘔吐、頭暈等現象,但不身臨其境地體驗一下,永遠也不知道過程具體情況如何。

高操表示,美國有一個麻醉師也曾體驗過麻醉。另外,他也堅信同事的技術。而關於麻醉的後果,自己也想到了,畢竟,全麻狀態下,麻醉對人的智商和智力到底有沒有影響,醫學上到現在還沒有明確定論。

高操稱,麻醉有靜脈注射和吸入式麻醉兩種方式,這次,他都體驗了。在念大學時,他還選修了心理學。但進手術室到醒來的這一個半小時,才讓他真切體驗到了病人的那種心理恐懼。高操總結道,如果在術前把詳細麻醉過程告訴患者,讓對方心裡有數,對麻醉的平穩極有好處,可以減少術前恐慌和術後的恐懼,對術後淡忘也有一定預防作用。

鑑於自己吸痰的痛苦經歷,他建議患者術前戒菸一周,哪怕一兩天,也是有好處的,痰不會那麼多,至少減少了吸痰次數,減輕了痛苦。當然,如果能長期戒菸最好。

特別提醒

最後,高操還特別提醒,麻醉和手術是很嚴謹的事情,非專業人員切勿模仿。本實驗所有人工都是自願和免費,所有耗材和藥品都由科室實驗經費支出。

相關焦點

  • 手術的過程中麻醉失效 是一種什麼體驗?
    有證據表明,20名患者中有1人可能在全身麻醉期間意外甦醒。醫生一用刀剖開他的腹部,病人就醒了。即使是一個小事件也能讓唐娜·彭納想起那次可怕的手術經歷。唐娜55歲。十年前,她患有嚴重的痛經。她的家庭醫生建議她做手術,因為許多檢查都不能確定病因。手術麻醉後不久,唐娜醒了。聽到手術臺附近護士忙碌的聲音,感到有人在擦她的腹部。
  • 當你全身麻醉時,你的身體會經歷什麼?全麻就是人死過一回?
    一名從事臨床麻醉工作30餘年的麻醉科醫生,在親身經歷一次全麻手術後,寫下了自己的感悟…以往都是病人躺在床上,我進行麻醉,沒想到如今我也成了躺在手術臺上被麻醉的那個。一開始我以為自己不會緊張,還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冷靜、準確地向管床醫生傳達了病情。可是在術前的前一晚,我失眠了,直到凌晨4點也沒能睡著。
  • 中國麻醉領軍人物於布為教授到我院為麻醉醫生傳道授業解惑
    於教授舉例,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戰役中,麻醉科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中承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氣道管理、內環境調控方面發揮了突出優勢,在特殊藥物用藥方面發揮了專業特色——肌肉鬆弛藥的使用,不僅為重症新冠病人的器官保護提供了重要作用,還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暴露、感染,為新冠疫情的防控立正了汗馬功勞。
  • 手術的時候,選擇全身麻醉,對身體有危害嗎?
    麻醉一詞想必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了,我們做手術的第一步就是先進行麻醉。相傳古代華佗是第一位發現並使用麻醉的醫生。他利用麻沸散的功效減輕病人的疼痛感,從而更好地進行手術。當然,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麻醉又可以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 麻醉醫生:做好生命的「守護神」
    劉繼明從事臨床醫療工作 13 年,並攻讀了麻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師從國內著名麻醉專家喻田教授、劉興奎教授,現已作為副主任醫師,主治危重病人的搶救、麻醉、舒適化治療及圍手術期管理。在醫療界,有俗語稱:手術治病、麻醉保命。每一臺手術的成功,患者想到最多的是手術醫生,而往往忽略麻醉醫生這一群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
  • 全身麻醉就是人死過一回?麻醉時身體經歷了什麼
    經常在電影裡面看到這樣場景:一旦進去手術室,病人在醫生的麻醉下整個人就會失去知覺,整個過程中就如睡著了一樣,經過一番折騰之後,最後才慢慢的睜開眼睛。  很多人都會奇怪,全麻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整個人會毫無知覺,這個過程中人是死掉了嗎?
  • 為啥說全身麻醉等於死過一次?全麻期間,我們的身體經歷了什麼?
    有做過手術的人都知道嗎,很多比較大型的手術是需要進行開刀的,在開刀前醫生會現在病人身體上注入麻醉,有人說,做一次全身的麻醉就等於死過一次,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做過全身麻醉的人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其實並不是多有的疾病都能通過麻醉來處理的,醫生給病人麻醉其實只是對病人好,因為手術的過程是非常的疼痛的
  • 手術中生命的守護神,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麻醉醫生
    問題一:提起手術,人們或多或少會知道一些,可是關於麻醉,很多人還知之甚少。什麼是麻醉?韓主任:麻醉是由藥物或其他方法產生的一種中樞神經和(或)周圍神經系統的可逆性功能抑制,這種抑制的特點主要是感覺尤其是痛覺的喪失。
  • 醫生解讀麻醉那些事:全麻讓人變傻?這種說法不靠譜
    在門診中,麻醉醫生將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術前評估和諮詢,優化患者就診流程,最大限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每天接診的患者有40-50人,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達到62人。」成都市三醫院麻醉科副主任姜華介紹,其中有90%是打算做無痛胃腸鏡、無痛纖支鏡等無痛手術的病人,「大多是50歲以下的病人,以30-40歲年齡段最多,其中女性要比男性多一些,大部分因為胃不舒服以及胃潰瘍前來就診。」
  • 全身麻醉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麻醉為診療帶來的優勢使其愈加廣泛地應用於嬰兒及學齡前兒童,與此同時,麻醉的安全性也越來越成為麻醉醫生、政府及公眾所關注的問題。 早在20多年前,研究者便開始注意到全身麻醉藥對神經結構和神經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發現,懷孕大鼠長期連續暴露於亞臨床劑量的氟烷時,其幼鼠的中樞神經系統會有發育延遲的現象。
  • 麻醉就是「打一針讓你睡一覺」?關於麻醉的十大誤解一一解密
    麻醉就是讓你睡一覺?事實是,為了讓你睡好至少要準備數十小時……現實中,許多人對醫學麻醉都有各種誤解。3月25日至29日是第三屆「中國麻醉周」,記者近日走進解放軍第九六零醫院中心院區麻醉科,體驗麻醉醫生的工作,深度解密麻醉室的那些事。誤解一:麻醉醫生都「話癆」鏡頭:病人正在病房休息,穿綠色大褂的麻醉師進來,「身體怎麼樣?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 揭秘麻醉醫生高強度工作狀態:眯一會兒再也沒醒來
    心血管手術必須全身麻醉,與普通麻醉不同,麻醉效果必須讓病人在手術全程保持心率、血壓平穩,稍有波動,都有可能危及生命。交流是全方位的,病人是否有手術史,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甚至是否經常喝酒、酒量如何、每天吸菸量多大,都可能涉及。這些生活細節所對應的肝功能、肺功能狀況,都是麻醉用藥的重要參考。昌克勤在交流過程中,觀察每一個病人的精神狀態,由此推斷他們的心理狀態。
  • 全身麻醉等於死過一次?
    近幾十年醫療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般來說在病患需要進行比較大的手術的時候是會進行全麻的,這時候患者會沒有任何感覺。有人說在全麻期間,相當於經歷死亡,這是為何?進行麻醉也是為了病人好,萬一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疼痛難忍的狀態,對病人以及醫生都是一個不好的情況,很有可能對手術造成影響,所以有時候給病人打麻醉針也是為讓手術順利的進行。
  • 麻醉有多大風險?
    現代醫學的發達,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許多性命相關的病症或外傷,一臺手術就能起死回生,這裡邊,麻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麻醉也是有風險的。有句俗語說「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這句俗語很到位,形象描述了麻醉醫生在一臺外科手術中的重要作用。
  • 準備做胃鏡腸鏡,無痛麻醉會不會變傻?聽聽醫生怎麼說
    1、無痛內鏡麻醉的過程無痛胃腸鏡就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胃腸鏡檢查,檢查過程您完全不知道,患者檢查後很多人都會不承認做過檢查了,其實無痛胃腸鏡檢查過程和普通胃腸鏡是一樣的,在檢查過程中患者睡著了,沒有感覺,如果發現病灶,仔細觀察時無痛患者耐受性好,消化道的活動度小,更容易仔細觀察,檢查質量會更高。
  • 手術麻醉有影響嗎?醫生說出了不為人知的真相,記住了
    早在19 世紀 40 年代,人們把乙醚用於手術麻醉,從此之後,就開創了現代醫學的新時代,經過研究,也就有了現在的局麻和全麻。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區別:這個問題主要涉及的就是麻醉學的分類,在臨床上,麻醉分為這兩種麻醉方式,廣義上的局部麻醉還有就是全身麻醉。
  • 一天24臺手術「累暈」麻醉醫生,大醫院麻醉科很缺人
    很多人都以為麻醉僅僅是打一針,實際上麻醉不僅僅是一門讓人「睡著的藝術」,更蘊含了豐富的醫學知識。麻醉醫生不僅是讓病人「睡著」,更要保證病人手術後能安全地醒過來。  3月27日至4月2日,中華醫學會麻醉專業委員會舉辦「中國麻醉周」宣傳活動,以增加大眾對麻醉和麻醉醫生的正確認識。
  • 局部麻醉的秘密,看這一篇就夠了
    不同體質的病人在麻醉過程中同樣會出現各種意外,比如說返流誤吸、氣管痙攣、局麻過敏、低血壓、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等。病人可能存在某些潛在的疾病,或者某些病史都可能造成麻醉意外。因此,我們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一定要理解麻醉,明白其中的風險。術前積極主動地告知醫生,病人的病史、用藥情況及過敏情況等信息來配合醫生治療。
  • 麻醉安全嗎?
    如果您的親人做過手術,問他做手術的時候怕不怕,他說睡一覺手術就好了,都不知道手術是怎麼做的,問起打麻醉是什麼感覺,回答都是打了一針就睡過去了。那麼,在麻醉的時候,它安全嗎?任何麻醉都不會100%的安全,因為麻醉藥不僅會讓人睡著和不讓病人感到疼痛,也會干擾正常的功能,比如心跳,血壓,呼吸等,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患者可能要承受伴隨麻醉而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說麻醉過程中發生意外,導致呼吸和循環功能障礙,造成腦細胞不同程度的缺氧,從而影響腦功能,很多病人以為麻醉的風險都是麻醉藥物和醫生的操作惹的禍,但事實恰恰相反,在手術麻醉過程中,這兩種因素所引起的麻醉風險並不多
  • 半麻是什麼麻醉
    在手術之前需要打麻醉,麻醉是用麻醉藥物使開刀部位暫時失去感覺,病人在開刀的時候不覺得痛,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大家應該聽說過打麻醉有打半麻的,說是腰以下麻醉,腰以上是正常的,而且還是在腰背後打針,感覺很痛,會害怕手術。今天,我來向大家解釋什麼是半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