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過,據國鐵集團運輸部傳來消息: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325列,主要貨運通道增開貨物列車114列。
此次調圖考慮2020年底和2021年初多條鐵路新線開通運營、疫情防控等因素。增開動車組列車日常線88列、周末線2列,同城效應進一步顯現。
當今社會高速運轉,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人們探親訪友、旅行出差等出行頻次遞增。鐵路作為大眾化交通工具,人們的出行選擇更加青睞鐵路。因此,鐵路運輸能力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人流物流。
經常出行的旅客朋友不難發現,鐵路運行圖經常會調整。近幾年幾乎每年都要調圖,有時候一年還進行多次調圖。人們有時候發現自己經常乘坐的火車到某個地點的時間變了、到站變了,甚至有些車次取消了。那麼,這究竟所謂何故呢?
我國近幾年高鐵發展迅猛,高鐵建設規模龐大。每年有許多新的線路投入運營。因此調圖是必然的,此次調圖中,鐵路部門利用新線資源,合理安排開行高鐵、普速和貨物列車,使運力達到最大化。調圖,就是鐵路部門尋求線路和車輛的高配,根據需求和客流變化,科學、合理的調整列車運行路徑,動態跟進客流量,尋找鐵路運力的最大公約數。既要滿足旅客出行的需求,同時也要節約鐵路運營的時間成本,物資成本,杜絕車輛「空去空回」現象。
雖然鐵路「頻繁」調圖,但是,鐵路每一次調整列車運行圖,決不是憑空想像而做出的草率決定,都是通過調查分析客流、跟蹤市場後在客貨兼顧,旅客優先的前提下做出的優選方案。
即使調圖不能兼顧所有旅客,但調圖的初衷是提高效率、兼顧公平。一次運行圖的調整要經過多次的論證和長時間的準備。每一次調圖的背後,都將運力推向了新高度。因此,帶給旅客的出行體驗更為舒適愜意。
此次調圖,圍繞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需求變化,根據煤炭、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需要,在京哈等主要貨運通道增開貨物列車114列。調圖後 中歐班列73列、中亞班列30列、陸海新通道班列6列、沿江班列11列,精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我國對外貿易發展。
調圖後的火車票已於12月22日起陸續開始發售。相信鐵路部門將一如既往的精心做好站車疫情防控,提醒旅客全程佩戴口罩,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安全保障!
作者:董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