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奇蹟主保——特蕾莎修女|奉獻一生,讓窮人得到愛與尊嚴!

2021-01-10 網易

  特蕾莎修女

  9月5日是國際慈善日。聯合國選定這一天,是為了紀念1997年9月5日逝世的特蕾莎修女。修女一生獲得過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80多項榮譽和獎勵,其所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全世界127個國家和地區有600多個分支機構。可她去世時,留下的全部個人財產只有3樣: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三件粗布紗麗。她如此清貧,是因為她是一個完全獻上的人——她將她的所有都獻給了愛與慈善,獻給了她所深愛的窮苦人。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並規定每年9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

  2016年8月16日「愛的奇蹟」慈善基金會成立,號召人們效仿特蕾莎修女,以她為榜樣,特奉她為主保。

  2016年9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冊封特蕾莎(德蕾莎)修女為聖人。

  特 蕾 莎

  1910年8月26日出生於阿爾巴尼亞。

  12歲時,她立志當修女。

  19歲時,她進入修道院,被命名為「特蕾莎修女」。

  18歲,她來到印度,之後就再沒有離開那裡。

  1952年夏,為了幫窮人找到愛與尊嚴,她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

  一個年幼的姑娘,自己都居無定所,而她每天做的事,就是推著小車在垃圾堆裡、水溝裡、教堂門口、公共建築的臺階上,去揀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遺棄的嬰孩、垂死的老人,然後到處去找吃的餵他們,找藥給他們治病,求醫生來幫助他們。

  許多人親眼看見,特蕾莎從水溝裡抱起被蛆吃掉一條腿的乞丐,看見她把額頭貼在瀕死的病人的臉上,看見她從一條狗的嘴裡搶下還在哭叫的嬰兒,看見她把愛滋病患者緊緊地摟在懷裡……

  她在印度和其他國家創辦了50餘所學校、醫院、濟貧所、青年中心和孤兒院。

  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

  她曾獲得印度尼赫魯獎、美國約瑟夫·甘迺迪基金會獎和羅馬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和平獎。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曾說,我幫特蕾莎提鞋都不配。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特蕾莎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紗麗走上了領獎臺。

  不論是和總統會面還是服侍窮人,她都穿著這件衣服,她沒有別的衣服。

  臺下坐著珠光寶氣、身份顯赫的貴人,她視而不見,她的眼中只有窮人。

  特蕾莎說過,那種比貧窮更可怕的「孤獨與被拋棄的感覺」,仍然鉗制著相當多的人。

  她活著的時候,被世人稱為人世間的天使,當她離去,依然成為一種力量:溫暖,堅定,和平,綿延不絕。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假裝看不到這些窮人,也可以選擇走到他們中間去。

  在諾獎頒獎典禮上,特蕾莎說:

  「這個榮譽,我個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來領獎的,因為我相信,你們願意借著頒獎給我,而承認窮人也有尊嚴。」

  以窮人的名義領獎,是因為她一生都以窮人的名義活著。

  「我很高興貧窮的人,受到應有的注意。」她把獎金全部用在貧窮苦難者身上。

  當她知道諾貝爾獎頒獎大會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時,懇求大會主席取消宴席,她說:「你們用這些錢只宴請135人,而這筆錢夠15000人吃一天。」

  宴會被取消了,特蕾莎拿到這筆錢,同時還拿到了40萬瑞幣的捐款。

  那個被所有人仰慕的諾貝爾獎牌也被她賣掉了,所得售款連同獎金全部獻給了窮人。

  對她來說,那些獎牌如果不變成錢為窮人服務就一錢不值。

  

  特蕾莎修女最打動人心的15句話

  1、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

  2、我們當中極少數人能做偉大的事情,但是每個人都可以用崇高的愛去做平凡的事。

  3、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飢餓、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貧窮卻是不被需要、沒有愛和不被關心。

  4、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裡一切需要愛的事物,不要任何理由。哪怕生命微小到只是一根細小的燈芯,燃燒了,就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甚至,你還可以嘗試去照亮一個世界。

  5、世人對愛及認同的渴望,超過對食物的饑渴。

  6、善良的話語可以很簡短,很簡單,但卻可以產生永不磨滅的回聲。

  7、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小事。

  8、對我而言都是一樣的,虔誠的基督徒是虔誠的基督徒;虔誠的印度教徒是虔誠的印度教徒;虔誠的穆斯林是虔誠的穆斯林。付出便是收穫,寬恕別人時自己被寬恕。

  9、不要讓任何事物擾亂你、嚇倒你,一切都會過去。神不會改變,耐心能讓你完成一切。

  10、你擁有的越多,佔有的越多,你只會付出的更少。反之,你擁有的越少就越自由。貧窮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自由。這不是羞辱,而是苦行。

  11、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12、倘若你付出愛時有所保留和計較,你便不在愛裡。

  13、我一人之力並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往水面拋一塊石頭,就能激起許多漣漪。

  14、世界上最渺小的生命也擁有最高貴的尊嚴。

  15、如果愛至成傷,你會發現,傷痛盡失,卻平添愛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特蕾莎修女的愛(上)「轉」
    一九三七年,德蕾莎完成了修會的訓練,正式宣誓成為修女,並被指派到勞來多加爾各答分會擔任校長,在那裡教書將近二十年。1946 年秋,她決心「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並建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1952 年夏,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讓窮人找到愛與尊嚴。1979 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85 年訪問香港、臺灣,並在香港和臺灣設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
  • 特蕾莎修女:微笑是最好的慈善|愛與承
    特瑞莎12歲立志當修女,1928年被派調印度加爾各答洛瑞圖修道院。1948年因深感受印度貧民的苦況,而走出修道院濟 世救人。1950年獲教宗特準,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竭盡所能,解除貧困」的思想,促使特蕾莎修女從象牙塔般的修女會中走到窮人們的身邊,和他們吃同樣的食物,忍受同樣的疾苦。
  • 活著就是愛——特蕾莎修女
    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是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特蕾莎修女。她在自述集《活著就是愛》中寫道:有一次我在街上找到一個大約六七歲的小女孩,然後把她帶回施舒瓦,我給她洗了一個澡,並給的衣服及好的食物。當晚這孩子跑掉了。我把她尋回,但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跑了。她這樣逃跑三次後,我派一位修女跟著地看她往哪裡跑。修女在一棵樹下找到她,她和她的母親、姊妹坐在一起。
  • 特蕾莎修女辭世十周年 天使讓人思考「慈善」
    她活著的時候,被世人稱為人世間的天使,當她離去,依然成為一種力量:溫暖,堅定,和平,綿延不絕——9月5日,特蕾莎修女逝世十周年。整整十年,時間給了人們一個理由,悲傷或者幸福,苦難或者寧靜,但無論如何,世間曾有一個特蕾莎姆姆(對年長修女的尊稱)。  她是阿爾巴尼亞人,但終其一生,都在印度加爾各答為窮人服務。
  • 愛與承——張哲:特雷莎修女 · 微笑是最好的慈善
    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比起人們需要的物質幫助,也許更需要愛的奉獻與引領。所以,我計劃借「愛與承」的公眾號,為大家一起梳理一些真正的慈善人物,走近他們,走近公益,從這些不平凡的人物身上,發現大愛之下平凡的美好!
  • 特蕾莎修女:我永遠不能遺棄你們
    特蕾莎修女「顯名」於上世界80年代,那正是個全球經濟高速進步、各國權力更替的火熱年代,高樓、速度、GDP、戰爭等是那個年代的關鍵詞,即便是在梵蒂岡的權力場中,晉位出頭、頭銜的更替也如同凡俗社會一般,是大多數主教、牧師、修女的人生重心,能如特蕾莎修女一般將修行理解為出世奉獻的基督教徒,可謂少而又少。
  • 特蕾莎修女是如何建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的?
    特蕾莎修女:堅強仁愛,終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特蕾莎修女,以仁愛無私聞名於世,但筆者不羨慕她的名聲,反而好奇她是如何一步步從無到有創立仁愛傳教修女會,從而更好地幫助別人的。看了關於她的傳記,筆者認為首先是來自她的家庭的影響。
  • 特蕾莎修女為何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看見人民所受的苦難,特蕾莎修女感到走向上帝之路是如此艱難,沒有任何愛與希望。特蕾莎修女的心中為上帝的存在感到懷疑。特蕾莎修女身邊的一位修女曾經說過,特蕾莎修女談論過她煎熬的夜晚。雖然她就信仰問題想了很久,但是沒有得出確切的結論。信件公布以來,特蕾莎修女信仰問題一直備受爭議。儘管特蕾莎修女心中忍受煎熬,但是她始終以上帝的名義為貧苦人做了很多好事。
  • 特蕾莎修女:「聖徒」也曾迷惘
    特蕾莎修女,(MotherTeresaof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稱做德蘭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並被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Beatification。目前特蕾莎修女的名稱也變為真福特蕾莎修女(BlessedTeresa)。
  • 特蕾莎修女去世19年後被封聖 教皇方濟各親自出席
    9月4日,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將被正式封為聖人,成為自1963年以來第640位被封的聖人。英國《衛報》稱,預計會有幾十萬人參加在梵蒂岡宮舉辦的典禮。而且現場會面向特蕾莎修女的家鄉加爾各答以及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進行直播。  屆時,教皇方濟各會在聖彼得大廣場主持舉行兩個小時的彌撒儀式。在籌備階段,特蕾莎修女的圖片已經被公開擺放在了梵蒂岡宮的各個地方。
  • 梵蒂岡為特蕾莎修女「封聖」 被譽為「貧民窟的聖徒」
    【環球時報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崔允辰】9月4日是天主教著名慈善人士——特蕾莎修女逝世19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梵蒂岡教廷當天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封聖典禮,教宗方濟各親自主持儀式。特蕾莎修女生前不知疲倦地在印度加爾各答工作,被譽為「貧民窟的聖徒」。但她的生平功績和所創建的慈善事業也一直飽受外界批評和質疑。法新社4日稱,梵蒂岡聖彼得廣場當天聚集來自世界各地數以十萬計的觀眾。
  • 梵蒂岡教廷為特蕾莎修女舉行盛大封聖典禮
    【環球時報駐義大利特約記者崔允辰】9月4日是天主教著名慈善人士——特蕾莎修女逝世19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梵蒂岡教廷當天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封聖典禮,教宗方濟各親自主持儀式。特蕾莎修女生前不知疲倦地在印度加爾各答工作,被譽為「貧民窟的聖徒」。
  • 特蕾莎修女逝世19周年紀念日 梵蒂岡為其 「封聖」
    ­  9月4日是天主教著名慈善人士——特蕾莎修女逝世19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梵蒂岡教廷當天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封聖典禮,教宗方濟各親自主持儀式。特蕾莎修女生前不知疲倦地在印度加爾各答工作,被譽為「貧民窟的聖徒」。但她的生平功績和所創建的慈善事業也一直飽受外界批評和質疑。­  法新社4日稱,梵蒂岡聖彼得廣場當天聚集來自世界各地數以十萬計的觀眾。
  • 特蕾莎修女梵蒂岡封聖:天主教會如何遴選聖人
    梵蒂岡時間9月4日,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被教宗方濟各正式追封為聖人。這天恰逢她逝世19周年,數十萬人聚集在聖彼得廣場,見證這一規模宏大的彌撒儀式,現場面向她的家鄉加爾各答以及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進行直播。
  • 特蕾莎修女會被爆販賣兒童 多名工作人員被印度警方逮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日報導稱,因涉嫌販賣多名嬰兒,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所創立的慈善機構多名工作人員被印度警方逮捕。據報導,被捕的兩名婦女在印度東部隸屬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一個收容所工作。該收容所向未婚先孕的女性提供幫助。兩名嫌疑人將一名未婚女子生下的男嬰出售給一對夫婦,後者為此支付了12萬盧比(約2150美元)的費用,最後卻沒有見到孩子。
  • 基督教虔誠的修女,特蕾莎,為什麼人們會稱她為「教會聖師」?
    一個被人稱道的修女特蕾莎。她雖然是個女基督徒,但是,她做了很大的貢獻,只要了解基督教的歷史的人都知道她吧。那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了解她相關的歷史吧。特蕾莎得到了十架約翰——後來被稱為聖十架約翰的幫助十架約翰個子很矮,據說,特蕾莎見到他時俏皮地說:「主啊,我向你所求的是一個修士,你卻只給我派來半個。」
  • 修女聯手職員賣嬰 特蕾莎修女創辦的慈善組織在印度被查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特蕾莎修女創立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本月被指控有修女和工作人員聯手販賣嬰兒,目前印度政府部門已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調查。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17日報導,印度婦女與兒童發展部在周二表示「以令各邦對慈愛修女會在全印度開設的福利院展開調查」。
  • 修女也為愛瘋狂《見習修女》
    我們還記得,《修女也瘋狂》中的冒牌修女是如何顛覆天主教的嚴肅面孔,把福音音樂的歡快氣氛帶入沉悶的修道院。電影中,「修女」之所以「瘋狂」的原因,看似是偶然的外力:一名酒吧歌手為了逃避意外的糾紛,決定躲到修道院避風頭,於是把教會搞得天翻地覆。然而,如果我們把這種「修女的瘋狂」放在更廣大的歷史來看,必須追溯到天主教本身的一次改革──六O年代的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簡稱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