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砥礪前行,乘風破浪再續新篇——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

2021-01-08 法制雲播報

2020年,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在在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以趙新漢書記、院長為首的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充分發揮西安交大一附院專家管理團隊幫扶優勢,以堅韌求實、穩紮穩打的作風,以敢闖敢拼、改革創新的魄力,在風浪中衝浪,在變局中破局,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醫院高質量發展雙勝利,醫院建設發展邁入提質增效、突破攻堅的新階段!

黨建引領凝心聚力

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深入推進公立醫院黨建引領工作,提升黨員幹部思想政治建設,強化政治擔當,為營造風清氣正的醫療環境、建設高水平醫院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籤訂黨風廉政目標責任書,認真落實「一崗雙責」,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在加強作風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成立「啟新家園」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尚一文苑」書畫社、太極拳協會,舉辦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生活。組織開展慶「七一」「八一」、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多種黨建活動,舉辦護士節、醫師節表彰活動,增強全院職工榮譽感,促進黨群融合,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全面規範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開展系列活動關愛離退休老同志和困難職工,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科學戰疫彰顯擔當

「長安攻堅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交一長醫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緊急啟用感染樓,構建了組織嚴密、重點突出、措施紮實、保障有力的疫情防控體系,全院實現了「零感染」「零擴散」。

武漢保衛戰」:危急時刻,15名醫護精兵迅速集結,與交大一附院總院組成援武漢抗疫國家醫療隊,奔赴湖北省人民醫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經過54天的持續奮戰,他們以精湛的醫術、科學的護理,出色完成醫療救治任務,貢獻了寶貴的「交一長醫力量」。

以疫為令迅速行動,全院聞令而動,領導班子帶頭、科室團隊請戰、黨員幹部衝鋒,全員堅守、勠力協作,舉全院之力共同抗擊疫情。PCR實驗室建成並投入使用。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堅持問題導向,持續總結改進,出臺多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開展多批次多層次培訓,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常態化疫情防控,緊跟疫情態勢變化,不斷調整工作重心,在推動醫院建設發展上想實招、出實效,切實做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建設發展兩手抓、兩不誤。

夯實質量優化服務

嚴格落實醫療質量管理核心制度,強化「三基三嚴」培訓考核,健全感染防控組織體系建設,提高醫護人員的感控意識和院感知識水平,確保感染防控規章制度落實到位。

調整和完善質控網絡體系,充分發揮院科兩級質控組織職能,提高病案書寫質量,完成2017-2019年病案首頁數據審查、上傳工作。

大力開展醫療新技術創新,本年度批准並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02項,成功操作20例首例手術,開展三四級手術2738例,有力推動醫療服務質量提升。

建立專科護理學組,開展首屆護士分層崗位競聘,促進醫院護理專業水平和護理梯隊建設。

成立客服部、舉辦院級病員座談會、邀請專業機構開展第三方評價工作,進一步暢通投訴途徑與渠道、深化職工服務理念,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

學科優勢再創新高

強化腫瘤科、重症醫學科、介入血管科、骨外科、普通外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醫學檢驗科、影像中心、病理科等重點專科建設,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整合多學科資源,組建MDT專家團隊,為複雜病情和嚴重併發症患者提供效果最佳、預後最好的個體化醫療方案,顯著提高醫院綜合診療水平。

成立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籌建VTE防治體系,增設精神心理科,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就診需求。

人才建設再添活力

健全乾部管理制度,完善考核體系,出臺修訂中層幹部管理、幹部選拔任用、後備幹部培養等制度,進一步激發乾部職工幹事創業熱情。

啟動定編定員工作,科學配置人力資源,實現因事設崗、按崗擇人、人崗匹配的合理化人才梯隊建設管理目標。

強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多方位統籌醫院職工福利待遇,讓職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升職工獲得感、幸福感。

精細管理提升內力

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優化財務核算流程,強化審計監督職能,實現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有效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水平。

紮實推進科主任年度目標責任制工作,加強日常考核、分類考核,強化崗位責任意識,進一步提升醫院科學管理水平。

以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為契機,通過指標差距狠抓內涵建設,圍繞問題強化薄弱環節, 以考核促改進、促發展,實現通過考核和核心能力提升雙豐收。

建立「院領導接待日」制度,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推進醫院管理的制度化、民主化和公開化。

品牌拓展助力發展

發動全員參與,廣泛宣傳醫院最新醫療動態、技術特色和優質服務,拓寬宣傳路徑,進一步提高醫院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力推進醫共體、醫療協作體建設,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推進優質資源下沉和利用,完善綠色就醫通道,並深入各地舉辦「交一長醫大講堂」健康宣講活動。

夯實責任創造價值

成立健康扶貧大病救治專家組,開通綠色通道,落實健康扶貧對口資源幫扶和三級醫師籤約工作,推動形成多方聯動的健康扶貧工作機制。

積極開展義診活動,全年共組織30次義診,為近萬名群眾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和健康諮詢,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應。打造「長醫梧桐雨志願者服務隊」特色品牌,與各高校志願者協會合作,不斷拓寬服務路徑和參與渠道,構築和諧文明的社會風尚。

獲批29個單病種報銷,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效率;開通城鄉居民醫保智能審核和異地報銷,進一步方便患者就醫。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完善社會醫療服務保障,負責長安區11個急救分站的統籌管理工作,累計完成 10465 次120急救出車任務,救治8500人次。

2021年,新徵程上,交一長醫人將牢記健康使命,不忘醫者初心,在共建「健康中國」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來源:西安交大一附院長安區醫院

相關焦點

  • 三甲交大一附院將託管二甲長安區醫院
    10月31日,「長安區政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關於長安區醫院託管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長安區政府會議中心舉行。這標誌著長安區政府與交大一附院全面託管經營長安區醫院的合作步入實質性階段。  長安區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全區三級醫療服務網絡龍頭。
  • 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馬丁「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通訊員 王美英 記者 阮班慧 )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馬丁教授一行3人蒞臨交大一附院進行參觀指導,全面助力醫院婦產科學系的發展建設。下午 2 點 30 分,在 交大一附院 科教樓學術報告廳舉 行 了馬丁 「 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 暨學科建設專題報告會,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全體院領導、中層幹部、學科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黨委書記馬辛格主持了本次大會。 施秉銀院長對馬丁院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他對醫院建設發展的大力支持。
  • 【陽光報】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馬丁「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馬丁教授一行3人到交大一附院進行參觀指導,全面助力醫院婦產科學系的發展建設。當日上午,馬丁院士一行參觀了醫院生物樣本庫、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人才高地科研平臺,對醫院強大的科研平臺和科研團隊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隨後進行的婦產科學系座談會上,雙方分別就現階段婦產科存在的現狀及婦科腫瘤臨床研究合作方向、合作模式等進行了進一步探討。
  • 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高規格面肌痙攣手術培訓班舉辦
    西部網訊 2020年9月11-9月13日,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顱底腫瘤及顱神經疾患診療組主辦的高規格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顯微血管減壓(MVD)手術入路及解剖操作培訓班落下帷幕,本次培訓受到省內外20餘家醫院,60餘名神經外科主任教授一致好評。
  • 直擊西安交大一附院ECMO救治的第100個生命奇蹟!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姜國婷 劉 倩 記者 阮班慧) 12月18日21:00,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的「救命電話」急促地響起。「在漢中市中心醫院,一名36歲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PCI術後反覆出現心跳驟停、室顫,IABP植入+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應用,血壓仍不能維持,生命危在旦夕,急需ECMO救治。」
  • 西安交大一附院發布最新就醫提醒,就診保持一米線距離
    12月2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發布疫情期間患者就醫須知,提醒患者前往醫院就診時積極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儘量減少陪同人員,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線距離,候診期間儘量間隔就座。入冬以來,呼吸道疾病高發,國外新冠肺炎情加速發展,國內多地報告新增本土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 西安交大一附院:決戰脫貧攻堅 助推鄉村振興
    央廣網西安12月29日消息 12月25日,西安交大黨委書記盧建軍帶隊來到對口幫扶的安康市平利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先後來到平利縣中醫院、平利電機製造有限公司、平利富硒堂茶業有限公司和西河鎮三合村,走訪幫扶單位,看望交大扶貧團派駐平利縣6個鎮9個村共15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實地查看脫貧成效。在西河鎮三合村,盧建軍來到「第一書記扶貧超市」、三合村衛生室、合作社香菇生產加工車間等處,了解產業發展和扶貧進度與成效。
  • 陝西又添一三甲醫院,總投資26億元,有望超越西安交大一附院
    文/一號旅行風向標(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不往外看看你永遠也無法欣賞到別樣的風景陝西省又多了一個三甲醫院,是一所完全按照三甲醫院的標準打造的醫院,是西安重點建設的三甲醫院其中的一個,這個醫院到2020年年底的時候已經封頂了,地理位置與西安渭河城市運動公園和秦漢渭河溼地公園相鄰
  • 醫療「硬科技」擊退死神100次 交大一附院成功開展ECMO100例
    近年來,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開展ECMO達100例,將100個生命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硬核技術派上救命大用場12月18日晚9時許,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的電話急促地響起。「漢中市中心醫院,一名36歲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PCI術後反覆出現心跳驟停、室顫,IABP植入+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應用,血壓仍不能維持,生命危在旦夕,急需ECMO救治!」
  • 患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住院被流浪狗咬傷 醫院該賠嗎?
    患者康女士因子宮肌瘤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住院期間,被流浪狗咬傷。接種狂犬疫苗需要28天,原來預約的幾天就能進行的手術因此要推遲一個多月。康女士認為,醫院應該承擔相關費用和責任;而院方認為,醫院只有安全保障義務,不應負全責。
  • 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全國GCP機構藥物臨床試驗量值榜單排名第三十名...
    1月3日,全國GCP機構藥物臨床試驗量值排行榜首次盛大發布,西安交大一附院在量值排行總榜中名列全國第三十位,居西北地區第一。評價指標權重以2018年至2020三年內的試驗項目數量,同步考量其研發的價值指標項與權重進行綜合評分,構建了機構、倫理、研究者、項目運行規模及行業影響力與聲譽等多維度多級指標體系,榜單與醫院其他排名關聯度較小,排名一定程度體現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對新藥研發貢獻度和運維規模與付出度,體現了醫院對生物醫藥研發的支持和助推力度。
  • 交大一附院舉行馬丁「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暨學科建設專題報告會
    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科學創新體系建設,提升臨床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婦產科臨床服務水平,促進醫院婦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馬丁教授一行3人來到交大一附院參觀指導,全面助力醫院婦產科學系的發展建設。
  • 刑偵大隊:砥礪前行正當時 乘風破浪再揚帆
    【2020業務大隊工作專刊】刑偵大隊:砥礪前行正當時 乘風破浪再揚帆2020年刑偵大隊在縣委縣政府、縣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與縣局各部門通力協作
  • 2017西安男科高新技術研討會舉行
    北京協和醫院李樹昆教授(右)與西安男泰醫院張鋒院長(左)共同為「脫細胞異體真皮補片植入技術」臨床推廣單位揭牌9月3日上午,由西安男泰醫院聯合男泰健康公益基金共同舉辦的「2017西安泌尿男科高新技術研討會暨脫細胞異體真皮補片植入技術推廣工程
  • 【西安發布】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
    在心房進行卵圓孔反向封堵手術就像倒著走路或開車玩「倒庫」一樣……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創造了一項新的奇蹟!「醫生,我愛人才四十多歲,怎麼就腦梗了?肺栓塞了?」
  • 長安區男子在家摘核桃被蜂蟄傷 肝腎功能受損去世
    9月16日,西安市長安區王莽街道西三角坡村村民金培安在西安一家醫院去世,前一天他在自己院子裡被胡蜂蟄傷,送往醫院搶救,但還是沒能挽回生命。  金培安的妻子羅寶俠介紹,當日上午9時許,金培安拿著一根竹竿爬上了院子裡的一棵核桃樹摘核桃。「剛上樹沒幾分鐘,就聽見他大聲叫喊,我從屋裡跑到院子裡就看見他被馬蜂(即胡蜂)圍著。」羅寶俠說,她趕緊讓丈夫從樹上下來,下到地上時,金培安的頭上還滿是一隻只胡蜂。她攙著丈夫趕緊進屋,把那些一直瘋狂追逐的胡蜂趕走,這才關上門窗。  「頭上滿是被蟄的紅包,密密麻麻數都數不過來。」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西安疫情防控小記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是一句網上很流行的話,對於現今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年輕人,尤其作為一個從事網絡相關工作的我,一點都不陌生,一度因為太過流行,我甚至覺得嗤之以鼻。但是,卻從沒有如今天這般,讓我如此感同身受,使所有人熱淚盈眶。2020年的開局,整個世界都那麼不太平。
  • 西安交通大學深圳校友慶祝交大MBA辦學30周年
    2020年8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深圳MBA校友慶祝西安交大MBA辦學三十周年活動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成功舉辦,西安交大深圳MBA中心負責人管黎華博士出席並致辭,深圳MBA學子及部分校友以及來自省內外多家主流媒體參與了此次慶祝活動。
  • 陝西八大醫院:唐都醫院第3,西安擁有6家,鹹陽和延安入圍!
    值得注意的是,省會西安的常住人口就突破了1000萬。西安的總人口超過了陝西的四分之一,是全省各領域的核心。今天,我們聊一下陝西的醫院發展。陝西的經濟實力雖然不出色,但其醫療水平無疑是位居我國省份第一梯隊的。
  • 【科普版塊】在交大一附院享受沙灘躺椅般的舒適麻醉
    沙灘躺椅的享受,手術中也可以體驗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手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