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賞植物未經檢驗 食用不當反會致病
樟樹果。記者 宋寧 攝
中國江蘇網1月7日訊 「路邊的香樟果能治療感冒咳嗽?」昨天,有市民向記者報料,大明路附近有老年人採摘路旁香樟樹上的樟樹果,帶回家煮水喝,用來治感冒咳嗽。專家表示,南京城區和景區有上千種植物,街頭果子、樹葉是否有毒尚未統計過,市民不可輕易摘果實,撿樹葉當藥用。
市民報料
有人採摘香樟果治感冒
「大明路上有人採摘香樟果子,說能治感冒咳嗽,會不會吃出問題啊?」昨天,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當天上午10點,他去卡子門宜家買東西,經過大明路時,看到一位60歲左右的老人站在路邊的一棵香樟樹下,踮著腳,伸手摘香樟樹果,將採摘的果子一個個放進準備好的塑膠袋裡。
大冬天的,跑到馬路上摘這種香樟果子乾嗎用呢?楊先生很好奇,便停下電動車,探個究竟。詢問的結果讓楊先生大吃一驚。老人介紹,他剛剛聽朋友介紹了一個偏方,說香樟果可以治感冒咳嗽,由於老伴最近一直咳嗽,就準備摘點回家煮水喝,試試效果。
採訪中,記者發現,採摘路邊的花草果葉當藥治病的市民還真有。兩個月前,南京街頭銀杏葉飄落時,曾有市民在明孝陵神道手持袋子撿拾落下的銀杏葉,且不止一人,經過詢問,原來他們是準備將其洗淨、曬乾後泡茶喝,說是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有好處。此外,針對孩子的溼疹,也有市民去野外挖一些枸杞頭,煮水泡澡,說能治溼疹,不一而足。
專家解讀
有文獻記載,但臨床上不採用
「臨床上治療感冒、咳嗽一般不用樟樹果,用比較時尚的話說,這是『非主流』的中藥材。」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專家王東旭副主任介紹說,雖然有文獻記載,這種果實偏溫性,有解表退熱的功效,有民間偏方會用來治療高熱感冒、百日咳等疾病,但是有這些功效的香樟果一般是樟科植物黃樟的果實,如果不清楚藥性,使用不對症,甚至採摘錯了服用,是不安全的。
王東旭特別提醒,醫院給患者用的中藥一般都是經過炮製的,炮製中藥的作用之一就是去除或減少藥物的毒性以及副作用,所以,路邊的一些草本植物,即便有藥性,也不宜隨意採摘服用,以免出現意外。此外,馬路兩旁的香樟樹主要是為了美化城市環境,減少空氣汙染,這些植物吸附的粉塵、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遠比專門供作藥用的植物要多得多,從這個層面來說,也是不健康的,對人體有害的。
而對於銀杏葉泡茶,王東旭則表示,未加工的銀杏葉有毒,如自行衝泡,其中的白果酸、氯氰酸等有害物質會造成頭暈、頭疼、噁心等不良反應,「市民絕不可直接撿銀杏葉泡水喝」。王東旭稱,銀杏葉中確實含有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黃酮及內酯,但這些成分不溶於水,溶於乙醇。市面上出售的中成藥銀杏葉片、銀杏葉滴丸等藥物,是用專業方法提取並經過藥理、毒理及臨床實驗,證明對人體有效且無害的,與普通銀杏葉完全不同。
這是真的
有人因嚼片樹葉不能說話
在路邊等公交車,順手摘了片樹葉子放在嘴裡嚼了起來,不料片刻工夫舌頭便不聽指揮,不僅不能說話,還口水直流。回憶起兩年前的不經意之舉,家住城南的王先生,對自己的舉動後悔不已。
王先生介紹,那天他去路邊公交站臺等老朋友。車多路堵,王先生越等越無聊,看到頭頂的樹葉,隨手摘下一片放進嘴裡嚼了起來。剛嚼沒幾下,王先生發現不對勁了:舌頭麻酥酥的。他趕緊將嘴裡被嚼爛的葉子吐掉,但麻過之後,舌頭開始不聽指揮了,僵硬不動了。口水直流,不僅沒辦法往下咽,而且連話都說不出來。好在王先生意識還清醒,他一路小跑著進了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
急診科主治醫生肖雨龍診斷後初步懷疑,王先生可能是對植物過敏,植物內含的特殊物質讓王先生的口腔肌肉產生了抑制作用,從而導致說不出話,而這種行道樹很可能是夾竹桃。在用了地塞米松等激素塗抹後,王先生的症狀才得以逐漸好轉,當天下午就能說話了。但口腔不適的症狀一直過了半個月才完全消失。
專家提醒
街頭果子、樹葉是否有毒從未統計過
「自然界中,不少植物都是有毒的,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肖醫生介紹,除了夾竹桃外,常見的像紫藤、中華常春藤、杜鵑花、水仙花等都是有毒的。
記者了解到,南京城區和景區有上千種植物,這些帶有觀賞性的植物並不是食品,其果實和枝葉也沒有經過檢驗,肯定不能食用。另外,到底有多少種觀賞性植物帶有毒性,目前並沒有完整統計過。那些有毒植物也只是被人嘗試後,才陸續被發現、被人了解。
專家提醒,有病要求醫,即便偏方也只是針對一部分人有效,生病了隨便摘片葉子或果子回家當藥,小心中毒。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