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虎養一隻當道臥,豬養一窩拱牆根

2021-01-10 龍山大先生

天下父母,誰不盼子女成龍成鳳!假使兒女們不遂父母心願,成不了大氣候,或是做出不孝順的事情,父母們總喜歡以旁人家的兒女們為楷模,羨慕人家,責罵自己的子女是「虎養一條當道臥,豬養一窩拱牆根」把自己親生兒女們比做豬來辱罵,連自己也罵進去,實在是夠狠的。這雖然是父母生氣時罵子女們的一句常話,可在大同地區民間還流傳著有關這句話的一個故事哩。

很久以前,在一個村子裡,有夫妻二人,四十開外方得一子,起名叫喜罕。喜罕從小嬌生慣養,父母凡事都得百依百順,稍不如意,就打爹罵娘。老夫妻節衣縮食,甘願受盡世上苦難,供養兒子長大成人。這喜罕偏不學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喜歡讀書,頑皮出了名。父母雖然兩顆心都拴在他一個人身上,可還是受不完他的氣,操不盡他的心。

喜罕遊手好閒慣了,從不幫父母下田幹活。好吃懶做,把家裡值幾個錢的東西都變賣了喝酒吃肉。一天,老夫妻倆頂著炎炎赤日從地裡鋤田回來,看見喜罕正抱著他們的舊棉被典進當鋪,然後又下了酒館。老倆口誰也不敢上前阻攔,回家後便躺在炕上,懶得做飯吃,餓著肚子生氣。

喜罕

正巧,鄰居人家這天給兒子過生日,那大嬸給送來兩個饃饃一碗菜。老頭子地裡幹了半天活,早已餓得忍受不住。況且平時家裡有點細糧,都給喜罕吃了小鍋飯,很少吃過白面。如今,看見熱騰騰的白饃,饞得舌頭直往肚裡咽。他見老伴把送來的東西又要往喜罕的小鍋裡放,就流著涎水對老伴說:「咱喜罕也十七大八的後生了,又經常家裡外頭吃好的。今兒他不在家,這點東西咱老倆口就解解饞吃了吧。」

老伴聽老頭子說的可憐,就遞給一個,又把碗裡的菜一撥兩半。老兩口頭一次美口地吃了半頓好飯。吃晚飯時分,喜罕喝得醉醺醺回到家裡。老夫妻倆已經睡了。老太太見兒子回來,忙穿上衣裳下地,生著灶火,在小鍋裡把從自己口裡打省下的那個饃饃烤熱,放在喜罕手裡讓他吃。喜罕三嚼兩咽吞下肚,伸手又要。老太太心中作難地向兒子說:「喜罕啊,咱家裡已沒隔夜糧啦。這個饃還是隔壁你大嬸家給兒子過生日送來的。」

喜罕聽說,追問道:「大嬸給送來多少?都哪裡去了?」

老太太不敢隱隱,如實告訴說:「送來兩個饃一碗菜,那個饃和菜我跟你爹吃了。」

老太太

喜罕聽說爹奶吃菜沒給他留,怒衝衝罵道:「你這兩老東西,就知道吃、吃,今兒我就給你們吃個好東西!」罵完,從案板上拿了一把刀子,就在磨石上「嚓、嚓」磨起刃口來。

老太太見兒子磨刀,就感到驚恐不安:「喜兒啊,你磨刀幹什麼?」

「我今要殺只老公雞和一隻老母羊。」喜兒試試鋒刃,向他媽比劃著,「給你倆吃個涼生生的好東西,痛痛快快地解解饞。」說罷,又去磨刀,磨了一陣扔在案板底下,出去串門走了。

喜罕說的話,老倆口越想越害怕,他們知道,兒子只要說得出來就幹得出來。在家裡怕得不行,老倆口就躲到鄰居那大嬸家。那嬸子是個聰明的女人,她雖知喜兒的為人處事,卻也半信半疑,安慰老倆口說:「不管怎說,先要防備,要不也試看一下,他要真殺害父母,那良心就壞了,以後就當沒那樣的兒。」那大嬸替老倆口說著寬心話,做了一場安排。

大同地區

這天夜裡,喜罕從街上串門回來,借著破紙照進的月光,他看見老羊皮子底下,靠炕沿的地方露出兩顆頭,一個戴著氈帽,一個圍著布手帕。他知道那是爹媽,順手從案板下抄起刀子,撲上去照著脖頸處,兩刀連砍下去,口中罵道:「叫你兩個東西在偷吃:」月光下,他看見紅紅的血水溢出,賤得滿臉滿手,頓時心驚膽顫,急忙扔下刀子,逃出家門。

第二天大早,鄰居大嬸過來一看,見昨晚放在炕沿邊,戴著帽子、圍上手帕頂替人頭的兩顆窩瓜,都被劈成了兩瓣,裝在瓜殼裡的紅水流下半炕,心裡就全明白。了她回家對藏著的老夫妻一說,老倆口立時嚇得渾身發抖。老頭子一口氣換不上來,就此氣絕身亡,那大嬸把兒子虎生叫到跟前,讓虎生認了老太太做乾娘,從此養活在家,度著日子。

事隔幾年以後。喜罕畏罪潛逃在外地,卻也娶妻生子。他探到父親已去世,母親仍健在,就想回去看一看。

大同地區

一天,他對妻子說:「咱們下這份好光景,也該有個侍奉的人了。我想回老家去看看,順便也給你僱個上鍋臺的女僕回來。」

喜罕回到老家,在鄰居大嬸家尋著他的老媽媽。他見老太太身板健壯,料理家務還能幹,心中不免大喜。他對老媽左認錯,右悔過,樂的老媽媽歡天喜地,說:「還是親生兒子骨肉,哪有母親記兒子仇的道理。」他又讓媽媽跟他去享老來福,老太太喜不自禁地跟他上了路。

路上, 喜罕對老媽媽說:「兒子在外這幾年,吃盡千般苦,好不容易才娶過妻子。」老媽媽聽了心痛的落下眼淚。

「唉,往後的日子就過不去了。」喜罕說,「我那媳婦是大戶人家出身,需要人經常侍奉。我那家裡僱不起傭人,媳婦不和我好好過光景,要是有個上鍋頭女僕就好了。」他等著媽媽答話。

老媽媽疼兒子,就說「要是有個上鍋臺的,你媳婦就和你好好過日子,那媽就給你上鍋臺。」

大同地區

母子倆談妥了。喜罕心裡美滋滋的。不幾日,喜罕帶著他老媽,趕路回到鎮裡。走至鎮口,喜罕對他媽媽說:「咱們相跟著進村,讓人看見我沒法答應,你就跟在我馬後吧!」

老媽為了兒子過好光景,聽了兒子的話,她跟在馬後走,喜罕騎著馬進了鎮。

「見了我媳婦,你得叫我老爺,叫她太太,要不然,讓看出來,我的光景還是過不成。壞了事,我絕不會輕饒你!」喜罕以絕情斷義的話恐嚇。老媽媽走到這個地步,也只好成了啞巴。從此後,老媽媽在兒子家,變成了老奴。她一天到晚洗鍋做飯,看孩子、洗尿布,打雞餵豬,還得叫兒子媳婦「姥爺、太太」,忍受著挨打挨罵,苦度歲月。

一日,老媽病了,仍扎掙著去餵豬。院牆被豬拱塌了,她和泥、搬石頭重壘起來,累得渾身癱軟爬在牆頭上喘氣。看裡那圈裡的老母豬給小豬餵奶,小豬們搶著吃奶,老母豬的奶頭披咬出了血。它已經被吮得骨瘦如柴,但仍然把乾巴的奶頭讓小豬們吸吮。小豬們全吃喝飽了,就不再理氣息奄奄的老豬,一個個蹦跳著又去拱牆根。老媽媽看著那老母豬,十分傷感,不禁悽慘地念叨起來:「豬呀,豬呀,你養兒,拱牆根呀,我養兒,叫老爺呀!……」

兒媳婦

就在此時,兒媳婦出來,聽得老媽媽念叨,甚是懷疑,便追問不體。老媽媽初時害怕不敢說,到後來聽媳婦說出「你要再不說,我就讓老爺拷問你,看你開口不開」這樣的話,她聽著也怕,便作了真主意,把她和兒子的關係,始由根末哭訴了一番。媳婦聽老婆母說得可憐悲涼,陪著痛哭了一場,媳婦知道被丈夫矇騙多年,給親婆母當了主人,自覺羞慚,愧見世人。她本是良家女子,天性聰明善良,她害怕從此落下千古罵名,至此整日坐立不安,一心想著要替婆母出這口惡氣。

這媳婦盤量過多日後,便找鎮中德高望重的教書老先生,寫了一幅狀紙,替婆母上大同府正堂喊冤。知府太爺看畢狀詞,驚堂木一拍,喝道:「此等禽獸,實實可惡,本府定判不饒」立即傳出火籤,拘拿喜罕問罪。

這一天,喜罕正從外地做買賣賺了錢回到家,進門便被公差拿住,押往大同府大堂。府太爺又把喜罕的老媽、媳婦傳到公堂聽審。喜罕被判重打二十大板,發配邊關充軍。那老太太聽得發配兒子充軍,顫巍巍地雙膝脆下,苦苦向知府太爺替兒子討饒:「青天大老爺呀,看在我這快進棺材的老太婆份上,就饒了他吧!讓他守在我跟前,也好有個養老送終的人。」

虎生

知府太爺走下公案,將老太太雙手攙起,勸道:「老媽媽,似這般忘恩負義之人,不認親生爹娘,日後怎能孝順。本府懲治他,實是為禁示後人。老媽不是還有一個乾兒子嗎?他定會養活您老人家的。」

當日善罷公務,知府太爺將老媽媽引至後堂,倒頭便拜,口中親親熱熱叫了聲:「乾媽」,老太太仔細辯認,原來正是自己的乾兒子虎生,如今讀書高中進士,當了知府。虎生又叫出夫人公子,認過婆母、奶奶,一家人歡歡喜喜,自不必提。喜罕媳婦重回娘家,知府太爺給她送了一塊「忠孝節義」的門匾。

這件公案一了結,大同百姓到處傳揚。當時曾替喜罕媳婦寫過狀詞的教書老先生,還編一副對聯,上聯是「虎養一隻當道臥」,下聯是「豬養一窩拱牆根」,貼在鎮中戲臺的露明柱上。因為這對聯很有教育意義,做父母的就常用它教訓、告誡子女,因此,這個故事也就在大同地區一直流傳至今。

大同

相關焦點

  •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 2010-02-10 • 來源:北京周報網  中國民間,與老虎有關的典故、諺語、民間故事是十分豐富的,從中也表現了老虎在中國民間生活中的地位。比如,「坐山觀虎鬥」的故事。
  • 古人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你知道彪有多狠嗎?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是什麼?彪是一種排在虎豹之間的神秘動物。彪的形象一直令人匪夷所思,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臉上布滿美麗的花紋,它性情兇野、勇猛,故有「黃虎」之稱,在廣西民間,有「黃虎」能夠跳上虎背,將虎的脖頸咬斷的傳說。
  • 抓到一隻老鼠,居然在籠子裡面生了一窩小老鼠!
    如圖,第1種捕鼠器宣布無效;第2種捕鼠器也宣布無效;第三種捕鼠器小有成效,但治標不治本;最後,小編養了一隻貓,鼠患得到了極大的扼制!這天早晨,小編發現捕鼠籠抓到了一隻老鼠,個頭還比較大!本來以為養貓之後老鼠就不會來了,結果還抓到這麼大一隻,意外驚喜啊!由於急著上班,我並沒有管它,就讓老鼠這樣關著。中午回來的時候,捕鼠籠的情況變成了如圖這樣,大老鼠居然生了一窩小老鼠!
  • 屬虎的人不能養貓嗎?
    屬虎的人養貓是不是不好啊?最近不止一次看到有人這麼問。有網友說,自己家一直都養狗。最近逛街看到一隻很可愛的貓咪,所以想換著養一隻貓。但是自己是屬虎的,媽媽告訴她不能養貓。也有人先養了一隻貓,可要麼是貓生病,要麼是人生病,日子也過得不順。
  •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為啥孩子生得越多,養得越隨意?
    真的是「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堂姐養二胎的時候,鬆弛很多。為什麼父母生的孩子越多,養孩子越隨意?「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是二胎家庭普遍的現狀前些日子,我和朋友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她表示也深有感觸。生頭胎時,自己每天緊張得不得了,生二胎的時候,自己跟「甩手掌柜」差不多。孩子摔倒了,第一反應不再是嚇得不得了,緊張地跑過去,只要遠遠地看兩眼,就能夠判斷事態是否嚴重了。
  • 民間故事:獵戶救了一隻虎崽,將其養大,幾年後咬死了獵戶的兒子
    民間故事,奇聞趣事!這裡是話神道仙的原創故事領域。接下來請看傳奇的民間故事。在一處幽靜的村落之中,只有十幾家人,全部人口加起來,也就是三十多人。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或許是為了躲避戰亂,這些人的祖上,便搬來了這裡。以後繁衍下來,其實也就是幾十人的規模,不過與外界其實還是保持著聯繫。
  • 民間故事:獵人救一窩小狐狸,夢裡有人來報恩:保你半生榮華富貴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五大仙家的說法,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它們是狐黃白柳灰,分別對應著狐狸、黃鼠狼、刺蝟、蛇和老鼠,而在這「五大仙」當中,據說狐仙是有恩必報的。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狐狸報恩的故事:獵人救一窩小狐狸,夢裡有人來報恩:保你半生榮華富貴。
  • 民間故事:老木匠智鬥黃鼠狼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8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劉老漢,是十裡八村出了名的老木匠了,有著三十多年的木工手藝,而且人還很好,又老實又熱情,有時有人找他幹些小活,只要不搭料的他就基本上不會收人家錢,全當是幫忙了,所以這周圍的人對他都十分的敬重。
  • 民間故事:書生被兄長奪走房地,他無意救了一隻麻雀,卻得了福報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今天筆者給大傢伙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小故事。故事大體講的是:一個貧窮、善良的窮書生,被兄長奪走了好房好地,他卻不斤斤計較。有一天,他無意救了一隻小麻雀,等到麻雀長大了卻送給了他一個金娃娃。這真是應了「善有善報」的老理兒了。而他那個橫行霸道的兄長卻倒了黴。
  • 人民日報:打撈「失落」的民間故事
    孩子們對白雪公主、醜小鴨等西方童話角色往往耳熟能詳,對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國民間故事人物卻知之甚少。可以說,中華民間故事在當代生活中已嚴重失落。   是因為中華民間故事不夠精彩嗎?顯然不是。中華民間故事數量眾多,既有神話、傳說,又有童話、生活故事,這些故事既承載著長期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又包含豐富的歷史信息、生產和生活知識,也蘊涵著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操、人生信念和價值觀念。
  • 一窩狗的故事,含辛茹苦,生死離別
    鄰居家的狗下了一窩小狗,由此,一窩狗的故事拉開了序幕!狗爸爸和狗媽媽屬於兩個不同的品種,狗爸爸是一隻串的德牧,而狗媽媽的品種則是串的鄉野土狗,狗媽媽的體型連狗爸爸的一半都不到。真是完美的闡釋了,婚姻不分種族,婚姻不分體型吧。兩條大狗在鄰居廠房院,公狗體型大,脾氣暴躁,所以用鐵鏈子拴著,母狗則是放出散養。
  • 民間故事:巨龜金蛋
    民間故事:巨龜金蛋早些年,在四川寶興縣青衣江邊上,有個叫石磨灣的村子,一個叫陸勇的男人住在這裡。陸勇自小沒了父母,從小就在江裡打滾,水性是頂呱呱的好。他七八歲時,就能一人遊過大江,潛入水中抓魚了。誰知老半天沒摸著魚,而是抓著著一隻大烏龜。此龜臉盆大小,陸勇從沒見過如此巨龜,他欣喜異常,把烏龜抱回家中。田玉兒看丈夫捉一隻大烏龜回來,不禁皺眉發愁,家裡已經養了七八隻小烏龜了!小烏龜食量不大,這臉盆大龜,怕一天得吃不少食物吧。他們養烏龜,都是買新鮮豬瘦肉來餵養的。
  • 民間故事—桃符的傳說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3000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
  • 孩子到底是照書養,還是照豬養?這些育兒知識,你知道多少?
    在育兒的過程中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樣的育兒觀念在育兒界廣為流傳,對於第一胎的孕媽媽來說,第一次為人父母,他們將會面對很多的突發狀況,他們也會手忙腳亂,也會手足無措,也會迷茫彷徨,於是熱銷的專業育兒書籍成為家長們的「救命稻草」,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家長們「摸爬滾打
  • 鄭王義 × 豺虎畫 | 妙筆丹青,豺虎鎮宅
    技藝:豺虎畫製作材料:黃梔汁、烏賊汁、芥菜汁、硃砂、礦石等自然物質加工而成的顏料古人信鬼神,民間驅邪求吉,最流行的就掛驅邪畫,一般有豺虎畫、豺畫、虎畫、鍾馗畫、八卦畫在浙江松陽,家家戶戶闢邪,掛的是豺虎畫。豺虎畫由當地民間畫師以猛獸為原形,在木板、宣紙或動物龜殼上繪製而成,造型詭異乖張,是民間巫文化的特殊表現方式。松陽四面環山,古時候,山民們易受到山中野獸的侵擾。
  • 《虎媼傳》是中國版《小紅帽》?為何虎外婆身上有西王母身影
    清人黃之雋有一則《虎媼傳》,講的是一隻老虎變成外婆,並吃掉小朋友的故事。這個故事與歐洲童話中的《小紅帽》有著驚人的相似。《虎媼傳》比《小紅帽》時間稍早,來自江南華亭(今上海)的書生黃之雋,與來自德國黑森州的格林兄弟,都在留心搜集整理民間故事,虎外婆、狼外婆之類的故事模型,居然在中德兩國的民間都有流傳,真是個有趣的現象。作者:盛文強《虎作人行》,清末《點石齋畫報》《虎媼傳》裡的媼,是老婦人的意思。
  • 民間故事:老鼠來報恩
    有一天,張三幹完活回到家發現一隻耗子,正在他家裡面偷吃糧食。這要是換成了別人,肯定會兩鋤頭將耗子打死,可張三偏偏是一個心善的人,他不僅沒有把老鼠趕走,反而又拿出了一些糧食擺在地上。那隻老鼠跟普通老鼠有所不同,他仿佛通人性,知道張三對他沒有惡意,所以也不懼怕。
  • 邊牧生了一窩小奶狗,其中一隻很「另類」,主人一看笑到噴飯
    邊牧生了一窩小奶狗,其中一隻很「另類」,主人一看笑到噴飯很多養了狗狗的人都會想要給自家的狗狗做絕育,因為很多主人因為狗狗生了寶寶之後主人無力撫養,所以想要給它們做絕育。一位主人的家裡就養了一隻邊牧,因為不想讓狗狗忍受那種絕育的痛苦於是就沒有去做手術。狗狗長大了之後就在外面經常和一些狗狗一起玩,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主人發現自家的狗子好像有些奇怪,於是帶去醫生看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邊牧是懷孕了。聽見說自家的狗狗肚子裡還有小寶寶主人也顯得十分的高興,因為這樣自己又能看見很多的小寶寶了。
  • 關於十二生肖的民間故事
    十二生肖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本命年等。
  • 民間故事:貓臉老太太
    相傳有個老太太在買菜的路上,突發疾病去世,這時恰好一隻野貓因為飢餓,就跑到老太太身邊菜籃子裡,吃老太太剛買回來的魚。很多人家鄉都有這樣的說法,就是動物不能靠近過世的人,特別是貓。因此老太太「活」過來了。不過一半的臉變成貓臉,猶如野獸,專門害人傷人,特別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