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颳落南山路一窩松鼠 松鼠媽媽怎忍心丟下孩子

2020-12-05 浙江新聞

 木之蘭廚師跟小松鼠盡情玩耍 記者 韓丹 攝

松鼠窩從20多米高的樹上跌落地面碎成幾瓣 記者 韓丹 攝

  昨日13:03,陳先生來電:我們是南山路錢王祠對面,木之蘭日本料理店裡的廚師。昨天我們後門口掉下來3隻小松鼠,兩隻好的,一隻腿摔斷了,很可憐的!

  三隻松鼠寶寶真的好小啊,都小到可以躺在成年人的手掌裡,那標誌性的蓬鬆大尾巴也還沒有長開,細細長長地耷拉在胖屁股後頭,超級可愛!

  拿尺子一量,小松鼠連頭帶尾24釐米左右,不算尾巴只有10釐米呢!掂掂重量,每隻大概連二兩都不到。它們披著一身咖啡色的油亮皮毛,鼓著圓嘟嘟的腮幫子,不時輕輕地「吱吱」叫,大眼睛骨碌碌靈光四射。

  其中兩隻松鼠寶寶敏捷強壯,活潑好動,但都還只會爬,不會跳。它們已經和木之蘭店裡的廚師們混熟了,能迅速從一個人手裡爬到另一個人肩上。膽子大時,還敢揮起小爪子吭哧吭哧爬到廚師們的頭頂玩耍。

  還有一隻松鼠寶寶有點病懨懨的,走起路來東倒西歪,也不願意跟人玩,老是躺在窩裡閉目養神。

  風大一窩端

  給快報熱線打電話的小陳是專切生魚片的廚師,他說,是在店後門口的大樹底下發現這3隻小松鼠的。

  南山路木之蘭店的後門口,有條綠樹成蔭的小道。離店後門五六米遠,有棵梧桐樹,二十七八米高,樹幹粗得要兩人合抱,枝繁葉茂。小陳說,這就是松鼠寶寶們的家。

  昨天下午2點來鍾,雨還沒下,先是打雷,然後颳了一陣大風。我們4個廚師站在後門口抽菸,聽到吧嗒一聲,就像樹枝被折斷的聲音。再一看,地上掉了團黑乎乎的東西——就是這3個小傢伙,連同半個松鼠窩一起被風颳下來了!

  松鼠寶寶我們都是第一次看到,很稀奇的!當時,它們被摔得迷迷糊糊的,躺在窩裡動也動不了。我想該不會摔死了吧?捧到手裡,它們就慢慢清醒了,想逃跑。可當時快要下大雨了,這些小傢伙都不知道斷沒斷奶呢!能上哪兒去呀!有一隻摔得還蠻重的,連路也不會走了……」

  小陳指著梧桐樹主幹離地20多米的位置說,松鼠窩就是從那裡掉下來的。仔細觀察,那個位置果然還留著一部分黑乎乎的松鼠窩。

  從那麼高的地方摔下來,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松鼠寶寶真是命大呀!

  不要抱不要圍觀

  就是最好的保護

  黃淑芳惋惜地說,要是發現小松鼠的時候不去動它們就好了,松鼠媽媽不會不要孩子,肯定會來找它們的。

  「我們一直呼籲:市民們如果發現動物幼崽,只要傷得不是太厲害,就別去動它們。放回原地,不要抱,不要圍觀。一般都會被它們的媽媽找回去的。其實,這是最好最自然的保護動物的方式。」

  黃淑芳說,松鼠的眼神特別好,但又很膽小。很可能廚師們發現小松鼠的時候,松鼠媽媽就在幾十米遠的地方看著,都急得上下亂躥吱吱亂叫了,但卻不敢靠近。

  雖然後來廚師們把小松鼠放回了原地,但人沒走遠,或遠遠地在張望,松鼠媽媽還是不敢靠近的。

  「其實,只要大家走開,不去看它,或者等天黑了,它覺得安全的時候,就會跑過來把孩子抱走的。」

  「現在已經一天一夜過去,放不回去了。」黃淑芳說,估計松鼠媽媽也已經放棄了這窩孩子,甚至放棄了那棵梧桐樹,到別的地方去重新生活了。松鼠的生殖能力很強,每年能生兩三胎,每胎產崽三到十隻。

  王哲行說,松鼠喜歡待在室外,每年只有冬、春兩季住在窩裡,冬天是為了保溫,春天是為了養育後代。

  松鼠的築巢本領非常高超,喜歡把窩築在很高的樹杈上。建築材料都是就近找來的,有什麼就用什麼。一般會用小樹枝先搭個架子,裡面層層鋪疊,最後再墊上柔軟的枯葉、枯樹纖維、乾草、苔蘚等。像這個掉下來的松鼠窩,就是它扒了又軟又舒服的棕櫚絲來搭建的。

  媽媽為啥管自己走掉?

  幾位廚師把松鼠寶寶連窩一起端回來,放在一個泡沫箱裡。「松鼠窩殘骸」就是一大團亂蓬蓬的棕櫚絲,稍微夾雜了一丁點樹皮樹枝。

  也不知道松鼠寶寶吃啥,廚師們往箱裡放了點黃瓜、蘋果、西瓜等,但它們都不吃。

  「過了沒多久,我們看見有隻大松鼠跑到地上來了,東張西望的。我們都很高興,說是不是松鼠媽媽找孩子來了?趕緊跑過去把小松鼠放回原地。但是松鼠媽媽看了看,卻不認孩子,管自己走掉了!難道它鼻子這麼靈光,聞出來我們抱過小松鼠,就拋棄它們了?反正它再也沒回來過。後來下大雨了,我們又把松鼠寶寶抱了回來。」

  松鼠寶寶可能受了驚,差不多一天一夜不肯吃東西。直到昨天中午,才漸漸放鬆下來,啃了點西瓜,接著就跑來跑去到處蹓躂、找人玩。

  但是那隻受傷的松鼠寶寶,一直萎靡不振。小陳發現,它老是躲在窩裡睡覺,走起路來後腿使不出力氣,經常摔跤。「可能是骨折了。我們也不會給它治病,但又不能看著不管。放了吧,怕它們還沒有生存能力……想找個能收留它們的地方。」

  松鼠寶寶出生不久還沒斷奶

  我們把3隻小松鼠帶到杭州市動物園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獸醫黃淑芳和王哲行驚訝地說,動物園還從來沒救助過松鼠呢!

  「杭州城市環境好,松鼠非常多!特別是西湖邊,有很多野生小松鼠安家。松鼠生性警惕,懂得趨利避害,現在又有很多遊客喜歡餵它們,所以真的不太聽說有松鼠受傷的情況。」

  「我們動物園內部,倒是有過一次。在大象館裡,有一年也是颳大風的時候,有隻小松鼠被刮到了地上,摔昏過去了。正好掉在大象腳邊。工作人員趕緊把它救出來,怕被大象踩死。也是這麼大的小松鼠,醒了以後啥都吃,養了半個多月,吃得胖乎乎的,後來放回大自然了。」王哲行說。

  兩位獸醫檢查了一下,松鼠寶寶兩公一母,出生約30多天,目前應該還沒斷奶,正好處在即將斷奶的時期。他們拿來針管餵了點葡萄糖溶液,小寶寶們舔著舌頭吃得嘖嘖響。

  「如果它們肯吃西瓜,那說明已經可以斷奶了。只要斷了奶,能吃東西,就特別好養活。松鼠和老鼠是『親戚』啊!生存能力那都是一等一的。兩者都是哺乳動物綱、齧齒目的。只不過一個是松鼠科,一個是鼠科。」黃淑芳說。

  受傷的小松鼠是公的,初步檢查沒有骨折。「可能是後肢肌肉摔傷,也有可能是內臟摔傷。如果屬於前者,食物裡面加點雲南白藥什麼的,吃吃養養,很快就會好的;如果屬於後者,眼下確實也沒有好辦法,只能先精心護理,不排除它會慢慢衰竭直到死亡。」

  據都市快報 記者 魏奮

相關焦點

  • 勇敢松鼠媽媽大戰惡狗 狗嘴裡救出小松鼠(組圖)
    小松鼠在黑狗的爪下無力掙扎,狂怒的松鼠媽媽蓄勢待發,正欲從樹上跳下松鼠媽媽與黑狗「肉搏」,小松鼠趁機逃走。松鼠媽媽大獲全勝,帶著寶貝回到樹上。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可愛頑皮的松鼠和身強體壯的惡狗,似乎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不過一隻黑狗卻被松鼠倒戈一擊,失了勝算。近日,一隻勇敢的松鼠媽媽和一隻兇狠的黑狗進行了一場「肉搏」,從狗嘴裡救下了它的孩子。 美國網絡服務類網站Weebly上的一組「松鼠媽媽大戰惡狗」的圖片近日成為世界各國網友的熱門點擊。
  • 三隻小松鼠遭遇大變故:家沒了,媽媽跑了,一隻貓正朝它們走來
    克裡米亞巴赫奇薩賴宮殿的花園,現在已經是一個開放給民眾的散步公園,前不久一陣大風肆虐了該地區,公園裡一棵腐朽多年的空心樹被攔腰吹斷。工作人員們走上來打算處理這棵斷樹,才發現樹幹裡居然有一個松鼠窩,而且窩裡還有剛出生不久沒睜開眼的小松鼠!
  • 女子回家被松鼠「攔路」,原來它是在尋求幫助,次日帶孩子來道謝
    在美國,一名女孩行經公園時,被一隻松鼠拉著褲管攔路。雖然沒法直接溝通,但從松鼠的神態,已猜出它是在求救。最終該名網民找到了受傷的小松鼠,並將它放到安全的地方。本以為問題已解決,怎料松鼠媽媽仍跟著,似乎仍有問題未解決。住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女孩Tia Powell,早前行經家中附近的公園時,留意到一隻松鼠在靠近自己。當時沒有特別在意,繼續往前走著。
  • 主人撿回出生不久的松鼠,家貓把松鼠養大,成了自己的玩伴
    就像是一寵主家的貓咪一樣,在寵主帶回一隻小松鼠以後,就把小松鼠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天天抱著不撒手,可以說小松鼠就是被貓咪給養大的。寵主會遇到小松鼠,也是因為偶然的機會,寵主家住的是比較偏的,屬於郊外的,那種。所以,寵主也經常會出去玩,走在森林裡,放鬆自己。
  • 《動物餐廳》松鼠屬性介紹 松鼠解鎖攻略
    導 讀 動物餐廳松鼠要怎麼解鎖?松鼠解鎖攻略。
  • 松鼠被剛產子的流浪貓收養,同吃同住,活出了貓鼠一窩的樣子
    大多數的母親都是對自己的孩子才有特別的關愛,但也有一部分母親也能夠特別關愛別人的孩子,能夠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些動物母親即使是其他種族的孩子,也會好心收養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
  • 雪地松鼠多少錢一隻,新手鏟屎官進來看看
    一般雪地松鼠幼崽的價格是壓成或者成年鼠價格的兩倍甚至三倍,都知道養松鼠都是從幼崽開始飼養,這樣更親人一些,雪地松鼠幼崽的價格是這樣變化的,頭窩三月份到五月份價格在兩千左右,白尾雪地價格會更高一些。雖然都是鼠但是質量差距還是蠻大的,給大家介紹的是市場價參考,總之價值決定價格,切勿談小便宜買到病鼠,你去治療需要花錢,不去治療死了可惜又內疚,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大家選購的時候價格方面自己掂量,不要懸殊太大。
  • 雪地松鼠好養嗎,萌的招人愛飼養也不難
    雪地松鼠為什麼這麼找人喜歡呢?因為它美呀,萌呀,聰明呀,乾淨呀,一條大尾巴蓬蓬鬆鬆,耳廓很高,聽覺發達,與眾不同的是他的耳朵上面還有長長的飄逸的耳毛,英俊瀟灑秒殺老少男女,能不招人愛嗎,哈哈!另一個雪地松鼠的價格也不是幾百塊錢,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下面幫助新手朋友介紹下雪地松鼠的飼養方法,至於好不好養各位自己衡量就可以啦作者泉城松鼠。
  • 松鼠媽媽為保護幼崽,勇敢迎擊黃金眼鏡蛇,眼鏡蛇被打的遍體鱗傷
    松鼠是一種體型比較小的齧齒動物,體長還不如家貓,體重也不到500g。在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是松鼠的天敵,就連我們常見的烏鴉都會捕殺小型松鼠,黃鼠狼和貓頭鷹則是成年松鼠的天敵。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弱小的動物,卻能夠抵禦眼鏡蛇的攻擊,甚至還能夠殺死眼鏡蛇。
  • 松鼠媽媽為保護幼崽,勇敢迎擊黃金眼鏡蛇,眼鏡蛇被打的遍體鱗傷
    松鼠是一種體型比較小的齧齒動物,體長還不如家貓,體重也不到500g。在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是松鼠的天敵,就連我們常見的烏鴉都會捕殺小型松鼠,黃鼠狼和貓頭鷹則是成年松鼠的天敵。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弱小的動物,卻能夠抵禦眼鏡蛇的攻擊,甚至還能夠殺死眼鏡蛇。
  • 杭州的松鼠是赤腹松鼠 六公園有松鼠聽得懂杭州話
    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獸類專家陸禕瑋說:「很少有人會專門研究松鼠,不過我可以結合館藏資料,介紹一下。」  松鼠的分類:松鼠屬於齧齒目松鼠科,包括了51屬278種,現在中國有16屬43種。松鼠的體型從小到大都有,小的和鼠類差不多,大的也有和狗那麼大的。但主要可以分成三種類型:飛松鼠、樹松鼠和地松鼠。
  • 松鼠尾巴的作用 松鼠尾巴有什麼作用
    大家的知道松鼠有條特別大的尾巴,看起來非常漂亮,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松鼠的大尾巴不僅漂亮,而且用處還很大。那你知道松鼠尾巴的作用嗎?下面就來看看松鼠尾巴有什麼作用吧!松鼠是哺乳綱齧齒目中的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勻稱靈活的身體。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
  • 「孩子天生會數學」之餵養松鼠
    今天分享「孩子天生會數學」第五章中的「餵養松鼠」遊戲。從遊戲名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略帶童趣的數學遊戲。作者在文末也做了提示,不必局限於松鼠這一種動物,可以隨季節進行靈活調整。我結合家中的材料,仍然選擇了松鼠,圖片也來自書後附錄10。
  • 意外撿到松鼠寶寶,南非女子升級為媽媽又當姥姥,溫馨無比
    當來自南非的Simone Serfontein第一次發現這隻被媽媽遺棄的小松鼠時,她可能也沒有想到,從此之後的生活會和這隻小松鼠息息相關。她不僅升級為小松鼠的媽媽,隨後也升級為松鼠姥姥。2016年10月,Simone發現一隻小松鼠寶寶從樹上掉了下來。
  • 松鼠AI讓孩子愛上學習
    松鼠AI具備追根溯源的超能力,比如孩子初一的某個知識點不會,是因為涉及到五年級的前置知識點不會,系統的學習路徑會自動返回五年級的這個知識點進行學習,學會以後再學初一的這個知識點,從根源上查漏補缺。只學不會的,AI檢測之後哪裡不會學哪裡;學習效率高,學習效率是傳統補課方式的2-5倍,提分速度是傳統教育方式的2-5倍,提分快。
  • 家養松鼠五百 一年入兜八萬
    松鼠。就是人們俗稱的灰狗兒。  一隻松鼠皮毛高達80元,肉還能賣15元,這是市場的「官價」。  然而劉緒海養的松鼠卻比這值錢得多,因為他賣的是種鼠,一對就值600元,且銷路特好。  的確,劉緒海養松鼠喜獲成功確實是苦盡甜來,也頗具傳奇色彩。作為林場的青年,劉緒海過去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2000年,33歲的他不滿足現狀,決定到吉林省的朋友那裡謀生路。偶然間,他發現一位朋友試養松鼠,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朋友看他痴迷,就索性把20隻松鼠以一萬元的價格都賣給了他。  帶著20隻松鼠回到林場後,劉緒海可犯難了。
  • 紅松鼠媽媽變身「蜘蛛俠」 嘴叼寶寶舉家遷移僅用半小時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5日報導,居住在加拿大溫尼伯市的業餘攝影師肯·延格爾日前在自家後花園拍到一組紅松鼠媽媽叼著小寶寶搬家的有趣圖片。一天,延格爾先生突然心血來潮去後花園除草,誰知住在後花園舊鳥屋裡的紅松鼠媽媽卻因此受驚了。紅松鼠媽媽認為延格爾先生這位「不速之客」的出現會危及它和孩子的安全,於是立刻展開搬家行動。隨後,紅松鼠媽媽變身身手敏捷的「蜘蛛俠」,花了近30分鐘的時間,把7隻剛剛能睜開眼睛的松鼠寶寶挨個叼到鄰家花園的新屋內。
  • 在京郊與2000多隻松鼠為伴,盡情解放孩子天性
    前幾周帶著家人去密雲山裡隱居的三天,第一天去了山今宿,第二天並沒有回家,好不容易來到山裡躲清閒,當然也要盡興,所以決定去附近的松鼠谷,讓蘊蘊和松鼠親密接觸下動物永遠是孩子的朋友,這也是孩子的天性,展現出她們善良可愛的一面,平時蘊蘊最喜歡動物,我和孩兒爸還經常帶她去貓小院去擼貓,只要看到毛茸茸的小可愛們她就開心的不得了,因為我過敏家裡也養不了寵物,我能理解孩子想要個小夥伴陪著她
  • 松鼠覓食真可愛?南部山區「鼠」滿為患
    見習記者 梁開文 攝    樓前核桃樹招來一窩小松鼠 每天看它們搶核桃,成居民一大樂事 隨著「口糧」一天天減少,大家甚至擔心它們下一站該去哪裡  近來,一群從山上下來的「不速之客」——調皮的小松鼠,給住在省城玉函路某單位宿舍區的居民帶來不少樂趣,但同時也帶來了煩惱和糾結:眼看著天越來越涼,而核桃樹上結的果實也一天天減少,它們下一站該去哪裡?
  • 萌萌的松鼠和藍鵲,你死我活 動物的世界你不懂
    「我一開始關注它們,就是因為覺得奇怪——紅嘴藍鵲打算要生一窩寶寶,可它們為什麼要在那『細胳膊』上搭房子,而不選擇粗壯的樹幹?」杭州動物園博士於學偉老師正在研究相關課題,紅嘴藍鵲在西湖邊並不少見,這根「細胳膊」,讓她決定選擇這一家子進行長達數月的觀察和研究。  等待了1個多月,當五六隻小鳥們破殼而出,想要捕獵美食的野生動物們躍躍欲試時,於老師終於找到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