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億年的遠古森林被發現,它見證了原始魚類爬上岸的場景

2020-12-04 三體使者

雖然地球上生命出現的時間已經有40億年左右的歷史,不過事實上在生物的演化史中,巨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海洋中完成的,通過科學家們發現的最古老陸地生物化石可以得知,大約3.7億年之前,海洋生物才開始走向陸地,那麼,是什麼讓它們改變了呢?

加拿大發現「會走路」的魚

在2004年,科學家們在加拿大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魚類化石,距今大約3.7億年,它的體長超過2米,魚鰭看起來好像是「雙腳」一般,而更加神奇的地方在於,這種魚不僅有魚鰓,而且還可以用肺來進行呼吸,科學家們將它取名為「提克塔利克」,認為它是地球上已知的,距今最早的「會走路」的 魚。

科學家發現,提克塔利克不僅可以以海洋中的小魚小蝦等為食,而且還非常喜歡吃陸地上的昆蟲,這就意味著,它是可以同時在海洋和陸地上生活的,它屬於原始魚類向著兩棲動物演化中的關鍵環節,從提克塔利克的一系列身體特徵可以看出,它已經更喜歡在陸地上獲取生物和繁衍生息。

是什麼改變了它?

在距今4.8億年前開始的奧陶紀時期,地球上還處於一片汪洋大海的情況之中,此後,在大約4.4億年前,地球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時期對於生物演化來說,也是重要的轉折點——志留紀出現了。

在志留紀時期,伴隨著地球板塊的變化,海洋慢慢的退去,陸地的面積不斷地增加,裸蕨植物也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它們導致了另一種大規模的聚集出現——遠古森林。伴隨著陸地上植物越來越多,同時地球上富氧時期——泥盆紀也緊跟著志留紀而來,這個時候,大型喬木蕨類植物也都紛紛出現,遠古森林也在這個時期形成。

考古發現最古老的遠古森林

根據《科普中國》6月4日的報導,在我國新疆地區,科學家們發現了距今最古老的遠古森林,它出現的時間是在大約3.71億年之前,從時間上來看,正好是原始魚類朝著兩棲動物演化的關鍵時期。

這意味著,當遠古森林出現之後,陸地上的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也吸引了很多原始魚類的目光,為了生存,於是一部分魚類嘗試著爬上陸地,最終經過漫長的演化,地球才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同時,這片遠古森林的發現,也讓科學家們感嘆不已,因為從時間上來看,遠古時期新疆地區也曾經是一片溫暖潮溼的區域,而且曾經有很多高大的植物在這裡生長,不過後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氣候的變化,如今這裡卻早已經是一片荒涼乾燥之地,不得不讓人唏噓。

可以說,地球在過去46億年的時間裡真的是充滿了神奇色彩,如果遠古森林沒有出現,可能原始魚類就不會嘗試著爬上陸地,自然我們如今看到的一切,可能也都不會出現,你說呢?

參考消息

《科普中國》6.4日文章《我國發現距今3.71億年遠古森林》

相關焦點

  • 新疆發現最早遠古森林,距今約有4億年,它見證魚類爬上岸的場景
    最近,中國已知最古老的森林在新疆被發現,它有3.71億年的歷史,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間早了1000多萬年。更令人驚訝的是,這裡有一些植物自古以來就存活下來,儘管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它們與它們的祖先有很大的不同。
  • 科學家發現遠古森林,距今3.7億年,見證了兩棲動物的起源!
    前段時間我國的科學家在新疆進行勘探的時候發現,原來新疆竟然有一片遠古森林,至今已經有3.7億年的歷史了。科學家認為這片遠古森林最早形成與泥盆紀時期新疆蘊藏著非常豐富的生物資源,科學家對於新疆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下腳步,科學家在新疆地區進行探測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植物化石,當他們把化石帶回實驗室研究的時候,最終確定這些植物化石應該屬於泥盆紀時期。
  • 為躲避天敵,它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沒有躲過人類的「魔爪」!
    為躲避天敵,它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沒有躲過人類的「魔爪」!無論是什麼動物,在自然界都有可能會有它的天敵,為了躲避天敵的捕殺,動物們常常會不斷的進化,其中在海洋中就有一種魚為了躲避天敵,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可是卻沒能躲過人類的「魔爪」!
  • 現存最古老的森林,3.7億年了依然存活,被譽為自然奇蹟
    新疆森林以山地、平原為主,面積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有西伯利亞落葉松、雪嶺雲杉、針葉柏等眾多的建築名貴樹種。這批針葉林的良材佔整個新疆木材總產量的97%以上,此外,新疆的胡楊林、灰楊林等都是重要的建設用材。據我們國家有關部門的研究顯示,新疆已發現距今約3.71億年的古森林,這是我們國家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古森林,比其大規模出現的年代要早1000多萬年。
  • 四川丹稜幸福古村發現遠古「魚化石」 初步判定距今約上億年
    「鱗齒魚生在淡活水湖泊裡、和恐龍同時代,最大可達兩米左右,它的化石在此出土,證明幸福古村這裡以前是一片湖泊,遺憾的是,它和恐龍等物種一起消亡,如今,只能在化石上欣賞它的遊姿了。」
  • 四川丹稜幸福古村發現遠古「魚化石」初步判定距今約上億年
    「鱗齒魚生在淡活水湖泊裡、和恐龍同時代,最大可達兩米左右,它的化石在此出土,證明幸福古村這裡以前是一片湖泊,遺憾的是,它和恐龍等物種一起消亡,如今,只能在化石上欣賞它的遊姿了。」8月5日,說起前兩天在四川省丹稜縣幸福古村發現的鱗齒魚化石,丹稜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動物學碩士伍宇翼言語之間,淡淡失落。據其初步判定,此次發現的「魚」,有可能是遠古魚類品種——鱗齒魚,屬於三疊紀—白堊紀時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湖泊。時期距今約1.99億至7000萬年。
  • 遠古惡魔在微笑?考古發現3.72億年前"咧嘴笑"生物
    3.72億年前一種四足類生物化石,它們從水域環境逐漸進化至陸地行走,由於該化石保存狀況較好,我們可以猜測它是一種外形怪異的生物。如果人類生活在同一時期,可能看到它們碩大的橢圓眼睛在水面附近凝視觀察,該生物學名為Parmastega aelidae,除頭部突出眼睛之外,其外形頗似鱷魚,研究人員稱,它的鼻子和上顎隱藏著一組鋒利尖牙,下顎長著針狀牙齒,當它們在水下遊動張嘴時會露出一副「險惡笑容」。
  • 遠古魚類是怎樣演化成四足動物的?它的鼻孔內藏著進化的秘密
    原標題:遠古魚類是怎樣演化成四足動物的?它的鼻孔內藏著進化的秘密新解今年春天,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自然》雜誌公布的一件精美的泥盆紀魚化石轟動了古生物界。在苦苦尋找了數十年後,這件希望螈的完整化石,終於為我們揭開了手指起源的關鍵一環。
  • 遠古魚類大觀園
    在地球的生命史上,魚類是歷史最長的脊椎動物,可以追溯到4億多年前。白堊紀早期,朝陽一帶湖流密布,碧水連天,到處是魚類的樂園,以至在朝陽的化石發現中,發現最早和最多的也是魚類。18世紀60年代,一名叫戴維的法國神父,在現在凌源市的小城子鄉大新房子村一帶發現了一種魚化石,然後交給了法國的魚類學家索瓦士研究。1880年,索瓦士把這種魚定為鱂科屬的一個新種,以戴維的姓氏建立種名。直到1901年,英國著名魚類學家伍德華認為這是一種狼鰭魚,把它歸入了狼鰭魚屬,但保留了原來的種名,叫戴氏狼鰭魚。
  • 來自遠古的魚類,有養過這史詩級的觀賞魚嗎?它詮釋了魚類演化史
    以至於後來養魚,偶然間發現一種叫恐龍魚的遠古系觀賞魚,情緒有點激動,甚至可以用欣喜若狂來形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養過恐龍魚這種遠古魚類,沒錯,恐龍魚真的是來自遠古的魚類,幾百萬年來基本沒怎麼進化,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和現代的魚類有著非常明顯的體態特徵,甚至在恐龍魚的身上,都看出恐龍的影子。
  • 世界上「最憋屈」動物,花3億年從海洋爬上陸地,如今卻淪為美食
    世界上「最憋屈」動物,花3億年從海洋爬上陸地,如今卻淪為美食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演變其實是非常神奇的,在很多時間之後誰都無法想像哪一種生物會變化成什麼樣子,這一類問題充滿了未知性和探討性。就拿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魚類來說,提到這種生物一般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它們都是需要生活在水裡的。而現在其實有一些魚類它們已經在陸地上可以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了,就比如說今天我要說的這種魚類,它的名字叫做灘涂魚,而聽名字就可以知道它們經常出沒的地方也就是灘涂一帶。
  • 「跳跳魚」努力了3億年才上岸,可惜遇到了廣東人,「魚生」真難
    跳跳魚是一類進化程度較低的古老魚類小動物,又名彈塗魚。可以說跳跳魚是魚類中的天才,它們一生很長時間都不會在水中度過,而是喜歡上岸生活。甚至努力了3億年最終終於上岸,脫離了海洋,只不過可惜的是遇到了廣東人,不禁感慨「魚生真難」!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長嘴怪蟲,或為蚊子遠古「怪親戚」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俄、法、美四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最新在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裡發現一類跟蚊子有親緣關係的遠古昆蟲。這類昆蟲在身體形態、取食方式上跟蚊子頗為相似,但卻長有一個超過身體長度一半的「超長嘴巴」,堪稱蚊子在遠古時期的「怪親戚」。
  • 遠古盾皮魚,兩性繁殖的「締造者」它是第一個兩性繁殖的魚類!
    儘管性行為有太多的任務和複雜的內容,如性生活的樂趣,和奇怪的性行為,但有性生殖的發明者是魚,確切地說,是盾皮魚中的小肢魚盾皮魚是最原始的有頜動物。人發展為上下頜的面容也是從盾皮魚(也被稱為初始全頜魚)。那是4.4億至3.6億年前的事。現在,人們所熟知的面部骨骼大多稱為「面孔」,從遠古時期化石的上下顎可以找到相應的骨骼。
  • 科學家發現3.65億年前地球上最原始四足動物(圖)
    3.65億年前最原始四足動物復原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出土了地球歷史上最原始的四足動物的化石,這一發現有助於他們理解從魚到能在陸地上行走的高級動物的演變。    這些孔螈的頭骨、肩骨和部分骨盆化石在拉脫維亞發現,距今3.65億年。研究人員的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雜誌上。雖然孔螈可能沒什麼進化研究價值,但是,科學家們卻從這些化石中收集到從魚到四足動物進化演變的新資料。四足動物有4個肢體,衍生動物包括兩棲動物、鳥和哺乳動物。    之前曾出土了一個更為古老的動物化石,但它是魚而不是四足動物。孔螈卻是四足動物不是魚。
  • 科學家建立3億年前遠古蟑螂物種祖先3D結構(圖)
    科學家分析3億年前遠古蟑螂物種的3D結構模型,發現它的肢體是如何適宜各種地形環境,它不僅可以在空中飛行,還在地面上靈活爬行  【搜狐科學消息】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將3億年前蟑螂的祖先物種以3D結構清晰地呈現出來。
  • 長著蛇頭的史前海洋怪物,在3.5億年前的海洋中愜意生活
    但非常遺憾的是我們現在所找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這些所找到的痕跡可以說固定了我們的想像力,而那些沒有找到的海洋生物,我們無法去描述它究竟長成什麼樣子,甚至可以想像在遠古海洋之中,或許生活著很多的原始野獸,而這樣的野獸真的是難得一見,比如說科學家所發現的這種長著蛇頭的史前海洋怪物。
  • X射線成像技術發現 牙齒起源於4億年前棘胸魚
    人類牙齒的進化始於4億多年前的古代魚類。但是牙齒究竟起源於魚類口腔還是魚類鱗片,還有許多爭議。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科學家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歐洲同步輻射光源(ESRF)強大的X射線成像技術,對捷克發現的距今約4.09億年棘胸魚化石牙齒進行了高解析度三維成像,結果發現這些化石保存著完好的牙齒序列,牙本質中還保存著完好的細胞間隙,看起來與現代牙齒非常相似。新研究認為棘胸魚可能是有頜動物牙齒的真正起源。
  • 一起走近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
    一起走近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新華社記者董瑞豐、溫競華兩層樓高的恐龍化石標本,矗立在展廳中央,仿佛帶著億萬年前的氣息。北京,西直門外,中國古動物館。那些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在這裡一一被「喚醒」,向世人呈現神奇的進化之旅。
  • 闢謠:魚的記憶只有7秒?不,魚類是跨越3億年的高智商族群
    作者通過對魚類多年的研究,用詳盡的案例為我們揭示了魚類不為人知的複雜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背後的智慧和情感,帶領我們開啟了一場重新認識水下熟悉而神秘的高智商族群之旅。魚類是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和人類一樣,每一條魚都是跨越3億年的演化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