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洲山火生靈塗炭,臨近末日都不足以形容其慘烈。2019年9月6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北部地區發生了第一場山火。從這場山火開始,澳大利亞的山火一直燒進了2020年1月。截至1月10日,持續長達4個多月的山火,讓澳大利亞約合1070萬公頃(相當於6個北京大的面積)的森林和灌木被損毀,2000多座住宅被夷為平地,約10億隻動物死亡,並導致了27人死亡,24萬人收到警告簡訊被要求撤離。有經濟學家預計,本次山火至少給澳大利亞造成50億澳元(約合230億人民幣)的經濟損失。澳洲大火還在持續燃燒,已經整整四個月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造成這場動植物滅絕慘劇的其中一個原因,竟然是極端環保思想。澳洲綠黨環保過度,森林積累垃圾不讓清理,防火隔離帶砍伐都不允許。森林部門曾計劃在森林裡開闢防火道,但伐木工人和機械剛上山,就發現早已有環保人士爬上樹枝做「巢」過夜,以死相逼,結果使防火計劃泡湯。
2、澳大利亞的「國樹」桉樹竟然成了大火的「溫床」。桉樹是澳大利亞的「國樹」,給當地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比如以桉樹花為食的蜜蜂產蜜量很高,同時也是考拉、袋鼠等動物的樂園。但由於桉樹含油脂高,讓其成為一種易燃樹種。還有一個致命原因,澳大利亞森林的75%是桉樹。這種桉樹,桉樹含有大量桉樹油,一點就著,一著一大片。所以,澳大利亞整個樹種就是天然的煤爐子林。雖然大火是澳洲,但燒掉的是全球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空氣是循環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影響的是全球氣溫、氣流的變化。
氣候因素是澳大利亞大火的首要影響因素。2019年澳大利亞的高溫是有氣象記錄的190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2019年11月、12月,最高平均氣溫達到40多攝氏度。2019年也是澳大利亞近120年來最乾旱的一年。往年十一、十二月的平均降雨量在100毫升以上,今年只有十幾毫升。還有強風,澳大利亞的地理是四周沿海,內陸是沙漠、草原。這種地理容易形成強風。
3、沒有澳洲這場大火,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33年前這麼厲害!早在33年前,1987年的中國,同樣面臨過一次巨大災難:大興安嶺火災。
關於這場火災的記憶,早已刻在了每一個東北人的腦海裡。在講述這場災難之前,先為大家科普一下:興安嶺總面積2500萬公頃,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一旦完全燒開,後果可想而知。林場、稻田被焚燒一空,無數同胞將會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更危險的是,貯藏的油庫將會造成二次爆炸,一發不可收拾。一場世紀火災,近在咫尺。中國是怎麼做的呢?政府第一時間下達命令,迅速調集數萬軍、警、民組成的滅火大軍,奔赴一線火場。可是,當他們趕到火災現場時,全懵了。居民樓被燒得只剩斷壁殘垣,鐵軌被燒彎,廢鐵被燒化,凝成鐵坨子。
1987年的大興安嶺,交通不便、人煙稀少,消防設備極其落後。消防員連隔熱服和呼吸器都沒有。一套綠軍裝加溼毛巾,拿個溼拖布就往火裡衝。有個風力滅火器,就已經算先進配備。這片海拔1400米的原始森林,樹木參天,山勢陡峭。連車都開不進去,就更別說什麼大型器械。僅憑消防員的雙手,想要砍出一個足夠包圍火勢的隔離帶,需要多少人力,又需要多長時間?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沒有足夠的條件去應對。
能拼的,就只有命,只有對這片土地、人民的熱愛。很多消防員,不過是剛剛成年的孩子。他們衝進火場,經過24小時不眠不休的奮戰,搶在火頭到來之前,打出一條長10公裡,寬30米的隔離帶。堪稱世界滅火歷史上的奇蹟。火情是控制了,可是衝進火場的那群年輕人,很多卻再也沒有回來。