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8級考試曲目,絕對驚豔你的耳朵!
箏,又稱古箏、秦箏、瑤箏, 中國彈弦樂器,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非常豐富。古箏8級考級曲目,絕對不容錯過!
《陳杏元和番》
河南板頭曲的代表作之一
簡稱《和番》,與《陳杏元落院》互為姊妹篇。內容取材於戲曲故事《二度梅》。描寫唐代吏部尚書陳日升之女陳杏元遭奸臣盧杞陷害,被迫前往北國和番。樂曲運用河南特有的遊搖,小顫及緩緩而起的下滑音等技法表達陳杏元和番途中憤懣怨恨的心情。
《月兒高》
樂曲細膩優美,音色更柔
《月兒高》最早是明代嘉靖年間的琵琶譜手抄本《高和江東》中的一曲,清嘉慶年間蒙族文人榮齋所編的《弦索備考》(1814年)中亦收錄此曲。1818年,琵琶演奏家華秋萍先生把它編入他的《琵琶譜》當中,這個版本也是最初的刊印版本。
《姜女淚》
陝西箏派重要代表曲目
是周延甲先生將陝西郿鄠音樂中的《慢長城》、《快長城》、《長城過門》等聲腔和曲牌連綴而成。1984年周延甲先生在編創此曲時,把曲名改為《姜女淚》,他認為這樣更直接,更準確,更具體的體現出它的特點。唐代張祜的《聽箏》一詩云「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遏翠弦中,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雲寒一夜風」。說明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箏曲中已有描寫「哭長城」的內容。
《伊犁河畔》
為古箏披上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族音樂色彩
《伊犁河畔》是成公亮創作的一首民族特色突出、旋律優美的古箏獨奏曲目,用新疆手鼓伴奏。是成公亮創作的一首民族特色突出、旋律優美的古箏獨奏曲目,用新疆手鼓伴奏。它突出了新疆維吾爾族歌舞「賽乃姆」的音樂風格,以「中原」樂器和「西域」音樂的結合。
《井岡山上太陽紅》
猶如在訴說家鄉的美景
主題由起承轉合四個勻稱的樂句組成,層次清楚,形象生動。第一、二、四句句尾呈逐漸下行模進,在起轉接作用的第三句末,反覆出現了向上的回返性音型,具有積極、樂觀的情緒。
《東海漁歌》
展現了一幅大海洶湧澎湃的畫面
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為題材而編創,旋律動聽上口,經常被各地的民樂團所演奏,根據合奏曲改編的同名古箏曲被列為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中國香港著名電影演員周星馳在他2004年拍攝的電影《功夫》中,兩次採用了《東海漁歌》的部分旋律作為該片的部分配樂。同時,東海漁歌還是我國東海海域地區漁民所傳唱的漁歌總稱。
《雪山春曉》
表現了一種美麗的自然景象
描繪了西藏高原美麗的春天景色,表達了西藏人民對家鄉的無比熱愛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全曲旋律優美,風格獨特,內容豐富,感染力強,是一首深受箏家和廣大群眾喜愛的古箏曲目並成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箏八級考級曲。
作者:不知中發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