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變了,我們也是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十幾年來,中國繪本及其受眾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提高、家庭教育觀念增強等時代背景,同時也留下一串思考:如果兒童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如果繪本是為兒童而創作的書,那麼出於成人教育目的而創作和使用繪本是否有所局限?

文/《環球》雜誌記者 胡豔芬(發自北京)

《環球》雜誌記者 喻珮(發自武漢)

《環球》雜誌實習生 袁安琦 劉璇(發自北京)

  「兒童是真正意義的人,兒童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在18世紀,當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這一兒童觀時,它在教育史上的意義無異於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

  有了這一教育思想的重要鋪墊,又伴隨印刷術的應用,到19世紀後半葉,歐美便誕生了專為兒童創作的繪本;亞洲國家日本也早在20世紀10年代就誕生了繪本,並在五六十年代興盛起來;中國大陸則於21世紀初開始引進繪本。

  在長達150多年的世界繪本史裡,僅有十餘年歷史的中國大陸繪本似乎是幼苗一株,但事實上,它更像一棵在古老文化叢林中復甦的樹,是中國圖畫文學的再生。十幾年間,從全部引進繪本到優秀原創繪本層出不窮,到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中國大陸繪本在市場的渴求中迅速成長,不斷變化。尤其是中國家庭對繪本教育功能的特殊期待,也成為一種值得關注的現象。

  這些變化折射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提高、家庭教育觀念增強等時代背景,同時也留下一串思考:如果兒童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如果繪本是為兒童而創作的書,那麼出於成人教育目的而創作和使用繪本是否有所局限?

從質疑到擁抱

  「一本書只有二三十頁,每頁只有十幾個字,圖畫也不夠滿」「那些留白是給孩子畫畫的嗎?」「大幾十塊一本是不是太貴了?」十幾年前,當繪本剛剛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類似的質疑之聲,從業者們經常聽到。

  作為在中國大陸最早建立的繪本主題書店,蒲蒲蘭繪本館見證了家長們從質疑到接受再到悅納繪本的態度轉變。蒲蒲蘭繪本館及其背後的北京蒲蒲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由日本規模最大的兒童專業出版社之一的白楊社在2004年創立的。

  「最開始,我們的書店裡基本沒有簡體中文繪本,只有繁體版繪本,絕大部分是來自歐美和日本的繪本。可是僅僅四五年時間,國外英文繪本或中文繁體繪本幾乎都下架了,因為我們國家的繪本已經擺不下了,這個變化確實挺大的。」北京蒲蒲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冬匯說,如今再也沒有家長來問我們「繪本是幹什麼用的」這類問題了。

  接力出版社嬰幼分社社長唐玲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中國人對繪本的接受,在世界繪本發展已十分成熟的21世紀初,仍然經歷了一個過程。「2004年,我們社的總編輯認準了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活了100萬次的貓》是部非常優秀的繪本。認為它很深刻,大人孩子都能讀,所以決定引進,於是我們印了1萬冊,可是當時發行部門並不看好,結果兩年內還留下5000多冊的庫存。可是自2007年開始,繪本就迎來了大力推廣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這本書,到2016年,《活了100萬次的貓》的銷量就超過了100萬冊,又過了不到3年,截至目前總銷量已達200萬冊。這說明,中國讀者對優秀的繪本作品接受很快。」唐玲說。

  據統計,2018年,圖畫書在少兒圖書市場佔有率為25.41%,僅次於少兒文學板塊。中國的閱讀環境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2019年4月發布的「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0至8周歲的兒童家庭中,近7成家庭有親子閱讀的習慣,兒童有聲閱讀增長顯著。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說,家長逐步改變教育觀念,不再把「早期閱讀」等同於「早期識字」,為繪本閱讀留下了巨大空間。

從家長到繪本推廣人

  除了中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教育水平提高等原因外,繪本閱讀推廣人的努力,對於繪本在中國的流行功不可沒。

  2019年4月的某個周末,在用於水上表演的湖北武漢漢秀劇場裡,幾米深的水池被覆蓋,搭建成舞臺,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的三位童書界「大咖」依次登場,為2000名小朋友及家長講授一堂閱讀「公開課」。

  這是漢秀劇場半年來所舉辦的第三場關於兒童閱讀的大型活動。「看似幾場普通的演講,我帶領團隊和嘉賓在臺前幕後忙活,來了70多次。這不亞於組織一臺大型演出。」活動策劃人、兒童閱讀推廣人黃小鳳說。

  從十多平方米的「讀書角」,到2000人的國際化大舞臺;從無人問津,到一票難求;從免費主動進社區講故事,到受邀出席全國大型閱讀活動……在中國各地,有一批兒童閱讀推廣人為了向孩子撒播「閱讀火種」,默默耕耘了十多年。

  「11年前,從給自己的孩子講故事開始,我慢慢愛上這些別具匠心的圖畫書。那時我單槍匹馬走進武漢一個社區,在另外4位社區工作人員的關注下,給僅有的兩名小聽眾講故事。」黃小鳳說,這種「自己搭臺、自己唱戲」的場面大約持續了兩年。

  2004年左右,一些外國繪本開始在中國受歡迎,各大出版社也爭相引進各種或經典或暢銷的繪本:山姆·麥克布雷尼的《猜猜我有多愛你》、日本繪本作家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等等,都為中國家庭推開了親子閱讀的第一扇窗。

  隨著童書市場的火熱,一批兒童閱讀推廣人應運而生,黃小鳳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其中的一員。目前,僅在武漢,來自政府和民間的兒童閱讀推廣人就有近200人。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兒童閱讀推廣人黃磊每年都會進行80多場線下活動和20多場線上授課。她參與的「故事媽媽(爸爸)訓練營」為家長們提供系統且精準的閱讀指導,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累計吸引110多位家長。

  黃磊介紹,做閱讀推廣本質上是做公益,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會摻雜商業行為,但其對圖書銷售的促進作用可見一斑。以澳大利亞繪本作家葛瑞米·貝斯的作品為例:4年內,其11部繪本在中國銷售量累計突破30萬冊。

  不少從業者發現,越重視兒童閱讀的學校,孩子閱讀的基礎架構越完整,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越強,獲取知識的渠道越廣,甚至他們的課餘生活越多姿多彩。

時代、需求和觀念之變

  這些事該如何告訴孩子?如果他們的至親去世了,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了,如果爸爸帶回新的女朋友,如果他們正面對性或者校園暴力的問題……

  長久以來,大人們用謊言、含糊其辭的話語,吞吞吐吐、羞羞答答或不勝其煩的態度回應的那些「敏感」問題,在繪本裡都慢慢找到了應對之策。

  「大約是2012年,我們翻譯出品了日本繪本《小雞雞的故事》,當時網上就有人批判說,這種書怎麼能進入幼兒園呢?應該下架。我們後來引進的《我為什麼討厭吃奶》和《我為什麼討厭穿褲衩》等繪本都含有兒童早期性教育的元素,在2015年曾一度引發爭議。」北京蒲蒲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發行部部長盧芳說,這些事被媒體報導後,他們曾經也自問,在當時情況下用繪本普及兒童早期性教育的做法,在中國大陸是否太超前?同時也很擔心繪本被下架。

  但是,家長的反饋出乎他們的意料,在新聞報導次日,輿論便轉向了。「很多家長在網上留言說,『這是兒童觀很正確的書,告訴我們要怎麼去做兒童早期性教育,告訴孩子要怎麼去愛護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隱私。』這令我們倍感欣慰,事實上,這些書的內涵是很深刻的,表達方式也很溫暖,讓家長領會到,兒童性教育其實是愛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讓孩子明白,新生命的誕生是愛的結晶。」盧芳說,比如《小雞雞的故事》,包含了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生命的誕生、生殖器的清潔、保護自己不要受到性侵害等內容。全書用溫和的畫面和溫柔的語言,表達出「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生命」這一主題。

  張冬匯告訴《環球》雜誌記者,接下來,善解童貞品牌創始人、從事了18年兒童性教育研究的胡萍,將和從事插畫行業與繪本創作多年的本土插畫師合作,在蒲蒲蘭出版兒童性教育繪本。

  「小威是一個小精子,他和3億個朋友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體裡。遊泳大賽的日子到了,小威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獎品——一顆美麗的卵子……」為了回答3歲兒子「我從哪裡來」的問題,「85後」的徐媽媽特意購買了《小威向前衝》《我寶貴的身體》等幾本性教育兒童繪本,給孩子上了人生中第一堂「性教育」知識課。4歲女孩的媽媽劉虹則捧著繪本《請不要隨便摸我》,對孩子講道,「你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很珍貴,你是他們的主人,要好好去保護他們。」

  生命的教育也包括死亡。唐玲講到由接力出版社譯製的英國繪本作家奧利弗·傑夫斯的作品《瓶子裡的心》。故事中的小女孩一直跟隨爺爺生活,從畫面裡的雪地、海邊都可以看到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白天夜晚,爺爺都陪伴在她身邊。但有一天,爺爺去世了。女孩為了克服痛苦,將自己的心裝進瓶子裡封起來。雖然暫時感覺好受一些,但隨著成長她卻失去了越來越多的東西,心也越來越沉重。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個和當年的自己一樣,天真無邪,對這世界充滿好奇的小女孩……「這是個典型的失親故事,提醒人們注意,在年幼時期,如果一段依戀關係被破壞,卻得不到消解,沒能好好地面對,心靈的傷害會很隱蔽而持久。」唐玲說,與其說這是給孩子的繪本,不如說是給成年人看的。「優秀的繪本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閱讀,如果說它具有教育的功能,那麼它也能對成人有所啟發和教育。」唐玲說。

  事實上,中國市場已出版了不少類似主題的繪本,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安德烈的願望》《小傷疤》《當鴨子遇到死神》《一片葉子落下來》《外婆住在香水村》《獾的禮物》等等。它們都是人們重塑自我觀念和重構繪本教育理念的見證。

從一本書到一個IP

  隨著繪本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凸顯,圍繞繪本所展開的周邊合作,所產生的周邊產品也逐漸豐富,使得部分市場號召力強的繪本作品成為名副其實的IP。

  據悉,近年來,蒲蒲蘭已培養出兩個繪本IP——「小熊寶寶」系列和宮西達也溫馨恐龍繪本系列。比如蒲蒲蘭與兒童藝術劇院合作的兒童劇《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就是來源於日本繪本作家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該劇在國家大劇院已演出10年了。

  盧芳說:「我們整個4月都在做宮西達也的IP,是全渠道的營銷,涉及300多家繪本館和書店,我們做了很多堆堆樂,作為拍照打卡點。同時舉辦宮西達也的巡迴演講,在武漢開設了全球第一家宮西達也恐龍快閃店。巡講期間,我們做的圖文產品和短視頻的閱讀總量超千萬次。緊接著,8月10日在寧波落地的宮西達也恐龍原畫亞洲展首展後,到明年,我們還將舉辦3到5場。另外,包括拼圖、玩具、餐具等文創產品的開發,都是我們IP輸出的主要內容。」

  「我們現在的一些繪本館還比較缺乏用戶黏度,除了借閱及節假日主題活動外,繪本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還不夠,所以一些繪本館開始跟出版社合作,將繪本改編成舞臺舞、布偶劇、音樂劇和紙戲劇等。」唐玲說,繪本的篇幅短小,故事情節完整,情節有起伏,有較強的互動特徵,所以非常適合用來表演,無論是在家庭親子之間,還是在幼兒園、學校都很適合組織表演。所以,繪本從單純的出版物向IP的角色轉變是順理成章的。

  「內容是一切IP的源頭,而我們就是內容生產商。」唐玲說,接力出版社擁有很多經典的引進繪本,比如《藍精靈》《巴巴爸爸》《鼴鼠的故事》;也有原創,比如《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不要和青蛙跳繩》《章魚先生賣雨傘》等,這些繪本都有進行產業衍生的潛力。

  「我們觀察到,一些公共版權已經被開發出了周邊產品。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就開發出了《老人與海》的T恤、漁夫帽等有意思的文創產品。他們在『一條生活館』上做眾籌,本來的期待值是很低的,結果幾天時間,就眾籌了70多萬元。這會是我們未來產業鏈延伸的一個思路。」唐玲告訴《環球》雜誌記者。

來源:2019年9月4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8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相關焦點

  • 【繪本細讀】怕浪費婆婆-紀念我們的童年
    它與那些光鮮的繪本是那麼不同。這是一部日本繪本,跟我們文化相近,所以很能引起共鳴。婆婆乾癟的三角尖的嘴,額頭和眼角的皺紋,盤了個髮髻插了根髮簪,老瘦的臉上印著長長的法令紋,掛著老花眼鏡,拄著拐杖,穿著左右各有一個豎口口袋的上衣,下面一條綠格子的棉布褲子,素色的布鞋,與我們兒時的外婆是那樣像。
  • 這是一本會變魔術的繪本,你怎麼玩,書就給你變成什麼樣
    《3D鏡面繪本:鏡子裡的馬戲團》是日本新銳設計師渡邊千夏繼《不可以思議的彩虹》和《今天吃什麼?》之後的第三本3D繪本,一如既往地精彩。 看3D繪本的竅門就是把書翻開成一定的角度,90度最佳,180度就跟平面繪本一樣了,其他的角度能看到什麼,小朋友們也可以自己研究下。
  • 繪本《我生氣了》:告訴我們如何管理情緒?
    繪本《我生氣了》講述了爺爺和孫子安的一個日常小小場景,爺爺催促在玩積木的安吃飯,安卻想繼續玩兒,為此他們起了衝突,就是這樣一件日常的小事,相信大家都經常在自己的生活裡遇到這樣的小事情吧?在繪本故事裡面,兩位主人翁他們是如何處理衝突產生的情緒的呢?
  • 雙十一剁完手的碎碎念,閱讀繪本比我們想像的有趣
    有的人喜歡帶孩子刷分級讀物,刷一段時間再開始從繪本讀起。有的人喜歡帶孩子從英文繪本開始,先讓孩子對英文環境感興趣,然後興趣有了再進行分級讀物。我還在這條路上慢慢探索,今天嘗試著給孩子讀了一遍《Iam a Bunny》,這本書畫面精美,超級經典的英文原版繪本,可以從書中感受四季更迭,氣候變化,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建議每個嬰幼兒孩子都可以讀一讀。
  • 繪本課堂 | 聖誕節主題繪本——讓我們一起用溫馨小故事迎接聖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4本英語聖誕繪本,讓我們一起用這幾個溫馨小故事迎接聖誕老人吧。  繪本的封面精心設計成信封的樣子,因為Maisy要舉辦一場聖誕派對,她給所有的朋友都發出了邀請:寫滿真心話的信件和禮物。當小夥伴們回信時,也給Maisy寄回禮物:倒計時日曆、節日裝飾、薑餅食譜還有各種禮物。
  • 繪本故事 | 花慄鼠的藍領帶
    西瓜媽媽家的小妹妹曾經也是如此,每天跟著哥哥屁股後面揮舞著光劍和長槍,大叫著「我是海盜!」沒想到三歲一過,妹妹突然脫胎換骨了:最喜歡的顏色由藍變粉,每天要求穿公主裙,說自己不是妹妹,是冰雪奇緣裡的「艾莎公主」......最有趣的是,每天僅有的30分鐘動畫片時間,也從託馬斯小火車換成了長髮公主,而且「逼著」哥哥跟她一起看。
  • 《小藍與小黃》:一個看似簡單的繪本,卻藏著孩子童年的快樂密碼
    繪本《小藍和小黃》終於收到了,這是李歐.李奧尼創作的第一本繪本,正是這一本繪本開啟了李奧尼兒童圖畫書創作之路。所以我十分好奇這是一本怎麼樣的繪本。下面我們來一起閱讀吧:先來了解下繪本的創作背景年過半百的李奧尼帶著家人從美國回到了故鄉義大利居住,遊子歸根,心靈也找到了歸屬之地。恬靜的田園生活,讓李奧尼更珍惜和享受與家人一起的時刻。
  • 京城兒童繪本館探訪
    繪本是少兒圖書出版市場一支重要「部隊」,在當當網搜索風雲榜中,少兒圖書類的關鍵詞第一名就是「繪本」,日搜索量155884次,周搜索量達944720次。除了在網上購買繪本,我們平時還能在哪些地方與這些繪本親密接觸呢?記者來到了幾家京城比較知名的繪本館一探究竟。繪本館有的也叫「兒童圖書館」,這兩年發展迅速。
  • 如何用繪本解決育兒難題?
    不過我也發現,有些時候我們是可以無形中利用一些主題繪本,來讓我們的育兒變輕鬆的:1.比如下面這些繪本,都是關於問題解決的: 《阿文的小毯子》《公主的月亮》《倒黴先生》《莎莎,不怕》《不要隨便摸我》《課間衝突》。涉及到如何幫孩子順利入園,怎麼處理衝突,怎樣克服恐懼,如何保護自己等等。
  • 繪本閱讀∣狡猾的狐狸,這回竟然這般無奈……
    一起來看看本周更新的機變酷卡立體式繪本課程——《晴朗的一天》吧~課程學習主要分為三個環節。繪本劇場在繪本劇場中,採用紙片動畫的形式,演繹故事,生動有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閱讀興趣。偷喝牛奶的狐狸,為了彌補過失,它在努力地尋求幫助。
  • 看《百年經典童話繪本》,論如何給孩子選擇一本好繪本
    文/婷媽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漂亮的衣裙,父母整天忙碌,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我們。好在,我有外婆,在眾多的表兄弟、表姐妹中,外婆最疼我了。我也最喜歡聽年邁的外婆給我講童話故事,《小紅帽》、《狼外婆》《田螺姑娘》等等,外婆講了一遍又一遍,在外婆繪聲繪色的故事講解中我長大了。如今我早已成家生子,也做了母親。
  • 國內知名繪本大獎盤點,原創繪本風向標
    ,除了在媽媽圈中比較耳熟能詳的凱迪克大獎等國際知名的繪本獎以外,近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生代本土原創會繪本作者展露頭角,國內也湧現出了一批累積舉辦多屆且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內原創繪本獎,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下它們。
  • 開團|給孩子講我們世世代代相傳的故事,中國風原創繪本團購
    原標題:開團|給孩子講我們世世代代相傳的故事,中國風原創繪本團購 從我們家樂樂不到1歲開始到現在, 數不清給他讀了多少本繪本。,讓孩子了解父母的過去,繪本也是最生動的形式。
  • 不妨和他們一起看看這本繪本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繪本——《小驢子變綠了》中,就有一個「專治」孩子挑食的故事。話不多說,趕快和孩子一起來看看吧。小驢子變綠了小驢子很愛吃青草,青草可口又多汁,新鮮又翠綠。他的枕頭也是青草做的。這樣當他一起床,馬上就能吃到它,因為吃了太多青草,小驢子全身都變綠了!
  • 為什麼有些繪本一定要讀原版
    所以很多繪本也是這樣,經典也是有語境的,比如有一位是必須要讀原版的,就是Nancy Shaw,她的繪本都特別富於韻律,比如這本很經典的Sheep in a Jeep.還有那本The Cat in the Hat (《戴高帽子的貓》)同樣,我們不需要看正文都能感受到翻譯的問題,Cat和Hat是多棒的押韻,雖然翻譯的貓和高帽也是押韻的,但這裡因為主語的位置不同了,所以節奏和韻腳都變了。
  • 帶我們暢遊繪本之河的約翰·伯寧罕
    甘伯伯這個形象是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創作的,伯寧罕也是我喜歡的繪本大師之一。他1936年生於英國的雪瑞郡(Surrey),他的太太海倫‧奧克森伯瑞(Helen Oxenbury)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繪本作家和繪者,她創作的《我們一起做狗熊》是我很喜歡的作品之一。夫妻倆堪稱繪本界的神鵰俠侶哈。
  • 繪本大師五味太郎:看繪本是為了快樂,沒必要跟教育扯上關係
    他也是日本最暢銷的繪本作家之一,至今創作了400多部繪本,多部作品僅在日本就創下了重印上百次的紀錄,並被數十個國家引進出版,獲得了全世界讀者的喜愛。他的代表作品有《小金魚逃走了》《小牛的春天》《黃色的……是蝴蝶!》《看,脫光光了》《從窗外送來的禮物》《爸爸去哪兒了》等,你家的書櫥中是不是也有這些繪本?
  • 繪本漫畫提名作品介紹 |The 16th CACC
    「在哪裡看這些繪本漫畫啊?」 「封面就好好看啊,想看詳細的繪本!」 王思嘉 外公總是帶著包,包裡仿佛有魔法世界,總能變出各種美好的東西。
  • 0—1歲繪本推薦,給寶寶選繪本,看這篇就夠了!
    這天,朋友小尤來我們家玩,看到我們家裡一牆的書櫃研究了很久,最後忍不住跟我傾訴她最近的煩惱:「雨滴姐,我知道要早點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我也囤了一堆繪本,可是我還是不知道該給孩子看哪一本,該怎麼給他看書。」我笑了,說:「你家娃才7個多月,你就開始焦慮了?」「能不焦慮嗎?就怕錯過培養他閱讀習慣的良好時機。
  • 繪本真的可以幫助熊孩子嗎?
    作者:寶寶知道 保冬妮繪本作家幼兒文學作品的三個要求:「有趣」、「有益」、「有用」。中國大百科出版社旗下的知識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娃娃》大型水墨系列幼兒繪本,可以說完全符合這三個要求:有趣、有益、有用。我們先來看看這套童趣盎然、深藏教育理念的水墨繪本《中國娃娃》之《小蜥蜴是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