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男子突發中風,原來真有「小心眼」在作怪

2021-01-14 瀟湘晨報

三湘都市報9月28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振光 石榮 實習生 龍飛鵬)嶽陽36歲的殷先生,平時經常間斷性頭暈頭痛,不久前突發右側肢體動彈不了、嘴巴說話也不清楚,醫院檢查頭部磁共振結果提示「急性腦梗塞」,但他平時沒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多項檢查都沒弄清楚他中風的病因。近日在湖南省腦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卵圓孔未閉(PFO)」,也就是心臟左右相通的「小心眼」未能閉合。

湖南省腦科醫院電生理科李振光主任介紹,卵圓孔是胚胎時期連接左、右心房的生理性孔道,70%的人在3歲以內融合充分閉合。成人中卵圓孔未閉(PFO)是一種發生率非常高的先天性心臟病,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PFO導致心房水平血液右向左分流, 是隱源性卒中的一個重要病因,且為獨立危險因素。PFO 患者發生卒中的風險取決於 PFO 的大小、缺損的長度、房間隔瘤 的存在以及分流程度 。

臨床上對於年輕人(55 歲以下)、缺乏易患因素無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糖尿病、高血壓、吸菸)、突然出現的腦卒中應懷疑 PFO為其病因,55歲以下的隱源性卒中患者,PFO 的檢出率高達40-50%。目前國內外研究數據顯示,與PFO相關的疾病主要包括隱源性卒中、斜坡呼吸症候群、偏頭痛及減壓病患者可從PFO封堵治療中獲益。

專家提醒:頑固性的頭痛頭暈及青年中風患者,請儘早做經顱都卜勒超聲發泡試驗篩查,早期明確病因後才能對應治療。

【來源:三湘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覺醒來,眼睛「中風」了!用眼過度,小心瞼板腺功能障礙找上你
    上個月,深圳的31歲男子小陳和往常一樣,下班回家吃完飯就打開了手機遊戲,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睡覺前還不忘拿手機再刷刷社交軟體。可是第二天一睜開眼,小陳卻覺得不對勁,自己的左眼好像完全看不見東西了!他閉眼休息了幾分鐘再睜開眼睛,視力恢復了些,可是上方的視野卻缺損了。小陳趕緊來到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眼科就診。
  • 泡腳後突發中風?泡腳的正確打開方式了解一下
    民間有個說法:熱水泡腳,賽吃人參。在寒冷的冬天,用熱水泡個腳是不錯的養生方法。但泡腳也是有講究的,最近氣溫下降,有不少患者因為盲目泡腳出現問題來就醫,有泡腳後突發中風的,有泡成雙腳潰爛的。
  • 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 病人突發中風該如何應對
    核心提示: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但對於體質偏差的老人而言,尤其是那些已經確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夏季也很容易出現中風,需要大家引起注意。尤其是中風後3分鐘內所採取的急救是很關鍵的,能夠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
  • 「託馬斯全旋」創造者中風離世,發現身體有這些問題就需要小心了!
    後來這一動作被應用到了自由操、雙槓等項目中。美國首位體操世界冠軍庫爾特·託馬斯於當地時間上周五因中風去世,託馬斯的妻子在接受採訪時這樣透露。1978年世錦賽,託馬斯在自由操項目上為美國取得首枚男子體操世界金牌。
  • 17歲少年被女友狂吻後,脖子上留下痕跡,結果突發中風而亡
    祝您閱讀愉快,天天有個好心情!17歲少年被女友狂吻後, 脖子上留下痕跡, 結果突發中風而亡。一名來自墨西哥的17歲男孩,在吃飯的時候突然便倒在了地上,並且一直口吐白沫,情況相當嚴重,雖然男孩被第一時間送去了醫院,但是還是因為搶救無效而離開了這個世界。醫生對男孩的身體進行了仔細的檢查後,表示,男孩是因為中風而離開這個世界的。
  • 太辣眼:男子給網戀女友轉帳102萬,原來「女友」竟是弟媳!
    老話說:世界真奇妙。 世界之所以奇妙,是因為有很多的事情出乎你的意料。而就在前幾天,媒體報導了江蘇泰州一個男子的有趣網戀故事:他在網上認識了一名女子,後來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這名男子給網戀女友轉帳102萬,後來卻得知原來「女友」竟是弟媳!
  • 中風以後才知道,原來房顫是「真兇」
    [摘要]事實上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劉先生很疑惑,他從未聽說過房顫這種病,也沒想到中風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醫生告訴他,房顫的全稱是「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之前發生在劉先生身上的狀況是房顫導致的血栓阻塞了腦血管而引起的「中風」。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心內科廖德寧教授表示,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顫,大多是在中風後才被告知患有房顫。事實上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
  • 新冠病毒或致年輕患者突發中風 大多為無症狀或症狀較輕
    新冠病毒或致年輕患者突發中風 大多為無症狀或症狀較輕  Emma Chou • 2020-04-23 18:53:47 來源:前瞻網
  • 七旬老人突發中風 原是心臟血栓「偷襲」大腦
    七旬老人劉先生做完主動脈瓣置換術後,因嫌吃藥麻煩擅自停藥,心臟血栓脫落後落入腦血管,右側肢體偏癱突發中風。醫生果斷為他行急診腦動脈取栓,球囊擴張植入支架後,今日劉先生很快恢復了往日的精神。
  • 51歲男子,晚飯後突發中風離世,醫生再三提醒:中風並非毫無徵兆
    中風是一種發展迅速的疾病,如果平時不加護理就會導致腦溢血,甚至死亡。醫生再三提醒,中風並非毫無徵兆,如果你有這些症狀,需及時警惕中風徵兆一:頭暈、頭痛。中風會引起人體血壓以及血脂的變化,就會導致大腦血管出現堵塞甚至破裂,影響了腦部的供血,使得頭顱內的血壓不平。而且中風還會影響大腦的感覺區域,導致視覺、空間感失調,是的患者產生呼吸和睡眠障礙,就會造成患者頭暈,特別是突發性的頭暈,一定要引起重視。
  • 2016溫網奪冠前父親突發中風 家人瞞住大小威
    &nbsp&nbsp&nbsp&nbsp[摘要]據每日郵報報導,小威廉士的母親透露,理察·威廉士(Richard Williams),著名網球明星威廉士姐妹的父親,在小威2016溫網奪冠的幾天前突然中風。
  • 美殘疾男子中風跌落輪椅 寵物貓撥911報警救主
    據美聯社2日報導,義犬救主的故事屢見不鮮,但美國俄亥俄州目前竟傳出「靈貓救主」的佳話———一名獨居的殘疾男子數天前因中風從輪椅上摔落地面,結果身邊的寵物貓咪急中生智撥打911電話報警,幫助主人逃出鬼門關。家住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北部的蓋裡·盧謝森現年50歲,一直獨居的他由於下肢癱瘓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生活的。
  • 突發!膠州一男子村頭水溝身亡,警方正調查
    突發!膠州一男子村頭水溝身亡,警方正調查 2021-01-08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吃飯咬舌頭不是「饞肉吃」是中風先兆
    然而,近期一名中年男子吃飯時頻咬舌頭,幾小時後就出現一側肢體偏癱,吐詞不清,送醫後被診斷為急性腦卒中。醫生告訴家屬,頻咬舌頭的表現其實就是中風先兆。漢口43歲的餘先生上周吃飯時突然咬到了舌頭,當時家人開玩笑說他是欠肉吃。前天,他在家吃中飯時又多次咬到舌頭,兩個小時後一陣頭暈襲來,在床上躺了幾分鐘後發現左側手腳無法動彈,說話也吐詞不清。
  • 輕度中風的症狀有哪些
    核心提示:輕度中風的人會出現肢體、口唇、面部麻木,聽力下降,耳鳴等這些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視力模糊或偏盲這些症狀,還有的患者會頭痛、頭暈伴噁心嘔吐,其中頭痛表現固定位置疼痛,就是頭始終一處疼。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 松本零士疑中風入院,現已脫離危險!中風的幾大信號,別錯過!
    中風雖來得突然,但也暗藏著幾個「信號」,抓住這些蛛絲馬跡,將危險儘可能降低。  信號一:睏倦無神,哈欠連連  你是否感覺怎麼睡都睡不夠?  信號二:口齒不清或流口水  平時說話流利正常的人,突然出現了口齒不清,甚至流口水的症狀,很有可能是中風的表現。
  • 輕度中風也應及時就醫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報告說,在突發嚴重中風的前幾天,患者往往會出現輕度中風症狀,因此即使中風症狀輕微,患者也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輕度中風的病因是大腦供血出現暫時中斷。與嚴重中風一樣,輕度中風也會出現噁心眩暈、身體突然失去平衡或失去意識、視野模糊等症狀,但輕度中風的症狀往往並不嚴重,而且持續時間只有幾分鐘。
  • 莫名其妙的中風了?中風有哪些前兆?提前知曉,及時就診
    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中風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中風後都會出現行動不便等這樣嚴重的後遺症,據統計,中國腦中風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中風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中風,這個恐怖的詞語,讓我們一想到它就會變得惶恐。中風的引起原因眾說紛紜,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中風?腦中風引起,主要是腦部的血管出問題了,腦部的血管出問題了。
  • 中風偏癱≠在病床上「等死」 中風康復勿入三個誤區
    丹麥的一項實驗表明,1197例在急性期就開展康復訓練的中風患者,95%在患病6個月後功能得以恢復,80%的病人在發病6周內恢復生活自理能力。那麼對於中風患者康復,人們通常會存在哪些誤區?1985年7月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獲中醫臨床專業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獲針灸學碩士學位;2001年6月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獲針灸推拿專業醫學博士學位。歷任湖南中醫學院針灸推拿系副主任、第三附屬醫院副院長、湖南中醫藥大學實驗設備處處長。
  • 真懸!不遵醫囑擅自停藥 不到兩個月兩次中風 
    資料圖片上個月,台州路橋的老劉(化名)因為中風入院,治癒出院後,不到一個月再次中風。醫生提醒,中風治癒後,要遵醫囑複查和用藥,否則復發可能性很大。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仙偉介紹,中風分為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上兩者的發病率大概比例為5∶1。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病以腦梗死為主,對於此類疾病溶栓治療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患者只要早期識別並及時就醫,經過醫生評估和搶救,就能減輕中風的致殘率,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老劉兩次中風都是缺血性腦梗死,而且間隔時間不到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